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物学,主讲:李安宁Tel-mail:lianning110.119,.,2,1绪论,1.1动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2动物学研究发展动态1.3生物的分界和动物在生物界的地位1.4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1.5动物界的类群,.,3,1.1动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动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动物学的研究方法,.,4,动物学(Zoology)是研究生物学(Biology)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和有关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一、动物学的基本概念,.,5,二、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了解自然界的动物,认识其生命活动的规律(包括分布、数量、生理、遗传、发育、生态、行为、进化等);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动物新品种培育、畜禽饲养、水产养殖、野生动物保护等;有害动物的防治:农业、林业的有害动物控制,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寄生虫病防治等;,.,6,促进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人类的膳食营养、疾病防治,促进健康长寿等。模式动物应用于生命现象的机理的研究和人类相关疾病模型的研究其重要作用;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动物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动物生态学研究有利于解决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重大社会问题,改善人类生活环境。,.,7,主要模式动物,原生动物:草履虫、疟原虫、变形虫腔肠动物:水螅和水母扁形动物:涡虫、吸虫、绦虫线形动物:线虫环节动物:蚯蚓、水蛭、沙蚕软体动物:河蚌、蜗牛节肢动物:昆虫、蜘蛛、虾、中华鲎,棘皮动物:海星、海参尾索动物:海鞘头索动物:文昌鱼鱼:斑马鱼两栖类:娃娃鱼、爪蟾爬行类:蜥蜴、蛇、龟鸟类:鸡、鸽哺乳类:啮齿类、兔类、灵长类,.,8,三、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描述法-描述动物外形特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等;综合比较法-不同动物系统比较,例如哺乳动物七个颈椎;实验论证法-控制条件,对动物观察,了解生态习性;多学科技术交叉法-分子生物学技术、系统分析、计算机技术等交叉运用。,.,9,动物形态学:研究动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大体结构和显微结构。如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分类学:根据动物形态、解剖、生理上的相似程度,将动物进行科学的分门别类,并反映出动物彼此间在进化发展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如鱼类学动物生态学:研究动物有机体与其整体之间的关系。,四、动物学的分支学科,.,10,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及各器官的机能。如家畜生理学动物遗传学:研究动物亲子之间的同和异(即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如动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分子的构造和活动,并对其作微量分析。仿生学:研究生物各系统的结构性质,能量转换,信息过程,并将所获得的知识用来改善现有的或模拟的器官,创造新仪器设备。,.,11,1.2动物学研究发展动态,动物学的发展史中国的动物学发展现状动物学的发展趋势动物学工作者的必备条件,.,12,一、动物学的发展史,描述性动物学阶段;实验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生物学多学科交叉阶段。,.,13,19世纪前:描述性动物学阶段,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在动物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动物自然史、动物的组成部分、动物的繁殖等。认识了520多种动物,并首次运用了属(genus)和种(species)作为分类的范畴,被认为是系统分类学的先驱,他的工作被看作是动物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创立的开始。1735年瑞典的林奈(Linnaeus,C.17071778)的自然系统(NaturalSystem)一书,创立了纲、目、属、种、变种五个分类阶元和“双名法”。,.,14,中国古代时期的动物学史,歌谣诗经(公元前1100)提到鸟类77次,如鸠、鸡、鹭、鹤、鹳、鸳鸯等,为最早记载鸟类的古籍。尔雅(作者不详)是出自秦和西汉时期(约在公元前200)的辞典性著作,精辟定义鸟兽等动物,如“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李时珍(1518-1593)的本草纲目(1596年出版)列有动物400种,分隶于虫、鳞、介、禽、兽等类型。,.,15,19世纪20世纪30年代:实验生物学阶段,18381839年,两位德国学者施莱登(Schleiden,M.J.18041881)和施旺(Schwann,T.18101882)创立了细胞学说;1859年英国的达尔文(Darwin,C.R.18091882)在物种起源(TheOriginofSpecies)一书创立了进化学说;1876年英国的华莱士(Wallace,A.R.18231913)的动物的地理分布(Thegeographicaldistributionofanimals)一书是动物地理学发展的一个标志。,.,16,奥地利的孟德尔(G.Mendel,18221884)以豌豆的杂交试验发现其后代相对性状遵循一定比例,即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美国的摩尔根(T.H.Morgan,18661945)等人以果蝇为材料,研究发现了连锁、互换和伴性遗传规律,并把遗传学和细胞学结合起来,确立和发展了染色体遗传学说。摩尔根等人把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gene),因此染色体遗传学说又称基因学说。,.,17,20世纪3060年代:分子生物学阶段,20世纪3060年代,研究集中于生命本质密切相关的生物大分子,即蛋白质、核酸和酶等方面。,美国的沃森(JamesWatson)和英国的克立克(FrancisCrick)合作,于1953年阐明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获得诺贝尔奖。,.,18,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学多学科交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和引入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的概念、方法和技术,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宏观生命科学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生态学的理论和知识正在为解决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重大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微观生命科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新技术,逐步应用于医药卫生、农林牧渔、食品、化工和能源等领域,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9,二、中国的动物学发展现状,20世纪20年代开始建立动物学的研究机构,同时在大学开设生物学系培养动物学研究人才;1928年在北京建立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1929年在南京建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年改为动植物研究所,1944年独立为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私立研究机构:1922年设立在南京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1928年在北京的静生生物调查所,1930年在四川的西部科学院;1934年成立中国动物学会。,.,20,新中国成立后,动物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50-60年代期间,各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的动物学人才;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出国合作研究和深造,不少人带回学术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经过多年努力,高校和研究所配备了部分的先进仪器设备,逐步开展一些动物生物学的基础、前沿以及学科交叉性的研究。,.,21,三、动物学的发展趋势,动物生物学由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及相关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渗透和应用,从而使研究的范围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展开,形成了从基因细胞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等多个层次的分支学科。学科的渗透和研究工作在不同层次的展开,使传统动物生物学的界限变得模糊。,.,22,动物分类学或系统分类学:动物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对研究对象(物种)的正确鉴定;地球上还有众多物种未被认识和鉴定;哪些物种是特定生态系统的关键种,需要加以保护?动物之间的演化关系如何?,野猪,家猪,.,23,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了解现在生存的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和分布格局,解释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是如何形成的,需要从生态学、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古生物学、动物地理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广泛介入。最终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24,例如:研究动物的取食已不再停留在回答某种动物取食什么,而是更侧重于回答为什么该动物要取食这些食物,其食性为什么比其它动物广或窄,其取食对策在进化过程中是如何产生或得以保留。,动物功能生物学(Functionalbiology):动物解剖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等特点在整体功能上的相互一致。,功能生物学所研究的问题已不再停留在回答“what”(一般性的描述),而是要解答“why”或“how”。,.,25,四、动物学工作者的必备条件,要作为一个动物学工作者,首先必须对动物有兴趣,对动物的生命活动感兴趣;动物学工作者的兴趣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经常到大自然、生产实际中观察、研究动物,发现新问题;能够将不同层次或领域的思想、理论、技术综合起来,用于探索动物的整体结构和机能等问题。,.,26,几位重要的动物学家,.,27,Aristotle384-322,B.C.(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人,在其著作,LHistoriedesAnimaux中描述454种动物,并用了种(eidos)和属(genos)的述语,被称为动物之父。,.,28,Linne1707-1778(林奈),瑞典人,主要贡献自然系统将动物分为纲、目、属、种和六个纲-哺乳纲、鸟纲、两栖纲、鱼纲、昆虫纲和蠕虫纲。双名法,提出生物具有种的概念。但认为物种不变,物种由神创造。,.,29,Lamark1744-1829(拉马克),法国人,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是其主要观点。,.,30,Schleiden1804-1881(施莱登),德国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基本结构是细胞。,.,31,Schwann1810-1882(施旺),施旺,德国生理学家,细胞学说的创立者之一,普遍被认为是现代组织学的创始人。1836年发现胃蛋白酶。他最重要的是1839年发表的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在文中他指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2,Darwin1809-1882(达尔文),英国人,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生物进化论,其中心学说是“自然选择”。,.,33,Mendel18221884(孟德尔),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是这一门重要生物学科的奠基人。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34,Morgen(摩尔根),美国的遗传学家,他和同事们不仅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正确的,而且揭示出了遗传的第三个基本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科学地解释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所不能解释的遗传现象。,.,35,1.3生物的分界和动物在生物界的地位,生物的分界动物在生物界当中的地位,.,36,生命进化历史经历的4个阶段,.,37,一、生物的分界,两界系统;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统;六界系统。,.,38,两界系统,由林奈(1735)提出,以生物能否运动为标准。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霍格和赫克尔(1860)提出,以单细胞生物兼有动物和植物特性为标准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原生生物界等三界。显微镜的使用,三界系统,.,39,四界系统,由考柏兰(1938)提出,以细胞是否具有成型的细胞核为标准。分为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五界系统,1969年,由R.H.Whittaker提出,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营养方式不同,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等五界。,.,40,五界系统被比较多的学者所接受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41,三总界六界系统,由陈世骧于1979年提出非细胞总界(病毒界);原核总界(细菌界和蓝藻界);真核总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42,原核生物:不存在细胞核膜的细胞型生物,其染色体由核酸组成。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原绿藻和放射菌。真核生物:具明显的核膜、细胞分裂出现染色体,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组蛋白及非组蛋白等成分构成。真核生物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的各种生物。动物界:真核细胞、无细胞壁;典型异养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才能得以生存;对环境刺激能够产生行为反应,即具有活动性(Activity),多数组织和器官发达。植物界:广义上包括光合自养真核生物的所有类型。,.,43,真菌界:真核细胞,不具有叶绿素,全部异养,多数腐生,以分解动植物尸体或坏死的组织获得营养,也有些营寄生生活。包括真菌(Eumycota)和粘菌(Myxomycota)及一些小类群,以真菌数量占优势。真菌:菌体为单细胞或菌丝组成,菌丝为单细胞或多细胞分枝的丝状体,为专性异养真核生物。酵母、霉菌、菇蕈、还有与单胞藻共生形成地衣。粘菌:由多细胞聚合为团块,胞间分化很低,亦不具叶绿素,具植物和动物的特性。,.,44,原生生物包括所有真核单细胞有机体,含叶绿素的真核单细胞鞭毛藻,称为原生藻类,如衣藻;不含叶绿素的真核细胞异养生物,有的称之为原生动物,如变形虫、纤毛虫等;眼虫类(Euglenaceae)兼有自养和异养特性,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不是原核生物,又非典型的真核生物,具核膜,属真核细胞,但其染色质成环形,由DNA与非组蛋白构成,性质接近原核细胞,为原始或接近原始的真核生物,是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进化的中介生物的后代。,.,45,二、动物在生物界当中的地位,Monera原核生物界protista原生生物界fungi真菌界plantae植物界animalia动物界,动物界现存种类约占生物界的78%,.,46,猩猩妈妈和幼崽,.,47,1.4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分类方法分类任务分类等级物种概念动物命名,.,48,一、分类方法,自然分类法人为分类法近代分类系统及学派1.综合进化系统学派2.表相分类学派3.支序分类学派(分支系统学)4.分子系统学发生学学派5.数值分类学派,.,49,以动物形态或解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并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比较解剖学上的许多证据,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自然分类系统,近代分类系统及学派,1.综合进化系统学派(Simpson1961;Mayr1969)综合进化分类学通过决定同源特征或同功特征、原始特征或衍生特征及估计两个类群中的特征之间进化差异来分类,并以进化树来表示。,.,50,.,51,2.表相分类学派人们只能基于生物体表现型的总体相似性对生物进行归类和编级。由于表型学派排除将生物系统发育、进化等内容作为生物系统学的基础,因而受到广泛批评。,.,52,3.支序分类学派(分支系统学)(Hennig1950,1966)最初被称为系统发育系统学。最能或唯一能反映系统发育关系的依据是分类单元之间的血缘关系,而反映血缘关系的最确切的标志为共同祖先的相对近度。共同祖先关系可以通过特征的分布分析来发现,支序学派将特征分为祖征、共有祖征、衍征、共有衍征和自体衍征,认为只有共有衍征才是共同祖先的证据。,祖征在同源性状系列中,相对原始的性状状态衍征在同源性状系列中,相对发生衍变的性状状态,.,53,同源:若两个或多个结构具有相同的祖先,则称它们同源。,4.分子系统学发生学学派采用不同动物类群中的同源分子作为特征来源,推断动物类群系统发生的方法。碱基序列或氨基酸序列中相似和差异的数量,用于测量两个类群之间在进化上的差异。,5.数值分类学派认为不应加权于任何特征,通过大量的不加权特征研究总体的相似度,以反映分类单元之间的近似程度。根据相似系数,分析各分类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似系数:数量分类学中,表示作为对象的两个分类单位间相似程度的指标。,.,54,二、分类任务,鉴定(Identification):确认物种及精确描述分种的工作;分类(Classification):将物种排列成序,区别并排列出较高级的阶元,建立一个分类系统;对物种形成和进化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该物种如何发生,物种间的关系如何,以及这种关系具有什么意义等。分类所使用的工具及方法主要包括检索表、标本和命名。,.,55,我的祖先是谁?,.,56,家牛,野牛,.,57,界:Kingdon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三、分类等级,.,58,几种动物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59,四、物种的概念,物种(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特殊的生态位。这是生物学种的概念。这一概念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但它不适合于无性生殖的动物。种是客观的。物种(种)是自然地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具有共同基因组成(由此具有共同的祖先,相似的外形、内部结构、生理、行为、发育等生物学特性)以及能够自然繁殖出有生殖力的后代的所有生物个体。,.,60,物种的理解,生殖隔离:在自然情况下,不同物种的个体不发生杂交或杂交不育。(1)不发生交配。由于性行为不同、雌雄性器官不相配合等;(2)配子不亲和。即使发生交配,但雌雄配子不能完成受精或受精后杂种胚胎不能正常发育;(3)杂种不育。杂种即使能够生长和发育,但不能繁殖后代。生态位:不仅包括物种占有栖息的空间,而且包括功能作用以及在环境中的位置,不仅决定生物在那生活,而且决定了如何生活,如何受别的生物影响。,.,61,生殖隔离的示例,马和驴属于不同的物种,形态特征(个体大小等)不同,具有不同的基因库(马和驴的染色体数量分别为64和62条,且染色体形态存在很大差别)。雄驴和雌马杂交后产生的后代为骡(mule),骡不育,其染色体数量为63条。可见,马和驴的基因库不能混合,双方因此都保持了物种所特有的基因库。,.,62,狮虎兽,虎狮兽,.,63,2005年5月2日在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降生的雄性双胞胎“狮虎兽”平平和安安。“狮虎兽”是狮子和老虎交配生育的后代,它们的父母是该动物园的雄狮“小二黑”和雌虎“欢欢”。狮虎兽身上同时具有狮子和老虎的部分特征,但是没有繁衍后代的能力。,摄于2006.5.8,摄于2005.5.7,.,64,2005年7月4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国家动物园,一只狮虎兽大打哈欠。目前,澳大利亚仅有两只狮虎兽。,.,65,亚种一个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与同类其它种群有别。亚种用于表示动物,变种用于表示植物。品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能比较一致能够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及饲养条件生产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举例:大白猪、秦川牛、滩羊、略阳乌鸡,.,66,物种是动物分类学上的单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品种是畜牧学的基本单位,是人工选择的产物。从遗传角度来看,品种是家畜种类染色体,具有特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配套体系的类群。,物种与品种的区别,.,67,品种应具备的条件,血统来源相同,具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性状及适应性相似遗传性能稳定具有一致的生产性能具有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学检验(师)考试彩蛋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年超声科出科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
- 委托法人代表合同
- 2025年营养与健康政策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活动月”《安全知识》备考模拟题(附答案)
- 2025年免疫规划试题(附答案)
- 夜间建筑配色方案设计图
- 建筑垃圾围护方案设计图
- 2025年科目一考试题库(附答案)
- 播种机维修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孕妇孕期心理健康管理策略
- 血尿临床评估与健康管理
- 毕业设计(论文)-芦苇草方格铺设装置设计
- 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 五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 中试平台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汽车用PTC电加热器数据监测报告
- 海参池养殖合作合同协议书
- 幼儿园中班科学语言《望着月亮吃大饼》课件
- 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解读
- 颞下颌关节肿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