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城市消防安全环境构建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城市人口密度也进一步加大,城市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建设。面对城市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的形势,城市的安全尤其消防安全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从近年我国城市火灾的形势看,城市火灾情况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及城市火灾的特点,对城市如何构建安定有序的消防安全环境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关键词 城市 消防安全环境 构建 社会主义社和谐会所谓城市,辞海中规范的解释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对于城市本质和特征的最权威的提法,已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即:“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中城市消防安全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城市应如何构建一个安定有序的消防安全环境,以保证城市安全健康地发展,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呢?1.城市的主要特点1.1人口数量多,密度大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市人口,尤其是大中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据统计,200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总人口达4.25亿人,大城市(包括特大、超大城市)人口1.55亿人。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10年内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口,平均每年将保持在1760万人左右,10年总计将约有1.76亿人由农村转移至城市,城市化水平大至少达43.80%,因此城市人口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比较集中,人口密度比较大。1.2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中心地位突出从城市的发展历史来看,城市的出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集中的过程,比如我国首都北京,不但是我国的政治中心,还是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的中心,在我国的各项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肯定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周围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中心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城市的中心地位也将日益突处。1.3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城市完成约75%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商品零售额,承担约70%的客货运总量;所创造的工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约占总量的70%,税收的80%也是来自城市。19881996年,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幅为18%,1997年,市区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吨级的地级以上城市34个,市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0元以上的城市有109个。200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为46351亿元,占全国的51.8%。全国49个大、中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603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35.3%。由此可见,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意义。2.城市发展的趋势2.1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关专家研究认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并形成了一致的共识:“只有城市成功的时候,整个国家也才会成功。”因此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880年,世界仅有3%的城市人口,而1990年世界已约有14%的城市人口,并有13个城市人口规模超过100万;1950年,世界范围内城市人口的比例已增加到30%,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有83个;200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约为47%,达29亿。据2003年统计,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0.30%,而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速度每年为0.51%,初步预计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3.8046.3%,预计2030年将达53.8066.3%。2.2、大规模城市增多1949年,我国仅有建制市132个,而截止2000年底,全国已有建制市663个,人口在2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有13个,占2%;100万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27个,占4%;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53个,占8%;20万50万的中等城市218个,占33%。而据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经济、城市发展的情况分析,大规模城市的增加是必然趋势,因此将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数量和比例都肯定逐步增加。3.城市火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1近年我国城市火灾的特点3.1.1起数、死伤人数多据全国19992002年的火灾情况统计,城市火灾呈现起数多、损失大的特点,且起数和损失都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在火灾的各种损失中,人员伤亡大这一特点比较突出。以2000年为例,全国火灾总计造成人员死亡3021人,有1277人是在城市火灾中死亡的,占当年火灾死亡人数的42.77%。从19952004年特大火灾统计分析看,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的主要是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公共聚集场所。如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东都商厦特大火灾,一次造成309人死亡,震惊中外。2002年,全国公共聚集场所发生火灾9499起,造成333人死亡,几乎每29起火灾就有1人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人口密度大(目前约为2625人/Km2),发生火灾事故时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概率也相对较大。(详见表一)表一 19992002城市火灾与全国火灾情况火灾情况年份起数人员伤亡(死/伤)直接财产损失(万元)城市全国占全国比例城市全国占全国比例(%)城市全国占全国比例19993449017995519.17%758/13012744/457227.62/28.4642794.714300029.93%20005188818918527.43%1277/15783021/440442.27/35.8346673.3143394.032.55%20014956821678422.87%773/14732334/378133.12/38.9632433.6152217.221.31%20025076225831519.65%843/14172393/341435.23/41.5135729.2154446.423.13%3.1.2城市化水平高,火灾损失大据全国19992002年一些城市的火灾情况统计,城市化水平高,火灾起数、人员伤亡、直接财产损失也相应较高。以广州、兰州为例,广州无论在火灾起数、人员伤亡还是直接财产损失方面都高于兰州。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化水平高,人口数量和社会生产活动相应增多,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也相应增加,火灾等其他灾害事故发生的概率相对增大;而城市经济密度(广州城市经济密度为4037万元/Km2,兰州为296万元/Km2)、人口密度大,则发生火灾后的损失也相应增大。(详见表二)表二 全国城市火灾的有关情况火灾情况城市起数人员伤亡(死/伤)直接财产损失(元)199920002001200219992000200120021999200020012002广州391940331356494470/10544/10948/7522/802157206510473824127815348236658成都160917561665222920/3726/4920/1514/279890736772523065264575315512贵阳49770469865111/116/1913/1311/720631831123581810723851265845兰州48377477469612/1316/246/1717/2145859968650138352172376580263.1.3高层、超高层建筑火灾增长快随着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增多,这类火灾的起数、人员伤亡和损失都不断增加,且增加速度较快。2001年全国火灾形势相对比较平稳,但高层建筑火灾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由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救援疏散难度和人员逃生难度都比较大,因此特别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火灾事故,对此无论是防火,还是灭火救援方面都应该引起足够地重视。(详见表三)表三 19992002全国高层、超高层建筑火灾情况火灾情况年份起数人员伤亡(死/伤)直接财产损失(万元)高层以上全国占全国比例(%)高层以上全国占全国比例(%)高层以上全国占全国比例(%)199911221799550.06%66/912744/45722.40/1.994749.91430000.33%2000184321891850.97%736/11663021/440424.36/26.4833846.3143394.023.60%2001152702167847.04%614/9102334/378126.30/24.0522840.5152217.215.00%2002163492583156.34%652/7592393/341427.24/22.2320909.6154446.413.54%3.2城市消防安全隐患3.2.1公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消防宣传和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不够深入扎实,消防宣传科普活动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素质教育中消防安全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很多公民防火、灭火的基本知识匮乏,发生火灾后不知道报警,火灾中不知道如何逃生自救,对消防法律、法规和公民的消防安全责任和义务不了解,生产、生活中习惯性违章行为多,很多火灾都是一些人的不安全因素引发的。据各级公安消防机构火灾调查统计,有80%以上的火灾是由于缺乏消防安全常识和人为的违法、违规、违章行为造成的。像2004年2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中北商厦火灾,一次造成了54人死亡,起火原因就是商厦员工于洪新乱扔烟头所致,而造成100多人伤亡的原因则是他自己在发生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延误了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最佳时机。(详见表四)表四 19992002年 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火灾情况统计 火灾情况原因1999200020012002起数占全国比例起数占全国比例起数占全国比例起数占全国比例起数、比例3189232.6%4064133.3%4200633.8%44.75%32.1%3.2.2城市消防规划、消防设施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很多城市的消防规划不尽合理和规范,消防规划缺乏前瞻性,消防通道堵塞、消防间距不足等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市政建设时消防规划不尽合理、规范,不但容易引发火灾事故,而且发生火灾事故时还会严重影响灭火救援的效率和能力。消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据统计,截止2001年底,我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按规定应建2655个消防站,而实有1548个,欠帐率高达41.7%;应有市政消火栓366953个,实有259820个,欠帐率为29.2%。即使在我国四个直辖市,仅有上海市的消火栓和消防站的数量达标,其余三个直辖市消防设施都不同程度地不符合规范,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且很多消防设施因管理不善,导致功能不全,影响了灭火救援的效率和能力。(详见表五)表五 四个直辖市消防设施情况统计城市消火栓(个)消防站(个)应有实有欠账率%应有实有欠账率%北京234661896219.1874844.8上海2464724768064640天津247181273748.4834348.1重庆7975513235.6682070.53.2.3高层、超高层建筑多,消防设施建设与管理不到位据上海房地资源管理局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1年底,上海已建成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已达4226幢,其中智能建筑约500幢,总建筑面积7410万平方米,远远超过香港,不仅在全国居于首位,在世界也是排名第一。全国其他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也非常普遍,高层、超高层建筑是城市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优点是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节约土地面积。但目前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内的消防设施配置与管理却不尽人意。据有关资料统计,1996年前全国已投入使用的建筑消防设施,尤其是高层、超高层建筑内的消防设施的完好率不足30%,通过整治后虽有好转,但仍不容乐观。而目前与高层、超高层建筑相配套的举高、排烟、救人等灭火救援特种装备又比较缺乏,因此发生灾害事故后救援难度和人员疏散难度大,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像美国“911”事件,一次造成3025人死亡,财产损失近950亿美元。3.2.4灭火救援队伍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据我国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工作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防火和灭火的任务主要由公安消防部队承担。由于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现役部队,人员编制有限,长时间以来,消防部队的人员数量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而协调发展。因此目前各级消防部队反映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有30个县消防大队为二类大队(没有消防中队),编制为3名干部和1名战士,像这样的大队不但要承担全县的防火工作,还要承担灭火工作,能完成基本的日常性工作就很不错了,还谈什么工作效率和创造性工作呢?其次,装备建设没有与灭火救援的实际需要而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灭火救援工作的复杂化,灭火救援装备必须根据灭火救援作战的实际需要而配置,但目前消防部队的装备建设远落后于灭火救援作战的实际需要。主要原因是经费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消防业务经费的保障没有实施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由于灭火救援装备量少质弱,严重影响了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效率和能力的提高,甚至危及到参战消防官兵的安全。2004年重庆“416”天元化工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处置过程中,有70多名公安、消防官兵因防护不好而中毒;2005年“329”京沪高速公路液氯泄漏,又有10多名消防官兵中毒住院,造成官兵受伤的主要原因就是装备水平落后。据四川省消防总队统计,全省实有装备数量与应有装备数量相差76%,尤其是防化服和抢险救援服严重不足。3.3城市火灾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存在基础设施和抗灾能力薄弱的问题,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规划、自动灭火设施等未能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城市抗御火灾的能力不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公安消防部队警力和灭火救援能力有限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城市火灾的起数、损失在一段时间内相应增大的趋势不可避免,城市火灾的“高危期”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一点从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历史也可以得到很好地证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城市的火灾起数平均每年200万起,前苏联每10万人火灾死亡人数约为10.1人;18802000年的120年间里,美国的GNP增长约880倍,火灾损失则增长了近150倍。因此虽然目前我国火灾统计数据远低于发达国家,但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经济越发展,火灾损失也必然增加,因此对城市火灾我们应引起足够地重视,防患于未然。4.城市消防安全环境构建4.1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今年“两会”召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树立以人为本,人命关天、安全第一的思想,就城市消防安全而言,每一个人都必须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城市火灾的危害,深刻认识到火灾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危害,深刻认识城市火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城市火灾,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群防群治、共同对付火灾,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安定有序的消防安全环境,建设一个市民普遍有消防安全感的城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否则连命和健康都没了,还谈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4.2理性建高层、超高层建筑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建高层、超高层建筑是城市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建高层、超高层建筑时应该有一个理性的头脑,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本着实用和经济的原则,不要为了建高层、超高层建筑而建高层、超高层建筑,不能为了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盲目攀比建高层、超高层建筑。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原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赵知敬说,目前城市之间兴起“高楼攀比热”,并强调“中国城市建筑必须要有好的规划和设计,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追求高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说,高层建筑建在哪里,该不该建,必须慎重考虑,符合可持续发展观,房子是用来居住和办公的,如果用起来不方便,再好再高的房子也不好。从城市消防安全的角度看,高层、超高层建筑是城市消防安全的重要隐患,高层、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后危害大,人员疏散难度和救援难度也比较大。因此,从城市消防安全的角度考虑,在建高层、超高层建筑时必须有一个理性的头脑,不要为了高度而盲目攀比;如果建了,则切实做好“三同时”,即消防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保证消防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为该类建筑的消防安全打下坚实基础。4.3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要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多渠道、多途径、多手段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切实抓好消防宣传“四进”(进学校、社区、企业和农村)工作,向公民宣传火灾的危害性、消防的法律法规、消防科学和基本常识等,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号召大家共同和火灾作斗争,群防群治,从根本上降低火灾起数,降低火灾危害和损失。二要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系列,纳入国民素质教育内容,从孩子抓起,以孩子带动家庭消防安全意识的提高,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的提高,带动整个社会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提高,带动全体公民防范火灾和与火灾作斗争能力的提高。4.4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火灾风险和火灾事件损害评估体系,对已建成工厂、建筑等进行科学评估,评估其发生火灾的概率和发生火灾后的损害程度,对火灾危险性比较大的场所,相应开展性能化防火分析和设计,降低火灾危险性,以减少火灾起数和降低火灾损失;同时针对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有关部门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做好应急救援作战预案,为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的灭火救援做好充分准备。对城市将要建的工厂、建筑等进行科学评估,对火灾风险较大和火灾发生后损害较大的建筑或工厂,建设时应慎重考虑,慎重考虑应不应该建,建在什么地方等问题,切实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能盲目地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消防安全,必须深刻认识到火灾是一种不可忽视和避免的灾害事故,深刻认识火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4.5消防规划、消防设施建设科学化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认识到火灾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危害性,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城市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消防规划和消防设施的配套建设,保证消防规划、消防设施和城市的建设同步发展;同时公安消防部队要严格按照消防法的规定履行好监督职能,为政府在消防规划和消防设施建设方面当好助手和参谋,以提高城市抵御火灾事故和火灾事故损害的能力,避免“胎里病”。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可以减少火灾起数、降低火灾损失,还能为消防部队灭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业风险管理工具箱
- 2025年人工智能安防行业智能监控系统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售后服务管理手册客户反馈与问题解决流程版
- 2025年农业行业农业科技与农业现代化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电竞产业行业电竞比赛模式与游戏赛事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团队项目管理模板任务拆分与时间管理
-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山东安全员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香港保险从业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期货从业资格考试疫情及答案解析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图形的相似(知识归纳+题型突破)(解析版)
- 2025年体育课蹲踞式起跑标准教案
- 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与外部推广
- 走近科技-大学生创新实践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内蒙古工业大学
- 急性心力衰竭抢救流程
- 《冷水机培训》课件
- 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件-肘关节X线摄影
- 水下无人潜航器技术-洞察分析
- 《糖尿病足护理查房》课件
- 烘焙食品工厂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