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十大“不爽”私募股权投资案例.doc_第1页
2008年十大“不爽”私募股权投资案例.doc_第2页
2008年十大“不爽”私募股权投资案例.doc_第3页
2008年十大“不爽”私募股权投资案例.doc_第4页
2008年十大“不爽”私募股权投资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十大“不爽”私募股权投资案例2008年全球经济遭遇流年不利,雷曼,高盛、摩根等华尔街大投行们遭遇了金融风暴后院失火,而我国实体经济及私募股权投资也被殃及。庆幸的是,2008年我国PE/VC投资成功的案例在数量上还占主流。不过,回头来看,倒是那些失败的案例给人留下更多的回忆与思考。2008年十大“不爽”私募股权投资案例:一、亚洲互动传媒东交所摘牌 红杉资本退出无门2008年9月20日,首家在东交所上市的中国本土企业亚洲互动传媒有限公司被摘牌,原因是亚洲互动传媒前CEO崔建平挪用公司资产。崔在未得到公司董事会同意情况下,将全资子公司北京宽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银行的1.069亿人民币的定期存款为第三方企业北京海豚科技发展公司的债务做担保,后者从银行贷款1.03亿元人民币,并有1800万元已用于偿还海豚科技部分贷款,而剩余资金或将无法收回。2007年4月,亚洲互动传媒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前,红杉占其总股本的11.56%。2008年5月红杉套现1.34%股份,目前仍持有亚洲传媒9.19%的股份,为其第二大股东。二、上海世纪创投SPAC未成惨遭封盘2008年4月29日,运用SPAC模式的上海世纪创投有限公司并购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行动宣告失败并惨遭“清盘”。不仅如此,上海世纪管理人还要倒贴给股东约400万美元赔偿。上海世纪从2006年便主动接触的目标企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科伦药业是中国最大的输液专业制造商,位居中国医药企业50强。2006年科伦主导产品大输液的产销量逾14亿瓶,200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接近20亿元,净利润达2亿多元。在双方的积极努力下,2007年5月29日,上海世纪高调宣布了与科伦药业签订确定性股份购买协议,并将收购其全数股权。不过,2008年1月,有关部门称科伦药业属于国内静脉输液产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不鼓励其在境外上市,继而否决了这次并购。三、三山、集富亚洲、凯鹏华盈等投资PPGPPG, 2005年10月成立,通过互联网售卖衬衫迅速建立起市场领导者的地位。2008年,PPG“模式”先后出现优衫网、VANCL(凡客诚品)、CARRIS等30多家模仿者、追随者。PPG不但很快丢掉了老大的地位,而且一时间投诉频仍、官司缠身、高管流散,更传出PPG创始人李亮卷款潜逃一说。目前,在业务经营和公众宣传方面,PPG似已淡出了消费者的视线。华盈创投、集富亚洲、凯鹏华盈、三山投资等众多投资机构的几千万美元投资风险系数陡增。四、太子奶资金链断裂 投资方履行对赌协议2007年,太子奶与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等外资签署引资协议,引入高达7300万美元的注资,但在协议条款中含有如这一内容: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2008年三聚氰胺危机发生后以及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时,太子奶因大规模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充分暴露,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关闭位于北京、株洲等多地的连锁店;其在西南地区的生产基地也已经停产,甚至有各地经销商集体逼讨债务。2008年11月21日,太子奶股东达成协议,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等受让李途纯此前所持太子奶全部股权,李途纯将仅保留名誉董事长一职。但众PE根本无法接管和管理公司, 只好再把老李请回来!五、江西博雅卷入命案高特佳亿元资金或打水漂2008年5月22日至28日,江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先后有6名患者意外死亡,几名患者生前都曾注射过由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西博雅)生产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批号为20070514,规格为52.5g。2007年12月中旬,高特佳出资1.02亿元,收购江西博雅85%的股权。5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标示为江西博雅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070514的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在江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出现6例病人用药后死亡的严重不良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立即决定,暂停标志为江西博雅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所有批号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销售和使用,问题批号产品由企业尽快召回。六、蓝山中国、摩根士丹利投资ITATITAT,一家服装百货连锁机构,利用过剩的服装制造企业以及过剩的次商圈闲置物业,与服装生产商和店面业主分享营业收入,其中服装生产商分享销售收入的60,店面业主分享10%至15%,剩下的25%至30%归ITAT。这就是ITAT的“铁三角模式”,并使其实现“零货款、零场租”。该模式引起蓝山中国及摩根士丹利的注意,并于2006年至2007年先后两次引入高达1.2亿美金的注资。正当ITAT图谋上市之时,香港联交所收到一封关于ITAT的匿名信,后者被举报存在虚增销售数据等不当会计行为。会计问题导致ITAT港交所上市二次聆讯被否,也令ITAT的两家承销商高盛及美林退出了承销计划,并再次引起对ITAT当前经营模式的质疑。JRS点评:ITAT品牌弱、地点偏、不自行设计,令人找不到核心竞争优势所在。同时,ITAT的模式容易复制,它对产品没有掌控力,而ZARA、GAP等比较成功的模式创新全部都握有产品设计权,有能力对市场造成冲击。七、炎黄健康传媒陷内讧 投资方与创始人矛盾尖锐2008年6月中旬至7月初,炎黄健康离职人数高达42人,其中总监级别离职10人;而入职只有33人,总监级别共11人。离职人员中,包括炎黄健康传媒首席运营官曹黎明、人力资源总监夏海涛、总裁助理兼公关中心总经理张翼等中高层人员。持续的中高层人事离职,让炎黄健康传媒处于动荡中,也让投资炎黄健康传媒的各家风投机构对董事长兼CEO赵松青失去耐心。2008年11月,软银赛富、兰馨亚洲投资基金、汇丰直接投资等投资人,在谈判未果的情况下,召开董事会罢免赵松青的职位。但罢免却引发赵松青的强烈反弹。八、博客网卷入大规模裁员门 入不敷出2008年10月,号称“全球最大中文博客网站”的博客网卷入裁员关闭的危机之中。多名博客网员工在网上透露,博客网已宣布所有员工可以自由离职,也可以留下,但均没有工资,内部员工认为此举和博客网直接宣布解散没有任何区别。博客网前身创立于2002年,其创始人方兴东曾拿到500万元天使投资,2005年拿到博客网前身一笔1000万美元风险投资,随后网站改名博客网。九、恒大地产IPO计划搁浅淡马锡、美林等陷于退出迷茫在2007年,由淡马锡、美林等组成的豪华基石投资团队以4亿美元的代价入股恒大地产,获得33%的股份。随后,恒大地产启动IPO事宜。不过,2008年年初恒大IPO计划搁浅。3月底,恒大地产被迫启动第二轮私募,引入郑裕彤、科威特投资局、德意志银行、美林银行等逾5亿美元。根据恒大地产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披露,2008年6月6日前上市,恒大要给机构投资者的回报不少于40%;2008年12月6日前上市,回报率不少于50%;2009年6月6日前上市,回报率不少于60%;2009年12月6日前上市,则回报率不少于70%。恒大地产若无法完成上市,其将以现行市盈率回购相关机构投资者的股份。赌上市而未成留下的资金瓶颈让恒大签下了这份“不对等”的对赌协议,对于恒大来说,2009年是其最关键一年。十、昌盛中国资金链断裂被迫出售旗下核心项目2008年11月中旬,中华广场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坦承母公司昌盛中国出现资金问题,不排除为解困而出售中华广场。2008 年12 月,传昌盛中国将整体出售公司资产,大股东清盘走人。2006年,香港昌盛集团董事局主席董事长邹锡昌、昌盛中国与高盛旗下创投基金GSSIA 签订协议,向后者发行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利率为7%,约占当时已发行股本20%,双方并订立2008 年底之前上市对赌协议。2007 年11 月,昌盛中国与香港苏格兰皇家银行又签订关于中山广场一期二期土地使用权收购融资的贷款协议,本金为6.48 亿港元,年利息13%。关于第一笔可转债,若昌盛中国没有在期限内上市,创投基金可要求其按预定的价格购买其所持全部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又若昌盛中国未能在年期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