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资料PPT课件_第1页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资料PPT课件_第2页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资料PPT课件_第3页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资料PPT课件_第4页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资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章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2,2011年1月13日凌晨1点左右,位于长沙枫林一路303号的西娜湾馆突起大火,截至目前,火灾已经造成10人死亡,并有多人受伤。据报道,起火的宾馆是一家七层楼的小型宾馆,大火是从内部开始燃起来的。起火后,自已逃生出来的有10多人,被送到医院救治的有10多人。,.,3,1月17日晚23点19分,武汉市武胜路汉正街宏康实业公司服装厂发生火灾,过火面积900平方米。截至18日18时,火灾死亡人数上升至14人,另有4名伤员在医院治疗。,.,4,1月19日16时50分左右,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李集镇老宫田村的豫田花炮厂发生爆炸,已知造成6人死亡、22人受伤。,.,5,2011年4月25日凌晨1时13分,市119指挥中心接群众报警,大兴区旧宫镇小街一四层楼房发生火灾。接警后,市公安局迅速调集高米店、大红门等7个消防中队27部消防车近200名官兵及公安、交通、卫生急救等部门到场开展灭火、救护。凌晨2时,火被扑灭。经初步核实,事故造成17人死亡,24人受伤,30余人被安全疏散救出。,.,6,.,7,2011年5月1日,吉林省通化市的如家快捷酒店1日凌晨发生火灾事故,截至下午2点,这次火灾已经导致10人死亡,有41名受伤人员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3名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因为抢救伤员负伤,目前两人也是伤情严重。,.,8,.,9,7月22日凌晨4点左右,京珠高速从北向南948公里处,河南信阳明港附近一辆35座大客车发生燃烧导致41人遇难,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迅速赶到现场抢救出6人,其中一人重伤。,.,10,.,11,火灾是自然灾害中最危险、最常见、最聚毁灭性的灾害之一。民用建筑火灾1、商业建筑:易燃物多、人多1993北京隆福大厦;2100多万元损失1993唐山林西百货大楼:82人死亡1996沈阳商业城:5500多万元1998北京玉泉营大火,.,12,2、旅馆建筑:对建筑布局、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不熟悉。3、医院建筑:病人行动不便,药品高温分解产生毒气,医疗设备起火,损失巨大。4、影剧院建筑:舞台易起火5、居住建筑:厨房有可燃气体,家用电器超负荷,小孩玩火,高层住宅疏散困难。,.,13,我国城市防火存在的问题1、城市基础设施差,建筑物本身耐火能力低。消防管网无法正常使用2、建筑密集,城市规划布局混乱。消防通道不畅,建筑物防火间距不足。3、管理渠道不畅,全民防火意识差。最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4、建筑电器使火灾危险性加大。城区电线布置混乱,私接乱拉现象严重,电路绝缘老化,用电量增大,电线超过设计负荷。5、城市缺少整体防火体系。,.,14,防火设计原则: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一、建筑失火与火灾发展1、起火原因:明火、暗火、用电、雷击2、火灾的发展和蔓延1)火灾发展过程,.,15,火灾初起(5-20min)A:及早发现,控制起火点(启动自动灭火系统)B:建筑材料少用或不用可燃材料。C:人流疏散的最佳时期。猛烈燃烧(取决于燃烧物质的数量和通风条件)A:设置防火分隔物,防止火势蔓延。B:建筑结构耐火等级高,防倒塌。衰减阶段,.,16,2)火势蔓延的途径设置防火分隔的依据。A、由外墙窗口向上层蔓延增大上下层窗口距离(设雨蓬、阳台),使气流偏离上层窗口。B、火势的横向蔓延通过内墙门、间隔墙蔓延。C、火势通过竖井等蔓延电梯井、楼梯井、管道井类似烟囱作用。吊装或其他用途孔道D、火势由通风管道蔓延通风道内起火,通风道吸进烟气其他房间。,.,17,3、烟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A:一氧化碳中毒;烟气中毒;缺氧、窒息。2)对疏散的危害A:刺激眼、鼻、喉,视力下降,呼吸困难。B:造成紧张心理状态。C:烟气集中在上部空间,人弯腰行走。3)对扑救的危害A:不易找到起火点,难以辨别火势发展方向。B:造成新的火源,产生爆炸,引燃其他物体。,.,18,4、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具备一定数量助燃物(氧气、氧化剂):具备一定浓度火源:具备一定能量5、高层建筑与消防能力1)高层建筑:10层以上建筑,h24m的公共建筑。2)消防车供水能力:最不利条件下,直接吸水扑救火灾的最大供水高度约为24m。,.,19,三、防火、防烟分区1、防火分区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楼板作为分隔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把火灾控制在某一范围内。水平防火分区-阻止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垂直防火分区防止竖向蔓延,.,20,2、防火分区大小取决于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层数、建筑物功能。3、防火分区分隔物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水幕。4、防烟分区A500平方米,.,21,5、防火分区原则:1)建筑耐火等级越高,越能较好的限制火势蔓延,利于疏散扑救。A:2500-1200-600平方米L:150-100-60米2)由走马廊或自动扶梯开口处,上下连同层作为一个分区;当开口部位设防火门窗或装水幕,不受此限。3)地下室:A500平方米,.,22,四、安全疏散(一)安全疏散路线室内室外(地面、屋面)室内走道室外室内走道楼梯室外,.,23,(二)疏散楼梯1、楼梯间形式1)封闭楼梯间:采用防火墙和防火门将楼梯与走道分开的楼梯。带前室的楼梯间:封闭前室-设排烟道,利用机械排风。开敞前室利用高空风力将烟吹散。不带前室的楼梯间:用防火门封闭,.,24,2)开敞式楼梯间: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同的楼梯。全部开敞式外楼梯(可作为辅助防烟楼梯),.,25,2、楼梯设计的基本要求1)楼梯间及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廊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2)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底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3)弧形、螺旋形楼梯不能作为疏散楼梯。4)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不宜共用楼梯间。5)封闭楼梯间的设计规定:靠近外墙,并能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设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26,三、安全出口1、结合走道楼梯布置,数量不小于2。2、人员密集建筑,应控制每个出口人数3、只设一个出口的情况。,.,27,四、疏散通道要求1、疏散门不应采用转门。2、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3、公共场所的出口不设门槛,门宽1.4m,外出口平台宽度应满足规范要求。4、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应有事故照明和疏散标志。5、室外通道宽疏散走道总宽3m。,.,28,五、消防电梯1、消防电梯均设防烟前室,电梯井、机房、前室的消防排烟均满足规范要求,电梯内设消防电话和消防人员操作按钮。2、台数根据服务面积确定:A4500平方米,设3台3、分设在各个防火分区内。4、消防电梯预防烟楼梯并设。,.,29,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1、建筑内管道四通八达,楼梯、电梯性成竖向烟囱效应。2、建筑容纳人数多,垂直撤离距离大。(设置避难层)3、消防灭火困难:烟雾、垂直攀登距离长,消防供水不足。(自救为主)4、燃烧时间长,钢或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刚度降低而破坏。5、煤气、电器设备密布,加大了火灾危险性。,.,30,自动灭火系统的完善与优化:1、快速响应-早期灭火美国快速反应喷头动作速度比传统喷头快4.5-14倍。2、智能型定点灭火喷头自动巡测着火点,定点喷射。,.,31,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智能化与早期化1、智能探测器:光、眼、热三种感应异常,即发出信号。2、计算机智能化:火灾探测与判断、发布警号、自动灭火控制、防火分隔、防烟、排烟、引导疏散、指挥救生全部实现计算机智能处理。,.,32,建筑防火设计主要考虑的问题1、合理规划建筑布局,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2、划分建筑内的防火和防烟分区。3、确定各构件耐火强度。4、划定避难通道,计算避难出口。5、设立防、排烟系统。6、加设自动报警、广播、疏散诱导系统。7、消火栓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8、建筑内装修的防火设计。,.,33,无障碍设计,一、无障碍设计内容服务对象:下肢残疾、视力残疾人设计内容:出入口、室外坡道、走道、楼梯、电梯、浴厕国际通用标志,.,34,二、无障碍设计考虑轮椅占用最小空间和回转空间,残疾人方便的使用高度,残疾人通行顺利、无障碍。,.,35,1、坡道-限制坡道的坡度i、坡段最大高度h、坡段水平长度L最小宽度:以人体宽度和人体尺度为依据,室内:900mm,室外:500mm。休息平台:直段1200mm,转角1500mm。栏杆扶手:起步300mm长,高650mm。,.,36,2、门不得采用旋转门和弹簧门,开启净宽800mm。3、楼梯-梯段直行,增加导盲石。1)梯段:坡度35,梯段两侧设扶手。2)踏步:踏步突缘线形流畅,凌空一侧设立缘或梯脚板。3)平台:宽1500mm。,.,37,4、电梯和自动扶梯侯梯厅:1500mmx1500mm。电梯轿厢最小面积:1400mmx1100mm,门宽800mm。5、卫生间、浴室、淋浴间6、盲人引导石,.,38,.,39,烟被疏散了,垂直分隔构件,各走各的路,水平防火分区1,水平防火分区2,.,43,.,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