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doc_第1页
第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doc_第2页
第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doc_第3页
第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doc_第4页
第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总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编者:冯小燕第二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考点精讲】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和感染力。一首诗里面的词语并不多,但蕴含的思想感情却非常丰富。鉴赏诗歌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从多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通常以炼字、诗眼、语言风格作为命题点。一、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古人作诗填词都是讲究炼字。在一首作品中,作者反复锤炼的某一个字,往往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体现作者独具匠心的字。因此,一首作品也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1 动词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也常常是一首诗歌的诗眼。古人在创作、欣赏诗歌时,十分注意咀嚼字词。宋朝有一个姓陈的人读杜甫的诗,读到送蔡都尉时,有“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一联,上句最后一个字被虫蛀破了纸页而看不到了。这个人便同他的朋友揣度那该是一个什么字,有的说是“疾”字,也有的说是“落”字,还有人说是“起”字或者“下”字。后来找到善本,原来大家猜得都不对,杜甫用的是“过”字。“过”字表现人物的身影像飞鸟一样从眼前飘掠而过,形象地写出了蔡都尉矫健的身手,且正与下句气势相应。2 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征,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中“直”和“圆”,两字不仅准确描绘出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又如“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一句中的“重”和“迟”,用意精深: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3 名词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因为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一句中共写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亮、脚印、小桥、霜,纯用名词组成诗句,将六种景物叠加,如一个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4 数词和副词数词不仅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还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中的“一”字即为传神之笔。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一”是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得此梅不同寻常,这便紧紧地扣住了题目“早梅”。副词常用来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巧妙地使用副词,常能使诗歌的内容变得深刻。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尽”字,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5 叠音词叠音词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绵密曲折,富有音乐美,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如: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心情之悲怆。二、鉴赏诗歌的诗眼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诗中最精练传神能巧妙表达主旨的词句。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词,以一字为工,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句子,是一首诗词的主旨所在,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眼的作用不一而足,主要有翻出新意、增添情趣、增强形象性、精确表达诗意等作用。抓“诗眼”是鉴赏诗歌的关键。鉴赏诗眼要注意与诗歌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相联系,要注意知人论世。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诗歌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类: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2沉郁顿挫:沉郁即是深沉蕴藉。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3悲壮慷慨:这种风格的作品感情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涵着深意。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7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8幽默讽刺:多指诗中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题型探究】题型一 炼字(句)型设问方式:1 炼字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分析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说说某字的表达效果。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 炼句诗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一诗句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某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思路点拨:指出该字(句),解释该词(句)在句中的含义。该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就写,没有不写)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什么形象(景、物、人)。(概括说,必答)把该字(句)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将画面具体展开,展开时要注意突出画面特征)点出该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哲理。(必答)答题示例:示例1(炼字)玉楼春 (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解题步骤:“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闹”字用拟人和通感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杏花怒放的春天景色。花本来没有声音,这里用拟人手法描摹得有了声音,生动地描绘出春意盎然、杏花闹春的景象,使人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美好感受,突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通过该字表达了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参考答案:“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闹”字用拟人和通感手法具体生动形象传神地刻画了杏花怒放的春天景色(步骤1)。花开本来没有声音,这里用拟人手法描摹得有一声音,展现出春意盎然、杏花闹春的景象,使人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突出了春天美丽而有生气的特征(步骤2),表现了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步骤3)。示例2(炼句)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试析“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两句诗的妙处。解题步骤: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化无情为有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春风殷勤地吹拂折下的柳枝,似有“相惜”之意、“殷勤”之态,仿佛前来送行的友人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同时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参考答案: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化无情为有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步骤1)。春风殷勤地吹拂折下的柳枝,似有“相惜”之意、“殷勤”之态,仿佛前来送行的友人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同时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步骤2),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步骤3)。对点训练:1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江亭夜月送别 (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此诗中哪一个字最传神?为什么?依据解题步骤,形成答案: 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孤山 (宋 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无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代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依据解题步骤,形成答案: 题型二 诗眼型设问方式: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这首诗(词)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这首词上片有一个字统摄了下片的内容,这个字是哪一个字?为什么?思路点拨:点明哪一诗(词)句在全诗中是关键(如果试题已经点明,这步骤可以省略)。简明分析诗(词)句在全诗结构上、在突出诗歌主题或在表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抒发或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从以上可知道,第二、三步骤内容可以合在一起回答。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望蓟门 (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茄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诗歌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惊”是贯穿全诗的吗?请谈谈你的理解。解题步骤:全诗以“惊”为线索,以“惊”为基调,贯穿全诗。第一句写初至燕台而心为之“惊”,第二句写到诗人为边塞重镇及汉将军营整肃而惊,第三句为边塞而惊,第四句为猎猎军旗飘扬而惊。全诗以“惊”展现了诗人的心灵震憾。参考答案:全诗以“惊”为线索,以“惊”为基调(步骤1)。第一句写初至燕台而心为之“惊”,第二句写到诗人为边塞重镇及汉将军营整肃而惊,第三句为边塞苦寒而惊,第四句为猎猎军旗飘扬而惊。颈联写作者因汉军进攻烽火连天,汉军守备岿然不动而惊。最后两句因为“惊”而雄心勃发而意欲立功边疆,以酬平生之志(步骤2)。全诗以“惊”展现了诗人的心灵震撼。(步骤3)对点训练: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有人说诗里的“凉”字是诗的诗眼,试作赏析。依据解题步骤,形成答案: 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日暮倚杖水边 (金 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依据解题步骤,形成答案: 题型三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设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思路点拨: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闲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等)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答题示例:春怨 (唐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解题步骤:这首诗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妖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参考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1),“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2)。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3)。对点训练: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