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介绍.doc_第1页
中国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介绍.doc_第2页
中国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介绍.doc_第3页
中国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介绍.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定收益证券作业 1 中国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介绍 112047422 经济学 4 班 李少雄 一 国债 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 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 所以它具有最高 的信用度 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发行国债大致有以下几种目的 1 在战争时期为筹措军费而发行战争国债 在战争时期军费支出额巨大 在没 有其他筹资办法的情况下 即通过发行战争国债筹集资金 发行战争国债是各 国政府在战时通用的方式 也是国债的最先起源 2 为平衡国家财政收文 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赤字国债 一般来讲 平衡财政 收支可以采用增加税收 增发通货或发行国债的办法 以上三种办法比较 增 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作法 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增加税收有一定的 限度 如果税赋过重 超过了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 将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并会影响今后的税收 增发通货是最方便的作法 但是此种办法是最不可取的 因为用增发通货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 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其对经济的影 响最为剧烈 在增税有困难 又不能增发通货的情况下 采用发行国债的办法 弥补财政赤字 还是一项可行的措施 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可以吸收单位和个人 的闲置资金 帮助国家渡过财政困难时期 但是赤字国债的发行量一定要适度 否则也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3 国家为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建设国债 国家要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为此需要大量的中长期资金 通过发行中长期国债 可以将一部分短期资金转 化为中长期资金 用于建设国家的大型项目 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4 为偿还到期国债而发行借换国债 在偿债的高峰期 为了解决偿债的资金来 源问题 国家通过发行借换国债 用以偿还到期的旧债 这样可以减轻和分散 国家的还债负担 国家债券具有以下特点 安全性高 由于国债是中央政府发行的 而中央政府是一国权力的象征 所以发行者具有一国最高的信用地位 一般风险较小 投资者亦因此而放心 流动性强 变现容易 由于政府的高度信用地位 使得国债的发行额十分庞大 发行也十分容易 由此造就了一个十分发达的二级市场 发达的二级市场客观 地为国债的自由买卖和转让带来了方便 使国债的流动性增强 变现较为容易 固定收益证券作业 2 以享受许多免税待遇 大多数国家规定 购买国债的投资者与购买其它收益证 券相比 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减免 能满足不同的团体 金融机构及个人等需要 典型的表现是国债广泛地被 用于抵押和保证 在许多交易发生时 国债可以作为无现金交纳酌保证 此外 还可以国债担保获取贷款等 还本付息由国家做保证 在所有债券中 信用度 最高而投资风险最小 固其利率也较其它债券低 是平衡市场货币量的筹码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进行公开市场 业务操作 可以有效地伸缩市场货币量进而实现对宏观需求的调节 国家债券的发行一般以公募为主 有的国家债券附有息票 持券人可按期 领取利息 有的国债券没有息票 到期按票面金额一次还本付息 一般在国内 以本币币种发行 称政府本币内债 有时也在国外以外币币种发行 称政府外 币债券 政府在国外发行的外币债券与国外一般借款一起 共同构成一个国家 的外债 一 凭证式国债 从 1994 年开始发行 以填具 国债收款凭证 凭证 上记载购买人姓名 发行利率 购买金额等内容 的形式记录债权 凭证式国 债通过各银行储蓄网点和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面向社会发行 从投资者购买之 日起开始计息 可以记名 可以挂失 但不能上市流通 凭证式国债类似国外 的储蓄债券 是针对个人投资者中带有储蓄性质的这分部资金的特点设计的一 种国债 安全性较好 具有购买 保管 兑现方便等特点 二 记帐式国债 记帐式国债不需印制券面及凭证 而是利用帐户通过 电脑系统完成国债发行 交易及兑付的全过程 记帐式国债可以记名 挂失 安全性较好 且发行成本低 发行时间短 发行效率较高 交易手续简便 正 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接受 由于记帐式国债的发行 交易特点 它主要是针 对金融意识较强的个人投资者以及有现金管理需求的机构投资者进行资产保值 增值的要求而设计的国债品种 国债固有的市场功能得到比较好的发挥 已经 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债券市场的主要形式 三 无记名 实物 国债 以实物券面 券面上印有发行年度 券面金 额等内容 的形式记录债权 是我国发行历史最长的一种国债 发行时通过各 银行储蓄网点 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以及国债经营机构的营业网点面向社会公 固定收益证券作业 3 开销售 投资者也可以利用证券帐户委托证券经营机构在证券交易所场内购买 无记名国债从发行之日起开始计息 不记名 不挂失 可以上市流通 发行期 结束后如需进行交易 可以直接到国债经营机构按其柜台挂牌价格买卖 也可 以利用证券帐户委托证券经营机构在证券交易所场内买卖 四 定向债券 为筹集国家建设资金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 经国务院批准 由财政部采取主要向养老保险基金 待业保险基金 简称 两金 及其它社会保险基金定向募集的债券 称为 特种定向债券 简称 定向债券 二 政策性银行债 政策性银行金融债 又称政策性银行债 是我国政策性银行 国家开发银 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为筹集信贷资金 经国务院批准由 中国人民银行用计划派购的方式 向邮政储汇局 国有商业银行 区域性商业 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合作银行 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 1998 年进行了发行机制改革 从 1999 年开始全面实行市场化招标发行金融债 券 截止到 2002 年 6 月底政策性银行累计发行金融债券 13000 多亿元 存量债 券 8800 亿元 使该券种成为我国债券市场中发行规模仅次于国债的券种 近三 年 政策性金融债券品种的创新力度很大 为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建设发挥了重 大作用 政策性金融债券为无纸化记帐式债券 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负责托管登记 各认购人均在中央国债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开设托管帐户 中央 国债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接受政策性银行的委托办理还本付息业务 政策性金融 债券基本上每个月发行一次 每月 20 日为当月的基准发行日 节假日顺延 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市场化发行 推出的券种按期限分有三个月 六个月 一年期 二年期 三年期 五年期 七年期 十年期 二十期 三十年期 按 性质分有浮动利率债券 固定利率债券 投资人选择权债券 发行人选择权债 券以及增发债券等 政策性金融债券的主要发行主体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 发行量占整个政策 性金融债券发行量的 90 以上 政策性金融债券是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资金来 源 90 以上的贷款以债券资金发放 政策性金融债券有力的支持了国家大中 固定收益证券作业 4 型基础设施 基础产业 支柱产业的发展 为调整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 支持 西部经济大开发 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特种金 融债 特种金融债券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由部分金融机构发行的 所筹集的资 金专门用于偿还不规范证券回购债务的有价证券 国债回购业务开展后 少数金融机构和交易场所在实际运行中违反中国人 民银行 财政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证监会 的有关规定 买空卖空国债 利率过高 期限过长 资金用途也不合理 扰乱了货币市场秩 序 使大量已经到期的国债回购合同不能按期履约还款 出现了严重的资金拖 欠 拖欠金额达数百亿元 对此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予以高度重视 为此 中 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证监会于 1995 年 8 月 8 日联合下发了 关于重申对进一 步规范证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以下简称 通知 国务院还转发了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证券回购债务清偿工作的请示 根据 请示 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 证监会联合成立了全国证券回购债务清欠办 公室 指导 协调各地区 各部门的证券回购债务清偿工作 并先后采取了一 系列强有力的清欠措施 作为清偿的一项措施 国务院在国发 1996 20 号文 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证券回购债务清偿工作请示的通知 第三条规定 对于将回购资金用于长期投资 短期内无法收回 还债确有困难 的金融机构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可适当发行一定数量的金融债券 用于偿 还债务 在设计特种金融债券时 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防范风险的措施 规定 1 发债机构仅限于将回购资金用于长期投资 短期内无法收回的金融机构 2 发行对象仅限于机构 不得向个人发售 3 发债资金必须专户存储 专款 专用 优先用于清偿场内证券回购债务 4 要求采用记帐式发行方式 以防 超冒发行和假券风险 5 发行完毕后 发债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