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铁路局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导书汇编标准化项目部成都铁路局二八年十月目 录标准化项目部管理框图1第1篇 管理制度标准化3项目部管理制度框图61 技术管理制度71.1工程测量制度71.2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81.3施工技术交底制度81.4开工报告申请制度91.5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度101.6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制度111.7变更设计管理制度111.8基础技术资料管理122 质量管理制度132.1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制度132.2工程质量试验制度142.3样板引路制度142.4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142.5隐蔽工程检查制度152.6成品保护制度162.7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162.8质量回访保修制度162.9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173 安全管理制度203.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03.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203.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213.4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213.5自升式架设设施装拆及检测、验收登记制度。223.6安全检查考核制度。223.7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223.8意外伤害保险制度223.9应急救援制度233.10营业线施工安全制度233.11安全事故报告制度233.1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243.13 “事故易发点”施工方案报批制度253.14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273.15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284 计财管理制度294.1分包与劳务用工制度294.2验工计价管理制度304.3计划、统计与进度管理制度314.4成本核算管理制度324.5财务管理制度344.6合同管理制度364.7分配与奖励管理制度375 综合制度385.1信息管理制度385.2岗位责任制度385.3文明施工制度405.4施工机械与设备管理制度415.5宣传与保密制度425.6项目例会与施工日志制度435.7环境保护制度455.8廉政管理制度455.9文物保护制度475.10架子队管理制度485.11 工程材料消耗逐日统计制度48第2篇 人员配备标准化491 总则511.1 标准组织机构框架521.2岗位设置标准框架532机构设置542.1设置的原则和要求542.2项目部和作业队的职责553 人员配备623.1项目部的人员配备623.2作业队的人员配备684 人员教育及培训724.1教育培训的要求724.2教育培训的类型及组织形式734.3岗位培训的工作程序744.4 教育培训的实施744.5 教育培训的检查及考核775 人员考评要求775.1 考评内容785.2 考评形式795.3 奖罚79第3篇 现场管理标准化81标准化项目部现场管理框图831 总则842 文明标准项目部管理842.1项目部选址要求842.2项目部硬件设施要求852.3项目部标示标牌要求863 文明标准工地管理883.1工地场地要求883.2施工运输道路要求893.3现场各种材料堆放与布置要求903.4现场施工机械使用停放要求913.5大中桥工程文明工地要求913.6隧道工程文明工地要求933.7路基及小桥涵工程文明工地要求953.8房建工程文明工地建设标准964 现场工装设备管理要求984.1总体要求984.2设备管理目标984.3设备管理机构要求984.4现场设备使用要求984.5设备管理检查和考核要求995 物资管理要求1005.1总体要求1005.2物资计划管理要求1005.3物资的料源调查要求1005.4物资供应管理要求1015.5原材料进场和复试取样管理要求1015.6材料使用登记管理办法1025.7物资管理检查与考核办法1026 现场作业管理要求104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1057.1总体要求1057.2组织机构1057.3法律法规收集和适应性评价1057.4危险源调查和风险评价1057.5目标、指标、管理方案1067.6人员培训1067.7协商与沟通1067.8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1067.9工地医疗卫生1067.10职业病防治1077.11应急预案1087.12监测和测量1097.13纠正和预防措施1098 施工过程技术资料管理要求1108.1总体要求1108.2设计文件管理要求1118.3 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管理要求1118.4质保资料管理要求1118.5检查与考核1129 竣工资料编制管理要求1139.1文整方面的有关要求1139.2资料的组成与组卷1149.3工程总结和工程日志的内容要求1169.4工程数量及汇总要求1189.5竣工图要求1199.6资料移交要求1229.7特别注意事项:1249.8检查与考核12510 合同管理要求12610.1总体要求12610.2合同评审12610.3合同实施控制12610.4合同终止和评价127第4篇 过程控制标准化129项目部过程控制管理框图1321 施工准备阶段1331.1开工准备1331.2开工报告1352 工程施工阶段1352.1 质量控制1352.2 安全控制1422.3进度控制1502.4成本控制1562.5环保控制1592.6技术创新1663 工程收尾管理1713.1工程竣工收尾1713.2工程竣工验收1713.3工程竣工结算1713.4工程竣工决算1723.5工程回访保修1733.6工程考核评价173附件 成都铁路局标准化项目部检查评分标准173179 / 186标准化项目部管理框图第1篇 管理制度标准化制度是项目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实行施工企业项目部管理制度标准化,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制度形式,明确界定施工企业在铁路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中必须遵循的管理要求,提供科学成熟、简洁高效的管理模式,为最终实现既定目标提供行动指南。管理制度既是对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铁道部有关的建设管理规章和办法、铁路局及项目管理机构有关管理规定与要求的贯彻与细化,也应该是施工企业项目部构建职责分明、管理科学、高效运作平台的自发要求。本篇是从建设单位角度出发,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计财管理、综合管理五类,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基础制度建设提出要求,明确了在铁路局建设项目管理中,施工企业必须建立的基本制度,每项制度应包含的内容和应达到的管理要求。各施工企业项目部应在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实际和企业管理模式,补充添加及细化相应的管理制度。项目部管理制度框图1 技术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在基础技术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的一些制度,包括工程测量、施工图现场核对、施工技术交底、开工报告申请、编制作业指导书、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变更设计管理、基础技术资料管理这八项制度。技术管理制度的编制由总工程师负责,工程部为主责部门,工程部部长具体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建设指挥部相关要求、工程实际情况以及路局、施工企业集团公司要求进行编制,并在正式开工前完成,由项目部各部门会签、领导审核后,以文件形式签发,并报送建设指挥部、监理单位备案。1.1工程测量制度1测量组织及人员1)项目经理要根据施工需要配齐经培训、懂专业的专职测量人员,作业队中必须明确指定负责的专职干部。2) 项目部必须制定测量责任制,并按要求考核。2施工桩橛交接和施工复测1)施工桩橛交接和施工复测由项目部总工牵头组织测量人员进行。2)交桩和复测手续完善,各种数据按要求核对。3.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1)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必须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两人换手复测进行,其测量误差必须符合测规要求。2)所有记录、计算资料不得涂改,复核签字手续必须完善,未经复测和复核的桩橛不得交付施工。3)重要桩橛必须按规定设置护桩,并定期进行复测。 4.测量仪器1)测量仪器严格按有效期进行使用,按规定进行校正和周检。2)各种仪器资料均应分项保存建档,目录清晰,内容齐全,妥善保管。1.2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1接到施工图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必须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2施工图现场核对,监理单位由监理分站的负责人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施工单位由技术负责人带队,相关技术人员参加。3监理、施工单位必须明确施工图现场核对的重点内容、核明问题处理方式。4各单位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责任。1.3施工技术交底制度1工程开工前必须组织图纸会审,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全面学习、熟悉、审核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2技术交底应包括设计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和关键工序(部位)交底等内容,各种交底内容应有书面记录,参加交底的技术人员及被交底人应有签认手续;3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坚持施工组织设计总体交底和分项工程阶段性技术交底相结合的原则;4设计交底应在各分部工程实施前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代建设单位组织召开,由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交底;5施工技术交底应在工程实施前一周内对施工队进行交底,并应该展开层层交底至作业班组及各作业人员,并有书面记录及签认手续;6关键(工序)部位交底应针对该(工序)部位作业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交底,明确工序纪律和工艺要求,以确保达到质量要求。各单位工程开工前,均应由施工单位向各相关的分包管理人员(如果有)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交底要求同上,并形成交底的记录。7单位工程竣工后应将各级技术交底卡汇集整理装订成册。1.4开工报告申请制度1. 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办理完善各项准备工作,并经建设指挥部批复同意或备案后方开工。2.合同标段及重点工程开工报审表必须于开工前10天报监理单位,由建设指挥部工程管理部核实开工条件。3.合同标段和重点工程开工条件:1)承发包合同已经签订;2)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机构已设立,主要管理人员按投标承诺或合同规定已到位;3)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已经完成,并按规定的程序完成审批;4)主要施工图纸已经完成复核工作;5)主要施工便道已经贯通,工地布置、施工用水、用电、临时房屋和便道能满足开工要求;6)施工复测已完成;7)征地、拆迁工作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8)工地实验室已经建立,并能满足施工要求;9)主要物资(材料)订货能满足连续施工要求;10)施工用主要的机具、设备已进场。其中重点工程划分由项目管理机构参照以下原则自行确定:1)特殊地段路基加固处理工程。2)特大桥、跨等级航道及省道以上公路的桥涵。3)隧道工程。4)铺轨架梁工程。5)通信、信号、电力工程。6)控制工期工程。4单位工程开工申请报告必须于开工前4天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完成审查、审批工作后并报项目管理机构工程管理部工程部备案。单位工程开工条件:1)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能满足施工需要;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编制完成并经审批;3)地质复核工作已经完成;4)单位工程施工图核对工作已经完成;5)机械、设备、材料和劳动力准备能满足开工需要;6)工点放样已完成,并已经监理工程师确认。7)“三通一平”已完成;8)先期施工的试验工作已完成。5.重要的临时工程开工申请必须由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开工。其开工报告手续按单位工程开工报告程序办理。6.营业线施工应按程序办理开工报告申请手续。7.凡新建、停建后复工的施工标段工程及单位工程,都应在正式开(复)工之前,办理开(复)工报告审批手续。1.5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度1.项目部编制作业指导书必须针对施工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向施工人员交待作业程序及方法,以及注意事项。2.项目部必须对软基处理、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钻孔桩、扩大基础、墩台模板与混凝土、悬灌梁、预制梁、现浇连续梁、梁板安装、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开挖及支护、隧道衬砌、既有线加固和道岔拨接等施工过程或施工工序,必须结合现场施工实际和特点,逐项编制作业指导书,达到作业程序简明易懂,操作方法具体可行,施工过程有序可控,质量标准满足要求。3.编制作业指导书的专业技术干部,必须要掌握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安全规定、环保水保政策,依据本单位施工装备,环境作业条件,各项专业技术,习惯施工方法进行编制。4.作业指导书的执行。作业指导书必须经过总工程师审批后下发执行。必要时,报上级技术部门审批实施。5.指导书发放和接收必须统一编号和登记。1.6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制度1.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重点隧道、大跨度桥梁、深厚软基和岩溶处理工程等),项目部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2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后,项目部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经企业局级(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才能实施;必要时由项目管理机构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后实施。3优化施工方案可使设计与现场更相符,节约施工投资。做好这一策划必须坚持设计图纸审核,加强现场调查,在学习和领会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对各专业施工图纸进行优化,包括方案优化,形成记录,书面提交建设和设计单位确认、修改,并得到正式书面答复意见;必要时邀请专家论证和审查。1.7变更设计管理制度1.项目部的更设计管理按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执行。2.类变更设计由主体单位提出变更理由和技术经济比较资料,经建设单位审查同意后提交原设计单位研究。原设计单位在征求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有关方面意见后,按照建设单位要求负责编制变更设计文件。变更设计文件经院总工程师审查后,按照规定程序报原批准单位审定(如有不同意见应一并附送)。以正式文件批复。变更设计文件由建设单位分发有关单位。3.类变更设计由主体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理由和技术经济比较资料,经其建设单位审查同意后提交原设计单位研究。原设计单位在征求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有关方面意见后,负责编制变更设计文件。变更设计文件经处一级的总工程师或总体设计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审查后报建设单位审定(如有不同意见应一并附送)。建设单位以变更设计通知单(附必要的图表,格式见附件)通知有关单位。4.变更设计应充分考虑对后序专业的影响、凡影响后序专业者,应及时向后序专业提供变更设计资料,后序专业应将变更的有关内容纳入施工图5.变更设计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分工进行,严格遵守“先批准,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纪律,未经批准自行变更和施工的要承担技术责任。1.8基础技术资料管理1.技术资料由各级技术部门具体负责,定人定岗、实行分级管理。2.技术资料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在建项目各级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标准设计图纸、有关协议纪要、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计划、作业指导书、变更设计、技术交底、试验和检验资料。各种技术资料、记录、施工技术总结,以及设计施工规范、规则、标准手册、科技情报资料、技术活动资料(含文字、图片、图纸)等。3.项目部主管部门要指定一名技术干部负责资料管理工作,并督促和指导各队的专职资料员对技术资料进行管理。4.各工点主管技术负责人均应建立单位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系统汇集施工原始资料,处理有关施工技术问题,编制施工小结和编制竣工文件。各种技术资料做到内容填写正确,字迹工整,目录清晰,存档规范。2 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是为确保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主要包括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工程质量试验、样板引路、质量检查申报与签认、隐蔽工程检查、成品保护、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质量回访保修、关键岗位上岗这九项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编制由主管安全质量的项目副经理负责,安质环保部为主责部门,工程部为配合部门,安质环保部部长具体组织相关质量工程师、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等,根据项目管理机构相关要求、工程实际情况以及集团公司要求进行编制,并在正式开工前完成,由项目部各部门会签、领导审核后,以文件形式明确,并报送建设指挥部、监理单位备案2.1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制度1.凡进入工地的原材料,必须经过质量员的检查,凡经检查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拒收,不准用于工程。2.对进入现场的材料、设备、构配件,项目部必须进行验证:1)书面验证:材料质保书、合格证等。2)外观验证:钢筋外表锈蚀程度,水泥的生产日期,水泥是否有结块现象等,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退货。3)数量规格验收:数量是否正确,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和标准。4)材料复试:材料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3.对已验收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堆放,并做好标识。4.一旦发现复试不合格的材料、设备、构配件必须分开堆放,并做好标识。5.项目部应有专人做好每批材料、设备、构配件的收料记录。6.材料进场必须与现场监理取得联系并告之情况,并配合监理平行抽检。7.材料员必须持证上岗。2.2工程质量试验制度1.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按合同约定设立现场试验室,并经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按有关规定开展试验检测工作。2.凡发往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在开工前根据设计文件和现行验准进行检验鉴定,不合格又不能降级使用的原材料,严禁用于工程。3.如使用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试验人员有权决定停止使用,并责令清除出场。4.对粗、细骨料料场选择,应遵循先试验,后进场的原则,不得边购、边进、边试、边用,不合格的地材,禁止进场。5.工程实体、构件、原材料、配合比等试验,检验指标与频率必须严格按新验标执行。2.3样板引路制度1.项目部对每道工序的第一板块,要在设计规范要求下,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使之符合设计规范要求。2.对该板块进行项目管理机构、监理、设计和施工的四方验收,验收合格的板块作为整道工序的样板工程。3.该工序的各板块需以该样板施工为指导,各施工方法均需按样板为要求,以确保该工序的各板块均达到样板的要求。4.对不符合样板施工要求的施工方法坚决给予否定,违者按章处罚,做好样板的唯一性,权威性。5.将这一制度深入运用到每道工序中,确保整个工程均达到样板工程要求。2.4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1.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应严格遵守施工过程中验收“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交接检;2.每道工序完成后,应由作业班组班长对工序质量进行自检,经自检合格后需签署工序质量评定表并提交现场质量员;3.后续工序实施前,应对上道已自检工序进行互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后道工序施工作业;如验收不合格,则应及时通知现场质量员,并不得进入后道工序施工;4.各工序完成后,应由项经部质量员进行专检,经验收合格后填写报验资料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报请监理验收。5.未经质量检查工程师、监理人员签证的工程项目,不予计价、拨款。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质检工程师不予签证。1)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因质量不合格构成安全、质量事故尚未处理者。2)由于施工错误或处理质量事故而增加的工作量。3)缺少应具备的隐蔽工程检查证、工程质量评定资料、及各种试验报告资料。4)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没有出厂合格证书或试验鉴定资料。进场原材料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或使用建筑材料替代品。5)未按变更程序办理手续或擅自变更设计者。2.5隐蔽工程检查制度1.隐蔽工程是指工程竣工后不能外露的部分。隐蔽工程必须经检验合格并签认后才能覆盖。2.凡隐蔽工程,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质检工程师、施工队长联合检查。自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3.对于隐蔽工程的签证,应由施工单位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共同检查或复查。隐蔽工程覆盖前必须由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重要的隐蔽工程还必须通知项目部,必要时请建设单位一同检查验收。4.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认自行覆盖,不予验工计价。并应揭开补验,由此产生的全部损失和其它一切费用由施工单位自负。5.隐蔽工程检查证,应描述详尽,用词准确规范,数据可靠,签字齐全。2.6成品保护制度1.根据作业指导书、质量管理规定中相关条款,对工程产品进行标识防护,并统一全施工现场的成品保护标志;2.科学地安排施工作业程序,特别是交叉作业安排要合理;3.进行全员的文明生产和成品保护的职业道德教育;4.对工程中已完成的部位(成品或半成品)应进行防护,以防止成品可能发生的损坏和污染;5.对已经完成的产品,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部位进行切实有效的产品保护;6.对竣工交付前的产品进行标识防护,并根据工程合同或业主的要求,进行特殊防护;7.竣工交验时提供正确使用和保护的说明,做好回访保修工作。2.7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1.项目经理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发生或发现以及可预见的质量、进度、经济、技术等事件和问题,必要时应书面报总监,总监签署意见后报建设方。2.如工程范围内发生、发现或可预见的质量、进度、经济、技术等事件和问题,及时向业主报告。3.凡属重大事件和问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如有人伤亡,先组织人员送医院抢救,落实保护现场应急措施,必须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内立即向业主汇报和监理报告,并按事故处理要求,报相关部门。4.对工程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做到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查明事故责任单位及主要责任者,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的措施。事故处理报告及处理意见应建立档案,事故处理完毕应建立事故处理档案。2.8质量回访保修制度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协议条款实行竣工工程质量回访和保修。施工单位应按约定的保修项目、内容、范围、期限及保修金额和支付办法,进行保修并支付保修金。2.工程质量回访形式由项目经理部派人登门专访,收集顾客对工程施工意见,了解工程使用情况。3.工程质量回访内容对顾客进行质量回访,主要征询顾客对工程运行、使用一段时间后质量情况,并填写工程回访单,请顾客签证。对顾客反馈的意见及时整改,并进行保修服务,使用户放心、满意。4.施工单位未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设施要求施工,造成的质量缺陷,由施工单位负责返修并承担经济责任;必须在接到修理通知以后合同约定期限内(无约定按7天计)内派人负责修理。5.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由设计部门承担经济责任。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其费用按有关规定由设计部门支付。6.因使用单位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缺陷,由使用单位自行负责。7.因地震、洪水、台风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问题,按合同约定解决,无约定时,施工单位、设计部门不承担经济责任。2.9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1.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必须适应发展需要,满足建设高标准铁路能力的需求。2关键岗位是指: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测量员、机械员、预算员、统计员、计划员、劳资员、定额员、财会员等。3关键岗位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未经培训,没取得上岗证一律不得上岗。关键岗位人员可自行组织培训,有条件的也可为外培训。4岗中培训施工员培训:由项目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含技术规范,质量验评标准,施工图要求,施工工艺流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等。培训频率为每年12次。质检员培训:由项目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含质量验评标准,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检验方法,规范标准中的各种参数等。培训频率为每年12次。安全员培训:由项目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国家劳动卫生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标准、工地安全制度、典型事故案例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培训频率为每年23次。材料员培训:由项目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含学习各种工程材料的特性分类,物资供应及计划管理知识,物资验收、保管、发放、运输、消耗管理等。培训频率为每年12次。试验员培训:由中心实验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项目部协助配合,培训主要内容含检验试验标准,检验试验参数,检验试验报告,检验试验仪器操作方法,检验试验仪器校正周期,高性能配合比的配制、路基填料的控制等。培训时间,根据需要,适时组织。测量员培训:由项目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含测量仪器使用及校正方法,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平差、曲线测量要素的计算,测量精度的控制要求等。培训时间,根据需要,适时组织。机械员培训:由项目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含机械操作规程、机械维修保养知识、机械设备管理规定、机械安全装置等。培训时间,根据需要,适时组织。预算员、定额员培训:由项目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内容含铁路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办法,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的基本计算,国家及地方铁路定额知识,各种费率的取值计算等。培训时间,根据需要,适时组织。统计员、计划员培训:由项目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含计划统计的岗位职责,计划统计的基本要求,工程的现场情况,工期网络进度图的编制方法等。培训时间,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劳资员、财会员培训:由项目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含劳资、财会岗位知识,劳动人工费的计算,国家、地方、单位的各项财务规定,会计核算的方法,劳务计价的原则,财务科目的确定等。培训时间,根据需要,适时组织。3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自升式架设设施装拆及检测与验收登记、安全检查考核、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意外伤害保险、“三同时”、应急救援、营业线施工安全、安全事故报告这十项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由主管安全质量的项目副经理负责,安质环保部为主责部门,工程部为配合部门,安质环保部部长具体组织相关安全工程师、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等,根据项目管理机构相关要求、工程实际情况以及集团公司要求进行编制,并在正式开工前完成,由项目部各部门会签、领导审核后,以文件形式明确,并报送项目管理机构、监理单位备案。3.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项目部应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措施,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职责。2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明确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3.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1.“三级”安全教育制度项目部、作业队、工程队、班组要对新招用的和转换工种的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本职工作的操作技能和安全规程。2.开工前安全教育制度每一单项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应对全体职工进行针对工程技术措施、施工方法、方案、工艺、质量标准的教育,以及重点、难点工程的安全和技术培训工作。3.经常性安全教育制度经常性安全教育应贯穿施工全过程,按照时间、单位、工种、工序等分期分批分片进行安全注意事项的提醒教育。利用板报、广播、标语等形式进行安全意识教育。4.“四新”技术培训制度在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时,首先对直接接触和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进行具体的方法、性能、规程等的技术培训,然后再上岗。5.重要工种培训制度对爆破、电气焊、架子工、车辆司机等特殊的重要工种,要送到劳动部门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6.一般性技术培训制度对于一般性的工种和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常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可以采用“以老带新,以师带徒”的方法。3.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1.工程施工前,项目部必须建立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检查各级交底记录。2.项目部要在安全检查中,重点检查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3.对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落后的作业队、工班,项目部必须实行严格的考核。3.4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1.从事地下作业、高空作业、铺架作业、爆破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2.项目部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建立专门的档案,进行动态管理。3.项目部必须落实专项的检查与考核要求,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实行情况进行监督。3.5自升式架设设施装拆及检测、验收登记制度。1.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2.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3.项目部要明确主管部门及检查要求,加强过程管理。4.出现违反上述要求的问题,项目部必须确保及时纠正,并落实严格考核。3.6安全检查考核制度。项目部要按照铁道部关于建立铁路建设项目激励约束考核机制的指导意见(铁办200735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项目安全检查评比考核办法。1.“三工”安全检查制度实施工前安全准备检查、工中安全作业检查,工后安全交接检查。2.“三检”安全制度即做到同工种之间自我检查,同工序之间互相检查,同工序上下班之间、多工种的上下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3.经常性安全检查制度项目部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检查;作业队每周应进行一次检查;班组每天进行一次检查。其间还应组织不定期的检查,对重点桥、隧、涵、路基等工程增加检查的力度和次数,并做好检查记录。3.7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3.8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施工单位必须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3.9应急救援制度1.项目部应按照铁道部、成都铁路局及项目管理机构的应急救援管理办法制定符合施工实际的应急救援预案。2.项目部应确保应急预案能正常运转,在需要时立即启动。3.项目部应做好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并做好演练记录,持续改进。3.10营业线施工安全制度1.各营业线相关的施工单位项目部必须及时收集铁道部、成都铁路局及项目管理机构关于营业线施工相关的管理规定,并及时更新、补充内部相应的管理制度。2.营业线相关的施工,必须遵循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并做好重点控制措施。3.营业线施工封锁项目必须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并在运营、设备管理单位、建设相关单位等按规定实行把关到位后,方可实施。并按施工前、中、后的重点控制要求做好相应工作。4.新线开通启用、封锁拨接施工、插入工程道岔、桥涵顶进、换梁等对营业线安全影响较大的施工,必须制订安全专项方案,明确安全相关责任人和安全措施,作为施工方案的一部分。3.11安全事故报告制度1.项目经理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发现或预见安全事件和问题时,必须及时书面报总监,总监签署意见后报建设方。2.凡属重大事件和问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项目经理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赶赴现场。如有人伤亡,先组织人员送医院抢救,落实保护现场应急措施,并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内立即向业主汇报和监理报告,并按事故处理规定要求,报相关部门。3.配合做好对工程事故的调查处理,配合事故调查部门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查明事故责任单位及主要责任者,负责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的措施。4.事故报告、整改情况应及时存档,事故处理完毕应建立事故档案。3.1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要求,为确保生产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1一般规定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库必须设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明火。从事电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动火审批制度。2施工现场消防管理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消防管理小组,组建义务消防队。消防队员要定期进行教育训练,熟悉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做到能防火检查和扑救火灾。现场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做到布局合理,经常维护、保养,保证消防器材灵敏有效。电工、焊工从事电、气焊切割作业,要有操作证。因施工需要搭设临时建筑,应符合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库房应用非燃材料支搭。库管员要熟悉库存材料的性质。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用电符合防火规定,不准在建筑物内、库房内调配油漆、稀料。建筑物内不准作为仓库使用,不准存放易燃、可燃材料。需要进入工程内的可燃材料,要根据工程计划限量进入并应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施工现场,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严禁吸烟。有条件的,现场应设有防火措施的吸烟室。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m ,两瓶同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m 。3每月检查各项防火措施,消除火灾隐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4建立消防安全和应急预案制度,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5建立动火须知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发生,确保“谁动火、谁负责”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3.13 “事故易发点”施工方案报批制度为强化施工安全科学管理,突出现场安全防范的重点与难点,大力减少伤亡事故,推动生产经营稳步发展,凡涉及易发事故的关键工序和点源及时编制施工安全方案,并实行逐级审批报告制度,具体规定如下:1. 营业线施工:过轨;与运营线并行地段机械作业;桥涵顶进、接长及扣轨扣梁;开挖运营线路肩或坡脚挡墙基坑、护锥、路堑、电缆施工;线路封锁拨接;运营线上自动闭塞或轨道电路区段上作业;材料装卸与堆码;施工运营线防洪和排水;运营线旁砍伐树木;运营线通信、信号、水电等设施防护;临时道口(平交与立交)2. 隧道施工洞口段开挖(控制爆破)装碴与运输围岩量测;防水与排水;支护与衬砌;通风与降尘;特殊地质施工(瓦斯、断裂带、富水砂层、溶洞、软弱围岩、浅埋等)冬季施工塌方处理预案;供电与电气设备。3桥梁施工基础(明挖、人工挖孔桩、钻孔桩);墩台;制梁、移梁、架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斜拉悬臂浇注;桥面系工程;深水桥施工。3.14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1安全生产措施费(以下简称措施费)是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而单独设立的专项费用。措施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专款专用,不得增减。其涵盖范围如下: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制度)的编印费用;安全标志的购置以及宣传栏的设置(包括报刊、宣教书籍、标语的购置)费用;安全培训费用;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置以及保健急救措施的费用;基坑临边防护和坑壁内支撑、基坑支护的变形监测以及危房鉴定加固费用;安全带、安全帽及脚手架、提升架等架体内外安全网的购置和检测费用;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阳台周边、楼层周边以及上下通道的临边安全防护费用;变配电装置的三级配电箱、外电防护、二级保护的防触电系统购置费用;起重机、塔吊等起重吊装设备(含井字架、龙门架)与外用电梯的安全检测、安全防护设施(含警戒标志)费用;卸料平台的临边防护、层间安全门、防护棚等设施费用;施工机具的临时防雨工棚和外围护栏的安全保护议施费用; 隧道施工等地下作业中的通风、低压电配送等有关设施、监测费用和上下层间安全防护费用;用于水上、水下作业救生设备、器材购置和设置临边防护、警示设施费用;抢险应急措施设备费用,包括供水、燃气工程抢险工作中所需的特殊防护费用;交通疏导、警示设施费用。2施工中建设指挥部和监理单位要督促项目部做好安全工作,检查发现问题责令整改。施工单位不按规定使用措施费或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责令其改正,停止措施费划拨,同时上报主管部门,据情况追究有关责任,并纳入施工企业信用评价。3施工承包合同中应明确约定措施费的额度、提取、支付、专款专用以及违反约定造成损失后赔偿等条款,否则,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证。3.15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 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应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单位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2使用单位应教育本单位劳动者按照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3. 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并应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4使用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技术部门验收。4 计财管理制度计财类管理制度由计财部负责在项目部成立后立即牵头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负责牵头按年、季、月定期检查与落实,对实施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4.1分包与劳务用工制度1分包队伍在签订工程合同之前,必须接受总包单位的资质审查,审查内容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施工企业安全资质证书、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情况等。2根据平等、协商、同步的原则,总包单位和安全部门与分包队伍必须在签订工程合同的同时,签订安全协议书,安全协议书要明确双方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安全部门根据工程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安全要求,分包队伍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协议书中提出的各项条款,明确应该承担的责任。3分包队伍必须有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现场必须有安全主管领导,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同时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根据纵向到底的原则,生产班组必须有兼职安全员,组成强有力的安全管理网络,确保整个施工作业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职工的生命安全。4总包单位施工作业队对分包队伍要有专人进行管理,进行施工工序、安全、质量、治安、消防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做好每道工序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加强对分包队伍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施工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5分包队伍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全面接总包单位对所有作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遵守和执行总包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必须服从总包单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6总包单位必须经常性对分包队伍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在施工中做到“三不伤害”,并要及时向他们传达和贯彻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指示,分包队伍安全主管必须参加施工现场的有关安全会议,布置落实,做好现场的安全工作。7分包队伍的安全主管及专职安全员对所属施工现场,要经常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总包单位将定期按照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进行检查,分包队伍对总包单位检查出来的事故隐患,要定人、定时、定措施落实整改工作,不得以种种理由拖延整改。8分包队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未经施工现场同意,不得动用现场的机械设备。由于施工需要新增加特种作业人员,可向总包单位安全部门申请代培。9总包单位安全部门及施工作业队必须检查督促分包队伍在施工中不得以节省开支为由削减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特别是风险性较大的作业比如高空作业,其安全围护设施及职工的个人防护用品必须按规定全部到位。10分包队伍在施工中必须做好现场的文明施工工作。完成总包单位交给的各项文明施工任务,接受总包单位文明施工检查小组的评分考核,对文明施工搞得好的分包队伍及其职工,总包单位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否则根据考核情况予以经济处罚。11.分包队伍发生伤亡事故,应及时上报总包单位,对事故不得隐瞒和虚报。接受事故调查小组的调查和处理,执行安全协议书中规定的有关条款。做好“三不放过”工作,避免事故的重复发生。12.根据施工特点。分包队伍职工的增减情况必须按时书面通知总包单位有关部门。不准招收童工、盲流人员、残疾人员及其他不适应施工作业的人员,提高人员的素质,确保施工安全。4.2验工计价管理制度1.验工计价依据:施工合同(含补充合同)及招标文件(含补遗书)、投标书;实际完成质量合格的工程数量;2.验工计价采用月份验工计价和末次验工计价两阶段办理。3总承包风险费用和调整合同价格1)总承包风险费用按工程总承包费用的比例,以风险包干费所包含的范围、内容,根据建设指挥部批复并已计价的变更设计,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经项目部相关部门及领导审核、审批后进行验工计价,总额控制在合同总价中风险包干费总额范围内。2)调整合同价格按照“施工承发包合同”中规定和费用编制办法,根据建设指挥部批复的数量及金额,按年度进行验工计价。4.进度款的支付及质量保证金的扣留5.验工计价报送材料内容和要求1) 验工计价单;2) 以工程量清单分章节编制的验工计价汇总表;3) 以工程量清单编制的验工计价表;4) 按工程量清单格式编制的已完工程数量核定表;5) 建设单位已批复的变更设计汇总清单;6) 验工计价资料以A4纸打印,同时还需提交一份电子文本。6.有下列情况之一,不予计价1)无计量资料,2)因施工缺陷而增加的工作量;3)质量不合格需要返工或待处理的工程;4)未按时报送验工计价资料的;5)未按格式报送验工计价资料的;4.3计划、统计与进度管理制度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uman-MOG-specifying-DNA-生命科学试剂-MCE
- HGS101-生命科学试剂-MCE
- HDAC-IN-91-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太阳能发电设备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福建供电服务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主公开招聘高层次工作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小学保安员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技术服务合同的核心内容
- 餐饮行业特色运营方案
- 2025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教师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00题(含参考答案)
- 越战老兵进校园演讲稿
- CT检查设备十大品牌简介
- 英语中的时间表达(示范课例)
- 项目产品研发各阶段质量控制输出文件
- 脊柱外科进修汇报
- 《史记》上册注音版
- 苏州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纲要课程笔记
- 危重症患者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件
- 《学术英语(综合)》课后答案
- 计划生育证明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