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复习重点.doc_第1页
中医外科学复习重点.doc_第2页
中医外科学复习重点.doc_第3页
中医外科学复习重点.doc_第4页
中医外科学复习重点.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1、疮疡定义: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病因:外感: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等。病机: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2、蛇头疔切口选择:指掌侧面纵形切开,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指掌面正中切开。3、丹毒发于下肢的原因:中医:血热火毒夹有湿热之邪,湿邪重着,流注于下而发于下肢。西医:丹毒是一种溶血性链球菌经皮肤或粘膜破损侵入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急性炎症。一是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易受致病菌的侵犯而感染;二是老年人下肢静脉曲张者多,因动脉硬化而致下肢血管闭塞者多;这两种情况均可造成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不畅通,病菌侵入后易停留而大量繁殖,引起淋巴管及周围组织急性炎症即丹毒发生。4、瘰疬的初期症状:颈部一侧或双侧结块肿大如豆,一个或数个不等,孤立或成串,质坚,推之能动,不热不痛,皮色如常,多无全身症状。 中医的瘰疬(疬子颈,老鼠疮)=西医的颈部淋巴结结核 5、瘿的辩证施治:肝郁气滞 理气解郁 逍遥散气虚血瘀 养血祛瘀 桃红四物汤痰气互结 化痰软坚 海藻玉壶汤冲任失调 调和冲任 右归饮痰火郁结 清热化痰 柴胡清肝汤6、乳房病的辩证施治:(1)乳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初起气滞热壅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瓜蒌牛蒡汤加减成脓热毒炽盛清热解毒,托里透脓透脓散加减溃后顺者正虚毒恋 益气和营托毒托里消毒散加减 逆者根据具体症状分期治疗(2)乳疬(乳房异常发育症)1)肝气郁结型:遇事易怒,怒则疼痛,以胸胁牵痛较明显,舌红苔白脉弦疏肝散结逍遥蒌贝散加减;化火者,口干口苦。疏肝清热 龙胆泻肝汤加减2)肾气亏虚型:多见中老年男性,轻者无全身症状。重者:偏肾阳虚腰膝酸软,容易倦怠舌淡苔白脉沉弱补益肾气,化痰散结 右归丸加减 偏肾阴虚头目眩晕,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弦细滋阴化痰左归丸加减3)乳漏阴虚邪恋养阴清热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加减气血两亏益气补血,托里透脓十全大补汤合托里消毒饮4)乳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乳窍有溢血之候。肝郁火旺疏肝解郁,凉血止血丹栀逍遥散加减脾虚血亏健脾养血止血归脾汤加减5)乳岩肝郁痰凝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加减冲任失调调摄冲任、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加减正虚毒炽调补气血、清热解毒八仙汤加减(乳癖 = 乳腺增生病 ;乳发 = 乳房蜂窝组织炎或乳房坏疽;粉刺性乳痈 = 浆细胞性乳腺炎;乳核=乳腺纤维腺瘤)乳房病特点:乳痈:局部肿块,红肿热痛,伴恶寒发热。乳发:范围大,局部焮红漫肿疼痛,皮肉腐烂。粉刺性乳痈:非哺乳期或妊娠期发病,乳头凹陷或溢液,溃后脓中有脂质样物,易反复发作。乳痨:溃后脓稀如痰。乳漏:疮口脓水淋漓,或杂有乳汁或豆腐渣样物。乳癖: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相关。乳疬:乳晕中央有扁圆形肿块,质中,有轻压痛。乳核:好发于青年妇女,乳中结核如丸卵,边界清,表面光滑,推之活动。乳衄:乳头溢出血性液体,无痛感。乳岩:乳腺癌的特点。7、乳窍有血色暗用疏肝解郁,清热凉血治法8、乳癖与乳核特点:乳 癖(乳腺增生病)乳 核(乳腺纤维腺瘤)定义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疾病乳腺组织良性肿瘤性疾病好发年龄中青年妇女青年妇女临床特点乳房出现疼痛性肿块并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关系密切乳房出现无疼痛性肿块肿块特点边界不清,质地不一,大小不一,形态不一,活动度好边界清楚,质地硬,大小不一,形态规则,表面光滑,活动度好自觉症状有疼痛感无疼痛感病因病机肝郁气滞,忧思伤脾,冲任失调肝郁气滞,忧思伤脾,冲任失调辨证分型肝郁痰凝,冲任失调肝气郁结,血瘀痰凝辅助检查钼靶X线:不同阴影B超:增生部位呈不均匀低回声区钼靶X线:可见边缘整齐规则 致密肿块阴影B超:可见有包膜回声及侧壁声影鉴别诊断乳岩:边界不清,质地不均匀,多无疼痛性肿块乳核:增生瘤样化或纤维化,肿块相对边界清,活动好乳岩:边界相对清,质地硬,可活动肿块囊肿:质地可软或硬,边界清,活动好 治疗中药内外治,针灸,磁疗;西药可选雌激素拮抗剂等;对治疗无效或疑有恶变者可选择手术药物治疗不敏感。对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应行手术切除 预 后大多呈良性增生改变部分病理表现有癌变的可能切口下反复出现肿块,要注意癌变倾向外科病机是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致病因素是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饮瘀血)走黄因机:火毒炽盛,毒入营血,内攻脏腑。内陷因机: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加之治疗失时或不当,以致正不胜邪,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犯脏腑。9、 肛肠早期检查方法:肛门视诊;肛管直肠指诊;窥肛器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10、蛇串疮特点: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丘疱疹,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局部刺痛或伴臖核肿大。蛇串疮(带状疱疹)早期特征:典型症状发生之前常有轻度全身前躯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疲乏无力等。在即将出现皮疹的部位皮肤感觉过敏,局部灼热刺痛。11、药毒病因:禀赋不耐,邪毒侵犯。(血热之体、湿热之体、病久药毒灼伤津液)慢性前列腺炎=白浊、劳淋、肾虚腰痛、精浊;前列腺增生症=癃闭、精癃12、原发性皮损特点:皮肤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损,有斑疹、丘疹、风团、结节、疱疹、脓疱等。斑疹为局限性皮肤颜色的变化,不隆起也不凹陷。面积大而成片的称斑片(2cm)。可分为红斑、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等。丘疹为局限性、隆起性、 实质性损害,直径小于0.5cm。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瘙痒性、局限性、隆起性损害。常骤然发生,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 结节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实质性损害,质较硬,深在皮下或高出皮面。直径2cm的结节称为肿块。疱疹内有腔隙、含有液体、高出皮面的损害。疱壁一般较薄易破,破后形成糜烂,干燥后结痂脱屑。直径0.5cm者称为大疱;内含血样液体者称血疱。 脓疱为疱内含有脓液的疱疹。其色浑浊或为黄色,周围常有红晕,疱破后形成糜烂,溢出脓液,结脓痂。 囊肿是含有液体或粘稠分泌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样损害。一般位于真皮中层或更深,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或仅可触知,触之可有弹性感。多属痰瘀互结。13、继发性皮损特点:原发性皮损经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在损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成的皮损。包括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藓样变、疤痕、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鳞屑为脱落的表皮角质层,大小、厚薄不一,小的呈糠秕状,大的为直径数厘米或更大的片状。糜烂为局限性的表皮缺损,系由疱疹、脓疱的破裂,痂皮的脱落等露出的红色湿润面。多属湿热为患。溃疡为皮肤或黏膜深层之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溃疡疮面有脓液、浆液或血液,基底可有坏死组织。愈后留有疤痕。痂皮肤损害处的渗液、滋水、渗血或脓液与脱落组织及药物等混合干燥后即形成痂。 抓痕由搔抓将表皮抓破、擦伤而形成的线状损害,表面结成血痂,皮肤瘙痒。多由风盛或内热所致。身起红粟,血痕累累,为血热风盛;皮色如常,搔抓出血,为血虚生风。 皲裂为皮肤的线条状裂口(坼裂)。常见于脚癣皮损角化增厚者。多由血虚风燥或风寒外侵所致。 苔藓样变为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宽、加深,干燥、局限性、边界清楚的大片或小片损害。似皮革样,触之有增厚及实质感。多由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 色素沉着为皮肤中色素增加所致,多呈褐色、暗褐色或黑褐色,如一些慢性皮肤病之后期局部皮肤色素沉着等。多因气血失和所致。皮肤萎缩为皮肤的结构成分减少、变薄所致。表皮萎缩:局部表皮菲薄,呈半透明羊皮纸样,有皱纹,皮纹变浅或消失,其下血管较为清晰可见。真皮萎缩:局部皮肤凹陷,皮纹正常。皮下组织萎缩:为皮下脂肪组织减少所致的明显凹陷。14、便血多见于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血与粘液相混,色暗,肛门有重坠感者,有直肠癌的可能。15、肛漏分类:单纯性(一管一内口一外口)复杂性;以外括约肌深部划线为标志,漏管经此线以上者为高位,在此线以下者为低位。可分为低位高位单纯性复杂性肛漏。发展规律:肛门两侧与坐骨结节划一横线,漏管外口在横线之前距离肛缘 4cm以内,内口在齿线处与外口位置相对,其管道为直行;如外口在此以外,或在横线之后,内口多在后正中齿线处,漏管多为弯曲或马中蹄形。16、肛裂病因:阴虚津乏或热结肠燥而致大便秘结,排便努责,使肛门皮肤裂伤,然后染毒而逐渐形成慢性溃疡。西医学认为与解剖因素、局部损伤、慢性感染、内括鸡肌痉挛等有关。特点: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夜尿多是前列腺增生症。子痈以睾丸或附睾肿胀疼痛为特点17、七恶:心恶:神志昏糊,心烦舌燥,疮色紫黑,言语呢喃。肝恶:身体强直,目难正视,疮流血水,惊悸时作。脾恶: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肺恶:皮肤枯槁,痰多音喑,呼吸喘急,鼻翼煽动。肾恶:时渴引饮,面容惨黑,咽喉干燥,阴囊内缩。脏腑败坏:身体浮肿,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气血衰竭(脱证):疮陷色暗,时流污水,汗出肢冷,嗜卧语低。18、金黄膏:是一种油膏,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以及肛门病等。它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瘀化痰之功,用于疮疡阳证;长于除湿化痰,对肿而有结块,尤其是急性炎症控制后形成的慢性迁延性炎症更适宜。19、疾病的命名规律:一般是根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病名的。 疾病命名:以部位命名 如颈痈、背疽、手发背。以穴位命名 如人中疔、委中毒。以脏腑命名 如肠痈、肺痈、肝痈。以病因命名 如冻疮、破伤风、漆疮以形态命名 如岩、蛇头疔、鹅掌风以颜色命名 白癜风、丹毒。以疾病特性命名 烂疔、流注、湿疮以范围大小命名 如小者为疖、大的为痈、 更大为发。以病程长短命名 千日疮。以传染性命名 如疫疔。部位:颈痈、臀痈、乳痈、子痈、对口疽、 背疽、手发背、臁疮穴位: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脏腑:肠痈、肝痈、肺痈 损伤性:破伤风、冻疮、烧伤、漆疮传染性:疫疔、大头天行、时毒瘿:包括西医学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癌及甲状腺炎等。瘤:医宗金鉴分为气血筋肉骨脂六种,相当于西医的部分体表良性肿瘤。如血瘤相当于血管瘤;肉瘤相当于脂肪瘤;岩:相当于西医的部分恶性肿瘤。如失荣相当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和原发性恶性肿瘤,肾岩相当阴茎癌。20、辨肿的性质:痰肿: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不红不热,皮色不变。(瘰疬、乳中结核、脂瘤)气肿:皮紧内软,按之凹陷,手起即复,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常随喜怒消长。(气瘿、乳癖)瘀血肿:肿而胀急,发展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渐黄消退。或血肿染毒,化脓而肿。(皮下血肿)脓肿:肿势高突,皮肤光亮,焮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感染性疾病如乳痈、肛痈)实肿:肿势高突,根盘收束。(正盛邪实之疮疡)虚肿:肿势平坦,根盘散漫。(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肿的病位与形色:皮毛肌肉之间部位表浅多为赤色,肿势高突,根盘收缩,肌肤焮红,发病较快,易脓易溃易敛皮肉深部(如大腿)部位深在肿势较甚,外观平坦,皮色多不变,脓熟仅透红一点。手 指组织致密肿势不甚,疼痛剧烈手掌足底组织疏松肿势易扩散蔓延。筋骨关节部位深在发病较缓,难脓、难溃、难敛颜 面 部诸阳之会红肿高突,若脓未溃时,由红肿色鲜若转为暗红平塌,为危象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医书。第一部外科专著是刘涓子鬼遗方。明清三大流派:陈实功的正宗派,王维德的全生派,高锦庭的心得派。癣是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其致病的浅部真菌即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多项选择题1.颜面疔疮的特点是什么?阴证和阳证的特点特点:是疮形如粟,坚硬根深,如钉丁之状,全身热毒症状明显,病情变化迅速,易成走黄之变。临床表现:好发部位:额、唇、鼻、眉、颧。局部:初起粟粒状脓头,或痒或麻,逐渐红肿热痛,范围36cm左右,根深坚硬,状如钉丁,重者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中期(5-7d)肿势渐大,四周浸润,疼痛加剧,脓头破溃。伴有恶寒发热口渴,便干溲赤,苔薄腻或黄腻,脉象弦滑数等。 后期(第7-10d)肿势局限,顶高根软溃脓,脓栓(疔根)随脓外出。 一般10-14天痊愈。全身:重者恶寒发热,后期肿消痛止,身热减退。变证:走黄处理不当,或妄加挤压,或不慎碰伤,或过早切于等,可引起疮顶陷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失去护声,以致头面、耳、项俱肿,伴烦躁壮热,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糙脉象洪数等。此为“疔毒走黄”。辅助检查:WBC ,必要时细菌培养+药敏。鉴别: 疖3cm,无明显根脚,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阴证阳证特点:从局部进行阴阳辩证局部证候阳 证阴 证疼痛感觉剧烈、拒按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病位深浅皮肤、肌肉血脉、筋骨皮肤颜色红赤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皮肤温度焮热凉或微热肿形形势高肿突起平塌下陷肿胀范围根盘收束根盘散漫肿块硬度软硬适度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脓液质量稠厚稀薄或纯血水溃疡形色肉芽红活润泽肉芽苍白或紫暗从发病情况进行阴阳辩证发病情况阳 证阴 证起病缓急急缓慢病程长短较短较长全身症状初期常伴形寒发热,口渴溲赤,便秘初期多无症状,或呈虚寒;酿脓时有虚热溃后渐消溃后虚象明显舌苔脉象舌红苔黄脉有余舌质淡苔少脉虚预后顺逆易消易溃易敛,多顺难消难溃难敛,多逆2.乳房疾病常用的内治法有哪些?1疏表解毒法 2.清热解毒法 3.托里透脓法 4.解郁化痰法5.补益扶正法 6.调摄冲任法3.皮肤病有哪些有传染性?传染性软疣、黄水疮(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廯、疥疮(传染性皮肤病);性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透光法可辨成脓,水疝,可分辨实质性病与脓液性病变。透光法:适用于指、趾甲下积脓。局部见深黑色阴影。即以患指(趾)遮挡住手电筒的光线,然后注意观察患指(趾)部表面,若见其局部有深黑色的阴影即为有脓。不同部位的脓液积聚,其阴影可在其相应部位显现。此法适用于指、趾部甲下的辨脓,因其局部组织纤薄且能透光。蛇眼疔、甲根后的脓液积聚,可在指甲根部见到轻度的遮暗;蛇头疔脓液在骨膜部,沿指骨的行程有增强的阴影而周围清晰;在骨部的,沿着骨有黑色遮暗,并在感染区有明显的轮廓;在关节部的,则关节处有很少的遮暗;在腱鞘内的,有轻度遮暗,其行程沿整个手指的掌面;全手指尖部、整个手指的脓肿则呈一片显著暗区。破伤风潜伏期一般为4-14天,短的24小时,长的数月数年不等。破伤风前驱期:一般1-2天,乏力、头晕、多汗、打呵欠、头痛、烦躁不安,下颌微感紧张酸胀,咀嚼无力,张口略感不便;伤口往往干陷无脓,周围皮肤暗红,创口疼痛并有紧张牵制感。 典型发作症状是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P315痔疮的好发部位(膀胱截石位为标准)内痔好发于肛门齿线以上3、7、11点处(混合痔也是,11点处更多见);赘皮外痔多发于6、12点处;血栓外痔好发于肛缘3、9点处。(肛裂好发于6、12点处)疮疡中有传染性的是:疫疔,烂疔凡是疔疮均可发展为走黄,颜面部疔疮和烂疔更易。内陷多由有头疽并发(脑疽、背疽)4.红蝴蝶疮的辨证分型 分为:盘状红蝴蝶疮、系统性红蝴蝶疮辩证论治:1.热毒炽盛证清热凉血,化斑解毒犀角地黄汤和黄连解毒汤加减 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清骨散加减 3脾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健脾利水附桂八味丸合真武汤加减 4气滞血瘀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5.脱疽的临床表现:初起患肢末端发凉、怕冷、苍白、麻木,可伴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临床表现:(1)好发人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40岁男性,寒冷季节。受冷、潮湿、嗜烟、外伤史。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老年人,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糖尿病足:糖尿病人。(2)临床分期(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典型临床分期)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皮色变灰,皮温稍低于健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部分可见小腿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二期(营养障碍期):患肢发凉、怕冷、麻木、坠胀疼痛、间歇性跛行加重。并出现静息痛,夜间痛甚,抱膝而坐。患肢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甲增厚生长缓慢,皮肤苍白或潮红或紫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三期(坏疽期或坏死期):二期表现进一步加重,足趾发黑,干瘪(干性坏疽)。或足趾紫红肿胀,溃烂坏死(湿性坏疽)。(3)临床分级1级:局限于足趾或手指部位;2级:局限于足跖部位;3级:发展至足背、足跟、踝关节及其上方辅助检查:肢体超声多普勒、血流图、动脉造影等6.多大的石可用中药排石?结石横径小于1CM且表面光滑、无肾功能损害者,可用中药排石痈包括颈痈,腋痈,胯腹痈,委中毒;发包括锁喉痈,臀痈,发背,足发背。7.乳痈治疗不当会引起并发症?溃脓不畅,痛不减,热不退,肿不消发为袋脓、 传囊乳痈,溃后,乳汁从疮口而出而发为乳漏。若大量使用抗生素或过用寒凉中药,常可见肿块消散缓慢,或形成僵硬肿块,迁延难愈。8什么病相当于西医的结核病?流痰、乳痨、子痰,胁肋疽,股阴疽,瘰疬,腋疽,9脚湿气分那几种?(1)水疱型(2)糜烂型(3)角化型(脱屑型) 10颈痈与那些经络有关?外感风温、风热之邪,或喜食辛辣、高粱厚味,痰热内生,痰热内生,或因患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疮疖毒邪流窜至颈部,以至外邪内热挟痰蕴结于少阳、阳明经络,气血凝滞,热盛肉腐而成痈肿。11臁疮有哪些别名?裤口疮(裤口毒)、裙风(裙边疮)、烂腿。俗称老烂脚(腿)。12脱疽可分为哪几期?(见第5题)填空烂疔初期临床表现发病先兆为患肢沉重、包扎过紧感 继而患肢“胀裂样”疼痛,疮口周围皮肤高度水肿,紧张光亮,按之不起,迅速蔓延成片,状如丹毒但皮色暗红。(1-2天后皮肤出现暗红色液泡并融合成大疱,破后流淡棕色浆水,味臭。皮色紫黑,疮面凹形,轻按捻发音,重按污脓溢出,稀薄如水,混有气泡 。腐肉大片脱落,疮口日渐扩大)(P61)肉瘤小的可不处理,瘤体较大者宜手术切除,可配合中医药治疗。内治法-气郁痰凝证-健脾理气、化痰散结-化坚二陈丸合十全流气饮加减。外治法-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外贴。(P135)乳痈的病因病机乳汁郁积、肝郁胃热、感受外邪(P105)肛门直肠病的致病因素有风、湿、热、燥、气虚、血虚。(P222)肛漏三部分:原发性内口、瘘管、继发性外口(P245)慢性前列腺炎的基本病理环节:肾虚(本)、湿热(标)、瘀滞(变) (P274)名词解释间歇性跛行:是指发生于下肢的运动性疼痛。表现为病人在以一定速度行走一定距离后,即在下肢某个部位出现酸胀感及痉挛感,迫使病人停步,休息1-5分钟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次行走又出现同样的症状。出现间歇性跛行的动脉闭塞性疾病常见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动脉闭塞症、大动脉炎性狭窄等或动脉创伤、受压、动脉栓塞、动静脉瘘等。(P279 跛行时间、跛行距离:开始行走-出现疼痛)疮疡:广义: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 狭义: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走黄: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邪走散入营,内功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又名癀走。特点是疮顶忽然凹陷,色黑无脓,肿势迅速扩散,伴见心烦作燥、神识昏愦等。颜面部疔疮及烂疔尤易走黄。相当于西医全身急性化脓性疾病(脓毒败血症)。湿疮: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特点是皮疹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根据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急性湿疮以丘疱疹为主,炎症明显,易渗出;慢性湿疮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好发人群有先天禀赋不耐者,男女老幼均可。无明显季节性。西医病名为湿疹。子痰:是发于肾子的疮痨性疾病,其特点是附睾有慢性硬结,逐渐增大,形成脓肿,溃破后脓液稀薄如痰,并夹有败絮样物质,易成窦道,经久不愈。中医文献称之为“穿囊漏”相当于西医的附睾结核。继发性皮损:是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在损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成,有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藓样变、疤痕、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肉瘿:瘿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特点是颈前喉结一侧或两侧结块,柔韧而圆,如肉之团,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发展缓慢。好发于青年女性及中年人。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腺瘤或囊肿,属甲状腺的良性肿瘤。P126痔:峙突之意。凡肛门和耳鼻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都可称痔。(以肛门部较多见,故归肛门类病) 生于鼻腔内鼻痔(鼻息肉) 生于耳道内耳痔(耳道息肉)P227 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肛管下端皮下血栓形成的或增生的结缔组织,俗称痔疮,好发于20岁以上成人。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问答题:皮肤病的外用药物使用原则:外用药物使用原则:根据皮肤损害的表现来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1)、要根据病情阶段用药:皮肤炎症在急性阶段,若仅有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渗液,宜用洗剂、粉剂、乳剂;若有大量渗出者或明显红肿,则以溶液湿敷为宜。皮肤炎症在亚急性阶段,渗液与糜烂很少,红肿减轻,有鳞屑和结痂,则用油剂为宜;皮肤炎症在慢性阶段,有浸润肥厚、角化过度时,则以软膏为主。(2)、注意控制感染:有感染时先用清热解毒、抗感染制剂控制感染,然后再针对原来的皮损选用药物。(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选用性质比较温和的药物,尤其是儿童或女性患者不宜采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面部、阴部皮肤慎用刺激性强的药物。(4)、用药浓度宜先低后浓:一般先用低浓度制剂,根据病情需要再提高浓度。一般急性皮肤病用药宜温和安抚,顽固性慢性皮损可用刺激性较强和浓度较高的药物。(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用,并予以及时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