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沃尔特·司各特的介绍.doc_第1页
关于沃尔特·司各特的介绍.doc_第2页
关于沃尔特·司各特的介绍.doc_第3页
关于沃尔特·司各特的介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沃尔特司各特的介绍老船这件作品体现出了写实绘画的魅力。栩栩如生的草地、逼真的老船、老船身上斑驳的锈蚀,都被细微地刻划出来。远处是茫茫大海,而又无法航行,周围除了杂草和漫漫路的衬托,实在难以忍受,展示了一种无可奈何与孤寂的情绪。1人物简介老船,男,本名李罡,70年代末出生于山东诸城。大学本科,文学学士。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纯文学创作,并于1992年在青春诗歌发表诗歌处女作第一千零一夜。2002年步入网络诗坛,曾在天涯诗会、红袖添香、且听风吟、搜狐现代诗歌、万松浦书院诗歌苑等网络现代诗歌重镇担任版主、编辑,其作品广泛流传于网络间,被誉为网络“抒情诗之王”。在从事文学创作近十余年间,先后在人民文学、诗琳等国家级文学期刊发表作品。2009年第一部诗集青春病历正式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计六万余字,333页。现居深圳,为深圳市宝安作家协会会员。2创作年表1991年,青春诗歌发表第一首作品。19931999年,学习的黄金时代,阅读大量世界名著,受金庸影响颇大。2000年,接触王朔和王小波,语言风格尤其是随笔杂文受两位影响很大。2001年,进入网络文坛,参加榕树下文学大赛。2002年,博览群书,留下读书笔记无数,其中数篇流传网络甚广。2003年,读书有了选择,学习欲望减退,喜欢“有趣”的书。2004年,进入天涯诗会,形成独特语言风格;结识黑龙江青年诗人赵亚东、马永波、丹妮。2005年,诗林第一期刊发天堂的颜色组诗,诗风转肥为瘦,转浓为淡。2006年,辗转深圳,独立打拼,生活艰辛,诗风转变,写有系列反省式诗论。2007年,事业稳定,诗歌写作进入稳定期;结识阿北、海棠、小兵、阿翔。2008年,辞去天涯诗会首席版主职务,安心写作,不再参加任何文学活沃尔特司各特爵士,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和诗人。他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市,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爱丁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当过副郡长,他以苏格兰为背景的诗歌十分有名,但拜伦出现后,他意识到无法超越,转行开始写作历史小说,终于成为英语历史文学的一代鼻祖。1生平残疾少年瓦尔特司各特。1771年 8月15日生于爱丁堡的苏格兰古老家族,父亲是律师。母亲安妮拉瑟福德是一位医生的女儿,受过良好的教育。她给司各特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对他以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影响至深。司各特18个月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终身腿残,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他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文学的阅读和创作之中。对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还有他的舅舅拉瑟福德医生,瓦尔特通过他结识了不少博学多才的人。司各特小时候很喜欢听古代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各种宗教迫害故事,对苏格兰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耳熟能详,终身兴趣不减;他对描写普通百姓的传统通俗文学也是钟爱之至。此外,由于幼年多病,他长期在苏格兰山区修养。这一切对他后来从事历史小说创作,激发他的想象力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司各特的正规教育开始于1775年到1776年间,当时他正在英国的巴思接受麻痹症治疗。1779年,他进入爱丁堡的一所高中。他学业平平,但记忆力惊人,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他具有非凡的叙事能力,常常给同学们叙述一些动人的故事。从这个时候起,他对中世纪骑士传奇和历史故事特别迷恋。1783年离开高中以后,他又进入凯尔索的一所文法学校。1786年3月,他跟随父亲进入律师界。1789年,他进入爱丁堡大学攻读法律,当时他年仅22岁,聆听了许多法律方面的讲座。因此他对苏格兰从封建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这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作用。他同其他学生一样,参加了许多文学和哲学协会,讨论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历史、文学、政治、哲学等问题。1792年,他终于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当上了律师,然而,他对此并不怎么感兴趣。他后来说,要不是身体残疾,他会去从军。社会生活他曾花费很多时间游遍苏格兰各地,特别是苏格兰与英格兰的交界处以及苏格兰高地,广泛了解苏格兰的过去、现在以及风土人情,采集了大量民谣。同众多年轻人一样,司各特对大众文化和前卫文化也十分感兴趣。他曾和见过朋友一起研究德国“狂飙突进”文学运动。翻译过德国著名民谣莱诺尔。这个文学流派的追随者反对法国启蒙运动文学,对本国的民间传说比较感兴趣。当时的德国作家对德国文学受法兰西文学的影响深感不安,而苏格兰的许多年轻人也有类似的焦虑,因为他们的文学也深受外来文学的影响。所不同的是,这一影响不是来自法兰西文学,而是来自英格兰文学。此外,德国“狂飙运动文学”的作家认为苏格兰文学对他们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司各特来说,他感兴趣的可能不是“狂飙运动文学一个诱惑者”的文化和政治,而是这一派作品中的新意、民族性和前卫性。十八世纪九十年代初,司各特经历了一场感情危机。他深深地爱上了一位名叫威廉明娜贝尔思奇的姑娘。可姑娘的父母认为他配不上他们的女儿,结果把她嫁给了别人。司各特失望至极,伤心不已,内心留下了一道经年不愈的伤疤,多少年以后,每当想起这位姑娘,他依然久久不能平静。1797年12月24日,他娶了一位法国女人夏洛特卡彭特。这桩婚姻虽然平稳,但夫妇间没有多深的感情。他们共生育了五个孩子。除了苏格兰启蒙运动,对年轻的司各特影响最深的事件恐怕是法兰西革命及其对大不列颠和苏格兰的影响。司各特对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坚决反对雅各宾主义。当时的苏格兰,雅各宾主义十分盛行,人们对它的镇压也特别残酷。1797年,司各特帮忙组建了一支骑兵志愿队。同当时大不列颠其他地方的军队一样,这支志愿队也是由中产阶级组成,一方面借以抵抗法兰西的入侵,另一方面则用来威慑那些支持法兰西,时常造反的工人们。司各特在这支队伍里表现出了无比英勇的气概,然而,这毕竟不是他的事业。桂冠诗人1799年被任命为塞尔扣克郡副郡长。1802至1803年,他搜集整理的 3卷苏格兰边区歌谣集出版,引起了广泛的注意。1806年被任命为爱丁堡高等民事法庭庭长。1805年,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最末一个行吟诗人之歌问世,给作者带来了声誉。这部长诗通过两个苏格兰世家之争,表现了16世纪苏格兰封建贵族的生活。1808年,长诗玛密恩出版。它以1513年英格兰和苏格兰进行的弗洛登战役为背景,描写英国贵族玛密恩使用诬陷手段夺取贵族拉尔夫的未婚妻,最后阴谋暴露,玛密恩在弗洛登战死。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司各特最优秀的长诗。他的脍炙人口的长诗湖上夫人(1810)叙述中世纪苏格兰国王和骑士冒险的事迹,描绘了苏格兰的自然风光。以后他创作了特里亚明的婚礼、岛屿的领主等一系列诗歌。他最后一部长诗是无畏的哈罗尔德。司各特的长篇叙事诗采用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作为题材,有丰富的想象和较高的艺术技巧,但也流露了对封建王朝和骑士理想的同情。小说巨匠司各特的诗充满浪漫的冒险故事,深受读者欢迎。然而,随着浪漫派诗歌巨匠拜伦的出现,其他诗人的地位变得 摇摇欲坠了,司各特深感自己在诗歌创作上无力超越拜伦,因而退而求其次,转向英国历史小说创作,为英国文学提供了30多部历史小说巨著。然而,当时人们对小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地位,认为小说是给低俗人群看的。或许由于这个原因,司各特从开始创作小说一直到1827年都没有用真名署名。司各特这么做,是担心从事小说创作会危及他作为诗人的名声。1814年,司各特匿名发表一部历史小说威弗利,描写1745年詹姆斯党人起义的历史事件。他赞扬热爱自由的苏格兰山地人民的斗争,同时也指明苏格兰落后的氏族社会制度在资本主义冲击下必然衰亡的命运。这部小说深受读者的欢迎,司各特便用“威弗利作者”的化名接连写了许多部历史小说,直到1827年才公开承认自己是这些小说的作者。司各特有不少历史小说取材于苏格兰的历史,其中最优秀的除威弗利外,还有清教徒(1816)、罗布罗伊(1817)和米德洛西恩的监狱(1818)等。清教徒描写1679年苏格兰清教徒反抗英国当局的迫害而爆发起义的事件,作者歌颂起义群众的自我牺牲精神,揭露统治阶级残暴的镇压,但也说起义的领袖是失去理性的宗教狂热分子。马克思曾高度赞扬这部作品。 罗布罗伊描写1715年詹姆斯党人第一次起义前夕苏格兰山地人民反抗英国政权的斗争。罗布罗伊是“苏格兰的罗宾汉”,本是正直的山地氏族领袖,在封建压迫下铤而走险,成了反抗统治阶级、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 米德洛西恩的监狱以1736年爱丁堡市民反对英国的压迫的一次暴乱为背景,描写苏格兰农村姑娘珍妮丁斯长途跋涉前往伦敦求见王后,使无辜被判死刑的妹妹获救。作者表达了他对苏格兰人民的同情和赞扬。从1819年起,司各特创作了取材于英国和欧洲历史的小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艾凡赫(1819)和昆丁达沃德(1823)。艾凡赫生动地表现了12世纪英国“狮心王”理查在位时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揭露了诺曼贵族的骄横残暴和撒克逊劳动人民的苦难。作者把“狮心王”理查写成是缓和民族矛盾的英明的君主。昆丁达沃德写15世纪法国国王反对封建割据、建立中央集权的斗争。司各特认为路易十一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的行动具有进步意义,但并不掩饰他在消灭封建诸侯时的狡猾和残忍。路易十一是司各特笔下最为鲜明生动的形象之一。1813年,他被授予“桂冠诗人”称号,但他拒绝了;不过,1820年国王乔治四世授予他“从男爵”勋位时,他倒是荣幸地接受了。1825年,司各特的出版社合股人破产,司各特以英雄气概承担了114,000英镑的全部债务。他加紧写作小说,因此后期的历史小说显得草率。他的健康也因此受到损害。1832年 9月21日于阿伯茨福德去世。社会评价司各特的作品有 7部长篇叙事诗,27部历史小说,一些中、短篇小说,以及历史著作和传记,如小说家列传(18211824)、拿破仑传(1827)等。司各特最大的贡献是他的历史小说,它们像一幅幅巨大的历史画卷,把从中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社会生活包罗无遗。不同时代的风貌和社会习俗,各个历史时期宗教、民族、阶级的斗争,都被生动地描写出来。他还善于表现普通人民在历史运动中的作用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他笔下出现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但他着意刻划的人物往往成为体现骑士理想和妥协思想的苍白的工具,他写的下层人民的形象反而生动、丰满。他对历史进程持保守观点,鼓吹用妥协办法调和社会矛盾。在揭露苏格兰人民所受的民族压迫时,又美化了苏格兰古老的宗法制社会。司各特的历史小说气势磅礴,宏伟壮丽,出色地反映了英格兰、苏格兰和欧洲历史重大转折时刻的矛盾冲突。在他的笔下,历史事件毫不枯燥,总是和故事人物悲欢离合的曲折遭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司各特的创作对欧洲历史小说起了开创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