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评价检测课件2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评价检测课件2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评价检测课件2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评价检测课件2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评价检测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阴翳(y) 嗟叹(ji) 顿踣(b) 隳突(hu)B.伛偻(lu) 鸿鹄(h) 鞭笞(ch) 恂恂(xn)C.动辄(zh) 占卜(b) 社稷(j) 樯倾(qin)D.霪雨(yn) 篝火(u) 招募(m) 颓然(tu)【解析】选B。“偻”应读“l”。,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处处志之 B.固以怪之矣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便要还家【解析】选A。B项中“以”同“已”;C项中“属”同“嘱”;D项中“要”同“邀”。,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 )A.功宜为王 B.陈涉乃立为王C.大楚兴,陈胜王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解析】选C。C项“陈胜王”中的“王”本是名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是“称王”的意思。,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君/将哀而生之乎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C.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D.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解析】选B。B项应为“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捕蛇者说一文中作者将赋敛之毒与异蛇之毒进行了对比,是为了反衬“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B.醉翁亭记中“醉翁”是欧阳修的号。这篇“记”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D.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例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充分表现了陈涉的非凡个性和远大抱负,写出了他强烈要求改变命运的愿望,同时点明了他领导起义的思想基础。【解析】选B。文中没有表现出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6.按要求填空。(6分)(1)陈涉世家中“_”反映了陈胜对全国反秦形势的洞察力。(2)桃花源记中与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荒路暧交通,鸡犬相鸣吠”意思相近的语句是:_,_。(3)岳阳楼记中“前人之述备矣”与“_”一句照应。(4)岳阳楼记中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湖美景的句子是:_。,(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醉翁亭记中的“_”意思相近。(6)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暗寓人事无常的句子是:_。答案:(1)天下苦秦久矣 (2)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7.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胜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与民同乐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一代又一代后人传颂。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功立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将使你找到前进的动力。 班里准备以“我与英雄争锋”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0字以内)(4分)答:_答案(示例):学习英雄人物,争做时代先锋,二、阅读感悟(40分)(一)读相见欢,回答下列问题。(4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8.“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中的“滋味”指什么?(2分)答:_答案:亡国之君的孤独寂寞。9.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答:_答案:对故国的怀念与被囚的孤独寂寞之情。,(二)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1013题。(11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任意东西 ( )(2)争高直指 ( )(3)鸢飞戾天者 ( )(4)窥谷忘反 ( )答案:(1)随心所欲地随船观赏景物 (2)向 (3)至 (4)返回,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译文:_答案: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1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2分)答:_答案:描写了水、游鱼、急湍、猛浪、高山、树木、泉水、鸟、蝉、猿等。从视觉、听觉角度来写的。,13.欧阳修借琅琊山醉翁亭的秀美景色来表达自己与民同乐的思想,请你根据这篇文章中描写的富春江的景色,以“琅琊山蔚然深秀”为上联,写出下句组成一副对联。(2分)上联:琅琊山蔚然深秀下联:_答案(示例):富春江清澈湍急,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云归而岩穴暝 _(2)伛偻提携 _答案:(1)聚拢 (2)驼背,15.对第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为写众人游宴之乐。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C.“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D.此段描绘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解析】选C。太守之醉缘于美景,更缘于“滁人之乐”,不是“借酒浇愁”;这里的“醉”是因“乐”而起。,16.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文:脸色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那是太守喝醉了。,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解析】选A。正确译文:不久,夕阳挂在山头,游人的影子散乱,这是太守回府,宾客们跟从的情景。,17.本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关系?(3分)答:_答案: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 _(2)微斯人,吾谁与归 _(3)尝于邸中为假山 _(4)王强使视之 _答案:(1)在之前 (2)归依 (3)建筑,建造 (4)让,19.翻译选文中画线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_(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译文:_答案:(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我)只看见了血山,哪里能看到假山!,20.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4分)答:_【解析】姚坦把“假山”说成“血山”,指出“假山皆民租所出”,体现了对百姓的关心,和范仲淹的“忧其民”是一样的。答案:姚坦关心百姓,敢于直言。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真实写照。,三、写作(4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本单元中,我们欣赏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美景;我们还跟随着吴均一起领略了富阳到桐庐一带的“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我们和范仲淹一起神游了气势磅礴的洞庭湖和江南名楼岳阳楼;我们还同欧阳修一起陶醉在秀美的琅琊山风景中,醉翁亭留下了醉翁和我们的欢声笑语在这里,我们欣赏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其实,有时人、事、物都可以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些美丽的风景让我们流连,让我们品味。在我们的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风景。,请以“风景这边独好”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文中也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