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带领村民脱贫攻艰致富事迹.docx_第1页
村支书带领村民脱贫攻艰致富事迹.docx_第2页
村支书带领村民脱贫攻艰致富事迹.docx_第3页
村支书带领村民脱贫攻艰致富事迹.docx_第4页
村支书带领村民脱贫攻艰致富事迹.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村支书带领村民脱贫攻艰致富事迹村支书带领村民脱贫攻艰致富优秀事迹 1“尹书记是我们村、我们社的福星!他见识广,去过的地方多,人特别好,我们都相信他,他说干什么,我们都会跟着他干。”蔡勇德是云龙县检槽乡哨上村大朗场小组村民,也是哨上村党总支书记尹志芳的“粉丝”。大朗场小组村民主要是傈僳族群众,蔡勇德说:“以前像我家这种四口之家,靠着种点土豆、放放羊和养猪,一年的收入也就有八千元左右。现在加入了合作社,在田间地头种重楼、核桃、花椒、刺头菜,一年收入能超过两万元。今年5月份我开始到蔬菜基地做活,每个月都有几千元的收入,还能学到点技术呢。”哨上村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员中心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四方福种植合作社和合作社党支部,建立网格化帮扶贫困户机制,由6个党员中心户结对全村*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2018年,合作社给贫困户分红*万元、拨付贫困户务工工资三十余万元,实现户均增收5*元以上。今年,四方福合作社联合检槽乡的6个合作社,成立十方福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联合社建立党支部,下设*个特色产业基地和一个农特产品展示中心、一个电商平台,吸纳全乡*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社员,“哨上模式”开始推广到全乡。10月24日,记者在哨上村的蔬菜基地看到,一排排白色的蔬菜大棚整齐地修建在出村公路边。进到基地,一筐筐西红柿散发着诱人的果蔬香,工人正在进行分类包装。杨子泉是检槽乡检信村丰登小组的村民,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48岁的她说:“这个年纪如果到外面去找工作已经很难找得到了,现在我们把自家的1.2亩田以1*元一年的价格流转给了合作社,我自己从今年5月开始到十方福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做工,一天工作8小时是*元,每加班超出一个小时加*元,一个月平均可以有三千多元的收入,基本上一两个月的工资就够一年的吃用了。”兼任着十方福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的尹志芳认为,“哨上模式”需要越来越多的党员和能人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现在哨上村党总支和合作联社党支部都在积极地培养优秀的致富能人和技术骨干加入党组织。蔡永德不仅成为合作社蔬菜基地的业务能手,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2岁的董学军是十方福联合社的副理事长,他积极申请入党,努力发挥模范作用,今年7月被列入考察对象。董学军说:“我从2007年开始做核桃粗加工生意,还收购白芸豆往外卖,跟着我长期做工的有8个人,平时临时帮着做的有*人,在最忙碌的3个月里,我要给每个人发出三万元左右的工资。”董学军在当地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哨上村“党支部+合作社+党员中心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果已经显现,为了把这样的“哨上模式”脱贫之路推广下去,让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尹志芳正在努力打造他的能人“朋友圈”。村支书带领村民脱贫攻艰致富优秀事迹 2李红:坚守初心三十年 勇担使命解民忧东山乡干海村位于祥云县东北部,距县城54公里,是一个偏远山区民族村。李红今年55岁,1987年从部队退伍回乡后,经过群众推选、组织考察,成为干海村党总支书记,一干就是30多年。干海村地处山区,村民主要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李红担任党总支书记后就一直在思考怎样让大家多挣点钱?他自己尝试种过白芸豆、党参等农特产品和中药材,但都没有成功。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红发现在当地卖2元一公斤的百合,在昆明市场上的价格却能达到8元一公斤,而百合种植是干海村的传统种植品种之一,家家户户都种植。李红发现这个商机后,又先后到甘肃省兰州市和州内的剑川等地考察百合市场,发现干海村的百合品种属于食药两用型,和其他地方的品种有很大差别,市场接受度很高。从20*年开始,他和村组干部开始向农户大力推广百合种植。刚开始,群众因为不了解不敢种植,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先由*名支委班子成员和党小组长带头种植,在收到效益后,及时总结和推广种植经验。采取党员挂钩联系贫困户的做法,由村“两委”成员和*名党员负责挂钩*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种植和管理技术进行培训和指导,带领群众一起种植百合。10月22日,记者来到干海村,只见村民朱永福一家正在地里收挖百合。朱永福告诉记者:“我们家大面积种植百合到今年已是第三年,第一年主要是买种子投入,第二年已经收回了本钱,今年就是纯收入了,家里共种了2亩,预计能收入18*元。精品的百合通过网络电商销售每公斤能卖到*元左右,达不到精品的就只能卖给收购商每公斤*元左右。除了种百合,还种了2.5亩烤烟和4亩玉米,也能收入25*元左右,夏天找找菌子能卖几千块钱。以前一年最多能收入3万元左右,今年加上种百合的收入可以到5万元了”。为确保百合种植户稳定增加收入,干海村党总支采取请县内农产品龙头企业代销、与外商签订销售合同等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同时,依托电商平台,探索“农村电商”销售模式,利用“优帮帮”“淘宝”等平台,将东山百合卖到全国各地。截至目前,已累计网上销售百合17524件,销售金额达*.*万元。“群众脱贫致富是基层党组织的第一要务。”李红告诉记者,作为干海村的党总支书记,他将一如既往地发挥“领头羊”作用,不辜负上级党委和群众的信任,竭尽所能带着群众增加收入,彻底摆脱贫困。村支书带领村民脱贫攻艰致富优秀事迹 3漾濞坡有顶村三口之家两名党员一个特殊的决定1月12日,从漾濞县城出发一路向北,40多分钟的车程后到达漾江镇湾坡村坡有顶村民小组。在村民指引下,我们把车子停到一块宽敞的水泥地上,一眼看到一幢普通的青瓦白墙房子门口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这就是坡有顶村党支部和村民小组的活动场所。“我们村终于有活动场所了,结束了晴天站在自家院子里、雨天挤在厨房里开会的历史。”坡有顶村民小组长王海立微笑着说。“这地就是他和妻子商量后无偿提供给村里建活动场所的,也是他带领着我们大家干的。”村民王银标指着王海立,一语道破了活动场所建设的“玄机”。“这没什么。现在我们的进村路通了,以后车子会越来越多,再说全村六七十户人家总要有一个活动场所才行。”王海立说。一直以来,作为村民小组长的王海立一直期盼着村里有一个活动场所,村内有事的时候有一个集体商量的去处。在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中,漾濞县积极落实党员*人以上或人口*人以上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政策,当王海立得知坡有顶村可以实施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时,便率先在村内找寻起土地来,找来找去发现只有自家唯一一块较为平整的土地最合适。于是这个三口之家的户主回家和妻子王成丽商量,做了一个特殊的决定让地。“我也是党员,他提出来我就支持他,为了全村的整体利益,我们牺牲点个人利益不算什么。”王成丽与王海立的想法一致,决定无偿将自家土地提供给村里建活动场所。“活动场所占地约1200平方米,于2018年3月动工,6月完工。政府出资*万元,加上漾濞县交通局出资*万元,按照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八有标准建设,目前已投入使用。”漾江镇宣传委员李惠赟介绍,20*年换届时,王海立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