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力,一、力的概念及力的描述1.概念:力是物体对_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1)可以使物体发生_。(2)可以改变物体的_。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_,力的三要素不同,作用效果_。,物体,形变,运动状态,作用点,不同,4.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_表示力。(1)在_物体上,沿力的_画一条线段。(2)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_。(3)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5.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线段,受力,方向,方向,作用点,相互,二、弹力1.形变:(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_。(2)塑性:受力形变后,_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_而产生的力。,原来的形状,不能,弹性形变,3.应用: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_就越长。(2)正确使用。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调零:指针指到零刻度线上。使用时使所测力的方向与弹簧的_方向一致。读数:视线要与刻度板面_且正对指针。,伸长量,最大测量值,轴线,垂直,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_的作用。2.大小:(1)测量:用_来测量。(2)关系: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_。(3)公式:_。,吸引,重力,弹簧测力计,正比,9.8N/kg,G=mg,3.方向:(1)不变性:总是_。(2)应用:用铅垂线指示力的方向。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4.重心:(1)概念:重力的等效作用点。(2)位置: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上。,竖直向下,几何中心,【读练】1.【辨一辨】力的作用效果甲图中,磁铁吸引小球,使小球沿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乙图中,用力捏橡皮泥、压和拉弹簧,发现它们都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运动状态,形状,2.【画一画】力的示意图小华用100N的力拉车,请你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答案:,3.【练一练】测力计的读数甲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则其读数为_N;乙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N,其读数为_N。,1.5,0.05,1.2,4.【画一画】重力的示意图,请画出地球表面的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考点1对力的理解1.力的相互性:(1)相互作用力: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产生的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力的产生:(1)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例如,两个物体并列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物体间没有力。(2)产生力的两种情况。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如推力。物体不接触有时也能产生力:如磁体之间的吸引力或排斥力。3.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一个不同,产生的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示范题1】(2014十堰中考)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作用点B.力的大小C.力的方向D.力的单位,【解题关键】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A、B、C三点的作用点不同。【解析】选A。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故选A。,【示范题2】(2015枣庄中考)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_,同时_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_。,【解析】本题考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人踢球,球因为受到人脚的作用力而飞出,在此过程中人的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脚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备选例题】1.(2014北海中考)如图所示,打网球时,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的_;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的。,【解题探究】解答本题时思考以下问题:(1)击球瞬间,谁和谁发生了力的作用?(2)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是哪种力的作用效果?(3)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说明了什么?提示:(1)网球与球拍的拉线间产生了力的作用。(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网球的形状和运动状态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运动状态相互,2.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_。(只填序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力的作用的理解。可分别对正方和反方的观点对比分析,如表:,答案:2、4、5、7、10,考点2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解读:力的示意图力的三要素的表示(1)在受力物体上确定力的作用点,用“”表示。(2)以“作用点”为起点(或终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3)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4)在示意图附近标出力的大小或力的符号。(5)在同一物体上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时,力越小,线段越短;力越大,线段越长且作用点画在重心。,【示范题3】(2014陕西中考)在图中画出图钉对墙壁压力F的示意图。,【解题关键】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关键1:压力是弹力。关键2: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解析】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图钉对墙的压力作用点在墙面上,方向垂直于墙面向里。,答案:如图所示:,【示范题4】(2015镇江中考)如图所示,灯笼用细线悬挂,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解题探究】解答本题时思考以下问题:(1)重力、拉力的作用点在哪里?(2)重力、拉力的方向如何?(3)重力、拉力的大小相等吗?提示:(1)物体的重心。(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3)相等。,【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力的示意图的画法。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灯笼静止,故拉力与重力平衡,二者共线、反向、等大(线段等长)。答案:如图所示:,【备选例题】1.(2014宜宾中考)如图所示,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左运动。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解题探究】解答本题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重力、支持力的作用点在哪里?(2)重力、支持力的方向如何?提示:(1)物体的重心。(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上。,【解析】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知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向下;支持力方向是与接触面垂直向上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右;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答案:如图所示,2.(2012重庆中考)如图所示为小明拉车的情景,请画出绳子对车的拉力示意图。(力的作用点A已画出),【解析】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本题中绳子对车的拉力的作用点在A点,方向沿着绳子的方向向右,大小用F表示。答案:如图所示,考点3质量和重力质量和重力的区别与联系:,【失分盲点】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且指向地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是否受其他力的作用无关。,【示范题5】(2014黔东南州中考)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时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明确重力的方向即竖直向下且指向地心。【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重力方向的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且大体指向地心。,【示范题6】(2015咸宁中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如图所示的是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是研究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和奴隶社会礼乐制度珍贵的实物,该铜鼓质量为42.5kg,受到的重力为_N。(g取10N/kg),【解析】本题考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42.5kg10N/kg=425N。答案:425,【备选例题】(2014白银中考)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月球车)成功发射,并在月球成功实施软着陆。假设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只有约23.3kgB.“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既可以用电磁波,也可以用次声波,C.制造“玉兔”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D.“玉兔”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N,在月球上重为10N【解题探究】在地球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什么?提示:G=mg。,【解析】选D。本题考查质量、密度与重力的相关知识。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A错;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波的传递需要介质,故B错;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地球和月球上的密度是不变的,故C错;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玉兔”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N,在月球上重为10N,故D正确。,【知识拓展】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垂直于水平面向下,而“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面向下,这个面不一定是水平面。如果这个面是斜面(如图所示),这时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我们不能把重力方向说成“垂直向下”。,主题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实验原理】二力平衡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钩码所受重力大小。【实验关键】(1)测量并记录数据:,等于,(2)根据数据画出图像:(3)根据图像和数据归纳规律(实验结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_,即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_。,定值,正比,【要点探究】(1)实验中为什么要收集多组数据?提示:由多组数据才能归纳出两个物理量的关系,而用一组数据无法得出正比的结论,两组数据可能有偶然性,所以要收集多组数据。(2)判断两个物理量是正比关系的依据是什么?提示:当一个物理量和另一个物理量的比值不变,或一个物理量增大几倍,另一个物理量也增大几倍,或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时,都可以判定这两个物理量是正比关系。,【失分盲点】g=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约是9.8N,不能写成1kg=9.8N。,【示范案例】(2013南京中考)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1)如图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他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根据_知识可知,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2)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_。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解析】本题考查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1)当钩码静止时,钩码受拉力和重力两个力,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钩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相等。(2)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无关,故选用不同质量的不同物质,虽然不是最好的实验方法,但是仍然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故选C。答案:(1)二力平衡(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航空机械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外贸销售合同样本中英文
- 高温工程施工合同(3篇)
- 安全员往年考试题及答案
- 安全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全师考试题及答案
- 安保公司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痔疮动脉结扎微创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5河北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国考行测模考试题及答案
- 经口鼻吸痰技术新版
- 《网页设计与制作Dreamweaver-cs6》教学课件(全)
- 喜迎国庆 国庆节主题班会课件
- D触发器教学教案
- 五四制青岛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细胞》课件(定稿)
- 土样团聚体的分离及其有机碳含量测定
- 律师事务所合同纠纷法律诉讼服务方案
- 高级销售管理系列大客户销售管理
-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中央国家机关地址、电话一览表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