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独乐寺建筑特点浅析PPT课件_第1页
天津独乐寺建筑特点浅析PPT课件_第2页
天津独乐寺建筑特点浅析PPT课件_第3页
天津独乐寺建筑特点浅析PPT课件_第4页
天津独乐寺建筑特点浅析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独乐寺观音阁的结构和艺术,姜宏旅游管理201214017,目录,选取独乐寺的理由,理由一1独乐寺是由山门、观音阁、韦驮亭、报恩院、乾隆行宫、清代民居等组成的宏大庙宇式建筑群。理由2观音阁是国内最古老的高层木结构楼阁;山门是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高达16.08米的十一面观音塑像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彩塑站像;寺内保存的匾额楹联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理由3独乐寺千余年来,历经三十余次地震及兵火劫难,至今巍然屹立,堪称中国古代建筑之瑰宝。,天津独乐寺介绍:,门票独乐寺门票40元,开放时间7:3018:30.天津独乐寺介绍:交通独乐寺具体位置在蓟县县城古街西口,在蓟县县城内乘坐531路公交车,在独乐寺站下车即可到达;步行的话,从蓟县客运站出发,沿着后面的街道走15分钟到达鼓楼,旁边就是独乐寺。,独乐寺,独乐寺又名大佛寺,中国古代佛教建筑。是我国现存的辽代三大寺院之一,独乐寺是全木结构的建筑,建造这个寺庙没有动用一根铁钉,十分神奇,是天津地区著名的千年古刹。在天津市蓟县城内西大街。寺的始建年代无确证,现存的山门和观音阁为辽统和二年(984)重建,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由四个倾斜而略呈弯曲的屋面一条正脊(平脊)和四条斜脊组成。屋角和屋檐向上翘起,弯曲度较屋面为大。)顶山门和高层木构楼阁。明万历、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曾进行修葺粉饰,民国年间因军队占用,寺内门窗和部分文物遭到破坏。1932年,梁思成对独乐寺进行考察,撰写了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1960年古代建筑修整所对山门和观音阁进行了详细勘测。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赏路线:全寺共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上坐落着主体建筑观音阁、山门、配殿,东路是僧房,西路是行宫。,独乐寺山门,山门,是独乐寺的大门,庄重高贵,富有生机。高约10米,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中间为穿堂道,与观音阁遥相互应。门上正中悬一方匾,楷书“独乐寺”三字,用笔浑厚苍劲,相传为明代大学士严嵩手笔。中间门道两旁各塑一尊护卫法神像,目光炯炯,肃穆森严,形象生动,俗称“哼哈二将”,是辽统和二年重建时的原物。山门的屋顶结构为五条脊、四面坡,建筑学称之为庑殿顶。山门的檐角形似飞翼,外翻,出檐深远曲缓,雄伟壮观,恬静流畅。屋脊之上的瓦饰更是奇异多采,造型生动古朴,别具一格。山门正脊两端的鸱吻翻转向内,张口吞脊,状如雉鸟飞翔,气势威武,生动逼真,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鸱吻造型实物。独乐寺的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式山门。具有着浓郁的唐代建筑风格的余韵。,山门细节展示,独乐寺山门梁架独乐寺山门鸱吻,独乐寺山门转交斗拱外侧,过山门,入庭院,在千年古柏后面是观音阁,它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观音阁,是座楼阁式木结构多层建筑,雄健古朴,设计精巧,工艺简洁高超,顶为九脊歇山式,平缓中见深远。通高23米,中间有腰檐、围栏环绕。观音阁前上檐鎏金的四个大字“观音之阁”,相传是唐肃中元年李白北游幽州时所书。下檐“具足圆成”为清代咸丰皇帝所题。阁内各层藻井的形状不一,错落有致,不仅显示了建筑的多样性、艺术性,而且能抵御侧向压力,增强了建筑的稳固性。观音阁的外观是两层,实际为三层,中间有一暗层,从而起到了装饰与加固的双重作用。建筑中,全部采用了复杂的斗拱结构,上万个榫卯相互咬合,让数以千计的梁、枋、柱、檩、椽,构造成一个严实的整体。仅接榫部位的斗拱,就因位置、功能、作用的不同,多达24种。,观音阁中间天井上下贯通,错落配置,形成锥形环像放大的空间,顶是八角,上为六角,下为矩形,中设木制须弥座,耸立起通高16米、微向前倾的观音主像。整个结构,排列有序,疏密自如,极富弹性,极富变化,显示出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动而不损,摇而不坠的高超技艺和妙绝天工的设计水平。,观世音菩萨塑像立于阁中央,高16米,站在须弥座上,穿过二、三层平台,直入阁中藻顶,是目前我国国内现存最大的泥塑。该塑像用木料做骨架,再覆盖薄灰泥彩塑,面部慈祥,微带笑容,两眼凝视远方,衣着得体,绚丽端庄,两臂披帛飘逸,仪态优美。因头顶上还有10面小佛头,故称十一面观音。,观世音菩萨塑像后,是元末建塑的倒坐观音像,左右韦驮、关羽分立。其间配以云状花纹图案,使群像好似扶摇于云海之中。,大阁四周,与佛像交相辉映的是观音阁壁画,元代绘制,明代重描,全长45米,总面积142.85平米,彩泽锦色,浑然一体。以前一直被覆盖着,1972年修缮墙壁时,于无意中被发现,自此这一隐没了二百多年的艺术瑰宝重现于世。观音阁壁画以人物为主,背景充实,云气、山峦、海水俱在,上绘十六罗汉、两明王图像和民间神话故事。主像造形严谨,笔法畅达,画法粗中有细,收中有放,结构以密托疏,以繁托简,绘画法则古代少见,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在我国佛教壁画中占有特殊地位。,阁后三米处,明末添增的八角亭,八角小亭,名为“韦驮亭”,里面是韦驮塑像,身着铠甲,双手合十。在一般的寺庙里,韦驮像一般设在大雄宝殿或者天王殿中,独乐寺单独给韦驮设一个亭子,在国内很少见。,独乐寺塔在独乐寺南380米处,塔高30.6米,为八角亭式,由塔基、塔身和塔尖三部分组成。塔基由白色花岗石条砌成,呈须弥式,象征佛位于须弥山之上。塔身雕有仿木结构的斗拱、双重栏杆、仰覆莲花等各种装饰。八个拐角处饰有8个砖雕小塔,设计精巧,造型生动,具有浓郁的唐代遗风。塔尖有十三圈天相轮,攒尖直达于顶,巍然壮观。,第三层明间在主像上复以藻井,左右次间则用平。在结构上,这阁使用内外两槽的构架和明伏、草伏两套屋架,内外阁和两套屋架紧密联系,是和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结构原则一致的。阁的上下两层间的暗层就是平坐结构和下层屋檐所占的空间。上下各层的柱子并不直接贯通,而是上层柱插在下层柱头斗拱上的“叉柱造”。为了防止结构变形,暗层的上层(即阁的内部第三层)明间前后内槽柱和次间的中柱间用内额连系,构成六角形空井,同时又在暗层内和第三层外围壁体内施加斜撑。暗层的下层空井为方形。上下二层空井的形状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