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doc_第1页
浅析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doc_第2页
浅析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doc_第3页
浅析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摘要:大熊猫属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动物,拉丁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我国特有的珍惜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以竹子为食。距今已有约300万年历史,由于森林砍伐、道路建设、农林扩展等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得大熊猫的栖息地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保护区之外的大熊猫栖息地。关键字:森林砍伐、道路建设、农林扩展、栖息地大熊猫生活环境: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生活环境湿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主要的人类行为有:森林砍伐、道路建设、农林扩展、旅游开发、猎杀等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大熊猫被迫退缩于山顶,竹种十分单纯,一遇竹子开花,将无回旋余地,仅1975年岷山地区箭竹开花,死亡达138只以上;80年代邛崃山冷箭竹大面积开花,灾后发现大熊猫尸体108具,抢救无效死亡33只,共计141只(胡锦矗,1993); 6、在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捕猎也是威胁之一(Kleiman et al.,1991)。一、森林砍伐大熊猫栖息地每年的采伐面积达到至少1万公顷。其栖息地每年以大约2.5 km2的速度在消失(Kleiman et al,1991)。近30多年来,陕、甘、川三省大熊猫分布区内人口倍增,已达43万余人,大型森工企业自1950-1985年共达27个(不含县属伐木场),采伐的森林核实面积为42万多公顷,年均伐木面积为2万多公顷,致使栖息地由70年代初31,450km2,经过15年后,已锐减至13,921.52km2,减少面积达17528.48km2,占原栖息地的56,并造成6个伐区内熊猫消失,10个伐区内仅残存极少数熊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胡锦矗,1993)。森林被砍伐,使得大熊猫食物资源大量减少,栖息地减少二、道路建设现在越来越多的铁路、高速公路和其他各种等级的公路在大熊猫的栖息地通过,其他一些基础设施和矿山也在不断兴建,随着时间的发展,其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成了现在大熊猫繁衍面临的最大威胁。现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正在被不断修建的基础设施比如铁路、高速公路、地方普通道路所切割,再加上修建水电站、开矿山、部分区域的城镇化发展和一些保护区的过度开发,大熊猫的栖息地越来越破碎化,生活范围也越来越有限。高速公路将两边的大熊猫隔绝开,使其无法进行交流三、农林扩展农业的开发扩展需要有更多的耕地才能实现,而增加更多的耕地大部分都是围湖造田、烧山造田,其直接结果可能会烧死大熊猫,使其栖息地消失。大量梯田使得大熊猫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地大量减少四、旅游开发旅游是一种商业活动,是以实现经济利益为目的,而且大规模旅游开发会缩小野生大熊猫的活动范围,还会产生一系列的噪音,破坏其栖息地,旅游开发必定会大兴土木,修建宾馆、饭店等旅游设施,影响大熊猫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原本是大熊猫保护区的九寨沟,在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后,已经有很多年再也见不到大熊猫的影子五、猎杀捕捉过多。如在解放前汶川县草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那时收购捕捉活体达20多只(猎杀者在外),致使那里的大熊猫种群,迄今已逾50余年,数量仍然很少,尚未恢复。又如宝兴县从1963年迄今,仅在一个县内,捕捉的大熊猫就达113只以上。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从野外捕捉的熊猫已超过240只到国内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宝兴110余只,平武60余只,致使这两个县种群结构被破坏,数量大幅度下降(胡锦矗,1993)。根据大熊猫生命表分析,它们一个世代约需12年,种群增长很慢,如大量捕捉,即使在保护得好的情况下,也需几十年才能恢复; 3、近些年来,盗猎走私大熊猫皮张标本尚时有发生。人类大量捕杀大熊猫,使得大熊猫数量大量下降保护措施:1通过立法对大熊猫进行保护2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3连续开展全国性大熊猫资源调查4积极开展大熊猫抢救工作5加强大熊猫保护管理体系建设6实施重点工程,以保护大熊猫7大熊猫的迁地保护参考文献:1 胡锦矗 大熊猫的现状与展望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02期2 刘妍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3 肖燚,欧阳志云,朱春全,赵景柱,何国金,王效科 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J .生态学报.2004年07期4 胡锦矗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生态生物学研究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