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待人接物礼仪_第1页
小学生待人接物礼仪_第2页
小学生待人接物礼仪_第3页
小学生待人接物礼仪_第4页
小学生待人接物礼仪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待人接物礼仪 一个举止优雅的人,需要从小就培养他的个人礼仪,下面是出guo的“小学生待人接物礼仪”,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请点击出guo查看。 1. 遇上父亲的同事或朋友不知如何称呼时,以“叔叔”、“老师”称之。 2. 逢遇长辈、师友,即使异性,也当早点大方地伸出手来,否则会令对方进退两难; 3. 进电梯,有师长在,最好后入梯内,出电梯可以先出,但需作导引人; 4. 师长同车,让师长坐在司机身后座位(与师长关系特别亲密的人亲自开车除外),自己最后上车,坐车内空余的座位; 5. 与师长同行,可让客人走中轴线,自己侧后随之; 6. 在马路上与师长同行,则可把较安全的一侧留给客人; 7. 上楼梯、台阶,在湿滑处、易碰头处,均应及时给师长提示; 8. 有可能的话记得为师长提行李,如自己的行李有师长帮助去提,可以成全其绅士风度,但不宜让自己双手空空; 9. 上妆迎客是正常的,但知识女性不宜化妆过重,也不要当客人的面补妆; 10. 赴宴不要过早上席位,跟随上席先坐末座,而最终客随主便; 11. 在不用分座次的情形下,最好不坐光线过强的地方; 12. 会客不要穿崭新的衣服,最好也并非刚做的发型,但衣服缺纽扣或袜子有孔洞也很不好,万一有此情形,应在对方注意到之前微笑道歉,却无须一直遮掩; 13. 作为小字辈,刚走上社会,倒茶、斟酒之类,多做无碍; 14. 在正式会客或交流中,包括宴席上,尤其会议桌上,不要玩手机,包括发短信,不得已要用手机,也应离席并向主持人或身边人示意致歉; 15. 咳嗽、打喷嚏、擦口鼻、弹衣上脏物之类,尽可能背过身去处理,假如动作过大又来得及,可离席处理,之后轻声致歉或以微笑示意; 16. 师长有抽烟习惯,不要表现出不习惯,但可以以健康理由建议其少抽,如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则提示其换至吸烟室; 17. 说话语速适中,不宜过快; 18. 与人交谈,应去掉一些学生化口语,比如“然后”、“再就是”等; 19. 说话可以手势助之,但幅度不宜过大,比如挥手不过头,横摆不过肩; 20. 对话中或陪客时,如因专业不对口或知识结构不具备,可以少说话,但不可缺少会意的点头和微笑; 21. 对英语不好的交流对象,最好不要插入英文单词,实在必用也当随之译出中文; 22. 师长交待事项,最好以纸笔记下; 23. 接待你的人如接待条件稍次,倒的茶水也一定要喝,虽然不一定喝完; 24. 任何情况,酒都可以不喝,但应有替代品,且应征得或说服主陪同意; 25. 如有跳舞场合,大方出场,谁都希望自己的朋友或客人是多才多艺的,但适可而止,切忌卖弄或垄断现场; 26. 受到师长的接待,离开后应于下飞机或下火车时向其报平安; 27. 对师长的劝诫、建议或批评,事中表示接受,事后如可能应以短信之类方式向其表示感谢或言明自己进一步的理解; 28. 师长来短信应回复,哪怕“知道了”、“好的”、“明白”、“OK”也行; 29. 与人去短信,应留下自己的姓名,如对方连你的姓名也可能记不住则应留单位或相识之场合(确认非常熟悉并一定存有你的号码者除外); 30. 收到转交或邮寄来的礼物,应及时告知收到,并真诚地表示喜欢或言明对此礼物的理解; 31. 与客人告别,可大方握手,但德高望重之长辈或领导则应让对方先伸手; 32. 离席时,应将座椅推入桌下; 33. 出门时,应轻放回弹之门; 34. 关车门,需一次关牢,但不宜产生重重之声响,不要使人误以为你扫兴而去; 35. 分别时,有人送你,应放下车窗玻璃告别,挥手示意; 36. 客人离去,应送至楼下或电梯口,如送到车旁,应待车开动后目送客人离开可视范围为止。 1、让孩子知道招待客人的常识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基本的待客“规矩”,知道什么才是招待客人的礼貌举止。 比如亲友来访时,听到敲门声要说“请进”;见了亲友按称谓主动亲切问好;拿出茶点,热情地请客人品尝;如果有小客人来访时,应主动拿出玩具与小客人玩;共同进餐的人未完全入席前,不得自己先吃;客人离开时要说“再见”,并欢迎客人再来。 2、鼓励孩子参与接待工作 在客人来之前,父母应告诉孩子,何时何人要来了,他来干什么,他与父母的关系,该如何称呼,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个准备。 同时,让孩子参与做一些接待客人的准备工作,如准备一些糖果、点心,或为小客人准备玩具、图书。 与孩子共同创造一种迎接客人的气氛,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是小主人,要招待好客人。 3、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有模仿的天性,父母待人接物的行为会在孩子心灵里种下种子并生根发芽。父母应充分利用家里来客的有利时机,给孩子示范,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文明、礼貌、热情的含义,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逐步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和良好的交际能力。 4、为孩子创造待人接物的机会 经常给孩子创造待人接物的机会对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很有帮助。带孩子去朋友或亲戚家拜访、参加各种活动,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学习交往的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