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素材:“心要在焉”【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招生办)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请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近几年广东高考(微博)作文题根据写作内容或写作范围提供的条件来划分,有三类: 一是直接给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 二是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 三是由“导语/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作文题。 2012年深一模作文命题为第二类: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后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跟以往十年的深一模命题有不同: 1、不再采用过去“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的命题模式; 2、限定了写作文体:议论文。 【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审题指导】 1、读懂“导语/材料” 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在引出标题和话题之前,肯定有一个导语或者有一个材料,所以,第一步是读懂“导语/材料”,准确理解“导语/材料”的表层意思。 要特别注意,理解这类作文题的“导语/材料”必须准确、客观,千万不能离开“标题/话题”任意主观发挥。 2。提炼“导语/材料”的关键词 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型审题的关键是能否抓住关键词。 写作这种题型的作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认真审读“导语/材料”的基础上准确筛选出关键词。 所以,面对这类作文题,必须首先抓住“导语/材料”核心意思,提炼出关键词。 3。准确理解“标题/话题”词中的关键词 从考场作文反映的问题看,低分作文很多是因为考生不能揭开“导语/材料”和“标题/话题”表面隐喻,透视出所给“导语/材料”和“标题/话题”的寓意,造成偏题跑题,结果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所以,“标题/话题”词中的每一个字都非常关键,审题必须抓出关键词,立意必须扣紧关键词。 只有准确理解“标题/话题”词中的关键词,才能抓住核心意思,进而提炼出准确的立意。 【给出了“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审题指导】 1、抓住“标题/话题”的关键词 如果只是一个词语或一个概念,不带定语、状语的词语做标题,则这个标题就是关键词。 如果给出的“标题/话题”是一个有关系题意的题型,则要特别注意。首先要确定哪几个词是关键词。能否准确确定关键词是切不切题的关键。 如果是并列式短语的“标题/话题”,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讲清二者的关系。 如果是偏正式短语的话题,中心是“正”词,“偏”往往是修饰或限制,所以“正”词就是关键词。 如果是主谓式短语的话题,中心在“谓”的部分,谓语就是关键词。 如果是动宾式短语的话题,重心在“动”的部分。 2、确定“标题/话题”关键词重点词意 给出的“标题/话题”的关键词肯定是写作的核心、“题眼”的关键,是作文必须反映的具体内容的重点,必须紧紧抓住。 对短语式句子的“标题/话题”,首先要理清“标题/话题”中有几句话,分辨清楚这几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并从中找关键词,而且至少找出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关键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关键词的重点词意。 【“心要在焉”的含义】 主谓句子式:心要在焉 一、字面含义:心思应该集中在某处。 1、心:心思,思想。 2、要:必须、应该。 3、在:聚焦在、定位在、集中在。 4、焉:这里。 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潜心贯注、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二、生活层面的含义 1、心无旁骛,与书中人物交感融汇的读书境界。 2、在其位,尽其责,敬其业,爱其民的为官境界。 3、左思写三都赋,曹雪芹写红楼梦般闭门谢客,十年苦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写作境界。 4、专心致志,孜孜以求,皓首穷经,废寝忘食的研究境界。 5、认准一个目标,不畏艰难困苦,一直向前走的人生境界。 三、哲学层面的含义 1、是儒家强调的“诚意正心”:心有所止,心有所指,心有所执。 2、是佛家强调的“初学者心态”。 3、是道家庄子所强调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4、是宋程颢、程颐强调的“君子之学贵乎一,一则明,明则有功”。(见二程全书畅潜道录) 5、类乎宋张载的“心不正焉,虽学无成”。(见经学理窟义理) 6、类乎西哲尼采所言“始终全神专一的人可免于一切的困窘”。 四、美学层面的含义 “呆气”之美;(详见邹韬奋呆气) 执着之美; 痴迷之美;(“心在焉”的极致) 五、“心在焉”相反的概念心不在焉 字面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相关成语:漫不经心、魂不守舍、心猿意马、三心二意、心神不属、无所用心、心神不定、心神恍惚、六神无主。 人生状态:干一行,怨一行,毁一行。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无所指,得过且过。【为什么要诠释概念(关键词)】 1、对多义性的概念,比喻性的概念,抽象性概念进行合理的诠释,可以明确论域,使切入点更小,说理更深入。如2011年广东高考题“回到原点”中的“原点”就需要诠释。 2、诠释概念,推敲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思考的出发点,也是思考的重点。大部分考场作文泛泛而谈,主要原因是在这一方面没有下功夫,缺乏独立思考或根本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因而,写出的作文没有思考的含金量。 【议论文常用展开式】 一、展开方式(之一):“是什么” 二、展开方式(之二):“为什么” 为什么强调“心在焉” 1、从个人层面思考: “心在焉”是成功之道,拓展角度很多 “心在焉”读书能融会贯通。 “心在焉”为官能政通人和。 “心在焉”治学能独树一帜。 “心在焉”经商能财源滚滚。 “心在焉”从艺能成为名角。 【典型事例】 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 郦道元写水经注;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曹雪芹写红楼梦;马克思在德国的一个图书馆,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写出了巨着资本论;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专注于数学;着名画家黄永玉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作画;齐白石专注于画虾;童话大王郑渊洁痴迷于童话创作 大凡学有所成,业有所精者,都是“心在焉”者,都可以找到相关切入点:牛顿,爱迪生,宋濂,敦煌守护者常书鸿,季羡林,王守仁创“心学”,童第周,钱穆,杨绛,川端康成,周杰伦,无臂钢琴王子刘伟,钱学森,王羲之,乔布斯,林书豪,李叔同,六祖慧能,歌德 【名家名言】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心不存,虽读万卷书,亦何所用。(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学必专静,而后能有成。(海瑞)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从集体、国家层面思考 “心在焉”则企业兴,国力强。如,沃尔玛,海尔;如,张裕让自己的葡萄酒遍布全球。张裕在一个世纪前就设想,酿造中国人的葡萄酒。于是,百年专注酿造,酒在遍布全球。世界品味到了中国的干红;如,二战后的日本,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等等 3、从反向思考:为什么我们“心不在焉” 现象。“心在焉”我们做到了吗?观今之天下,在围墙高院内的学生们,有多少专注于课堂学业?高楼大厦里,又有多少人全心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事业?那些吃着国家的饭,打着政府的旗号的官员,又有多少专注于自己的职业? 原因。内因:缺乏人生目标,缺乏信仰,责任感丧失,欲望太多等等。 外因:浮躁、喧嚣的社会风气,追名逐利大行其道的世风,商业社会的多种诱惑等等。 危害。个人:德不立,业不精,事难成。 集体和国家:走向衰败。 实质。“心不在焉”“心”已迷失方向,找不到归家的路。不知道“我是谁”。 三、展开方式(之三):“怎么做” 怎样做到“心在焉”:多一点比较意识 “怎么做”出彩的方法就是比较。在比较中遴选、辨别哪一种是正确的做法。 智者、庸者、愚者的思考、行为、结果比较。 古人与今人比较。 中外比较。 同时代不同人生境界的比较。 身边人与事的比较。 四、展开方式(之四):“我怎样” 在“我怎样”这一角度用力:高分作文的秘诀之一 拿到考题后先问自己 为什么命卷人会让我来写这道作文题? 我有怎样的思考、感悟、体验? 我、我们、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与这道题有何关联? 我的见解有没有独特之处?我这种思考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 五、展开方式(之五):“辩证思考” “心在焉”境界高下之辨 第一境界:专注执着于“不良嗜好”,境界低下。嗜酒如命,嗜赌成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务态度持续改进承诺书7篇
- 2025年制造业与工业2025专项能力测试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机床伺服系统性能优化)考核试卷
- 2025年计算机视觉语义分割考核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定向测评试题(解析卷)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专题测评试题(含解析)
- 青年教师座谈会上校长讲话青年教师的成长关键因素在于自己
- 108智能问答系统疑难解答流程操作考核卷
- 2024年环境监测采样工具清洁验证考核试卷
- 土地流转补偿合同(标准版)
- 2021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 毛坯房验收清单
- 四川大学2000年471有机化学(含答案)考研真题
-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精神科(心理)门诊基本标准
-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第二版)》构形分析释义法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二章
- 仓库包装管理制度
- GB/T 3360-1982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均值的估计和置信区间
- 第5课 文化变革 美术发展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一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 思想道德与法治基础: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2022年DISC职业性格测试(40题附完整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