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机元素微量分析,报告人王约伯,.,(一)有机微量定量分析操作技术(二)有机元素微量分析的历史及发展(三)有机元素微量分析目前的概况(四)分析化学发展经历中的三大变革(五)VarioEL元素分析仪的改良及分析操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六)元素分析误差的来源(七)特殊样品的分析(八)有机元素微量分析展望(九)实验室计量论证问题,.,(一)有机微量定量分析操作技术,1.1有机微量定量分析的定义1.2有机微量定量分析的特点1.3有机微量定量分析的一些要求,.,1.1有机微量定量分析的定义,在有机定量分析中,按试样取量多少,将分析方法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几类。所谓有机微量分析是指样品取量一般在110mg范围内的分析的方法。这几类分析法的样品取量大略范围列于下表中。由该表可以看出:各类方法的样品取量依次相差大约一个数量级。但实际上,某一类方法的上限与其前一类方法的下限之间却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方法名称样品的大约取量常量分析0.11克(102103毫克)半微量分析110厘克(10102毫克)微量分析110毫克超微量分析101000微克(1021毫克),.,有机微量分析与有机痕量分析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样品取量少(毫克量)而待测成分(元素或官能团)含量颇高(一般1.0)的分析;后者是指样品取量可多一些(有时可多至数十克),而待测成分浓度极低(可低至ppm甚至ppb数量级)的分析。这两种概念不可互相混淆,因为常适用于微量分析的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于痕量分析,反之亦然。例如有机微量定量分析常用容量法或重量法,而有机痕量分析则多采用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或色谱法。,.,1.2有机微量定量分析的特点,有机微量定量分析由于样品取量微小,使得它具有下列特点:a.分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例如燃烧分解、吸收反应等)所需时间较短,适于快速分析。b.分析过程中可能伴随发生的中毒、爆炸等事故的危害性大为减少,所以特别适合于剧毒或易爆炸物质的分析。c.分析过程中便于采用气相色谱法、热导法或库仑分析法等新技术以达到自动分析的目的。,.,d.可节约试剂和人工。e.由于采用了微量化学天平和精密的微量容量分析仪器,同样由于样品取量少,分析反应时间短,外界环境条件(如室温、大气压、湿度等)的波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相应减少,所以微量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不亚于常量分析,有时甚至比后者高。,.,1.3有机微量定量分析的一些要求,a.由于样品取量少,为了使分析结果具有高的精密度,必须使样品均匀一致。因此,在用微量分析法测某一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或官能团含量时,必须事先将样品仔细提纯并干燥。b.所用天平砝码和滴定管等必须经常校正。c.由于样品取量少,仪器污染或试剂中杂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必须采用洁净的仪器和分析纯规格的试剂,溶剂应事先经过干燥和重蒸馏处理。必须在与测定试样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空白测定,以校正外界杂质对分析结果引起的误差。,.,d.在微量容量法中,所用标准溶液的滴定度一般很低,不容易保持恒定,应经常标定核验。在储存及滴定过程中,应注意空气中二氧化碳、氧气及湿气对试剂的污染。e.微量分析室应尽可能远离一般化学实验室或工厂厂房,以防空气中有机物蒸气、氨或酸的蒸气以及尘埃等对分析测定的干扰。微量天平室应注意防震,避免阳光直照,尽可能保持恒定的温度与湿度。,.,(二)有机元素微量分析的历史及发展,2.1有机元素分析的用途2.2从有机元素分析到有机元素微量分析F.PREGL对有机元素微量分析的贡献2.3我国的有机元素微量分析及微量化学分析的奠基人庄长恭先生2.4有机元素微量定量分析的三个阶段2.550年代改良法及有机元素催化剂的研究2.670年代起市售商品仪器,.,2.1元素分析用途,元素含量二.各成分比例三.纯度四.经验式推算,例:一个化合物测得C、H、N、含量为C:71.09H:10.36N:6.71O:11.84100.00C:71.09/12=5.921.351=7.9988H:6.71/1=6.711.351=9.069N:10.36/14=0.741.351=1O:11.84/16=0.741.351=1该化合物经验式为C8H9N1O1n,此为最小简式,根据分子量可推算出分子式。成份分析结束后用波谱作结构分析知有苯环、乙酰基、胺基则该化合物为C6H5.NH.COCH3,化合物名称应为乙酰苯胺。,.,2.2从有机元素分析到有机元素微量分析F.PREGL对有机元素微量分析的贡献,.,2.3我国有机元素微量分析及微量化学分析的奠基人庄长恭先生,.,2.4有机元素微量定量分析的三个阶段,八十多年来,有机元素微量分析对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有机化学的发展又推动着有机元素微量分析不断向前。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1912年到1940年左右,属于经典方法阶段,即试样在缓慢的氧气和空气流中进行燃烧分解,燃烧产物以称重方式进行定量,整个分析时间长达1小时之久。,.,(2)1940年以后的二十年左右,碳、氢微量分析主要集中于提高氧化剂的效能,加快燃烧速度等方面的改进,如加快氧气流速,提高燃烧温度以缩短燃烧分解时间;应用各种高效能的催化氧化剂以提高氧化性能和除去干扰元素,以及含硅、氟、磷、金属等元素的有机物的碳、氢分析和几种元素同时的分析法。,.,(3)六十年代开始,碳、氢微量分析由于成功地采用了多种新技术、新方法,如热导检出的气相色谱,示差吸收法以及各种电化学分析法,使得几十年来主要凭借手工操作的落后面貌得以彻底的革新。近年来,电子天平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全自动分析成为可能。,.,2.670年代起市售商品仪器,1960年以后,随着物化分析及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测定CHN元素的方法渐趋自动化,其测定原理基本上仍为杜马法,仅在分解部分采用电子机械控制并在最后产物的测定方面采用物化分析方法。这类仪器的设计原理主要为气相色谱热导法、示差热导法或吸附解吸热导法。,.,(三)有机元素微量分析目前的概况,3.1开展的项目、方法及原理3.1.1C、H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3.1.2O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3.1.3N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3.1.4F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3.1.5S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3.1.6P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3.1.7Cl,Br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3.1.8I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3.1.9卤素的库仑测定法3.2元素分析国际惯例3.2.1元素分析的数据出具3.2.2标准样品及其使用规则3.2.2元素分析误差表3.2.3对样品的要求,.,3.1开展的项目、方法及原理3.1.1C、H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有机CO2CO2有机HO2H2OH2O用过氯酸镁吸收管吸收,CO2用碱石棉吸收管吸收,用重量法测定C、H含量。,.,3.1.2O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有机O高温热分解CO2+CO+H2O等惰性气流中CO2Pt-CCOH2OCH2CO2NO2CN22CO2SO25CCS24CO15CO2HI3O811512015CO23I2H2O或COCuOCO2+Cu,.,3.1.3N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克达尔定氮法:有机氮浓硫酸,催化剂NH4HSO4加热煮解NH4HSO4NaOHNH3溶液以氢氧化钠饱和后进行蒸馏,馏分以碘量法测定,.,杜马定氮法:有机NCO2气流中,CuON2氮的氧化物CO2H2O氮的氧化物CO2气流中,CuN2用氢氧化钾溶液将生成的CO2及其他酸性气体溶解吸收,再根据不溶于氢氧化钾溶液的氮气的体积计算出氮在有机化合物中的含量。,.,3.1.4F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有机FO2PtCO2H2O+HFH2OHF(或H2SiF6)Th(NO3)2ThF4有机氟在氧瓶中燃烧分解后,以去离子水吸收生成的氟化氢或氟硅酸,在一定的酸度下,以甲基百里香兰(MethylThymolBlueComplexon)为指示剂,用硝酸钍标准溶液滴定。,.,3.1.5S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有机SO2PtSO2SO3H2OCO2SO2SO3H2O2H2O2H2SO4有机硫在氧瓶中燃烧分解后,以H2O2水溶液吸收、氧化生成的SO2与SO3,使之转化为SO42-。以偶氮氯膦()(Chlorphosphona)为指示剂,用高氯酸钡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SO42-。,.,3.1.6P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有机PH2SO4HClO4H3PO4H3PO4钒钼酸钒钼酸磷含磷有机化合物被浓硫酸及高氯酸氧化分解后,化合物中的磷转变为正磷酸根离子,正磷酸根离子与钒钼酸反应生成黄色的钒钼酸磷,在分光光度计上于410nm测定。,.,3.1.7Cl、Br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有机XO2PtXX2H2OCO2X22NaOHH2O22NaXO22H2O有机氯(溴)化物在氧瓶中燃烧分解后,由过氧化氢的碱溶液吸收生成的卤化氢,以二苯基卡巴腙为指示剂,用硝酸汞或醋酸汞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Cl-(Br-)。,.,3.1.8I元素的经典测定方法,有机碘O2,PtH2OCO2I2KOHH2OI2+5Br2+12KOH2KIO3+6H2O+10KBrKIO3+5KI+3H2SO43K2SO4+3H2O+3I26Na2S2O3+3I23Na2S4O6+3NaI有机碘化物在氧瓶中燃烧分解生成的碘被溴水氧化成碘酸,碘酸在酸性溶液中氧化碘化钾使之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生成的碘,从而计算有机化合物中碘的含量。,.,3.1.9卤素的库仑测定法,氧瓶分解有机化合物后,Cl-、Br-、I-由银电极电解生成的Ag+滴定AgAg+eAg+Cl-AgCl反应到终点时,溶液中出现过量的银离子,使通过指示电极的电流显著增加,当指示电极达到预定值时,自动切断电解电源并记录电流及时间,被测元素的百分含量可通过所消耗的电量按法拉第电解定律换算出。,.,3.2元素分析国际惯例,3.2.1.元素分析的数据出具二次平行,不超过允许误差。二次不平行,加测一次,取其平行的二次。如三次不平行,补测标准样品。a.标准样品数据无疑问,出上述三次报告,不得重测。b.如标准样品超差,前三次数据作废,此时必须复测二次标准样品。c.待标样测试正确后,再作二次被测样品。,.,3.2.2标准样品及其使用规则,a.各国通过计量认证的有机元素分析标准样品。英国B.D.H.公司1972年颁布Analyst,97,740-751b.我国有机元素分析标准样品系列上海测试技术研究所,1985年后研制生产,国标。c.各元素分析仪器厂家提供的依EN或DIN等标准的有机元素分析标准物质。,.,每瓶小于2克,大瓶必须分装,专人使用,不能互借。使用后需放入干燥器内,避光保存。一旦标样吸水结成块状,需根据其熔点减压干燥以去除水分。注意使用年限。,.,3.2.3元素分析误差表(依国际惯例),元素绝对误差()C、H、N0.30Cl、Br、I、S、P0.50F(160)0.50F、I(60以上)1.00C、H、N(含P、F、B、Si或Me)0.50特殊样品0.50每个样品分析二次,二次平行数据之差不大于上述误差。实测数据与计算值之间不大于上述误差。,.,3.2.4对样品的要求,a.样品必须提纯、干燥。b.固体、液体样品的熔程、沸程必须在允许范围内。c.固体样品应装在玻璃或塑料小瓶中,不能用软木塞或橡皮塞直接封口。d.样品应有足够的量,以满足方法和仪器的线性和灵敏度。e.感光样品应有避光的外包装。f.样品如需玻璃封管,则玻璃管应有一定厚度,以避免开管使玻璃屑散落。,.,(四)分析化学发展经历中的三大变革,一上世纪初,物理化学的发展为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使分析化学由一门技术发展成一门学科。(如:溶液浓度理论、温度、压力、分子碰撞速率理论)二二次大战以后,物理学、电子学和材料学的发展促进了仪器分析的大量发展和应用,快速简便的方法和仪器取代了费时费力的“经典法”。所以捷克化学家H.Liebhaisky说:“不管你喜欢与否,化学正在走出分析化学。”(如:石英材料的普及使化学反应轻而易举的加快数倍;利用物理学家制造出波谱仪器即可解决分析问题),.,70年代末直至现今,分析化学正处于第三次大变革时期:1.对分析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成分和含量。2.一次分析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3.直接观察试样,无需事先分解破坏。美国化学家H.A.Laitinen说:“信不信由你,化学正在回到分析化学中来”,.,分析化学的一些小统计,美国每年用于分析的费用为500亿美元每日进行2亿5千万次分析三分之二的产品需进行测试。由此可见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从美国60年代到80年代授予分析化学博士学位人数的变化,也可看出对分析化学日益明显的重视以及分析化学的发展:1960年1981年化学博士逐年下降,而分析化学博士却从1960年的65人增加到1981年的229人。,.,有机分析的用途,结构分析一.色谱:气相液相二.光谱:原子吸收等离子紫外红外三.波谱:顺磁核磁四.质谱:有机无机五.元素:金属非金属,成份分析一.化学分析:水份,官能团等二.元素:金属与非金属三.热分析:DSC与TGA四.化学计量:a.分析方法与计算机技术b.分析讯号与数据解析五.物化常数的测定,.,(五)Vario元素分析仪的改良及分析操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5.1Vario最新改良5.1.1气体净化管(filtertube)5.1.2阀门加热装置(heatingdeviceforvalve)5.2Vario元素分析仪分析操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5.1Vario最新改良5.1.1气体净化管(filtertube),气体净化管由氧测定模式的燃烧管充当,置于第三个炉子中,填充石英砂或石英棉。石英砂对卤素、五氧化二磷、金属氧化物等干扰性燃烧产物的作用是物理吸附,而不是化学吸收。石英棉相对石英砂而言,表面积更大,吸附能力更强。气体净化管的工作温度设定为300,温度不能太低,避免水蒸汽的冷凝;同时又不能过高,相对高温的燃烧管与还原管而言,气体净化管起到一个温度梯度的作用,一些以气态或微尘状存在的干扰性燃烧产物在300左右冷凝下来或被石英砂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燃烧产物的作用。,.,5.1.2阀门加热装置(heatingdeviceforvalve),阀门加热装置安装在仪器分离系统中各阀门附近,防止水蒸汽在此处冷凝、停滞从而造成水峰的拖尾现象。阀门的有些部分是橡胶质地的,橡胶有一定的吸水性,阀门加热装置的安装也可有效的避免这一现象。乙酰苯胺称样量分析周期H2O积分面积2.919mg13min109922.925mg11min13718,.,5.2Vario元素分析仪分析操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5.2.1银丝a.银丝的作用:排除卤素、硫的干扰。卤素被银丝吸收后与银化合生成卤化银;硫在燃烧时必须生成三氧化硫方能为银丝吸收生成硫酸银。b.银丝填充的位置CHNSCNS/S:还原管的出口处CHN/CN/N:还原管的出口、入口或燃烧管的出口c.银丝失效,.,5.2.2锡舟银舟选用锡舟作为CHNS分析的容器,是因为锡遇氧发生瞬间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样品燃烧的温度高达1800,从而促进样品的完全,定量燃烧分解。尽管银燃烧时吸收热量,但仍选用银舟作为O分析的容器,是因为银不易消耗氧,即使生成了氧化银也会很快分解或被还原。5.2.3称量容器的清洗先用去离子水浸泡,冲洗,去掉无机物,再丙酮浸泡,超声振荡。反复清洗4次后置于烘箱中烘干。,.,5.2.4加氧量若样品结构特殊,不易完全燃烧分解或者称样量较大,有必要延长加氧时间。元素分析使用的氧气纯度要求是至少4个9加1个5,也就是99.995。如果在做了一系列空白分析之后,N的空白值高居不下,即稳定在一个比较大的值,那么有可能是氧气的纯度不达标。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检验:将加氧量由90S降为1S,即将O2index由默认的1改为2,再次做空白分析。5.2.5O2与He的压力关系PO2PHe5.2.6还原铜失效,.,5.2.7催化氧化剂失效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催化氧化剂可能因为被样品分解产生的金属氧化物毒化或由于吸收其它一些干扰性燃烧产物而失效。判断催化氧化剂是否失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a.催化氧化剂是否明显变色b.DailyfactorIntegrationc.根据经验5.2.8更换还原管、燃烧管填充物后的操作还原铜在制备过程中是用H2处理的,因此铜表面不可避免的吸附一些水分。我们建议,在更换完还原铜后,系统升温过程中,不要封闭还原管出口处的气路接口,空烧一段时间,目的是排除一些铜制备过程中附带的一些杂质及水。检漏确保装置不漏气后,连续做blank,直至H积分面积低于1000。更换催化氧化剂后,除脱开气路接口空烧一段时间后,还应多做几个by-pass,目的是使新填充的催化氧化剂达到动态平衡,同时可以排除催化氧化剂本身带有的一些杂质。,.,5.2.9定期挖灰份管燃烧管并非上下加热温度均匀一致,故填充燃烧管时应尽可能地按照说明书中规定的各催化氧化剂的厚度填充,使灰份管位于管形炉温度最高的区域,有利于样品的完全燃烧分解。每进行120次分析后,应清除灰份管的灰份(主要是氧化锡),否则灰份层过厚将导致样品无法落在炉温度最高的区域,而且灰份积累到一定的厚度后会堵塞加氧的陶瓷管。5.2.10更新保护管用锡舟包裹的样品在由球形阀落入燃烧管但尚未进入灰份管前,不能与燃烧管内壁接触,否则锡舟遇氧燃烧放出的大量热量会导致燃烧管破裂,因此需要加设一个保护管。保护管会被一些干扰性燃烧产物污染,需要定期更换,以免使空白值偏大或引入误差。,.,5.2.11擦拭石英管外壁还原管与燃烧管均为石英质地,在更换管内填充物时,手不可避免的会接触管外壁。在装管完毕后应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如乙醇或丙酮擦拭管外壁,否则手接触时留下的油脂等物质在高温加热时会形成结晶区,导致石英管提前老化,变脆易裂。5.2.12O-ring的再生O-ring的材料是活性橡胶,可再生。燃烧管及还原管塞子处的O-ring或石英桥上的O-ring长期经受高温、高压易变形。需经常检查O-ring,若变形,失去应有的韧性,应将之换下,放置一段时间后,O-ring可自动再生。,.,5.2.13系统漏气打开仪器气路,更换仪器内部填充物后,应进行检漏。5.2.14定期清洗球形阀可应用系统维修软件控制球形阀的转动,用无屑吸水纸沾取释量丙酮或乙醇擦拭球形阀。5.2.15过温保护(Cabinettemperaturetoohigh),.,(六)元素分析误差的来源,6.1称重6.2化学转换6.3排除干扰6.4测量精度6.5空白值讨论,.,6.1称重,天平的非线性和示值不准确性导致误差。挥发性样品吸湿性样品d.不准确称量操作导致的误差,.,6.2化学转换,a.氧化剂的研究和选择b.富氧条件的建立c.定量转换,.,6.3排除干扰,a.存在杂元素时的干扰,S、P、X等b.氟元素的特性干扰c.难断裂化学键的干扰C-P,C-B,B-N,MeC等化学键,.,6.4测量精度,a.干扰元素对检测器的损坏b.干扰元素对气路管道的损坏c.仪器的非线性,.,6.5空白值讨论,空白值的影响:来源于气体、氧化剂、称量容器、仪器的气密性及人为因素。,.,(七)特殊样品的分析,7.1几种常见的催化氧化剂7.2液体及吸湿性固体样品7.3甾体化合物7.4含硼、硅、磷的有机化合物7.5含氟有机化合物7.6对温度、湿度及氧气敏感的金属化合物,.,7.1几种常见的催化氧化剂,金属氧化物:6.1.1氧化铜6.1.2四氧化三钴6.1.3五氧化二钒6.1.4氧化钨6.1.5氧化铝6.1.6氧化铈金属氧化物的银盐:6.1.7高锰酸银热解产物二氧化锰6.1.8钨酸银氧化镁其它:6.1.9铬酸铅,.,7.1.1氧化铜,细管状氧化铜是最早的Pregl经典法中所采用的氧化催化剂,直至现在仍被广泛应用。氧化铜性能稳定,是可反复再生使用的高温氧化剂,有机物在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氧化铜部分地被还原为低价氧化物,同时该低价氧化物又立即为气流中的氧气活化成氧化铜。氧化铜对一般的有机化合物都能起到很好的氧化作用,但它不具备排除硫、卤素等干扰元素的能力,仅适用于分析一般的有机化合物。,.,7.1.2四氧化三钴,四氧化三钴也是一种老化性能强且性能稳定的高效催化氧化剂。它由高价和低价钴的氧化物:氧化钴及三氧化二钴混合而成,在燃烧过程中能够连续释放出氧化效能比分子氧高得多的原子氧,并被还原成低价钴的氧化物,同时该低价氧化物又立即与气流中的氧结合,可逆地转化为四氧化三钴。四氧化三钴的工作温度以600为宜,当温度高于800时,四氧化三钴仍具有良好的氧化效能且工作寿命较长,但在高温下易腐蚀石英管,使其变脆、断裂。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镀银的四氧化三钴(Ag+Co3O4),既具有高效的催化氧化性能,又是高效的卤素、硫吸收剂。,.,7.1.3五氧化二钒,对于易焦化的物质,五氧化二钒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高温催化氧化剂,它能够分散样品颗粒,防止其焦化,同时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循环式地释放出氧化性能强的原子氧。某些纤维、塑料及天然产物在加热过程中焦化而不是熔化,此类物质的测定同样需要五氧化二钒的这种氧化及催化效应。,.,7.1.4氧化钨CHNS模式下,选用氧化钨为燃烧管唯一催化氧化剂的原因是:氧化钨是一种高效、高温催化氧化剂,工作温度可高达1200,可有效地抑制硫酰(COS)的生成。但与氧化铜一样,氧化钨不具备排除磷、卤素等干扰元素的能力。此外,氧化钨的另一缺陷是氧化可逆性较差。7.1.5氧化铝高温氧化剂氧化铝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性能同时吸收氟的效率也较高(Al2O3+6HF=2AlF3+3H2O)。7.1.6氧化铈氧化铈也是一种既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性能又可排除氟干扰的高温催化氧化剂。7.1.9铬酸铅低温催化氧化剂,吸收氟的效率也较高,.,金属氧化物的银盐:,在CHN元素分析中另一类广泛应用的催化氧化剂是金属氧化物的银盐,如钒酸银Ag2V2O5、铬酸银Ag2Cr2O7、钨酸银Ag2WO4以及高锰酸银Ag2MnO4的热解产物。这类物质的特点是除具有很强的催化氧化性能外,还能高效的吸收卤素和硫等干扰元素。,.,7.1.7高锰酸银热解产物二氧化锰,高锰酸银热解产物的内部结构是金属银成原子状态分散于二氧化锰中,并处于晶格表面的缺陷中形成活性中心,由此具有很强的吸收卤素及硫的能力。二氧化锰也具有很高的催化氧化性能,在较低的温度下(500)可在氧气流中将有机化合物定量地氧化为二氧化碳及水,但其氧化可逆性较差。这种混合催化氧化剂性能不太稳定,不易掌握制备条件;同时操作温度较低,若燃烧管温度太高(600)则易分解,氧化效能降低,无法满足快速燃烧分解样品所需的高温,对某些难分解的特殊样品,如含硅氧环、碳硫键的化合物,存在着氧化不完全的现象。,.,7.1.8钨酸银氧化镁,Ag2WO4MgO是一种性能稳定的高温催化氧化剂,不仅成功的克服了高锰酸银热解产物的缺陷,而且氧化镁除具有较强的催化氧化性能外,还可在高温下与氟化氢反应生成稳定性很强的氟化镁(MgO+2HF=MgF2+H2O),从而达到高效去除氟干扰的目的。采用颗粒状Ag2WO4MgO为燃烧管高温区填充剂,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氧化镁在高温灼烧后体积易收缩并碎成粉末从而阻滞气流畅通的缺陷,而且利用了银盐氧化剂能够高效吸收卤素及硫等干扰元素的性质,同时两种氧化剂可协同作用以提高氧化效能。实践证明Ag2WO4MgO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性能优良的催化氧化剂,可成功地分析含氟、硫、磷、卤素等杂元素的有机化合物,.,7.2液体及吸湿性固体样品,液体:以圆筒形硬质厚壁锡舟为容器,用微量注射器或毛细管移取适量的液体样品注入锡舟,用封口装置加紧锡舟后称量。吸湿性固体:以圆筒形硬质厚壁锡舟为容器,尽可能的加快称量速度,减少吸湿性固体样品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可能性。,.,7.3甾体化合物,R1与R2一般为甲基,通常被称为角甲基(angularmethyl)。,.,7.4含硼、硅、磷的有机化合物,含硅有机化合物在高温燃烧分解时,硅与碳易生成SiC(分解温度2210),从而导致碳的负误差;同时在灼烧时硅易与氧生成SiO2,SiO2以微尘状随气流进入燃烧管催化氧化剂填充区,毒化催化氧化剂,使之失去氧化活力。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样品上覆盖一层氧化剂,如WO3,或混合氧化剂WO3V2O5,以防止生成SiO2微尘并抑制SiC的形成。,.,由于C-P键稳定性强,不易断裂,燃烧分解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容易将碳粒包裹住,因此需要相当高的温度方能使之燃烧完全。含硼有机化合物同样是由于C-B键不易断裂而影响碳的测定结果。目前使用的燃烧管温度(9501150)基本能够保证有机磷、有机硼化合物的完全分解、定量转化。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极难分解的有机磷、有机硼化合物,一般采取在样品上覆盖1:1的V2O5和K2CrO7的混合物或WO3的方法,促进C-B键,C-P键的断裂。,.,7.5含氟有机化合物,含氟有机化合物,特别是高氟、全氟化合物中碳氢氮元素的微量分析是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这不仅仅是因为C-F键稳定性强,不易断裂,更重要的原因是含氟化合物的燃烧产物氟化氢可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挥发性的四氟化硅,从而引入分析误差,同时严重腐蚀气路管壁,缩短仪器使用寿命。高氟、全氟有机化合物中氢含量很低甚至为零,在燃烧分解过程中化合物中的氢原子明显不足,从而导致氟直接与碳化合而生成四氟化碳。四氟化碳热稳定性极强,不易分解,在燃烧产物的分离过程中紧跟氮气出峰,热导池检测器无法对此加以区分,因而造成碳值的负误差与氮值的正误差。鉴于上述原因,多数CHN自动元素分析仪不适于直接分析含氟特别是高氟、全氟有机化合物。,.,燃烧管填充方法:燃烧管自下而上依次填充5mm银丝10mmPbCrO45mm石英棉10mmCe2O35mm石英棉95mmMgOAg2WO45mm石英棉10mmCe2O33mmAl2O3Ag2WO4-MgO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催化氧化剂,可成功地分析高氟有机化合物。此外,其它燃烧管填充物,如Ce2O3、Al2O3以及处于燃烧管低温区的低温催化剂PbCrO4,也是一些吸收氟效率较高的氧化剂。值得推荐的是,该燃烧管填充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众多类型有机化合物的CHN元素分析。将本法用于一系列高氟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测定值均在微量分析精密度允许误差范围内(0.30)。,.,表1一些高氟有机化合物中CHN的测定值,.,实验发现,即使采用上面介绍的燃烧管填充方法,仍然无法完全阻止全氟化合物燃烧分解过程中少量CF4的生成。图1为有机元素分析标准物质乙酰苯胺的分析图谱,VarioEL型自动元素分析仪采用吸附解吸的分离原理,图中3峰依次为燃烧产物N2、CO2及H2O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按照常规方法测定聚四氟乙烯时的图谱图2。聚四氟乙烯本应只有CO2峰而无N2峰,图2中第一峰的出峰时间与乙酰苯胺N2峰明显不一致,且CO2峰的出峰相对标准CO2峰而言明显后滞,由此可以判断图2中第一峰必为干扰性燃烧产物CF4峰。由于CF4与N2出峰时间及位置相近,热导池检测器不具备选择性识别功能,误将CF4峰当作N2峰积分并计算,此时聚四氟乙烯(理论含量C:24.02)的分析结果为N:4.34,C:22.73。,.,图1有机分析标准物质乙酰苯胺CHN元素分析测量峰,图2未加辅助催化氧化剂时聚四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污水治理合同(标准版)
- 旅社出兑合同(标准版)
- 四川达州萼山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及发展方向
- 2025年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1类)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
- 服务方案工作计划安排及进度保证措施
- 2024年省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考试(压缩天然气场站工)仿真试题及答案四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考试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数控中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亚低温治疗仪器
- 桥梁简介 课件
- 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北师大版)
- 化验室班长述职报告
- 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母婴护理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商务数据分析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全国统考“营养师或营养指导员”相关知识考前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自拌混凝土施工方案
- 输液泵操作评分表
- 西吡氯铵含片的生物药剂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