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害虫天敌昆虫资源的发掘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浙江大学科学技术_第1页
蔬菜害虫天敌昆虫资源的发掘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浙江大学科学技术_第2页
蔬菜害虫天敌昆虫资源的发掘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浙江大学科学技术_第3页
蔬菜害虫天敌昆虫资源的发掘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浙江大学科学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公示材料项目名称:蔬菜害虫天敌昆虫资源的发掘、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推荐单位(专家)意见:该项目在我国蔬菜害虫天敌昆虫资源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获得了许多突破,在国际权威SCI刊物和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和著作180篇,获授权专利32项,近3年推广应用面积5100万亩,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74.3亿元。基于该项目在理论原创性、支撑技术的突破和所产生的巨大社会生态效益,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简介:天敌昆虫是作物系统内部存在的害虫控制因子,与害虫及其他昆虫形成食物链或食物网。因此,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是环境友好的害虫控制方法。本项目针对我国蔬菜害虫天敌资源发掘和利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了近30年的联合攻关,取得了重大创新与突破。1、明确了主要天敌昆虫资源466种及12种优势天敌昆虫生物学特性和控害新机制:通过全国范围的长期调查,查明我国蔬菜及周边杂草上害虫的天敌昆虫达466种;发掘出12种优势高效天敌昆虫种类,阐明了它们的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等特性及其消长规律和环境影响因子,系统评价它们的生态适应性和控害效能,发展了相应的保护和助增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首次揭示了本地潜叶蝇天敌能快速适应控制具近似生态位的入侵物种美洲斑潜蝇的能力,为入侵害虫的持续控制提供了一条重要新途径;首次揭示了多种天敌共存时总体上控制作用优于单种天敌作用的机制,形成了田间天敌协同调控害虫的新方法;探明了不同植物及其挥发物对寄生蜂行为和生存的影响,研发了通过不同蔬菜及其他植物种类或品种的配套来增强天敌控制害虫的新方法。2、发明了优势天敌昆虫规模化生产技术及配套应用技术:研发了东亚小花蝽、瓢虫、草蛉、赤眼蜂、浅黄恩蚜小蜂、平腹小蜂等12种天敌昆虫的人工繁殖方法,建立了东亚小花蝽、赤眼蜂等天敌昆虫的工厂化生产技术,实现了害虫天敌的规模化生产;开发了多种天敌昆虫的新型饲养、储存和释放系统;发明了不同天敌昆虫混合释放装置,并打破常规释放单一天敌的控害模式,组配了不同生防作用物联合控害技术方法;综合运用天敌昆虫靶向控害与复合型天敌释放、天敌助迁与保护,形成了不同生防作用物联合控害的技术规程;发明了天敌昆虫“迷你”工厂,使大型有机果蔬农场和生产基地能做到天敌产品及时自给,保障天敌控害。3、创建了害虫天敌协同促增技术体系并示范推广:提出了作物水平上全面考虑整个作物生长期多种天敌协同控制主要害虫的新策略;创建了集天敌人工适时释放、作物套种、功能植物利用、诱捕技术等于一体的害虫天敌协同促增技术体系;首创了害虫失控应急的保障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集成创新了以有效发挥天敌控害为核心、以生态安全为目标的蔬菜害虫调控技术体系,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在BioControl、Biological Control、Ecology Letter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80篇(SCI收录68篇),出版天敌昆虫专著5册,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制定行业规范4个、企业标准11个。近3年在国内十余省市累计推广应用面积5100万亩次,增收节支达74.3亿元。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大面积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农药投入和残留,推动了我国害虫防控技术的提升,促进了作物安全生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推动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客观评价:通过30余个中文和外文数据库、搜索引擎查新,结果表明本项成果的三个创新点具有新颖性。论著被国内和国际同行正面引用和评价,寄生蜂专著已经成为植物保护工作者的工具书。天敌应用技术在蔬菜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为产业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社会和用户的高度评价。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推广应用情况:通过大量示范、培训和推广,本项目核心技术在浙江、山东、广东等全国近20个省市的蔬菜生产基地、内外销蔬菜企业和供港蔬菜企业、农户中大面积示范和推广。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10件):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具体名称国家(地区)授权号授权日期证书编号权利人发明人发明专利有效状态国家发明专利颈双缘姬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中国ZL6.92016.8.24浙江大学陈学新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玉米蚜的室内实验方法及其饲养装置中国ZL2.32015.11.25浙江大学陈学新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浅黄恩蚜小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中国ZL4.12012.2.15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张帆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微胶囊剂型的东亚小花蝽人工饲料中国ZL2.12013.5.8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张帆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小花蝽的人工繁殖方法中国ZL4.X2011.5.25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张帆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中国ZL9.02006.11.2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张帆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平腹小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中国ZL7.12007.6.30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张帆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赤眼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中国ZL8.62006.10.18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张帆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天敌昆虫混合释放装置中国ZL6.72014.2.26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王甦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经济昆虫大麦虫的饲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利用中国8.72013.6.5华南农业大学邱宝利等授权主要完成人情况:陈学新(浙江大学), 张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刘树生(浙江大学), 邱宝利(华南农业大学), 郑永利(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 王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刘杰(农业部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时敏(浙江大学), 刘银泉(浙江大学), 郭晓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何俊华(浙江大学), 马云(浙江大学), 许再福(华南农业大学), 施祖华(浙江大学)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浙江大学:查明了我国蔬菜及周边杂草上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发掘了一批优势天敌种类,阐明了我国黄腹潜蝇茧蜂等主要优势天敌的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等特性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本地潜叶蝇天敌能快速适应控制具近似生态位的入侵物种美洲斑潜蝇的能力,发现了多种天敌共存时总体控制作用优于单种天敌的作用,探明了不同植物挥发物对寄生蜂行为、发育和繁殖等的影响,发展了相应的保护和助增天敌的新技术;研制了颈双缘姬蜂等优势天敌昆虫的人工扩繁殖技术;提出了作物水平上全面考虑蔬菜整个生长期主要害虫和天敌的控害新策略;创建了蔬菜害虫天敌协同促增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了以有效发挥天敌控害作用为核心、以生态安全为目标的蔬菜害虫综合调控技术体系,并组织在浙江省及周边地区的蔬菜生产基地/公司和蔬菜农户中示范和推广应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阐明了我国浅黄恩蚜小蜂、东亚小花蝽等主要优势天敌的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等特性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规律;组织了天敌昆虫大量繁殖技术及应用的研究,研制了浅黄恩蚜小蜂、瓢虫、草蛉、小花蝽、赤眼蜂等优势天敌昆虫的人工扩繁殖技术,建立了浅黄恩蚜小蜂的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规模化生产线;开发了多种天敌昆虫的新型饲养、储存和释放等技术和装置,形成了田间天敌昆虫释放技术;参与创建了蔬菜害虫天敌协同促增技术;组织了以有效发挥天敌控害作用为核心的蔬菜害虫综合调控技术体系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示范和推广应用。华南农业大学的:组织开展了我国蔬菜害虫捕食性天敌和部分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调查与种类鉴定,发掘了一批优势天敌种类,阐明了淡色斧瓢虫等主要优势天敌昆虫的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等特性及其消长规律,明确了瓢虫和寄生蜂与虫生真菌联合使用的协同助效作用,筛选了数种对天敌安全、对环境友好的高效低毒药剂,参与创建了蔬菜害虫天敌协同促增技术,参与集成创新了以有效发挥天敌控害作用为核心、以生物控制和生态安全为目标的蔬菜害虫综合调控技术体系,并组织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