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产品质量法的立法缺漏及对策行政执法 我 福建技术监督2o02年第1期 厦门大学法学院魏艳茹贾丽萍 国现行的1993年产品质量法虽 经过2000年7月8日的修正,仍存 在重大的立法缺陷及漏洞,无法对消费者提 供充分的权利保护,也无法对生产者提供足 够明确的指引与约束.考虑到我国”入世”后, 随着贸易壁垒的打破,经贸关系的相对稳定, 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将呈激增趋势,由此必然 衍生大量的产品责任诉讼.产品质量法的 完善,将不仅仅关系到国内市场上产品质量 令人堪?比状况的改善,而且关系到能否有效 惩处将国外淘汰的”垃圾产品”输入到我国市 场的卑劣行径,能否有效地杜绝一再发生的 国内不法厂商向国际市场大量出口伪劣产品 的肆意妄为等一系列问题,是以本文作者不 揣浅陋,拟就现行产品质量法在产品的概 念,产品缺陷和确定标准,以及产品责任的方 式等方面的立法缺漏和完善加以探讨,以期 有所裨益. 一 关于”产品”的概念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2条,”产品是指经 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筑工程 不适用本法规定.”笔者认为,该概念在内涵 和外延两方面都有明显缺陷. 首先,在内涵方面,该概念过于狭窄,耒 能涵盖服务业经营者在经营性服务过程中所 使用的那些产品.在经营性服务中.服务业经 营者也会使用产品,如美容院为顾客美容所 使用的化妆用品,宾馆为旅客提供洗涤等生 活用品等.然而在上述产品存在缺陷致损的 情况下,虽然事实上消费者所支付的服务费 用中已包含了对这些产品的对价,他们却无 一窖誊 譬 法按产品质量法追究这些服务业经营者的 产品责任,因为这些产品是以”服务”而非”销 售”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的,不是”用于销售 的产品”,也就不是产品质量法第2条所承 认的”产品”.正是基于此,一些不法服务业经 营者才敢于去猖狂购买甚至自己制作不合格 产品以至缺陷产品用于经营性服务,”去美容 院美容反被毁容”等恶性事件屡屡发生.有鉴 于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修正产品质量法 时,增加了对经营性服务中提供不合格产品 及缺陷产品视同销售并加以行政处罚的第62 条规定.可是,由于该法第2条对”产品”的概 念界定中已对”用于服务”的产品进行了默示 排除,该法第四章”损害赔偿”部分又未提及 “用于服务”这种情况下的赔偿责任,因此该 法第62条追究”用于服务”的产品提供者 也即服务业提供者的法律责任的立法精 神并不能自动扩及到民事责任部分,而这对 经营性服务的消费者来说是最至关重要的. 现行法在此存在严重立法疏漏.笔者认为,完 善的途径应是重新界定”产品”的概念:”产品 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或服务的产 品.” 其次,在外延方面,该概念仅排除了”建 设工程”,导致外延过于广泛.按照一般法理, 该法第2条的这种”概括加排除”的界定方式 意味着,所有未被排除且符合此概括性要求 的产品都应是该法所承认的产品.因此,人体 输血用的血液,书籍等出版物都是产品.然而 恰恰相反的是,输血用的血液,书籍等出版物 都应被排除,因为公共利益使然.这也是世界 各国在产品责任立法时的一个惯例.就输血 用的血液来说,它符合产品质量法第2务 对产品内涵的要求: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 售.临床输血用的血液有两种,分署q是全血和 成份血.全血在自被抽取到被临床使用的阶 段中,经历了抽取,检测,包装的过程,这些过 程本身就是加工,制作(须知,该法并未对”加 工”一词给出明确定义).成份血(如血小板, 红细胞,)在由全血转化为成份血的阶段中, 经历了离心机的离心,分层,提取,因此更存 在加工,制作.并且,血站和医院在提供输血 用血液时,亦分别收取了费用,因此,存在”用 于销售”及”用于服务”的情况.然而,顾及倘 若令医院,血站承担产品责任的话,其为降低 风险而增加的成本开支最终还是会落在消费 者头上,从而使得本已高昂的医疗费用更加 高昂,同时医院在面对真正需要输血抢救的 病人时也会因严厉的产品责任而举棋不定. 因此为了会共利益,医疗政策起见,产品质 量法应将输血用血液排除于”产品”外延之 外.就书籍等出版物来说,出版商对其的”加 工,制作,用于销售”更为明显,故不赘述.虽 然美,英,日等国家均有判倒认为,在特定情 况下,应追究出版商对其出版的含有错误信 息的书籍等出版物的严格产品责任,但鉴于 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和非至上性,为确保公民 的言论及出版自由.各国立法原则上仍将书 籍等出版物排斥于”产品”范畴之外,以防产 品责任漫无边际. 二关于产品缺陷及确定标准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6务,产品缺陷 “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 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 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苻合 该标准.”笔者认为,该务规定存在下述两个 问题: 首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能否成为明确 产品缺陷的充分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 不必然会覆盖某一产品的全部安全性能指 标.时某些新产品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苻合国 . 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仍有可能存在危及 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舍理的危险.这是连 全国人大法工委的人士都承认的问题.”不安 全性”或”危险性”为产品缺陷的精髓.所以可 以肯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非确认产品缺 陷的充分依据. 其次,究竟何为确定产品缺陷的科学标 准?由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本身并不构成确 认产品缺陷的充分标准,我们必须寻求另外 建立一个新的标准.当前世界各国通常采用 的确定产品缺陷的标准是”消费者期待标 准”,也即以一般消费者而非特定消费者的期 待为标准来判断产品的安全性.该标准并不 要求,一般消费者面对结构日益复杂,科技含 量日益增高的形形色色的新产品均须具备相 当程度的专业知识,鉴别能力.而是强调.无 论产品是简单还是复杂,一般消费者在生命 安全,身体健康,财产安全方面始终享有同样 的期待和权利.这种期待的安全性需根据各 种因素综合考虑,如欧共体理事会产品责任 指令(85/374/EEC)第6条设定了如下几种 待考虑因素:(a)产品的使用说明;(b)能够投 入合理期待的使用;(c)投入流通的时间(产 品置于市场销售的时间).由于”消费者期待 标准”将注意力集中在产品本身而非生产者 的行为上,符合产品质量法的立法意旨,且 不为科技发展预先设定固定标准,颇为灵活, 科学.因此,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三关于产品责任的l形式 (一)应设置惩罚性赔偿金的责任形式.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4务,45条只规定了补 偿性赔偿金,对在其他国家产品责任法中最 为重要,数额最为巨大的惩罚性损害赔偿未 有涉及.笔者认为结合产品质量法的立法意 旨,我国的实践需要以及国际立法通例,应在 我国产品质量法中设置惩罚性赔偿金.原 因在于:(1)设置惩罚性赔偿金能有力阻止生 产者,销售者故意生产不合格产品和缺陷产 品的行为,同时鼓励消费者勇于同这类社会 现象作斗争.据报道,广西两面针牙膏厂1999 年查到假冒两面针牙膏逾12000箱,该厂打 假费用每年逾百万.同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之 所以”打假”这样难,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消费者对此并不太积极,主动地举报及诉讼, 因为在现行补偿性赔偿体制下.法院所能判 给消费者的赔偿金微乎其微,”赢了官司赔了 钱”是常见的现象:倘消费者能在生产者,销 售者有故意的情况下获得数倍于原来数额的 赔偿金,则无疑会有助于假货横行的局面的 改善.同时,生产者,销售者的赔偿风险增加 了,惩罚性赔偿金使之可能失去发展的机会, 因此会收敛,约束自己的行为.(2)现行产品 质量法中,罚款与民事责任赔偿的关系失 衡.笔者认为,产销伪劣产品的行为固然给社 会秩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最直接受害者 永远是消费者.和国家相比,消费者是弱者, 因此对消费者的利益保护要优先保护.修正 后的产品质量法第64务明确规定,当生产 者,销售者缴纳罚款的责任与支付民事责任 赔偿金的责任并存时,民事责任赔偿金的支 付顺序优先于罚款,此即明确反映了法律保 护弱者,优先考虑弱者利益的立法精神.但该 务并未解决两者数额比例问题.在继续完善 该法时.两者数额比例的平衡应是重点.具体 地说.为防止生产者,销售者责任过重.不堪 重负.在立法设置惩罚性赔偿金时.应适当减 少目前过多存在的罚款的数额或降低倍数. (3)设置惩罚性赔偿金的具体思路.我国台湾 地区消费者保护法第51条规定:”因企业 经营者之故意所致之损害,得请求赔偿三倍 以下之惩罚性赔偿金,但因过失所致之损害, 得请求赔偿一倍以下之惩罚性赔偿金.”据 此,企业经营者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致损,均 需支付惩罚性赔偿金.美国法则与之不同.由 于其认为设置惩罚性赔偿金并非以填补损害 为目的.惩罚被告的不法行为并震慑其使之 不致再重蹈覆辙方为宗旨.因此.判令支付惩 罚性赔偿金以被告人故意为限,而且额度由 法院酌定.笔者认为.由于惩罚性赔偿金立法 原意考虑,我国在具体设置时,应在生产者, 销售者主观要件上采纳美国法的做法,以存 在故意为限,以免过苛;在数额方面,考虑到 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及生产者,销售者实际 承受能力,应采纳台湾地区的做法,限定最高 倍数,以免影响社会经济正常发展. (二)应该设置缺陷产品回收的责任形 式.我国产品质量法并未设置此种回收制 度,仅规定了停止生产,销售,使用,没收,罚 款等救济措施.笔者认为,在我国产品质量 法所规定的两类产品一般瑕疵产品和 缺陷产品中,由于一般瑕疵产品所造成的损 害相对较小,若对此类产品一律要求生产者, 销售者回收,则极不符合效益原则,故没有设 置回收制度的必要.缺陷产品由于其本身即 为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 危险的产品,此类产品流入社会后,如在发现 后不及时回收,任由损害接二连三的发生,不 仅消费者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受到极大损 害,而且会无谓地增加生产者,销售者的赔偿 压力,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社会正常秩序的 打断.因此,在完善产品质量法时,应对此 立法漏洞予以弥补.笔者认为,可参照台湾地 区消费者保护法第1O条和第11条的规 定,设置我国的缺陷产品回收制度如下:”生 产者,销售者在有证据足以认定其产品存在 缺陷时,应立即回收该缺陷产品,但生产者, 销售者能通过必要的处理除去缺陷的除外. 行政主管机关对生产者,销售者所产销的产 品认为存在缺陷的,应责令其限期除去缺陷, 回收或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多方计算在智能医疗诊断数据共享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护士入职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贷款质押担保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年眼科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
- 2025云端资源服务续费合同
- 2025年高中仿真物理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智能语音语义理解在智能语音助手中的智能问答应用
- 2025年智能语音语义理解技术创新在智能法律咨询中的应用实践
- 2025湖南省生猪采购协议合同
- 2025年农村购房协议合同示范文本
- GB/T 33761-2024绿色产品评价通则
- 三角函数性质与解三角形(解答题10种考法)
- DB3702T 31-2023 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工作规范
- 大学生反诈宣传课件
- 体育行业体育产业园区建设方案
- 幼儿园课程教研活动
- 幼儿烫伤课件教学课件
- 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9-01-01 砌筑工 人社厅发20235号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沪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中小学危险化学药品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