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是文学的分支.doc_第1页
校园文学是文学的分支.doc_第2页
校园文学是文学的分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文学是文学的分支,是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原创文学作品的统称,涉及专业作家和业余作者(包括学生作者)的所有校园文学和准校园文学创作。校园文学和其他所有类型的文学创作一样,语言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重视研究中学校园文学语言的特色与存在的问题,摈弃糟粕,荟萃精华,使新时期的中学校园文学健康发展,不断进步。 关键词:文课程改革校园文学特色问题校园文学是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统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学包括专业作家和业余作者(包括学生作者)所创作的一切校园文学作品。狭义的校园文学指在中学里活跃的文学社团成员所创作的作品,主要指在校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创作。在这里,我们研究的不是广义的校园文学创作问题,而只是研究一下狭义的校园文学,即课改背景下中学范围的由学生作者所主导的校园文学创作。因为一方面中学生是我国校园文学创作的主力军,另一方面研究中学生的校园文学创作也有利于探寻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方向。所以我们要对中学校园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目的是发现中学校园文学创作的规律,促使中学写作教学和校园文学创作健康发展。 因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所以研究中学校园文学也一定离不开语言。而进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由于社会更进步、文明、开放,言论的自由度也更大,因而在语言上表现得既多姿多彩,又良秀不齐。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课改背景下中学校园文学语言的特色与存在的问题,规范、纯洁、美化中学校园文学语言,促使我国的中学校园文学在健康的轨道上茁壮成长。一、课改背景下校园文学语言的特色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实施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虽然中学校园文学作品大多是中学的写作佼佼者所为,但应该说,改革前后的中学校园文学语言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改革前,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不论是日常一般写作还是业余文学创作都受到了诸如“主题先行”、“内容积极”、“语言规范”等多方面限制,因而思想、内容、语言个性化的作文鲜见。而改革后,由于施行的是“素质教育”,在教育中确立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主体地位,彻底归还了学生的“话语权”,因而,在书面语的表达上,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自主与自由,于是在校园文学创作中,年轻的学生作者们有了更多的个性语言表现欲与创造权。因此,中学校园文学大观园里的语言之葩不仅充满个性,而且多姿多彩。 (一)求美求新的语言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学的品质与生命。但不同年龄阶段的文学创作者因为其身心发展的不同而在语言特点上产生差异。譬如青年人的语言多活力,中年人的语言多智慧,老年人的语言多朴素等等。中学生作为12-18岁的特殊一群,思维发展处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高速发展的时期,认知处于日趋完整与严密的阶段,因而如果是爱好文学的阳光少年,其语言必然呈现出求美和求新的特点。 求美是中学生形象思维有较大发展的体现。因为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了,因而形象思维的水平也上了新的档次。中学生语言求美的具体表现是:喜欢摘录散文、诗歌作品中的优美语句,并喜欢在写作实践中运用这些语句。另外,一些写作优秀者,如校园文学创作者们还尝试着自创优美的语句。这时他们追求的优美语言特点是:喜欢用华丽的辞藻,喜欢用多样的修辞,尤其是比喻,喜欢对称的句式或段落等等。譬如,一位主张要“坚守人生志向”的学生作者写道,“时光催人老,枯了松榕,凋了芍药。愿望、希望、盼望,本就是时间的历练奖章。苦苦地守,遥遥地望,历尽了峥嵘,尝遍了那沧桑”,在用词、造句、修辞等方面就非常唯美。担由于这时不少的校园文学作者毕竟还难言成熟,阅历不深,语言能力有限,因而在美的语言追逐中难免有描写失真、比喻失当、罗嗦重复等语病。譬如有的同学为了求美出奇,形容秋天金黄的飞舞的落叶“像那叱脚下的风火轮”,奇则奇矣,但显然既比喻失当,又描写失真,因为落叶的形状、姿态和质量与风火轮显然有所不同。还有的同学为了增强文章的历史感,喜欢运用典故,这本来很好,但由于语言锤炼上不到家就容易发生重复罗嗦的语病。例如有个同学在一篇“呼吁世界和平”的文章中写道“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显然“人民”和“生灵”语义重复。 求新是中学生抽象思维有较大发展的体现。因为据心理学家,像皮亚杰(piaget)等人的研究,12岁以后,青少年的抽象思维已逐渐成熟,可以进行超出常规思维的创造性思维了。再加上这时的中学生情绪不太稳定,性格上也较叛逆,还喜欢搞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所以在语言上具有求新的创造性追求。于是在他们的作文或校园文学作品中就有了标新立异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所谓求新语言了。不过,他们创造的语言新是新,但同样是因为不太成熟,了解世事不多和语言工夫不深等原因,求新的语言中有生造词语、误用错用词语以及语序错乱令人费解等语病。譬如,有个同学是个足球迷,对足球术语很熟,他知道足球运动员退役叫“挂靴”,他也略约知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于是在作文中他提到了这个故事,并仿照“挂靴”生造了个“挂帽归隐”,这个生造不能说不聪明,但由于本来就有个“挂冠归隐”的词语,因此造成了生造词语的错误。 (二)深受社会影响的语言 中学生虽是较特殊的一群,但他们毕竟不能离开社会环境而存在。社会环境中的语言是生动活泼的,也是错综复杂的,因而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好奇心强的中学生肯定会受到各种语言环境的影响。从家庭到社会,从口头到书面,当代中学校园文学作者们大都会受到如下语言环境的影响:俗话(含黑话)、行话、歌词、网络语、外来语和文学语。 1.俗话指来自民间的由老百姓所创造并使用的语言。它长短不一,句式灵活;它来自生活,又能精妙地表现生活,有着极强的生活情趣和表现力。形象性和通俗性是它的特点。中学校园文学作品中就经常出现俗语。像描写自己崇拜的男歌星长得帅,不说“英俊”或“潇洒”,也不说“很帅”,而是说“帅呆了”;叙述自己听完一席语重心长的话后激动的心情,不说“很感动”,而说“很晕”;述说一个人做事能力很差,不说“很无用”,而说“很熊”。这些例子就体现出了或“通俗”或“形象”的特点。 还有一类特殊的俗话是黑话。黑话也来自民间,不过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