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初英国的巴林银行对驻新加坡的里森“用人不疑”,结果他三年来一直做假帐隐瞒亏损,最后造成827亿英镑的损失,迫使有200年历史的老牌巴林银行破产。巨人集团的史玉柱也是向经营者放权,而且什么也不管,放手让经营者去干,结果,公司财务混乱不堪,巨额损失达数亿元。疑和用本来就是一对矛盾,诸葛亮用魏延难道不疑?既然疑为什么还要用他?“取其勇也!”三国演义中甘宁曾在黄祖处任职,黄祖以“宁可劫江贼”而不重用他,后甘宁投奔东吴,破黄祖而立大功;田丰为袁绍手下的谋士,由于袁绍听信谣言疑而不用,还杀了他,最后招致大败。疑人,是主观的东西。人才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稍有怀疑就不用,那世间还有什么人才可用呢?一位很有名望的CEO曾经这样说,企业领导人不是除暴安良的独行侠,更不是道德君子;他不会也不能抱有童贞的“善”与“恶”的尺度去遴选人才,而必须学会与狼共舞。管理学家王育琨在中国经理人网分析企业中各种类型的人群,他说:“企业中多是被物质欲望充盈起来的人,为了在既定时间内取得最大的物质利益,他们往往会铤而走险;企业中也有些精神性很强的人,他们把企业运作成功当成体味幸福快乐的途径,梦牵魂绕的是怎么运作会更有效;企业中也有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他们会讨好所有那些靠近领导的圈子,而不去管对企业运作的好与坏;企业中还有一些卑贱的灵魂,他们靠传递虚假消息、靠制造事端来突出一己的位置,并从中谋得好处。有多少种人,就有多少种体味生命愉悦的方式。”一个企业领导人眼中的“恶”与“善”是随时漂移的。“恶”与“善”不是通常道德意义上的,而更多是从企业成功运作角度上划分的。真君子大丈夫,并不一定就是企业中必需的人才;而那些“恶”人或是小人,却往往可以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砥柱。海尔的张瑞敏用人的观点是:用人要大胆,在位要控制。可以说的深得现代管理的精髓。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权利会滋生腐败,绝对权利产生腐败”所以对于人才,管理者要大胆地去招纳。管理学上有一个墨菲定律可以值得每一个管理者注意的,那就是凡是可能出错的地方,如果不加防范,则必将会出错。“骏马能历险,力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清代诗人顾嗣的这首杂兴诗文浅理深,揭示了用当其才而不求全责备的用人之道。我们用人就是要“赦小过”,“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求全责备,则周皆平庸之辈。贞观政要中记载了齐桓公与管仲的一段对话,齐桓公有志于称霸天下,向管仲请教如何防止有害于霸业的行为,管促管道:“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使小人参之,害霸也。”政治家的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用人勿疑,疑人勿用”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39页。)邓小平同志要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要事,抓大事,抓新事上,高度概括为九个字,即“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就是要求行政领导集中精力去干自己应该干的大事,不要去干应由下级干的事,这样能避“用人不信”之嫌,大大提高领导效果,充分发挥行政管理的功能。一:疑人也用,用人也疑。这个观点的核心是“疑”和“用”。用是最终目的,疑是必然过程,如果只用而不疑,那企业迟早乱套;如果只疑而不用,那企业的人才会越来越少。疑和用本来就是一对矛盾,诸葛亮用魏延难道不疑?既然疑为什么还要用他?“取其勇也!”其实,许多企业在用人问题上,也往往是一种“风险投资”。选聘的人,总不太可能一潭清水望到底,况且人也在发展变化着,只能说基本符合求职条件,至于今后是否出色,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这就蕴含着一种风险,有可能事与愿违,但既或如此,虽有“他究竟能否干好”的疑惑,也还要用着看,这便是“疑人也用”。人无完人,而且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企业价值确立的同时,还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和规范去制约人们的行为。而“用人也疑”,说的是企业管理中所必需的监督机制。企业管理中,既要有激励机制,又要有监督制约的机制,这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没有监督制约机制的管理,名为“放手”,实为“放羊”。现代企业管理中,“用人也疑”是稳定大局、防微杜渐之举。这里的疑,不是通常所理解的盯梢、暗查、跟踪之举,而是针对各部门、各工种的不同,充分估量所出现的问题,据此制定一系列相互制约的规章制度,让员工每人心中都清楚:有规章制度在监督我们。这些监督检查,既有预期的防范,更有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对职属的监督检查,主要的是考核其工作态度和成效,并注意扬长补短,有效地发挥他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用人不疑”应该被解释为放手不管,任其专干;而“用人也疑”则是放中有管,在放和管之间寻求最佳的角度,使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这两个轮子和谐运转,并行不悖。二:我们通常都是按习惯思维去考虑问题,对用人问题也是一样。任何领导,他经常会这么说:“我既然用他,我就相信他,就给他放权;我如果不信任他,怀疑他,我就干脆不用他。”这些话看似很有道理,但其实往往就是这些话害了领导或害了企业。“用人可疑,疑人可用”这种与传统相悖的用人思想,却正是对当今社会所无处不存在的人们诚心缺失、道德沦丧的一种最有效的用人之道、用人之法。“我为了工作,而尽可能用人的长处和技能,有什么人不能用?我为了降低风险,预防问题的发生,我对任何人都可以产生怀疑,甚至自己的兄弟或最好的朋友。”否则为什么会有“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商场无父子”这些千古真言?企业用人关键在于“管人”,企业管理的实质内容也就是对人的管理,因为任何企业里的工作都必须要靠人来完成,那么企业用人就是企业领导者要研究的最大课题。其实,我们通常在讲如何用好人的问题上忽略了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在用人之前的“识人”,你不了解他,你怎么就可以委以重任?对一个人的了解不是一时一事就能作出定论,必须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来观察和分析判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其二是在用人之后的如何“管人”,这项工作是为了防范权力所有者在使用权力的过程中不出现大的错误和偏差,是为了杜绝权力使用者在行使工作权力时不能损害企业利益,不能为自己谋取任何私利,否则就是“触网”。企业所制定的管理高压线,实际上就是企业里对权利所有者的一系列的监督、约束机制;也就是对企业管理者和权力所有者的管理规范。因此,“用人可疑、疑人可用”才是当今企业领导者要学习和参悟的法宝。三:在企业管理学中流行一个新观点:疑人要用,用人要疑。人并非都是天使,所以“用人要疑”,是建立法制的前提;人也并非都是魔鬼,所以“疑人要用”, 是相信法制的结果。用人也疑,“用”即是对人的肯定,“疑”,不是胡疑乱猜,而是不要把人放在一定的位置上不闻不问。“疑”,是督导的过程,也是扶植、支持、考核的过程。用人之好恶以遂己之好恶,用他人之所憎攻己之恶,用他人之所好成己之做爱。这样,既可以成事,又可以超脱于纷争之上,使自己成为矛盾的协调者。问题的焦点是疑和用,用是目的,疑是手段,是矛盾的统一。海尔的张瑞敏用人的观点是:用人要大胆,在位要控制。可以说的深得现代管理的精髓。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权利会滋生腐败,绝对权利产生腐败”所以对于人才,管理者要大胆地去招纳。管理学上有一个墨菲定律可以值得每一个管理者注意的,那就是凡是可能出错的地方,如果不加防范,则必将会出错。在具体实践中,管理者如何把握信任和怀疑的关系,是技术更是艺术。运乎之妙,存乎一心,二者的关系有待每一位管理者的精心把握。所以说“疑人要用,用人要疑。”是一个在管理理论上经久不衰的课题。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作为中国的千古名言而延用至今,企业也大都以此作为用人的原则,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是一种感性认识、初步的判断,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和长时间的验证。“用人不疑”,用当代的企业管理理论来看,就是比较落后的目标管理,任命的同时也是放手不管的开始。“用人也疑”,防止因缺少督导往往只有年终核算时才知道其毫无建树,错过了许多大好商机,贻误了企业的发展,使用人成本提高。也防止其一旦把“黑手”伸向企业,企业因“不疑”而毫无知晓,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风险加大。“疑人也用”,就是克服因“疑人不用”造成空岗或用大量庸才之辈而使企业失去大量发展的机会。应该强调,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防止疑人最有效的办法,良好的激励手段、公平的奖惩措施是改变“疑人”为企业可信用之人的最好环境。决定企业成败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用人之道。 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结合企业不同的人力资源环境,用人是有差异的。 在创业阶段,企业资源匮乏,的确需要上下一心,在市场中拼出一条血路,此时要求“志同道合”是非常合理的。此时的特点是“疑人不用”。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对管理的需求也逐步提高,这时候用人重在一个“活”字,但凡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都可以“为我所用”。此时的特点是“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企业走向成熟阶段,人力资源体系也相对成熟,企业关键岗位用人,则考虑能力与忠诚度的结合。此时的特点是“用人不疑”,用企业文化、制度及法律消除用人的风险。 以上只是从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如果需要确切答案,还要看具体外在环境、用人者和被任用人员的各方面条件等。各企业其用人之道肯定会因时、因地、因人、因宜而异孙子谋攻篇中有句“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认为“疑”是一个制度性安排,而“不疑”是相互信任的默契关系。“疑”是用人中的刹车系统,“不疑”是用人中的发动机系统,两者缺一不可。将能君不御首先说的是-将能,也就是说,如果将有能耐,君主就不要干预将的行动,以保证将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求取得战争的胜利。这虽然说的是战事,但企业管理也是这个理。企业领导者为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要把一部分经营权分给下面,让下面自己管,而不要御之太甚。一位好的管理者,不要只满足于自己有权威,而是要手下的头头脑脑也都要有权威,要舍得往下放权。但是,我们很多人却忽略了对“将能君不御”的另一层意思的解读:与其说是君对将的才能的审核问题,还不如说是对君的才能的审核问题。将是被君而用的,有能之君才能用有能之将,无能之君用不好有能之将;有能之君甚至能使无能之将变为有能之将,无能之君纵然用了一个有能之将,该御时不御,不该御时拼命御,使有能之将的手足被御得死死的,导致有能之将也会变为无能之将。一挺陈中和,挺他的“用人不疑。”蕊蕊三年都在治伤,不知庐山真面目。而老陈始终在虚位已待,“只要她能恢复7成,我就要带她去奥运。”三年来他“横眉冷对千夫指”,楞是把蕊蕊再次列入08年14人集训名单。此外,大梅、小丽、马蕴文、李娟、周7、刘4,这些新人老将,只要看准了,就绝对的给足机会。“用人不疑”,特别是顶住压力下的“用人不疑”,让人佩服。 二挺陈中和,挺他的“疑人不用”。白云从2002年到07年,入选呼声甚重,可老陈就是不用。怀疑其防守和一传能力,其它再好,对不住,不符合我的战术要求的,一概不用。大楚给足了机会,心理不过关,气质欠佳,对不住,不用。也许这两名队员有进步有完善,可老陈既然对她们的能力有了怀疑,对不住,国家队既不是技术纠正中心,也不是心理辅导中心,只能忍疼割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意思很明白,可能大家理解错误了。举个管理方面的例子吧:在取决于让谁来担当某个空缺或者某项任务的时候,作为筛选人,都会和心目中的候选人员进行接触,考核。如果说这个人的某些品质或者言行可能会影响任务或业绩,那么保险起见,是坚决不使用。所以说“疑人不用”是指对这个人的关键品质和能力的质疑,不是单纯指人品。古代就有很多用自己的对手用小人的先例。而“用人不疑”是说,只要你决定了录用某人做某事,就应该适当放权让他去发挥,不要总是担心他是否能做好而加以干预,因为人是你决定的,现在怀疑能力的话,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语文必修课综合测试卷
- 软件产品销售合同及交付管理
- 连锁商超安全管理工作流程
- 户外广告创意设计与合同管理指南
- 老年餐饮服务管理规范及操作流程
- 家庭天然气安装与使用安全协议
- 人工智能智能模型与算法应用题目
- 小学英语口语训练课程教材设计
- 服装生产流程管理细则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设计
- 《传统书画装裱与修复中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
- 防洪排涝工程合同范本有效
- 高血压病基层诊疗指南
- 医院视频监控系统维保方案
- 门诊护士课件教学课件
-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课件
- 职务侵占罪培训
- 中式烹调师技能等级认定四级理论知识试卷
- DB65-T 4784-2024 冰川范围调查技术规范
- 幼儿园礼仪小天使《借物品》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