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种影像学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分析作者:钟安军,何开进,黄健单位:解放军第62医院医学影像科,云南 普洱【摘要】目的:探讨3种影像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彩超、CT、MRI检查的影像资料与临床证实的156例子宫肌瘤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影像检查方法作比较。结果 (1)12例小至5mm的子宫肌瘤B超及CT均未发现,只有MRI才发现并作出诊断,其余病例B超、CT、及MRI诊断均符合临床。(2)156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只有MRI提示:粘膜下肌瘤86例(占55.1%其中多发14例),壁内肌瘤42例(占26.9%,其中多发34例),浆膜下肌瘤28例(占18%其中多发12例),彩超及CT均未能作定位诊断。结论 (1)超声检查能发现大多数子宫肌瘤,但不能进行准确定位,也难识别小肌瘤,作为子宫肌瘤的筛查方法,应为首选检查方法。(2)CT检查除钙化外,缺乏特征性表现。一般不用于子宫肌瘤的检查。(3) MRI能检出小至5mm的子宫肌瘤,易于分辨粘膜下、肌层内、浆膜下的子宫肌瘤。是发现和诊断子宫肌瘤的最敏感方法。 【关键词】 子宫肌瘤;影像表现;检查方法评价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绝经前约20%60%妇女有子宫肌瘤。病理上,肿瘤由蜗状排列的平滑肌细胞组成,并有不等量的胶原、间质纤维组织,中心可发生退行性变。肌瘤常多发,也可单发;依其部位分为粘膜下、壁内和浆膜下型。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与肌瘤的部位和大小密切相关,主要为月经过多和盆腔肿块,也可造成不孕或出现压迫症状。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准确定位还有助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1。我们对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以来经临床证实的15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影像学表现作系统分析和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156例均来自我院门诊体检及住院患者,68例已婚已育,44例已婚未育,44例未婚。年龄2851岁,平均年龄38.4岁。32例无明显症状,为妇科体检,68例为痛经,15例经量增多伴贫血,38例仅为经量增多,2例习惯性流产,1例为盆腔包块且有明显压迫症状。1.2 检查方法 本组病例均在适度充盈膀胱,取卧位作透声窗,在耻骨联合上方做纵向、横向、斜向和多种角度观察肌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CT扫描时均将所有的肠腔充满对比剂(纯净水),24例放置阴道栓明确阴道和宫颈的位置。MRI检查均在CT检查的基础上并仔细询问患者有无金属节育环,如患者带有金属节育环均将节育环取下后才行MRI检查,如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节育环,则未取环而直接检查,肠道和阴道无特殊准备,但嘱病人留中等量尿液让膀胱适度充盈以增加膀胱和子宫之间的自然对比。2 子宫肌瘤的影像表现2.1 超声表现2.1.1 子宫大小与形态 肌瘤小而少者,子宫大小形态可无明显变化;瘤体大而多时,子宫体积增大,表面凹凸不平,形态失常。2.1.2 子宫肌层回声 肌层回声不均,厚薄不一,表面、壁间或宫腔内显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实质低回声结节,边缘清楚,内部回声多均质;较大者内可见斑片状更低或无回声,若有钙化时,可显示为强回声的斑点。部分较大肌瘤及后方可见栅栏样、清淡不一的声影。2.1.3 子宫内膜变化 当肌瘤位于一侧壁间时,强回声内膜线局部呈弧形受压,位于粘膜下的肌瘤,内膜线多推向四周。2.1.4 特殊部位肌瘤回声 肌瘤位于宫颈部时,局部增大,相应部位显示实质低回声结节,宫颈唇部被肌瘤取代。阔韧带肌瘤系子宫延伸入阔韧带内,瘤体位于子宫左右侧壁,大部分位于子宫以外。浆膜下带蒂样肌瘤,则完全位于子宫外,易误认为卵巢肿瘤。2.1.5 CDFI表现 肌瘤的周围多能显示血流信号,呈环状和半环状。瘤内的彩色血流信号呈星状、条状或网状。瘤周及内部可显示动脉和静脉频谱,大多为静脉。动脉流速略低于肌层,RI 0.6±0.1。2.2 CT表现 在CT上可发现子宫增大、分叶状改变、局灶性密度减低和宫腔偏位,不具有特征性表现。子宫肌瘤一般密度均匀,界限清楚,周围脂肪层存在,呈现良性肿瘤的特点,但由于子宫肌瘤常可发生变性、出血和钙化等组织病理学改变,因此和正常肌层相比,肌瘤可呈等密度、低密度或高密度,后一种情况少见。子宫肌瘤坏死或变性后的CT表现为不规则的密度减低区。2.3 MRI表现 在T1WI上,子宫肌瘤的信号强度同正常肌层相似,而在T2WI上典型肌瘤呈明显低信号,如伴坏死、液化或出血等改变,可表现T2WI高信号。钙化在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脂肪变性则为高信号。由于MRI组织分辨力高,在T2WI上可显示子宫肌层与内膜之间的结合带,表现为低信号,因此当发生子宫肌瘤时,尤其是黏膜下及壁间肌瘤T2WI可见结合带局灶性中断或完全消失,这类病人常有月经过多的临床表现;如为浆膜下肌瘤结合带则完全正常,临床上常无月经过多表现。在T2WI上常可见瘤周高信号环,代表了瘤周扩张的静脉、淋巴管及水肿性改变,高信号环的发生率约36%。MRI上瘤周常可见大的血管断面,在T1WI和T2WI中表现为信号缺失区。2.4 造影剂增强表现 CT增强时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一样显著增强,若无轮廓改变,小的等密度肌瘤可以漏诊。继发玻璃样变或液化、坏死时,增强后不规则低密度区更为清楚。通常MRI诊断子宫肌瘤无须对比增强,但对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强度的退变型肌瘤的鉴别,动态增强MRI能提供有用的信息。MRI动态增强时细胞型肌瘤早期有显著的明显均匀性强化,甚至大于子宫肌层的信号,而退变型肌瘤仅有轻度或不规则强化。二者的鉴别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治疗后,细胞型肌瘤体积显著减少,而退变型肌瘤则反应很小2。3 结果与讨论3.1 结果 所有156例子宫肌瘤患者中B超和CT对12例小于5mm的子宫肌瘤均未能发现。只有MRI作出定位:粘膜下肌瘤86例(占55.1%)其中多发14例(占8.9%),壁内肌瘤42例(占26.9%)其中多发34例(占21.8%),浆膜下肌瘤28例(占18%)其中多发12例(占8%),彩超及CT均未能作定位诊断。 超声检查能发现大多数子宫肌瘤,但不能进行准确定位,也难识别小肌瘤,作为子宫肌瘤的筛查方法,应为首选检查方法。CT检查除钙化外,缺乏特征性表现。一般不用于子宫肌瘤的检查。MRI能检出小至5mm的子宫肌瘤,易于分辨粘膜下、肌层内、浆膜下的子宫肌瘤,是发现和诊断子宫肌瘤的最敏感方法。3.2 鉴别诊断 (1)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 两者临床表现相似,影像学检查均显示子宫增大。然而,在腺肌病时:超声检查显示肌壁不对称增厚,病变回声不均且边界不清;MRI检查的T2WI上,病变也呈低信号,致联合带局限性增厚或弥漫性增厚,但边缘模糊,而不同于边界清楚的肌瘤1。(2)子宫肌瘤与子宫畸形 双子宫及残角子宫有时易误为肌瘤。需反复仔细认真多切面、多方位检查,寻找子宫内膜结构,观察局部回声,若显示其内膜和回声无变化,就能加以区别3。(3)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增殖症 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增大。声像特点:子宫内膜线消失,内膜明显增厚呈梭形强回声,边缘毛糙不光整,宫腔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的点状、斑片状强回声,可随月经周期变化4。(4) 子宫肌瘤与卵巢实质性肿瘤 后者整体均匀的实质性肿瘤并不常见,可是囊性或囊实性,发病较少的纤维瘤尽管呈实性,但较肌瘤回声更低和后方的声衰颇具特征性。其它罕见的卵巢实性肿瘤缺少子宫肌瘤内及后方的栅栏样回声,也是两者鉴别的依据2。【参考文献】 冯敢生主编.医学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3254.2 彭述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劳动竞赛试题及答案(三十一)
- 2025年农业合作经营承包合同
- 游戏行业面试实战:常见问题及答案解析
- 求职之路起跑线:大学职业规划与面试题
- 化工行业人才选拔面试题库:高级煤化工职位面试攻略
- 全职市场招聘动态监测:全市推广面试题及答案新分析
- 高新技术创业团队招募面试题
- 公关团队组建与培训面试题
- 医学人才选拔面试题库:医疗行业招聘面试全攻略
- 拓展物业管理岗位经验:南方物业面试题解读读后感
- 四新技术应用管理方案
- 《仓储物流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级综合英语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中医药大学
- 压铸DFM报告说明书-内容及格式要求2024秋
- 《KTV市场调研》课件
- 番茄病毒病图谱及简介
- 食品分析实践报告范文
- DB62-T 5041-2024 凹凸棒石黏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 承插盘扣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
- GB/T 3325-2024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