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变暖与反思科技进步万能论.doc_第1页
从全球变暖与反思科技进步万能论.doc_第2页
从全球变暖与反思科技进步万能论.doc_第3页
从全球变暖与反思科技进步万能论.doc_第4页
从全球变暖与反思科技进步万能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全球变暖与反思科技进步万能论玉昆:以博客的眼光看世界,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听北京新闻广播博闻天下节目,我是主持人玉昆。在这个节目里我们一起来读博客、看博客和聊博客。北京新闻广播博闻天下在新浪网和北京广播网都建有官方博客,您可以在新浪网,在草根名博首页草根互动专栏进入早我们的博闻天下的官方博客,或者在北京广播网,在博客网页找博闻天下玉昆的博客空间。今天的节目我们一起来关注哪些主要的内容呢? 全球变暖反思科技进步的绝对论;刑事犯罪高发,社会转型期呼唤心理主义;环保人士哥本哈根见证发达国家的舆论战;巩汉林等笑星合拍古装笑剧,纪念笑星马季;少女作家蒋方舟拆穿所谓神童的谎言;田歌访问陈佩斯,是否崇尚春晚引人关注。好,今天的博闻天下我们一起来共同关注。 首先我们一起到今天各大网站博客去看一看头条都有一些什么样的内容,进入今天的头条汇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的副主任贺铿和中央电视台著名记者柴静在央视面对面节目当中,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讨论了目前房价过高的问题。在讨论的过程当中两个人都表示像他们这样的,副部级的高官和央视的名主持都已经买不起房子了。对此凤凰博报的头条,凤凰的著名评论员陈鹤麟先生有一篇博文,他认为贺铿和柴静两个人在理财方面看来真的是外行。他认为像贺铿和柴静两个人据了解,一年的收入应该在十万元以上,十万元的收入在北京是不是就买不起房了呢?陈鹤麟先生认为回答应该是买得起,贺主任还有柴记者都说自己买不起房,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只把眼睛盯住四环以内,而且还一定要买大房子,最好是豪宅,所以在这里买房者应该端正心态,千万别轻易地跟潘石屹他们比。 搜狐博客的头条,一位绿色和平的志愿者李燕也是刚刚从哥本哈根回来,她在博客里也是写到了哥本哈根她亲眼见证了发达国家的舆论战的手段。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延时一直到上周六下午才正式结束。最后在美国的施压,还有有关的宣传战之下,竟然没有人再去关注这个对全球变暖富有最大责任的国家他们具体减排目标,反而中国的减排信息的透明化的问题却成为会议的焦点,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最后阶段一度陷入被围攻的处境。另外一些时常被有意透露出来的信息也在为谈判当中的决力制造紧张的气氛。比如在上周四,哥本哈根会议进入到尾声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信息被有意透露出来,联合国方面为各国首脑准备了一份背景分析的文件,这份文件被有人泄露出来了,这个文件上有一个内容引起轩然大波,那就是说现实,如果按照目前世界各国公开提出的减排承诺,全球气温上升最后的水平将会达到三摄氏度。当然了,哥本哈根的大会已经结束了,这么长久的艰辛和期望,最后只完成了两页薄薄的决议,而且大意只不过说明年还要接着谈,到墨西哥的第十六次大会上会有结果。哥本哈根的气候大会在精疲力尽地旋转好多天之后终于到了底。 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有一些网络公司打着所谓公关旗号,替人有偿消灾,充当网络打手。他们为企业提供品牌炒作等服务,也能够按照客户的指令进行密集发帖、诋毁、诽谤竞争对手,甚至通过控制舆论左右法院的判决,央视称这种现象为网络黑社会。 网易博客的头条评论员正宗老六,他有一篇文章,他认为无限夸大网络黑社会的倾向反而值得警惕。所谓网络黑社会,其实你仔细看一看新闻的报道,并没有说得那么邪乎。首先这些网络公关公司大多还是不敢直接踩踏法律的红线。网络环境虽然是虚拟的,但是法律却绝不是真空。其次这些公司对舆论操纵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事实胜于雄辩,谣言止于公开。如果自身没事的话,经得起舆论的监督,而无限夸大所谓网络黑社会的危机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网络黑社会需要以完善法制来监管,需要网民的理性态度来抵制,更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强化和推进信息公开。如果假借所谓网络黑社会的泛滥就紧缩网络的自由尺度,也是同样需要警惕的一种倾向。 好,以上就是今天博客头条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进入我们今天的博论热点。各位,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会已经落下了帷幕,这次大会的结果肯定会令许多非常关心全球气候变化的人士感到些微失望,在这种失望的背后人们也会开始反思,为什么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作如此地难以实现?这恐怕部分原因还要到目前我们普遍所信奉的一些理念的深层去寻找,某种意义上正式这样一些理念导致了今天全球暖化的现实,也正是这些理念让纠正全球暖化趋势的努力异常地艰难,甚至肯定将会有很多的波折。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在气候变化大会当中,一个被所有国家还有全世界的人们普遍接受并且坚持的信念,就是要拯救地球,一定要靠科技进步。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对科技进步的绝对崇拜也已经到了需要反思一下的时候了。这种对科技进步的绝对论,我们究竟如何来看待,它中间存在着哪些逻辑上的悖论。在我们全球暖化的共同应对过程当中如何来看待这样一种所谓科技进步的绝对崇拜,今天我们的节目一起来聊一聊。现在我们通过电话连线著名学者、文化名博刘仰先生,刘仰先生你好。 刘仰:大家好,主持人好。 玉昆: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我看你也有一个系列的博文,从中不仅是关注会议的本身,而且在反思这背后一系列和这个问题有关的人们的一些观念,这方面的问题,这恐怕是更深层的一个问题。具体说到所谓科技进步论,现在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所有政府,包括所有人们都相信所谓的进步论。也就是说就认为好像我们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会越来越好,这个气候变暖的问题也肯定会最终解决,总之是有这样的一个无限伸展的阶梯,这个进步论听上去、看上去似乎也是一个不容否认的这么一个客观的规律。你觉得这里边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刘仰:这个问题主要其实是进步论,这个东西不能绝对化,我们不能把进步论当做文明的一个必经的阶段。进步论我们讲既是文明等级的排列,但是它的核心其实还是技术进步论,比方说我们讲生产力绝对一切的时候,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那他都是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生产力的提高,这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技术进步,到今天比方说面临生态危机、面临全球变暖,甚至很多危言耸听地说地球就要毁灭了,我们会发现带来这样一个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技术进步,就是我们所崇尚的那些进步的技术。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要重新认识这种进步论,以及技术决定论它的这种观念是否就是绝对正确,我觉得如果我们在哥本哈根,类似哥本哈根大会上这种场合对于进步论的这种反思如果不能够很彻底的话,这个问题未来解决起来还是有难度,因为它变成我们将来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还得要依靠技术进步,还是这样的一个逻辑。但是我们看到它的矛盾就是你现在造成这个问题本身是因为技术进步,当然你现在说解决这个问题还要靠技术进步,能不能如愿以偿,值得我们怀疑。 玉昆:我看您在博文当中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其中把进步论制造了三个神话,一个神话就是所谓进步来讲,先进者肯定是他在道德上更文明或者说更高,还有一个就是讲到技术肯定是更强了,技术更先进了,还有一种神话,当然就是说所谓越是进步,就越会富裕,越会发财,这三重神话。首先我们看看是不是先进者,就像在哥本哈根一些发达国家他们体现出来有一种,好像有一种天然的道德优越感似的。 刘仰:对,这其实都是延续进步论的这样一个扩展,当然进步论也有一些变种,比方说前几年有一个美国的学者就提出力学的终结,他觉得到了美国现在这种模式,人类力学的文明已经到头了,没有再好的这种模式可以继续发展了,已经是最好的模式了。我觉得他也是一个进步论的一个变种,就是说人更进一步说未来还有更好的模式,他这个模式说现在已经到头,最好的,你说现在这个模式马上要把地球毁掉了,你说到底好还是不好。 玉昆:问题在于,恰恰在于他们这种神话,你比如说在哥本哈根峰会上,发达国家总是以,好像以一种道德正义或者说我们是先进的国家,所以在道德上好像也更高尚。正是因为他老宣扬这个东西,其他如果信他这套东西就会跟他学,很多都会模仿他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不是也就导致全球暖化这样一个现象发生? 刘仰:对,这个事情我们要两方面看,如果你把进步论变成大家唯一的一种方式的话,你在一个更高阶梯上,你在比较低的阶梯上,你就是落后,落后你就必须要把自己落后的东西抛弃,这就是进步论很简单的逻辑,但是我们现在就发现,如果你采取那种所谓比较落后的方式,地球好像没有这么大的灾难,只有采取你比较先进的方式地球灾难越来越大,这种问题怎么办?某种程度上说主张的人说我们应该更上一层楼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反过头来说,你是不是把你这个进步论你不要这么绝对化,你能够综合一些,那么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或者说现实的可能性,就更大一点,因为那是可以看到的。你把未来技术进步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今天的人来说那还是一个未知。 玉昆:问题是现在在全球暖化的话题当中,人们对科技似乎抱有绝对的一种信任,认为这个问题早晚都能解决,我们只要技术进步肯定没问题,甚至提出种种的方案,比如碳捕捉,新的一些方案,模拟火山灰等等这样一些做法,能让地球降温等等。这种对于科学所扮演的角色他起到这种决定作用如此绝对的相信,是不是也有一定的问题。 刘仰:这里面有两个问题我们需要认识到,一个就是你刚才讲的碳捕捉、大气层的一些加工方法,这个很多,比方说有人说要用人造的云来遮、降温,还有人说要往太空发镜子反射太阳光等等。 玉昆:还有说在沙漠里放好多镜子,有的说在海里养好多浮游生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等等。 刘仰:对,这种方式它是未知的,它能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不知道,它会不会产生新的问题我们也不知道,当然我们可以把它设想得很好我们不知道,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把你现在的生活方式改变一下那是最简单的方式,而且这是我们能看到的,所以这是我们讲对于科技进步论的一个反思之一。第二个,刚才你也讲到,进步论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有钱就是进步,我们现在也看到,其实很多的所谓现在的跟进步论必然相关的技术进步,其实它是为了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赚钱,某种程度上说它已经使得我们现在的科技已经失去了它的一个真正的价值,而变成了一个赚钱的工具,这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玉昆:包括这次,实际上在哥本哈根大会期间爆出所谓气候门,就是说一些西方的科学家在研究气候变化的时候有意弄虚作假,故意掩盖一些对气候变暖不利的证据,把研究的结构进行调整,使气候变暖显得更加可怕等等,这背后是不是也有,有人也看到一些利益集团的影子在里面? 刘仰:西方的这些学者、科学家、经济学家他们做这些事情,他们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尽管去说、去评论,我看哥本哈根大会对这件事情大家好像都是视而不见,当然也可能它也会有一些生存的影响,大家都没放在台面上说,但是我们应该反思中国的这些科学家、知识分子、经济学家,我觉得中国很多的这些,应该对这个问题有发言权的科学家,在这件事情上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放弃自己的话语权,他们完全是接受了西方人拿出来的数据,拿出来的结论,把这个结论变成好像我们只能唯一接受的结论,我觉得中国人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有自己更多的符合自己原则的考虑。当然我们现在看到,中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提出一个历史积累的人均排放这样一个概念,我觉得光这个概念还不够,比方说我们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原来说过一个观点,就是说中国造一个玩具,自己只能挣几分钱,卖到美国市场美国能挣一块钱,换句话说随着像美国的产业转移,所有的产业制造都在中国,由于产业制造转移产生的排放也都算在中国头上,但是排放的好处都在美国头上,就算我们按照今天的这种碳排放这种量来说的话,这样一个责任应该怎么样负担,我觉得中国不管是科学家也好、经济学家也好、学者也好,应该拿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而不能跟在西方人后面,人云亦云地来说这些事。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还是有蛮大的遗憾。 玉昆:其实包括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碳排放指手画脚,其中就讲到说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了,但是至今我们也没有看到,好像中国的科学家对这样一种说法也没有自己的一套比如说科学的验证也好或者说研究也好,是不是中国现在就已经是最大的碳排放国,毕竟国外很多的研究也是通过种种数学的模型推算出来的,这是不是一个事实,作为中国人是不是也应该在这方面有我们自己的个话语权,而不是说跟在别人后面,别人说你排放最多就认了,这样的话我们会越来越被动。 刘仰:对,当然我们现在说中国是不是最大,目前来说我们现在只有西方人提供的数据,我看中国很多应该做这件事的这些学者也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做很多的工作,甚至连怀疑西方人的数字、观点,这种怀疑的态度都没有,我觉得这是长期以来的一种文化形成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真的是对中国自己失去自信了,老是觉得别人比我们先进,有进步论放在那儿,别人比我先进,肯定说得对,我们即使要怀疑他,我们怀疑没有底气,因为我们处于进步论的阶梯下面,我们就是落后。这种心态已经使得我们对于西方很多人,西方提出的主张、观点、做法,甚至数据,很多时候我们连怀疑都不敢怀疑。当然我现在不能完全回答说西方人现在说中国排放量这个数字是不是完全准确,我也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我觉得中国这些科学家至少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怀疑的精神,你要有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出我们自己的数据,我觉得这样才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状况。 玉昆:我想长期以来西方文明在人们的观念世界已经塑造出所谓不断进步的一种信念,这种观念就是把进步理解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