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3课学案.doc_第1页
必修1 3课学案.doc_第2页
必修1 3课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序列必修一课题第三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一课时)编号03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学法指导基础层次1请阅读第10页的第一段小字,概括秦至隋唐中枢权力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列举)2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内容及职权运行情况如何?对唐朝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3在唐朝时,相权虽然受到了牵制,但仍然“事无不统”,拥有行政、军事和经济权,这样一来,容易动摇或威胁皇帝的地位,到了宋太祖赵匡胤时,采取那些措施来分割相权4,元朝为什么实行一省制?元朝的一省制加强了皇权吗?5.从西周开始,我国古代政府官员是如何产生的?(列举) 6. 选官制度使国家的各个机构得以正常的运行,但这些官员中的一部分人会不会胡作非为、贪赃枉法、假公济私呢?古代中国不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官员的劣行,缺乏社会的和法律的监督,如果听任官员腐败,势必激化社会矛盾,危及统治,因此需要通过那些制度去尽可能地将百官的行为局限在不至于危机统治的范围内?。自主检测1“隋唐时期,中国拥有先进的政治体制”,这主要指的是( )A三公九卿制度 B分封制度 C内阁制度 D三省六部制2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3. 有史料记载:“(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郭巨因此而为官。这一史料反映的是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度 C.察举制 D.科举制4.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顶峰是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5“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打上了中国古代哪种制度的烙印。( )A科举制 B宗法制 C谏议制 D三省六部制我的问题灵石一中课堂自主学习型学案(高一)年级(历史)学科 ( 张法梁 )主编 (历史组)审核教材序列必修一课题第三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二课时)编号04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学法指导迁移层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右图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皇明祖训(1)材料一中,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央官制的设置有何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是如何认识丞相作用的? (3)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能力检测1(2008年江苏历史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施专制统治2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C促进了科技文化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3. 下图是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的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4. 下列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了中央集权 B.一定程度上防止决策失误C有效的约束了皇权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搞笑廉洁5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事。尚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