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茶树气候条件分析及评价_第1页
黄山市茶树气候条件分析及评价_第2页
黄山市茶树气候条件分析及评价_第3页
黄山市茶树气候条件分析及评价_第4页
黄山市茶树气候条件分析及评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山市茶树气候条件分析及评价许剑勇 杨 彬 査广英(安徽省黄山气象管理处 黄山)摘要 对黄山市茶树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温度、积温、降水、相对湿度及光照等条件能够很好地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黄山市地形、地貌复杂,可利用茶园小气候的多样性在产量和品质取得最佳平衡点。同时还分析了黄山茶树的气象灾害,认为总体上黄山茶树受气象灾害的影响的几率小且程度浅,但受季节性降水不均的影响较明显。关键词 茶树 气候条件 气象灾害引 言 茶业是黄山市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市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中具有重要地位。黄山市所产名茶 “屯绿”、“琅源松萝”、“白岳黄芽” 、“老竹大方”历史悠久,驰名中外;“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红”名列全国十大名茶之中。2005年末全市茶园面积72万亩,分别占安徽省和全国茶园面积的40.2%和3.8 %;2005年全市茶叶总产量1.84万吨,分别占安徽省和全国茶叶总产量的35.5%和1.2%。2005年全市茶叶总产值6.0亿元,分别占安徽省和全国茶叶总产值的42.2 %和2.3 %。其中名优茶7717吨,产值3.98亿元;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41.9%和66.0%。黄山市现今拥有黄山种、祁门种、安徽1号等7个国家级茶树良种;柿大茶、茗州12号、仙寓早、黄山春韵等一批省级良种以及近年引进的乌牛早、迎霜、福鼎大白毫、浙农139、龙井长叶等良种,为黄山茶叶的品质形成提供了丰富种质资源。1 茶树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1.1 温度条件 温度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它影响着茶树的地理分布,也制约着茶树生育速度。在水分供应充分的条件下,当空气温度在1035之间,茶树可以正常生长。在1525范围内茶树生长迅速。尤其是空气温度达到2025时,茶树的新梢生长最快。空气温度超过25时,它的生长速度开始缓慢。茶树可以承受的最高气温是45,但当空气温度达到35以上时1,茶树中的酶促反应将被破坏,茶树新梢的生长将逐渐停止,这种高温若持续几天,便会灼伤叶片。秋季,气温下降到14以下(少数品种在9.5以下)时,秋梢将停止生长2。总得来说: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上,全年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在4000d以上,年最低气温在-10以上的地区,可以种植茶树3。黄山市年平均气温16.3,活动积温(10)为4939.9d,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9到-5之间,平均为-6.9,只有个别年份最低气温低于-10,故黄山地区完全符合茶树正常生长的气温要求。黄山茶区一年中高于10的活动积温及持续天数、日平均气温在2030持续天数与其它产茶区比较情况见表1。表1 黄山茶区与全国其它茶区温度对比情况()茶 区黄 山武 汉杭 州长 沙广 州成 都昆 明10活动积温4939.95230.55067.75449.37599.35154.14522.610持续天数(d)254.0234.09231.6240.6335.5255.2262.8日平均气温2030持续天数(d)151.0/125.3124.2231.1/54.84-10月平均气温22.523.022.623.826.021.417.9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中国日气温资料;黄山市气象局从表1可以看出,黄山市茶区活动积温(10)较其他茶区略为偏少基本相差不大,以1000d为一生长轮次所需热量概算,理论上茶树全年可以生长五轮左右新梢。不过由于采茶习惯、保留晚秋茶芽以防低温冻害,每年实际采摘的轮数比理论的要少。从10气温持续天数和日平均气温2030持续天数来看,比其他茶区偏多,茶树具有更长的生长期,这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并对提高茶叶的品质及产量有明显优势。4-10月平均气温为22.5,在茶树生长最适温度2025区间内,近于新梢生长最快的22,故黄山市茶树具有较强的生长新陈代谢强度和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另外,从黄山市4-10月份气温日较差来看,全市日较差平均9.3,较小的温差,十分有利于优质茶叶的生长;但另一方面由于日较差偏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差比较小,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最终对产量的提高不利。不过黄山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既有中山、低山和丘陵,又有盆地、河谷和水域,其中中低山和丘陵面积占90%左右4。山区气温较低且气温日较差较大,在茶树正常生长气温条件下,相对较低的气温条件有利于茶叶物质积累慢,延长其营养生长时间,周期长,轮次少,内含物质丰富。如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等优质名茶大都产于海拔较高、气温偏低的高山之中。黄山茶区可利用地形多样的特点合理种植茶树,在产量和质量上取得一个最佳平衡点。1.2 水分条件 茶树是喜欢在湿润多雨环境下生长的作物。它的植株体内,含水分较多,其根部含水量约为根重的50%,枝含水量约为45%-50%,老叶含水量约为65%左右,特别是幼嫩的新梢,含水量最高,约为75%-80%.在休眠的茶籽中,也含有30%的水分。江浙茶区的茶农中,流传着有”无水就无茶”的农谚。可见水分在茶树生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1.2.1 降水 茶树生长需要一定的降雨量,茶树生长要求年降雨量至少1000mm,最适宜的年降雨量为1500mm,且分布均匀。在生长季节4-10月份,要求月平均降水量在100mm才能满足茶树的需要5。黄山市年降水量1762.0mm,远高于茶树对水分的基本要求,且高于最适宜的年降水量。全市降水分布较为均匀,各区县年降水量在1600mm1900mm之间,在群山高耸的黄山风景区年降水量达到2403.0mm。黄山茶区与全国其它茶区降水量对比情况见表2。表2 黄山茶区与全国其它茶区降雨量对比情况(mm)茶 区黄 山杭 州武 汉长 沙广 州成 都昆 明年降水量1762.01454.61269.01331.31736.1870.11011.34-10月降雨量1294.61051.7994.0929.11474.1809.1906.3占全年(%)73.572.378.369.884.993.089.6资料来源:国家气象中心气象资料室,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从表2可以看出,黄山的年降水量高于其他大部分地区,其中茶树生长期4-10月份的降雨量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仅低于广州),可见黄山的降水量十分充沛,这除了得益于黄山市的地理位置,也与黄山市地形多山岭有密切联系。在410月份,月平均降水量为184.9mm,其中汛期降水集中的47月份月平均降雨量均在200mm以上,其余月份平均降雨量偏少,但仍在100mm左右,能够满足茶树的水分需求。若茶树生长期间,月降水量大于300mm,且有一次以上暴雨,将不利于茶树生长;若连续几个月的月雨量均少于50mm,也会影响茶树生长。黄山市6月份月均降水量为335.6mm,是一年中降水最为集中的月份,也是暴雨出现概率最大的月份,多年平均为1.9次。故黄山雨量充沛的气候能够为茶树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却也因雨量过多而对其有不利的影响。为更好的说明比较茶树对水的需求情况,引入谢梁尼偌夫(俄罗斯)的水热系数K概念,见公式(1)。其实质就是以积温表示的一种降水蒸发比1。 (1)K: 水热系数;:大于10的活动积温总和; :同时期的降水总量 中国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曾假定秦岭、淮河一线的最大可能蒸散量之比值为1(即接近平衡),订正了水热系数中的系数0.1为0.16,称该比值为干燥度:其公式为: (2)K:干燥度; :一年等于大于10的积温总和;:一年内日平均气温大于10期间的降水总和 以黄山市19712000年气候资料计算得出4939.9d;1471.6mm,代入公式(2),得出黄山地区干燥度0.54。根据安徽的农业气候资料分析,凡是年干燥度在0.7以下的地区,可以作为主要产茶区,在此区内茶树可以进行大面积地经济栽培。若年干燥度在0.5左右,则该地生产的茶叶品质较高1。黄山地区干燥度为0.54,由此可见,黄山地区能够满足生产优质茶叶的水分条件。1.2.2 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对茶树的生长也是非常重要的。茶树在系统发育过程中,长期适应了高湿环境条件,因而它在生育中对空气湿度的需求也较高。在高度湿润的环境中,茶树新梢柔嫩,节间长出的叶片薄而大,内含物质丰富,产量高,品质好1。 一般认为,茶树在生育期间需要80以上的相对湿度,在午后湿度较低的时候,空气湿度至少也要在70以上6。黄山市410月相对湿度为80,午后14点相对湿度为63。可见黄山市相对湿度基本适宜茶树对湿度的要求,但是午后湿度相对偏低,会影响茶树本身的水分平衡,降低新梢的生长量。但考虑到黄山地区复杂的地形因素,茶树多种植在山谷洼地和丘陵山地。特殊的地形对局地湿度的影响很大,如名茶太平猴魁出产地,位于黄山脚下山谷洼地的太平猴坑,在春季3、4月,晴日仅有210d,其余多为阴雨或雾天。还有空气相对湿度常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高山中一年四季经常云雾弥漫,正是空气相对湿度达到饱和的象征。高山云雾不仅提供高湿环境,而且还减弱太阳直射光,增强漫射光,形成茶树生长最适宜的生态环境,黄山毛峰便产于如此环境中。1.3 光照条件茶树为C3植物,其光合效率相对比较低,属于短日照植物,在生长期间,日照百分率若小于45,生产的茶叶质量较优1。冬季若有6周时间的白天日照长度短于11小时15分钟这一临界值时,灌丛型的茶树将通过一个相对的休眠期5。黄山茶区茶树休眠起讫时期为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休眠期达5个月。黄山市年日照时数1700 2OOOh,日照百分率40 44,相对与安徽其它地区较少(见表3),十分有利于优质茶叶的生长,且山区日照时数明显少于平地,如黄山景区雾日多年平均竟多达260.6天,云雾缭绕,产茶品质非同一般。表3 安徽各区代表站年日照时数自然站区黄山屯溪沿江安庆皖西岳西江淮合肥淮北宿县年日照时数(h)1951.72050.92075.62183.02368.4数据来源:安徽省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区划1.4 土壤温度与根系活动 茶树主根明显,侧根粗壮,根部大部分都木栓化。95以上的茶树根,都分布在离地表60cm以内的耕作层中。适宜茶树根系生长的地表温度为1025,低于10或高于25都会抑制茶树根系的生长1。黄山市多年平均地表温度10的时期为3月初至1月末,根系生长期长于茶树生育期。5月下旬至9月中旬的地表温度25,其中7月中旬至8月上旬地表温度在3334间,温度较高,需要采取遮阴、地面灌溉等降温措施。 2 茶树的气象灾害 茶树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冻害、霜冻害、旱灾等。 中国种茶树,抗冻力最强,一般将-15、-12和-10作为茶树的严重冻害、一般冻害和轻微冻害的指标1。从黄山市自1953年到2006年资料来看,历史上年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仅有4次,分别为1953(-10.5)、1965(-10.9)、1975(-10.5)、1989(-15.5)。可见黄山茶区出现冻害的概率十分小,只有百分之几。但是茶树多种植于高山的黄山山脉茶区,冻害的几率就要高很多,尤其是海拔在600700m以上,冻害尤其严重,加之黄山北麓冷空气很容易堆积,年极端最低气温要低很多,仍需注意因地制宜,做好防冻措施。 霜冻害是指早秋或晚春时节,最低气温突然低于0,而使茶树受到损害的一种灾害。黄山市茶区地处皖南,偶然会出现霜冻,但较轻微。山地茶区,茶树受霜冻害的轻重程度,往往与地形地势相关。地势高的阴坡茶园,因茶芽萌发迟,受害较轻。如1987年春季,位于黄山北坡的太平茶区,春霜冻冻坏了阳坡早发的茶芽,致使其开园初采期反而比阴坡茶园的初采期迟10d左右1。防御霜冻的方法主要有喷水、吹风、熏烟、覆盖等。黄山市茶树旱害多发生为伏旱和秋旱。7-10月多因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易长期形成高温、无雨、干燥的天气,在这期间,茶叶季节产量也是全年最低的时期,而对幼龄茶树,特别是播种当年的幼苗和移栽苗,影响更大,如在管理上不采用相应的措施,常会出现焦苗和死苗现象。表4统计了黄山市1971至2005年间出现伏旱和秋旱的年份,35年内共有20个年份发生了伏旱或秋旱,其中1979年和1991年同时出现了伏旱和秋旱;表4可以看出自1998年以来黄山市每年都发生旱灾,对茶树的生长愈加不利。2006年7月24日至8月21日,总降雨量才3mm,期间地表温度大多在60以上,蒸发量达157.8mm;同年9月18日至10月16日,降雨量为1.4mm,期间地表温度在40以上,蒸发量达100.4mm。表4 1971-2005年黄山市出现伏旱和秋旱的年份年 份197619781979198419851988199019911992199419951996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伏旱伏旱秋旱伏旱伏旱伏旱秋旱伏旱伏旱秋旱秋旱秋旱秋旱秋旱秋旱秋旱伏旱秋旱秋旱秋旱伏旱伏旱 气候的异常除了直接给茶树带来灾害外,往往还会影响到一些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和消亡。如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滋生茶饼病、炭疽病等病害。在暖热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也会促使茶叶螨的流行,黄山市黄山区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不得不喷洒农药,势必降低茶叶品质,并给出口销售带来困难。3 结论 由温度、降水、湿度、光照等因素综合分析可知,黄山市的气候条件能够很好的满足茶树的生长发育,黄山茶区是一个高产、优质茶区。但是黄山市境内地形、地貌复杂,茶园小气候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利用独特的小气候条件提升茶叶的品质。由于黄山市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黄山茶区的气象灾害少且程度轻,不过因季节降雨分不均,伏旱和秋旱的影响较明显。 参考文献1 李倬,贺龄萱.茶与气象.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20-402 蒋宗孝,林森知,魏荣源,等.三明市茶树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区划.气象科技,2004,12(32):87-893 高丽娥,邱雪清.大田县高山优质茶叶的气候可研性探讨.福建气象,2002,28(3):35-374 王向阳.黄山市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利用.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2):181-1835 庄晚芳,莫强,刘祖生,等.茶树栽培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6 袁丁,李金芝,孙慕芳,胡肄珍.信阳茶区气候资源分析与评价.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13):37-40Analysis and Valuation on Climate Condition of Tea in HuangshanXu Jianyong,Yang Bing,Zha Guangying(Huangshan Meteorological Management Office,Anhui Province,Huangshan )Abstract:A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f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of tea growth in Huangsha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sen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