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情与愁.doc_第1页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情与愁.doc_第2页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情与愁.doc_第3页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情与愁.doc_第4页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情与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情与愁 姓 名 张晓 学 号 61900910311023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批次/层次 091 /专升本 指导教师 吕培成 学习中心 洋县学习中心 目 录内容摘要. 2关键词.2正文.2一、少女之情,生动逼真.3二、少妇思远,情真意切.4三、孀居之苦,孤独凄凉6四、国恨家愁,柔情钢骨7结束语.9参考文献9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情与愁内容摘要纵观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无论是诗还是词,愁情词总有一片广阔的空间。无视“寂寞”“伤心”“幽怨”“凄凉”“泪痕”“肠断”诸如此类的“愁”的替代词,也不管整体境界言愁者,单是直接标出“愁”字的就数不胜数。唐代有人“举杯消愁”,宋词亦善言愁“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而李清照“怎一个愁字了得”,愁到了极点,她的“愁”有着深重的文化背景和深邃的文化内蕴。关键词:情 愁 李清照 宋词前言:“眉间心头无计消,隔帘听人笑语”。 每当情之所至,境之所趋时,唯觉易安词能一吐心中之情郁,总觉酣畅淋漓,诉尽人所共有之情,言尽人所不能言,所以也斗胆化用一二。正如沈曾植菌阁琐谈所谓“自明以来,堕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骏”。李清照是以女性本位来抒写爱情感受和家国巨变的至真、至纯、至痴情感的中国第一人,其所存雅词乃是从眉间至心头的女性情感世界的千古绝唱。 正文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星星。掀开历史的尘烟纱缦,我们可以咀嚼到李清照词的悲怀愁情。在三千年古代文学史河中,她写的愁绪,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她的愁绪,是那么的纤细。她把家愁、情愁、国愁写得是那么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出她的落寞与哀伤以及她的那份此愁绵绵无绝期的无可奈何,顿时让读者生了几分怜惜,不忍看见这“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给折磨得颜色憔悴,花容渐损。她的“为伊消得人憔悴”让人心动,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要读懂李清照的“愁”字,就必须先要解读这个奇女子的一生传奇。因为我们明白文学作品都是渗透了执笔者附加的生活体验的真挚的情愫的。无论是欢乐的,还是悲痛的,高明的作家总是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他们的独特之处就是在于把纷繁复杂的现实及心理的波动用文字赤裸裸的在纸上挥毫,从而诠释出人生的真谛 ,创造出生命中那些琐碎细小而又有值得一读的晶莹透彻的东西来。李清照作为文学巨匠也是如此。她能成为有宋以来婉约派的集大成者,与她的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她一生的遭遇都写进了她的流水似的文字里了,这些生活的素材变成李清照润色文章的作料,成就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她本身所具有的天生丽质和从小所受的文学熏陶又使得她在这块领域里如鱼得水。所以,拜读李清照,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有必要用心的来体验她的喜怒哀乐,这更能进一步理解她的愁绪。一、少女之情,生动逼真。 李清照出身于一个名门望族的书香仕宦之家,从小就广读诗书,使得小小年纪的她就受到了文学艺术的熏陶。还攀坐在父亲膝头上时,上百首古诗已能琅琅上口,至少女时期执笔属文,展卷吟诗,更是锦心绣口,吐属风流。她一天天长大,在婷婷玉立的风姿之外,更多了一层至诚纯朴的书卷气。其书画琴瑟,使她父亲时常叹息“我的清儿若是个须眉男儿,采芹入泮,怕不象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同时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又使得她眼界开阔,而不象一般的深闺怨女那样感伤,只能望月叹花。相反她用美丽的文字把她的闺中生活写的那么的富有情趣。如她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活脱脱地把一个天真娇憨、活泼妩媚的少女的初开情窦,表现的含情脉脉,真实细腻,达出神入化之境地。李清照十六岁以前,在故乡明水度过。家乡的秀美风光,是她创作的源泉。李清照写了两首小词,清新、秀丽、隽永,一鸣惊人,鼓舞她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一首如梦令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作者从小就嗜酒,喝醉了酒,划着小船,误入荷花深处,惊一滩鸥鹭。读来使人如闻荷香,如临其景,折射出作者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热烈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情讴歌。 另一首词双调忆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频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早归。 这首词上篇写游赏秋景的喜悦。下篇写归去时的依依不舍。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作者热爱自然的心情。语言像秋风秋水一样自然,让人如临其境。作者凭着移情作用,将对大自然及生活得热爱之情移入外物来表现,在词人眼中山水含情,与人亲近;鸥鹭多情,不忍归去。全词写得笔致清妍,含情吐媚。 李清照十七岁时,写了一首如梦令词: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夜里喝多了酒,春眠不觉晓,残酒未消。夜来风雨声,作者想到,海棠花快谢了,绿叶更肥了,不像女佣人那样有肝无心。词人一夜倾听风声雨声,感受大自然的变化,睡的都不安稳,盛赞大自然的欣欣然的勃勃生机,以及爱惜芳华的多情。二、少妇思远,情真意切。在李清照十八岁的时候,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大学士赵明诚结为伉俪。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个人情投意合,百般恩爱,这使得李清照在词中写了大量的美妙的爱情故事。然而,爱的愈深,离别就愈加痛苦。赵明诚外出做官后,新婚夫妇像牛郎织女一样两地分居,不得团圆,其相思之情油然而生,这种聚少散多的生活让李清照的词独添了几分落寞与孤单。分居的生活,使他们的感情疏远,李清照有一种自己像陈阿娇、卓文君一样被遗弃的感觉。在当时的社会里,男人三妻四妾,寻花问柳是常有的事。贤惠的妻子,话到嘴边,欲说还休。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萧词,把她那种矛盾的心情,表达得很委婉。 香冷金猊, 被翻红浪, 起来人未梳头。 任宝奁闲掩, 日上帘钩。 生怕闲愁暗恨, 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 如今又添, 一段新愁。 狮子兽形的火炉,火已灭,灰已凉,瑞脑香也不再释出。一夜睡不着觉,翻来覆去,盖的红被翻波浪。日上帘钩才起来,起来还懒得梳头。宝奁盖上的浮尘,已经很厚了。一个“慵”字,表达了女主人心中的深愁。愁的根源是生怕离怀别苦。长时间的两地分居,使丈夫对自己的感情疏远了,使自己成了被遗弃的陈阿娇、卓文君。心里有苦,还说不出口。新来瘦,不是因为喝酒,也不是因为悲秋!到底是为什么?让她的丈夫自己去想吧。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从离别前,跳跃到离别后。词人最怕分离,偏偏又要分离,唱千万遍“西出阳关无故人”也难留住。秦楼,一称凤楼,凤台。相传春秋时有人善吹萧,像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子,筑凤凰台以居。一夕吹萧引凤来。夫妇乘之而去。女主人借用这个典故,寄希望夫妻不离不弃,百年好合。“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词主人写得很痴情,动了真感情。她心中的武陵人越去越远,她一个人被留在秦楼,呆呆地倚楼凝睇楼前的流水。凝眸处,又添了一段新愁。 李清照的另两首词更加以细腻的笔法将这种愁思推向了极致。一首词为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的起句统领全篇,由室外到室内之境之物,点染“已凉天气末寒时”。以景写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再枕席生凉,写出了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而后,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之谁寄锦书来。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子空回,锦书无有,惟寄叹息。表达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时空萦绕心头。下篇换头句所语人生、年华、爱情、离别,抒发“无可奈何花落去”之伤感,以及“流水无限似浓愁”之离恨苦思,“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由“思”而化为“愁”,是两心相印之相思之苦,闲愁之深。最后三句虽是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头,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句,则把女性相思、愁绪表达的余音绕梁,含蕴绵绵无尽,有由外到内的缠绵,“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韶华易逝的失落和相思之煎熬,“生怕离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的微妙心态,离恨别苦初别或许还是可以忍受的,但一别经年,就渴念难忍了。醉花阴这首词便生动地描绘了词人的这种思夫的“愁”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的上篇,主要是写作者独处的寂寞。人们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愉快幸福的日子里,往往会感到时间过得很快;而当孤寂愁苦的时候,则会感到时间格外漫长。词的开头两句,便是写词人这后一种感受。不过,作者没有直说自己如何孤寂、愁苦,而说:薄雾、浓云都在为时间太慢,永昼不夜而发愁;兽形的香炉也感日长难熬而点香来消磨时光。词人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把抽象的不可捉摸的愁,变成一种具体可感的东西,并且使人感到,不仅人在愁,连物也在愁,天也在愁,地也在愁了。简直是愁满宇宙!真是不写人愁人更愁。 词人为何而“愁”呢?因为“佳节又重阳”,尤其一个“又”字,说明自从丈夫出门,她已经不是第一次独自一人过这令人“倍思亲”的节日了,这怎么能不使她格外感到思亲之痛呢!然而,词人又没直白内心的痛苦,而说“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字面上是说:重阳佳节睡在碧纱厨里,枕着玉枕,到了半夜,就觉得有些凉了。实际上是:由于思念丈夫,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虽时过夜半,还没睡着!一个“凉”字表面象是指天气,实际写心情,写其情绪的愁闷和心境的凄凉。思夫之愁情如此强烈,却又写得十分委婉、含蓄。 下篇主要写词人思夫的深切。一开头就写愁绪的难于排遣: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显然这是在借酒浇愁。然而以酒浇愁愁更愁,一直饮到“黄昏后”,非但没把词人的愁绪排遣掉,反而又勾出了一层新的愁绪“有暗香盈袖”。“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她想与丈夫一起分享这醉人的清香,但怎么能送得到呢?这无疑又勾起多愁善感的词人对丈夫更深切的思念。这揪心的离愁和缠身的别绪排遣不了,挣脱不掉。于是词人呼出感人肺腑的诗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莫道不消魂”直如破空而来,这是长期萦怀无法摆脱的思念之情的一次总爆发。“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诉诸画面表达渴念之意:重阳佳节,秋菊盛开,一阵清风吹来,珠帘闪动,一位美丽多情少妇闪出窗来,由于日夜思盼阔别久离的丈夫,而显得花颜憔悴、玉肌消减、弱不禁风!尽管思念之词未着一个,但人物内心隐秘却披露无遗。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之成为具体、易于理解的东西。她既善于描绘实景寄托感情,又善于虚拟幻象表达感情,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三、孀居之苦,孤独凄凉。在赵明诚生前,李清照词的情“愁”里面是对丈夫的款款情深,为的是表达对他的痴情,对于别期的抱怨,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李清照作为女性的那种阴柔之美。与赵明诚死后的词的创作相比较,这时期的词少了历经沧桑的无助。从某一种程度上可以说只是对自己情爱生活的一段告白,是痴情女子的情深意长的流露。李清照是幸运的同时又是不幸的。她拥有一个艺术熏陶很浓的家庭,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婚姻,与同时代的女性比较起来,她是站在了幸福的天台上了。而她又生于动荡的时代,历史又给她烙上了不幸的印记。在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夫妇被迫南渡。赵明诚在奉诏赴湖州任太守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夫婿的撒手人寰,使李清照的情感一下子被困在干涸的爱之河床上。在赵明诚死后,她居无定所,开始流亡,弄得是身心憔悴。她此时的感情寄托已经不复存在,糊里糊涂的就选择了第二次婚姻,最终这场婚姻瞬间破裂,李清照已经尝尽了人世间的酸苦,她的词里多了对往日时光的追怀,对前夫的爱和思念,以及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无奈,让我们看见了一个中年少妇的无奈与辛酸,读来让人不觉为之垂泪。时代的沧桑以及命运的变迁,性格的舛变,使她这个时期的作品充满了过去所没有的愁苦悲凉。这时期的情怀就像是在武陵春中所写的那样: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读着这首小词,我们仿佛看见一所古色古香的兼做书斋的闺房,案头堆着史书,妆台放着镜奁,一只宝鸭香炉,袅袅不绝地吐着沉香的氤氲。少顷,一位衣着淡雅的孀妇飘然轻移莲步,抬眼望了望窗外,转而踱进妆台,似想对镜梳妆,却又慵怠无力。终展开花笺,抒写了这首回肠荡气的心灵绝唱。在李清照的眼里,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地感到愁苦。这一时期,李清照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李清照虽为女性,但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如果仅仅停留在抒发儿女情感,写一些情意缠绵的文字,那是不足取的。李清照是柔弱的女子同时又是刚烈的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她同时又深切的关注着这个充满苦难的时代,把纤细深入到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她曾那样坚强的斥责统治者的投降政策。唱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之绝唱。她的声声慢更是把她的一生和全身心痛楚淋漓尽致的跃然纸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中字字透露出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十分精美细致地把一个女子从清晨到黄昏的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绪,衰伤之情,掺合着血泪的家国之痛,一种衰愁孤苦、度日如年的人生况味,表达得淋漓尽致。开篇写愁苦难禁,选用了罕见的七对叠字,一气贯下,卓越千古。它由一起床的百无聊赖,若有所失,无所寄托,寻觅的结果却只是“冷冷清清”,一无所获,反被孤独寡欢的气氛所包围,感到“凄凄惨惨戚戚”,将这愁苦之情,从肺腑中喷发而出,震撼人心,与耳边轰鸣不绝。其下孤独难耐,借酒消愁已不顶事,更添愁苦,而那正过旧时之雁,却能寄信与谁?想象只有伤心,而“憔悴损”何止是谎话,更是“人比黄花瘦”。最后将这孤独煎熬、难过,化为“点点滴滴”的梧桐雨,终于凝在一个“愁”字上,然而,用一个愁写怎能谈得尽呢?这样此结句犹如异峰突起,直指云霄,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怎能不叫人喊一声“绝”!这首词中不仅有个人的情愁,还有家愁,国愁,的确,她心中的情感又怎能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女性,是杰出的词人,更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这是她的骄傲,也是中国宋代文坛的骄傲。四、国恨家愁,柔情钢骨。虽是一个女子,但李清照的词同样具有凝重的历史感和士大夫的气质,抒发“河山之异”是他后期词做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宋王朝的前途成了这位奇女子的忧愁。如果说声声慢中的国恨家愁有些隐晦,而在绍兴五年的题八咏楼诗中,她大胆地引出了“江山之愁”:“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她的感慨不是为个人得失而发,而是以其雄浑之笔,抒发亟待复国之情。这首诗以其崇高的思想境界使沈约、崔颖等人的同题之咏黯然失色。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尽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此诗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也是对当时苟且偷生的投降者的鞭挞,表达了李清照爱国主义的情怀。 李清照晚年寓居南宋都城临安时,写了一首永遇乐词,写得悲惨、凄凉、催人泪下。 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面对元宵之夜,杭州城内张灯结彩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李清照思念故国之情油然而生,昔日汴州元宵盛况立刻浮现在眼前想想自己流落异乡,面容憔悴,两鬓苍白,哪里还有心思观灯赏景。“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岂不是一种与破碎的国家共命运的深层爱国心理的外化?落日像溶化的赤金,暮云合围着璧玉一样的圆月,作者不由感叹发问:人在何处?这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染柳烟浓,接下三句,是写早春之景。烟霭熏染的柳树,已经萌动;笛子吹奏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腊梅已经开过。虽已早春,但春意还不多。元宵佳节,天气虽好,难道就不会转瞬风雨?因此,当前的良辰美景,一点也引不起她的兴趣。词人的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才分高,名气大,又出身官宦世家,所以常有香车宝马来拜访她,请她喝酒,请她作诗,她都谢绝了。 回想当年在汴京时,自己有的是闲暇时间。在良辰盛会中,人们最重视元宵佳节。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戴上插着翠鸟羽毛的帽子,披上金线缝制的雪柳,打扮得整整齐齐,楚楚动人。如今,词人经历了太多的不幸,国破夫亡,自己被折磨的形容憔悴,蓬头霜发。白天怕人看见,只能夜间出去。元宵夜游人太多,她没有勇气面对眼前的热闹繁华,还是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吧。 李清照的词为我们展示了复杂、真实的内心世办,揭示出了一个生活坎坷、备受打击的知识分子女性的内心欲望、苦闷和追求,从而使人们感受到那个动乱时代和黑暗社会对女性的摧残和非人道的精神压抑。她笔下的愁十分准确感人,正如有人归结的那样:行香子“正人间天上浓”,愁有浓度了;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愁有长度了;蝶恋花“独抱浓愁无好梦”,愁成为有形体的了;生查子“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愁有容积了由此可见,易安写愁细、全、准,写出了不同背景情况下的愁,熨帖得当,词语既经锻炼又出于清新。然而,此时的李清照,所悲叹忧愁的不只是自己的命运。有才华、有抱负、有理想的一代词宗李易安,在“才藻非女子事也”的时代,没有自卑,没有妥协,而是以心抗世,执着地寻觅着女性的社会价值,敢于用文学形式表情达意,展现她一生的心路历程和全部的情感体验。她那“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婉约词,引起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的渗透兀自傲立,散发着独具特色的魅力;而才气兼备、不让须眉的李清照本身亦像是一首绝妙的词作,“表层从容柔曼,内里筋骨峥嵘”,耐人品味。暮年的李清照,伤感的是那个时代的女人的命运怎样被禁锢在寂寞深闺和萧条庭院之中,怎样变成一个忧郁寡欢、多愁善感的人呢,又怎是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得了呢?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李清照处在一个社会思想的制高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能,爱情之尊。李清照的孤独,是超越时空的孤独,环顾上下数千年,长夜如磐,风雨如晦,相知有谁?她那强烈的女性意识,是封建社会漫漫长夜里的一道闪电,无声地叩击着现代人的心灵之门!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长河中最杰出的女诗人,是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颇具影响的大词家之一。她的诗、词、文、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女性的真挚情怀,凭借一支笔,“睥睨前世,直欲压倒须眉。”结束语:总之,李清照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感情丰富的杰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