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唐柳宗元小石潭记)【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 “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选自唐元结右溪记)【注释】合:汇入。攲嵌(qqi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洄悬激注:洄,漩涡;悬,形容触石溅起的浪花;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石成的急流;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置州:指唐朝设置州郡。 疏凿芜秽:疏通水道,开挖乱石,去除荒草杂树。俾(b)为亭宇:以便修筑亭子房屋。以裨形胜:裨,补益,增添好处。形胜,优美的风景。8.下列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可百许头不置可否 B. 以其境过清以理服人 C. 不可名状莫名其妙 D.为溪在州右以人为本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2分)其岸势犬牙差互 则 可 为 都 邑 之 胜 境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1.两位作者都有怀才不遇的人生经历,他们寄情山水,借景抒情。【甲】文结尾,写小石潭的清幽之境,表达出 ;【乙】文中间,写右溪无人赏爱,流露出 (2分)12.两篇游记,都有对“水”的描写,请你在下面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二【甲】公输(节选)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选自墨子)乙衣甲最恶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赞对曰:“衣又有恶此者。”荆王曰:“可得而闻邪?”对曰:“甲恶于此。”王曰:“何谓也?”对曰:“冬日则寒,夏日则热,衣无恶于甲矣。赞贫,故衣恶也。今大王,万乘之主也,富厚无敌,而好衣人以甲,臣窃为大王不取也。苟虑害人,人亦必虑害之;苟虑危人,人亦必虑危之。其实人甚不安,之二者,臣为大王无取焉。”荆王无以应。 (选自吕氏春秋)【注释】衣甲:穿盔甲。田赞:据说是墨家人物,齐国的游说之士。恶:坏,糟。9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舍其文轩( ) 苟虑害人 ( )10下面各项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2分)A今有人于此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C先生之衣何其恶也敌 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D其实人甚不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荆之地方五千里。 (2)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12墨子用“请君入瓮”的方式诱使楚王说出“ ”的话,从而使楚王陷入进退两难之中;田赞以“ ”的行为巧妙劝谏,使荆王“ ”(以上均用选文中词句填空)。然而甲文中楚王表面上虽然接受了墨子的意见,内心却并不服气。假如请唐雎、邹忌、田赞中的一位,来说服楚王,你认为他会怎么说。 我请( )来说服楚王,我想他会这么说:“ 。”(5分)三(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文王欲伐崇,先宣言曰:“予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 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予将来征之,唯为民,乃伐崇。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崇人闻之,因请降。(摘自书苑指武篇)9、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肉食者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B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小大之狱 听狱不中 D伐竹取道 毋伐树木10、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皆以美于徐公11、句子翻译(4分)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崇人闻之,因请降。 12、曹刿与文王关于战争的“远谋”,其共同认识是什么?(2分) 13、甲乙两文都进行了对比,请简要分析。(2分) 四、【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注释】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墙援:篱笆墙。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泰:安适。忧望:挂念,盼望。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瞥然:形容时间短暂。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期。8. 下面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修(长长的)竹千余竿B负势竞上(向上) 流水周(环绕)于舍下C在昼犹昏(夜晚) 信手把笔(书信)D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去我万里(距离)9. 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飞泉落于檐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B尽在其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C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D封题之时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2分) (2)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2分) 11.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4分)(1)文中这一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2分)(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2分)甲文表达的情感: ;乙文表达的情感: 。五【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战国孟轲孟子)【乙】越心未平,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疾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一之日,视之以伍员。未三、四级,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说,俾嚭以代焉。毕九层而不奏,且倡曰:“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高,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 王赐员死,而嚭用事。明年,越入吴。 (唐罗隐吴宫遗事)注释: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 俾:使。 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 伍员:伍子胥,吴国大臣。 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层。 嚭(p):伯嚭,吴国太宰。 倡:宣扬。 这句意思是说:伯嚭只想自己的官职赶快升得高些。亟:急,赶快。 用事:专权,当权。 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B增益其所不能 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C王之兵疲矣 益州疲弊D亦不为百姓谋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8下列每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视之以伍员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察四方之兵革焉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毕九层而不奏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 10用斜线()在乙文画线句子中标出两处停顿。(2分)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11乙文中吴国有越国这个“敌国外患”,但还是灭亡了。吴国的灭亡符合甲文中所说“国恒亡”的条件吗?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六(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丙)邹与鲁讧。邹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慢上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上矣。”(梁惠王下)注讧:交战。有司:与下文的“长上”都指官吏。莫之死:没有百姓为他的长官而死。疾:憎恶。转:弃尸。曾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百姓,百姓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 反:报复。尤:责备、归罪。7、给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4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诛之,则不可胜诛 8、下列各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2分)A寡助之至 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人不知而不愠D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千里不敢易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上矣。 10、曹刿所说的“忠之属也” 指 (用乙文原句回答),(丙)文中曾子所说的话,可以用(甲)文中哪些语句来印证?(2分) 11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三个语段均表现了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取信于民的思想。B(甲)段采用议论方式,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进行说理。(乙)(丙)两段则采用人物对话方式,在对话中体现自己的主张。C(甲)(丙)两段文字选自孟子;(乙)段选自左传,传说作者是春秋时代的左秋明。D孟子的说理善用排比、对比,语势充沛,这一特点在(甲)(丙)两个文段中也都充分地体现出来。七【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雪宫:齐宣王的离宫(行宫)非:非议。上:君主。非:不对,错误。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8、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未之有也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得而非其上者C、先天下之忧而忧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D、不以物喜 无从致书以观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微斯人,吾谁与归?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0、根据文章的意思,回答下列问题。(4分)用一句话概括乙文中孟子的政治主张。(1分) 甲文中范仲淹的“ , ”是乙文中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进一步发扬。范仲淹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借鉴和教育意义?(3分) 八【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与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选自晏子春秋)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以头抢地尔( )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 楚人以晏子短( ) 比肩继踵而在( )8.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以头抢地尔 徒以有先生也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楚人以晏子短C天子之怒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 何至于此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10.唐雎和晏子当时都是以弱国使臣的身份出使强国,请就上面【甲】、【乙】两文的内容,写出二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相同点: 不同点: 九、【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乙】 穆公亡马秦穆公亡马,岐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饮之酒。其后穆公伐晋,三百人者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穆公获晋侯以归。(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岐下:岐山脚下。岐,山名,在陕西境内。野人:这里指农民。椎锋争死:拿着锐利的武器以死相救。晋侯:指晋惠公夷吾。8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B秦穆公亡马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乃饮之酒 中军置酒饮归客 D其后穆公伐晋 齐师伐我9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君子不以畜害人”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皆以美于徐公 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10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吏逐得,欲法之。 11用(/)为乙文中话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三百人者闻穆公为晋所困12【甲】文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的原因是“ ”; 【乙】文中“穆公为晋所困”,最后得以“获晋侯以归”,这正说明了【甲】文中“ ”的道理。(2分)13读完【乙】文,秦穆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答: 十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及遭孙恩之难,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选自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 注释凝之:指王凝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奕:指谢奕,谢道韫的父亲。安:指谢安。步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孙恩之难:孙恩,为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后聚众作乱,四处攻州破府。贼:对国家、人民、社会道德风尚造成严重危害的人,此指孙恩。肩舆:乘坐轿子。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2分) A散盐空中差可拟(相比)B客不能屈(屈服) C举厝自若(通“措”)D手杀数人(亲手)8下列每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乃施青绫步鄣自蔽 勿施于人 B为之改容 其人视端容寂 C安西将军奕之女也 贼又欲害之D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其真无马邪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 10从上文中可以看出谢道韫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11本文主人公是谢道韫,为什么结尾要写孙恩“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2分) 十一(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天镜园浴凫堂,高槐深竹,樾暗千层,坐对兰荡,一泓漾之,水木明瑟,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每岁春老,破塘笋必道此。轻舠飞出,牙人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中人曰:“捞笋!”鼓枻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张岱天镜园)注: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樾:树荫。兰荡:湖名。明瑟:明净新鲜。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轻舠:小船。牙人:商人。枻:船桨。8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类若乘空 无可名言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两项是( )( )(2分)A 四时俱备 字俱碧鲜B 实是欲界之仙都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 山川之美 园丁划小舟拾之D 但有惭愧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11(甲)文表达了陶弘景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乙)文中同样表明作者张岱这一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2分)12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乙两文分别用“清流见底”“水木明瑟”突出“水”的清澈明净。这与“皆若空游无所依”、“游鱼戏石,直视无碍”等有异曲同工之妙。B 甲乙两文都选择代表性的景物入文,都从远近、高低、动静、色彩搭配入手,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进行描绘。C 甲乙两文写景,不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特征,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D (甲)文在写景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表达情感。(乙)文则先写景,再描写商人卖笋、仆人捞笋的场面,富有生活情趣。十二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七年,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摘自四库全书岳飞传【注释】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 介:备上鞍甲。褫(ch):脱去,卸下。秣:喂食。甫:刚;才9下列加点实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执策而临之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C.初不甚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山峡)D.帝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10下面加点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2分)A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策之不以其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C致远之材也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D此其寡取易盈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比行百里始奋迅。 1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 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13.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都告诉人们 的道理。乙文中的画线句与甲文中的“ ”一句相应,说明良马的进食与普通马不同,“食马者”要为“尽其材”而“食之”。(2分)十三【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诸葛亮出师表)【乙】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注绍兴:这里指宋高宗的年号。 武侯祠:祭祀诸葛亮的祠庙。 二表:指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 (宋岳飞书出师表后记)8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执策而临之 B至于斟酌损益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C更深秉烛 即更刮目相待 D道士献茶毕 录毕,走送之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2分) A报先帝而忠陛下 宋无罪而攻之 B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C遇雨,遂宿于祠内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必以分人10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题。(3分)(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译文: (2)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只标一处。(1分) 细观壁间昔贤所赞11用原文语句回答:诸葛亮出师的目的是“ ”,岳飞书写出师表的目的是“ ”(2分)12岳飞夜读出师表,为什么会深受感动,泪下如雨?请结合甲段中诸葛亮和乙段中岳飞的形象特点,用自己的话简析其中原因。(2分)答: 十四甲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释】蹊(x):践踏。 策:通“册”。 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恬:心神安适。 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被:披。8、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书诗四句 听诸生诵书 B.复到舅家问焉 已而复如初C.不能称前时之闻 闻而异之 D.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被古冠服随车后9、下列句子应有两处停顿,请用“/”标注。(2分)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1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环谒于邑人 贤于材人远矣 B.或以钱币乞之 依僧寺以居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忘其牛 D.不能称前时之闻 父怒,挞之 11、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12、甲文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乙文王冕“遂为通儒”的原因是 。(2分)十五(甲)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送杨少尹序(韩愈)昔疏广、疏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之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能以能诗训后进,以年满七十,亦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子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二疏踪迹否?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注:杨少尹,名巨源 疏广、疏受:疏广、疏受是叔侄 祖道:古代一种在道旁设宴饯行的仪式 太史:指史官 白:禀告 属:接连、跟着。6请用“/”划出下边句子的节奏(划两处)。(2分)道 边 观 者 亦 有 叹 息 知 其 为 贤 与 否!7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俟其欣悦( ) 不绝其禄( )8请选出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虽杀臣,不能绝也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C. 吾闻杨侯之去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 或遇其叱咄 一食或尽粟一石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 (2)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10两文皆为赠序,但写作目的迥然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说出两文的写作目的。(2分)甲文: 乙文: 十六【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泉州市华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招聘实验技术系列人员(4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招聘政府专职队员50名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宅基地买卖合同合集15篇
- 2025年湖州吴兴区医疗卫生单位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0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阜阳颍州区选调区内乡镇在编在岗教师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多式联运信息平台物流产业政策与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校园体育馆建设初步设计评估与健身运动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安康市市本级就业见习岗位(45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与审批流程临床试验数据安全报告
- 卖房协议书集锦15篇
-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具汇编
- 采光顶玻璃拆除施工方案
- 医院电梯乘坐安全培训课件
- 2025重庆市勘测院有限公司招聘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钢厂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第一部分 第七章 第41课时 气象灾害(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 2025年中国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之二次函数(四)
- 2025年注册会计师题库带答案分析
- 呼吸科出科考试题临床及答案2025版
- 设计管控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