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1-25章重点及题目.doc_第1页
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1-25章重点及题目.doc_第2页
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1-25章重点及题目.doc_第3页
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1-25章重点及题目.doc_第4页
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1-25章重点及题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 一教材精要 药物(drug)是指可改变或查明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药物与毒物并无严格的界线。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包括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又称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又称药动学。药理学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药理学的科学任务是:阐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的新用途;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药理学又是实践科学,药理学的实验方法包括:实验药理学方法;实验治疗学方法和临床药理学方法。药物与药理学发展历史,中国的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物学,其中著名的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和本草纲目。近代药理学随着新药的发展而建立,现已有许多新的药理学分支。新药开发与研究,新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新药的研究包括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检测二测试题 (一)名次解释1. 药物(drug) 2.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3.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二)选择题A型题1. 药物A. 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B. 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C. 可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D.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2. 药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因为它:A. 具有桥梁科学的性质B. 阐明药物作用机理C. 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D.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E. 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论据3. 药理学A. 是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科学B. 是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科学C.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学科D. 是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E. 是研究药物的学科4.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的内容是:A. 药物的临床效果B.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C.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D.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E. 药物的作用机理5. 药动学研究的是:A.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B. 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C. 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D. 药物作用强度随时间、剂量变化的消除规律E. 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6. 新药临床评价的主要任务是:A. 实行双盲给药B. 选择病人C.进行 期的临床试验D.合理应用一个药物E.计算有关试验数据B型题A. 有效活性成分 B. 生药 C. 制剂 D. 药物植物 E. 人工合成同类药7. 罂粟8. 阿片9. 阿片酊10. 吗啡11. 哌替啶A.神农本草经 B.神农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本草纲目拾遗E.新修本草12. 我国第一部具有现代药典意义的药物学典籍是13. 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是14.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是C型题A.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原理 B. 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及其规律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15. 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16.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17. 药理学是研究:X型题18.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 阐明药物作用及其作用机B.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C. 研究开发新药 D. 合成新的化学药物E. 创造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药物剂型19. 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必须提供:A. 系统药理研究数据B. 慢性毒性实验结果C. LD50D. 临床前研究资料 E. 核算药物成本20. 新药开发研究的重要性在于:A.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药物? B. 发掘效果优于旧药的新药C. 研究具有肯定药理效应的药物,不一定具有临床高效的药物D. 开发祖国医药宝库E. 可以探索生命奥秘(三)填空题 1.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_包括_间相互作用的_和_的科学。2. 明代李时珍所著_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共收载药物_种,现已译成_种文本。3. 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规律的科学叫做_学,研究机体对药物影响的叫做_学。4. 药物一般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_及_,可用以_、_、_疾病的化学物质。5. 药理学的分支学科有_药理学、_药理学、_药理学、_药理学和_药理学等。(四)问答题 1. 试简述药理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和地位。2. 试简述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3. 试论述药理学在防、治、诊断疾病中的意义。4. 试论述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物效应动力学的规律对应用药物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A型题1D 2、D 3、C 4、B 5、E 6、C B型题 7、D 8、B 9、C 1 0、A 11、E 12、E 13、A 14、CC型题15、A 16、B 1 7、CX型题18、ABC 19、ABCD 20、ABCDE填空题1、 机体,病原体,规律,机制2、 本草纲目,1892,73、 药效学,药动学4、 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预防,诊断,治疗5、 分子,神经,临床,遗传,行为, 掌握:药物作用与选择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量效关系,构效关系,药物作用机制,受体概念与特性,受体类型,受体调节,激动剂与拮抗剂。熟悉:受体占领学说,跨膜信息传递。了解:受体其他学说,受体药物反应动力学。药物作用(action):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构成了药物作用机制的主要方面。药物效应(effect):药物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原有功能的改变。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药物引起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如兴奋、亢进、抑制、麻痹、衰竭等。药物的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药物作用特异性与药理效应选择性之间的关系。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物的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及补充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untoward effects):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性反应、变态反应、致畸作用等。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高低成正比,亦与药效的强弱有关,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量反应:药理效应强度的高低或多少,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表示,这种反应类型为量反应。质反应:观察的药理效应是用阳性或阴性,结果以反应的阳性率或阴性率作为统计量,这种反应类型为质反应。半数有效量(ED50):指使一群动物中半数动物产生效果的药物剂量。半数致死量(LD50):指使一群动物中半数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药物的安全评价指标:治疗指数及安全界限。治疗指数(TI);半数致死量(LD50)伴数有效量(ED50),数值越大越好。安全界限:(LD1)/ED99 构效关系:特异性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药物作用机制:通过药物的理化性质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产生药理效应发挥非特异性作用;作用于酶和受体如对受体的激动和拮抗;影响递质的释放和激素的分泌;影响自身活性物质;影响酶活性;影响离子通道等发挥特异性作用。药物作用和信号转导1配体跨膜调节基因表达:脂溶性大的配体透过细胞膜,扩散到胞质或胞核内,作用于相应的受体,调节基因转录等。如肾上腺皮质激素。2配体激活跨膜的酪氨酸蛋白激酶:胰岛素受体等本身具有某种酶活性,与配体结合后,胞质内的部分出现酪氨酸蛋白激酶活化,引起继发变化,调节细胞功能。3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本身由识别部位与离子通道或其一部分构成。4膜受体活化经G蛋白转导信号到效应酶(1)激活腺苷酸环化酶;(2)抑制腺苷酸环化酶;(3)调节离子通道;(4)激活钙和肌醇磷脂代谢;(5)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受体概念及受体的特性: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且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继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体内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也称第一信使。受体的特性有: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高亲和力、结构专一性、立体选择性、区域分布性、亚细胞或分子特征、配体结合试验资料与药理活性相关性、生物体存在内源性配体。受体类型:按受体蛋白结构、信息转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分为:含离子通道型的受体、G白偶联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等。按受体存在标准分:细胞膜受体、胞浆受体、胞核受体。受体的调节:向下调节和向上调节、同种调节和异种调节。细胞信使:胞内信息的转导有C-蛋白、cAMP、肌醇磷脂、钙离子等。激动剂与拮抗剂激动剂: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部分激动剂: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低,与受体结合后只产生较弱的效应。拮抗剂:与受体结合后非但不产生生物效应,却使激动剂不能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拮抗参数(pA2):是指使激动药剂量加倍而效应维持不变所需的竞争性拮抗药摩尔浓度的负对数。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相互竞争相同的受体的拮抗剂(其拮抗作用是可逆的)。非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不争夺相同的受体,但与受体结合后可妨碍激动剂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即使不断提高激动剂浓度也不能达到单独使用激动剂时的最大效应。二. 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药物作用 2药物效应 3局部作用 4全身作用 5不良反应 6药源性疾病 7副作用 8毒性反应 9. 变态反应 10继发性反应 11后遗效应 12致畸作用 13受体 14,配体 15激动剂 16拮抗剂 17。竞争性拮抗剂 18非竞争性拮抗剂 19剂量效应关系 20量效曲线 21最小有效量 22半数有效量(ED50) 23半数有效浓度(EC50) 24半数致死量(LD50) 25半数中毒量 26效能 27效价强度 28构效关系 29拮抗参数pA2 30受体上调 31agonist 32antagonist 33adverse reaction 34graded response 35efficacy 36. potency 37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二)选择题A型题1药物的作用是指A. 药理效应 B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 C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D药物对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 E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2下列属于局部作用的是A. 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B普鲁卡因的浸润麻醉作用 C地高辛的强心作用D地西泮的催眠作用 E七氟醚吸人麻醉作用3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A. 用药剂量过大 B药物作用选择性低 C患者肝肾功能不良D血药浓度过高 E,用药时间过长4下述哪种剂量可产生副作用A. 治疗量 B极量 C中毒量D阈剂量 E无效量5不存在其他药物时,吲哚洛尔通过激动p受体致心率增高。但在高效日受体激动剂存在情况下,吲哚洛尔引起剂量依赖性心率降低。因此吲哚洛尔可能是A不可逆性拮抗剂 B生理性拮抗剂 C. 化学拮抗剂D部分激动剂 E非竞争性拮抗剂6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A致死量的一半 B评价新药是否优于老药的指标 C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剂量D。药物的急性毒性 E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7竞争性拮抗药效价强度参数PA2的定义是A使激动药效应减弱一半时的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B使加倍浓度的激动药仍保持原有效价强度的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C使拮抗药始终保持原有效价强度的激动药浓度的负对数D,使激动药效应减弱至零时的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E. 使激动药效应加强1倍的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8下述哪一个概念说明一种药物不管剂量大小所能产生的最大反应A. 效价强度 B效能 C受体作用机制D. 治疗指数 E治疗窗9竞争性拮抗药具有的特点有A. 与受体结合后能产生效应 B能抑制激动药的最大效应C增加激动药剂量时,不能产生效应 D同时具有激动药的性质E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最大反应不变10下面哪一个最确切地叙述了类固醇激素作用的跨膜信号转导过程A. 作用于膜酪氨酸激酶 B激活G蛋白,进而激动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C. 扩散进入胞质,与胞内受体结合 D开放跨膜离子通道E. 以上都不是B型题11青霉素治疗肺部感染是12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是13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是A对症治疗 B对因治疗 C补充治疗D变态反应 E间接治疗14长期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可引起15地西泮类药物用于催眠,早上起床后仍有可能精神萎靡、哈欠等16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可引起17青霉素注射可能引起18阿托晶缓解腹痛的同时引起口干A后遗效应 B停药反应 C特异质反应D过敏反应 E副反应19完全激动药的特点是20竞争性拮抗药的特点是21部分激动药的特点是A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弱 B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C. 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D有亲和力,内在活性弱 E对相应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及较强内在活性C型题22给药剂量取决于23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取决于24药物的选择性取决于25药物效应的个体差异取决于A药效学特性 B药动力特性C. 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26大于阀剂量而不产生毒性的量是27ED99LD1之间的距离是28ED50/LD50表示的是29大于治疗量、小于最小中毒量的剂量为30数值越小越不安全的是A. 治疗指数 B极量C. 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X型题31下面对受体的认识,哪些是正确的A. 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直接结合的大分子B药物必须与全部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效应C受体兴奋后可能引起效应器官功能的兴奋或抑制D受体与激动药及拮抗药都能结合E. 一个细胞上的某种受体数目是固定不变的32下述关于受体的认识,哪些是正确的A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 B受体对相应的配体有较高的亲和力C受体对相应的配体有较高的识别能力 D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E. 一个细胞上同种受体只有一种亚型33下述关于药物毒性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次用量超过剂量 B长期用药 C. 病人对药物高度敏感D病人肝或肾功能低下 E. 病人对药物过敏34竞争性拮抗剂具有下列特点A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B. 使激动剂的最大效应降低C竞争性拮抗作用是可逆的 D拮抗参数pA2越大,拮抗作用越强E与受体有高度亲和力,无内在活性35非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是A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 B,使激动药量效曲线降低C提高激动剂浓度可以对抗其作用 D双倒数作图法可以显示其特性E具有激动药与拮抗药两重特性36下列关于药物作用机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与、影响细胞物质代谢过程 B。抑制酶的活性C改变特定环境的理化性质 D产生新的功能E. 影响转运体的功能37药物所致的变态反应,其特点包括A以往接触史常难以确定 B. 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C. 反应程度与药物剂量无关 D. 用药理拮抗药解救无效E. 采用皮肤过敏实验,可作出准确判断(三)填空题1药物不良反应包括_、_、_、_、_和_。2药物的量效曲线可分为_和_两种。3药物只对某些器官组织产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称为药物作用的_。4激动剂的强弱以_表示,拮抗剂的强弱以_表示。5药物毒性反应中的“三致”包括_、_和_。6难以预料的不良反应有_、_。7受体是一类大分子_,存在于_、_或_。8长期应用拮抗药,可使相应受体_,这种现象称为_,突然停药时可产_。(四)问答题1在某一药物的量效曲线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2从受体角度解释药物耐受性产生的原因。3半数有效量与半数最大有效量的区别是什么? 4简述药理学中的信号转导理论。5从药物与受体作用角度简述激动剂与拮抗剂的特点。6效价强度与效能在临床用药上有何意义?7由停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参考答案:A型题1、D 2、B 3、B 4、A 5、D 6、E 7、B 8、C 9、E 10、CB型题11、A 12、D 13、B 14、B 15、A 16、C 17、D 18、E 19、E 20、C 21、D C型题22、B 23、D 24、B 25、C 26、D 27、B 28、D 29、D 30、CX型题31、CD 32、ABCD 33、ABCDE 34、CDE 35、ABDE 36、ABCE 37、AB填空题1、 副反应,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停药综合症2、 量反应,质反应3、 选择性4、 pD2, pA25、 致癌,致突变,致畸形6、 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7、 蛋白质,细胞膜,胞浆,细胞核8、 增敏,受体增敏,反跳现象, 参考答案:A型题1、 C 2、B 3、A 4、C 5、E 6、B 7、B 8、D 9、B 10、A 11、D 12、C 13、B 14、B 15、B 16、C 17、 A B型题18、E 19、A 20B、 21A、22、CX型题23、ABCDE 24、ABCE 25、ABD 26,ACDE 27、ACDE 28、BCD 29、ABCD 30、ABCD 31、ABCDE 32、ABCDE 33、ABCE 34、ABDE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一教材精要掌握:个体差异,遗传药理学,时间药理学,药物剂型,给药方式,协同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耐受性,依赖性,撤药症状。熟悉:影响药物作用的生理因素、精神因素、病理因素。了解:药物治疗原则。(一) 药物因素1药物剂量和剂型及给药途径由于剂型不同,给药途径亦不同。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吸收速度不同,一般规律是静脉注射(快于)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贴皮。2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常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主要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加疗效或利用拮抗作用以减少不良反应。(1)药动学方面的作用机制:妨碍药物吸收(胃肠道pH改变、形成络合物、影响胃排空和肠蠕动);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影响药物代谢(加速药物代谢、减慢药物代谢);影响药物排泄。(2)药效学方面的作用机制: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增强作用、增敏作用);拮抗作用(药理性拮抗、生理性拮抗、生化性拮抗、化学性拮抗)。协同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增加。拮抗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减弱。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3反复用药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需加大剂量才能显效,称为耐受性。抗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抗药性或耐药性(resistance)。药物依赖性:指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二) 机体因素1年龄和性别小儿及老人用药的注意事项。对已知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在妊娠第一期即胎儿器官发育期内应严格禁用。2功能和病理状态病人的功能状态可影响药物的作用。肝肾功能损害时分别影响在肝转化及自肾排泄药物的清除率,可以适当延长给药间隔及(或)减少剂量加以解决。3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个体差异: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少数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称个体差异。分为:量的差别和质的差异。遗传因素主要表现在对药物体内转化的异常,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它主要影响药物血浆浓度及效应强弱久暂。4种属差异动物种属差异和人种、民族差异。5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包括以下四种:(1)致敏反应。(2)快速耐受性:药物在短时间内反复应用数次后药效递减直至消失。(3)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4)耐药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药物的剂型、联合用药及药物互相作用等。(5)药物依赖性: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合理用药原则合理用药原则包括:明确诊断;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了解并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对因对症治疗并重;对病人始终负责。二测试题(一) 选择题A型题1正确选择药物用量的规律有A. 老年人年龄大,用量应大 B小儿体重轻,用量应小C孕妇体重重,用量应增加 D对药有高敏性者,用量应减少E、以上均错2利用药物的拮抗作用,目的是A增加疗效 B解决个体差异问题 C使原有药物作用减弱D减少不良反应 E以上都不是3产生耐药性的原因A先天性的机体敏感性降低 B后天性的机体敏感性降低、C. 该药被酶转化而本身是酶促剂 D该药被酶转化而合用了酶促剂E. 巳以上都不对4药物滥用是指A医生用药不当 B大量长期使用某种药物 C. 未掌握药物适应证D无病情根据地长期自我用药 E采用不恰当的剂量5先天性遗传异常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口服吸收速度改变 B药物体内生物转化异常 C. 药物体内分布变化D肾脏排泄速度改变 E以上对6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的改变不包括A药物慢代谢型 B耐受性 C耐药性 D快速耐药性 E、依赖性7配伍用药时A可能使作用减弱,是为拮抗 B产生拮抗皆对治疗不利C可能使作用增强 D产生协同皆对治疗有利E以上均不对8关于合理用药,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B以治愈疾病为标准 C应用同一的治疗方案D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 E在化学治疗中,除对因治疗外还需要对症治疗9. 以往曾对某药有过敏反应的患者,再次用该药时A应减少用量 B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C. 因距上次用药时间长,不必考虑其过敏反应D需进行过敏试验再做决定 E以上均不对10两药可相互拮抗,他们可能是A在受体水平上的拮抗剂与激动剂 B在主动转运方面存在有竞争性抑C在药物的生物转化方面的相互影响 D在与血浆蛋白结合方面有竞争性抑制E以上均不对X型题 11口服给药的缺点为A大多数药物发生首过效应 B对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 C易被酶破坏D易受食物影响 E. 易受胃肠道pH值影响12联合应用两种以上药物的目的在于A减少单味药用量 B减少不良反应 C增强疗效 D减少耐药性发生 E改变遗传异常 13. 关于小儿用药方面,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未发育 B小儿相当于小型成人,按比例折算剂量C.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D肝肾功能未充分发育 E. 对药物反应一般比较敏感(二) 问答题14试举例说明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 15试述来自患者机体方面的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16在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发生哪些改变? 17试论述制定给药方案时对选药、给药途径及间隔时间的依据。参考答案:A型选择题1、B 2、A 3、B 4、D 5、B 6、A 7、C 8、A 9、D 10、C X型题11、ABCDE 12、BCD 13、ADE第六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内容提示及教材重点】一、递质:递质的定义: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传出神经系统的主要递质有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二、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1. 胆碱能神经: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ch。胆碱能神经包括:(1)运动神经;(2)副交感神经的节前和节后纤维;(3)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4)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支配汗腺、竖毛肌、骨骼肌血管)。2. 肾上腺素能神经: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NA,包括绝大多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三、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合成与消除1. 乙酰胆碱 (Ach):合成:乙酰辅酶A+胆碱 Ach 消除:Ach 乙酸+胆碱2. 去甲肾上腺素 (NA):合成:酪氨酸 多巴 多巴胺 NA消除:80%被神经末梢再摄取(摄取-1),一部分进入囊泡储存,部分被线粒体单胺氧化酶(MAO)破坏;其余被非神经组织(心肌、平滑肌)摄取(摄取-2),再被MAO、COMT(儿茶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四、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类型、分布与兴奋效应传出神经系统受体包括胆碱能受体:M和N(N1和N2)和肾上腺素能受体(1和2) 和(1和2)。心肌 心肌 心脏功能抑制虹膜环状肌收缩 缩瞳睫状肌收缩 近视M受体 平滑肌 支气管收缩 呼吸困难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蠕动胆碱能 膀胱平滑肌收缩 排尿受体 血管平滑肌(次要) 舒张腺体 分泌 交感神经节N1受体 副交感神经节N受体 肾上腺髓质 分泌肾上腺素N2受体 骨骼肌收缩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1受体 虹膜辐射肌收缩,扩瞳受体 胃肠和膀胱括约肌收缩腺体分泌,使手脚心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2受体:突触前膜,起负反馈作用。肾上腺素受体 1受体:心肌,心脏兴奋支气管平滑肌舒张-R 胃肠、膀胱平滑肌舒张2受体 骨骼肌、冠状动脉血管舒张突触前膜,起正反馈作用。五、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1. 直接作用于受体2. 影响递质包括递质的合成、转化、贮存和释放六、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与分类1. 拟似药拟胆碱药和拟肾上腺素药2. 拮抗药抗胆碱药和抗肾上腺素药【作业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2. M样作用(M-receptor effect)3. N样作用(N-receptor effect)4. 激动药(agonist)5. 拮抗药(antagonist)6. cholinergic nerve7. noradrenergic nerve二、选择题(一) A型题8. 由酪氨酸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限速酶是( )A. 多巴脱羟酶 B. 单胺氧化酶C. 酪氨酸羟化酶 D.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E. 多巴胺羟化酶9. 下列哪种效应不是通过激动M受体实现的( )A. 心率减慢 B.胃肠道平滑肌收缩C. 胃肠道括约肌收缩 D. 膀胱括约肌舒张E. 虹膜括约肌收缩(缩瞳)10. 下列哪些效应不是通过激动受体产生的( )A. 支气管舒张B. 骨骼肌血管舒张C. 心率加快D. 心肌收缩力增强E. 膀胱逼尿肌收缩11. N1受体主要位于 A. 神经节细胞B. 心肌细胞C. 血管平滑肌细胞D. 胃肠平滑肌E. 骨骼肌细胞12. 兴奋时产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效应的主要受体是A. 受体B. 1受体C. 1受体D. 2受体E. M受体13. 下述哪种是1受体的主要效应 A.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B. 加强心肌收缩C. 骨骼肌收缩D. 胃肠平滑肌收缩E. 腺体分泌14. 能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药物应为A. 甲基多巴B. 烟碱C. 阿托品D. 筒箭毒碱E. 美加明(二) B型题A. 胆碱酯酶B. 胆碱乙酰化酶C. 单胺氧化酶D. 多巴脱羧酶E. 酪氨酸羟化酶15. 在线粒体中使儿茶酚胺灭活的酶16. 使多巴生成多巴胺的酶17. 合成乙酰胆碱的酶18. 有机磷酸酯抑制的酶19. 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限速酶A. M1受体B. M2受体C. M3受体D. N1受体E. N2受体20. 植物神经节细胞膜上的主要受体是21. 骨骼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22. 平滑肌细胞膜上的胆碱受体是23. 分布于心脏的胆碱受体是A. 1受体B. 2受体C. 1受体D. 2受体E. 3受体24. 分布于血管平滑肌上的肾上腺素受体是25. 心肌上主要分布的肾上腺素受体是26. 支气管和血管上主要分布的受体是A. 胆碱乙酰化酶B. 胆碱酯酶C. 多巴脱羧酶D. 单胺氧化酶E.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27. 在线粒体中灭活NA的酶是28. 在肝肾等组织中灭活NA的酶是29. 合成Ach的酶是30. 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酶是31. 卡比多巴抑制的酶是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多巴胺D. 5羟色胺E. 乙酰胆碱32. 胆碱能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33. 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三) X型题34. 下列哪些效应器上分布N1受体A. 心肌B. 支气管平滑肌C. 植物神经节D. 骨骼肌运动终板E. 肾上腺髓质35. 哪种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A.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 运动神经C.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 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 以上全是36. 胆碱能神经包括A.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C. 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 运动神经 37.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 N2受体位于运动神经终板膜上B. N1受体位于神经节上C. M受体只位于心脏上D. 支气管平滑肌上有2受体E. 1受体位于心脏上 38. 下列哪种效应是通过激动胆碱能M受体实现的A. 膀胱括约肌收缩B. 骨骼肌收缩C. 瞳孔缩小D. 汗腺分泌E. 视远模糊(四) 英文选择题 (A型题)39. Acetylcholine is the chemical mediator released at the following sites: A. parasympathetic preganglionic neurones B. sympathetic preganglionic neurones C. parasympathetic postganglionic neurones D. sympathetic postganglionic neurones E. postganglionic sympathetic neurones that innervate the sweat glands40. The effects of direct-acting cholinergic agonists include:A. mydriasis B. decrease in zonular tension C. traction on peripheral retina D. increase the depth of focus E. increased outflow facility41. The effects of muscarinic agonists include: A. accommodation B. increases depth of focus C. mydriasis D. decreases uveoscleral outflow E. myopic shift 三、问答题42. 乙酰胆碱与肾上腺素这两种递质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与灭活有何异同点?43.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及其依据是什么?44. 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类、分布及其效应表现是什么?参考答案8. C 9. C 10. E 11. A 12. D 13. B 14. B 15. C 16. D 17. B 18. A 19. E 20. D 21. E 22. C 23. B 24. A 25. C 26. D 27. D 28. E 29. A 30. B 31. C 32. E 33. B 34. CE 35. ABC 36. ABDE 37. ABDE 38. CDE 39. ABCE 40. BCDE 41. ABDE第七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内容提示及教材重点】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 匹鲁卡品)1. 作用机制:直接激动M受体2. 药理作用:对眼睛和腺体作用最明显。眼睛:缩瞳 降低眼内压 调节痉挛腺体:分泌增加3. 临床应用: 青光眼和虹膜炎【作业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 调节痉挛二、选择题(一) A型题2. 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是A. 缩瞳、降低眼内压和调节痉挛B. 缩瞳、降低眼内压和调节麻痹C. 缩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痉挛D. 散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麻痹E. 散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痉挛3. 毛果芸香碱是A. 作用于M受体的药物B. N受体激动剂C. 作用于N受体的药物D. M受体激动剂E. M受体拮抗剂4. 女性,50岁。病人因剧烈眼痛,头痛,恶心,呕吐,急诊来院。检查:明显的睫状出血,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中度开大,呈竖椭圆形,眼压升高为6.7kPa。房角镜检查:房角关闭。诊断: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该病人应立即给药治疗A. 毛果芸香碱B. 新斯的明C. 阿托品D. 肾上腺素E. 去甲肾上腺素5. 下列哪一项与毛果芸香碱的作用无关A. 减少房水生成B. 瞳孔缩小 C. 虹膜向中心拉紧,其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扩大 D. 促使睫状肌收缩,引起巩膜静脉窦扩张 E. 牵拉小梁网,使其间隙增大,房水循环通畅6. 下列描述哪项有错?A. 支气管平滑肌上的肾上腺素受体是2受体B. 神经节上的胆碱能受体是N1受体C. 阿托品是抗胆碱药D. 运动神经肌肉终板上的胆碱体是N2受体E. 毛果芸香碱是节后抗胆碱药(二) B型题A. M、N受体激动药B. M受体激动药C. N受体激动药D. M受体阻断药E. M、N受体阻断药7. 烟碱是8. 卡巴胆碱是9. 毛果芸香碱是(三) X型题10. 关于毛果芸香碱正确的是A. 是M受体激动剂B. 治疗青光眼C. 扩瞳D. 降眼压E. 腺体分泌增加(四) 英文选择题(X型题)11. Direct-acting cholinergic agonists include: A. pilocarpine B. echothiophate iodide C. carbachol D. tropicamide E. atropine12. The effect of pilocarpine include: A. increased incidence of retinal tear B. increased tension in the zonules C. contraction of the ciliary body D. increased thickness of the lens E. increased permeability of the iris vessels13. Pilocarpine: A. is an alkaloid derived from plant B. is a direct acting muscarinic agonist C. causes contraction of the longitudinal muscles of the ciliary body D. worsens myopia E. has a greater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blue iris than brown iris14. Pilocarpine is contraindicated in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A. malignant glaucoma B. pseudoexfoliation glaucoma C. hypertensive uveitis D. aphakic glaucoma E. sub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15. The following are true about pilocarpine: A. it increases the concentration of acetylcholine in the synaptic cleft B. it increases trabeulcar meshwork outflow but decreases uveoscleral outflow C. patients with dark iri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miotic effect of pilocarpine D. it increases the depth of focus E. it induces myopia by increasing the axial length of the lens16. The side effects of pilocarpine include: A. dry eye B. increased sweating C. bronchiolar spasm D. increased salivation E. constipation17. The systemic side effects of pilocarpine include: A. constipation B. excessive sweating C. urinary urgency D. bronchial spasm E. dry mouth三. 问答题18. 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表现是什么?19. 去除神经支配的眼滴入毛果芸香碱会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参考答案】2. A 3. D 4. A 5. A 6. C 7.C 8.A 9.B 10. ABDE 11. AC 12. ACDE 13. ABCDE. 14. AC 15. BDE 16. BCD 17. BCD第八章 抗胆碱酯酶药【内容提示及教材重点】一、抗胆碱酯酶药的基本作用抗胆碱酯酶药 抑制胆碱酯酶 突触间隙Ach蓄积 表现M及N样作用。二、抗胆碱酯酶药的分类1.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如新斯的明等;2. 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如有机磷酸酯类。三、新斯的明(Neostigmine, Prostigmine)特点:不易透过BBB,无中枢作用,对心血管、腺体、眼和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弱,对胃肠道和膀胱平滑肌有较强的兴奋作用;而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强。1. 作用机制:可逆性抑制胆碱酯酶(ChE),使Ach大量堆积。2. 药理作用: 产生M样和N样作用 对骨骼肌兴奋作用最强四、毒扁豆碱(physostigmine)又名依色林(eserine),主要局部用于治疗青光眼。因易透过BBB,增加脑内Ach,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五、吡啶斯的明(pyridostigmine),作用较新斯的明稍弱。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因肌力改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