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JJF 1261.8-2017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相较于《JJF 1261.8-2014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或补充:

首先,在适用范围上,《JJF 1261.8-2017》对电动洗衣机的定义更加明确,并且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洗衣机(如带有烘干功能的洗烘一体机)是否纳入本标准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以确保所有相关产品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能效测试。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JJF 1261.8-2017》增加了新的术语解释或者修改了部分原有术语的定义,比如可能加入了关于“节能模式”、“待机功耗”的新规定等,这些变化反映了技术进步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

再者,针对测试方法,《JJF 1261.8-2017》可能会引入更为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要求,例如提高了对实验室环境条件的要求、改进了洗涤负载准备过程中的细节操作指导、或是指定了更精确的能量消耗计算公式等。此外,还可能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调整了某些关键参数的限值设定。

最后,在报告内容与格式方面,《JJF 1261.8-2017》也可能做出相应更新,包括但不限于增加更多关于测试结果分析的信息项、强化数据记录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要求、以及优化整个文档结构使之更加易于理解和使用等方面。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7-09-26 颁布
  • 2018-03-26 实施
©正版授权
JJF 1261.8-2017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_第1页
JJF 1261.8-2017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_第2页
JJF 1261.8-2017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_第3页
JJF 1261.8-2017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_第4页
JJF 1261.8-2017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JJF 1261.8-2017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 2 6 1 . 82 0 1 7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R u l e so fM e t r o l o g yT e s t i n gf o rE n e r g yE f f i c i e n c yo fE l e c t r i cW a s h i n gM a c h i n e s 2 0 1 7 - 0 9 - 2 6发布2 0 1 8 - 0 3 - 2 6实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R u l e so fM e t r o l o g yT e s t i n gf o rE n e r g yE f f i c i e n c yo fE l e c t r i cW a s h i n gM a c h i n e sJ J F1 2 6 1 . 82 0 1 7代替J J F1 2 6 1 . 82 0 1 4 归 口 单 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能效标识计量检测分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能效标识计量检测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吕惠政 (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杨 雷 (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徐定华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宏雷 (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余时帆 (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时妍玲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高 阳 (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计量单位(1)3 . 1 洗净比(1)3 . 2 洗衣机工作周期(1)3 . 3 洗衣机工作周期耗电量(1)3 . 4 洗衣机工作周期用水量(1)3 . 5 额定容量(1)3 . 6 半载容量(2)3 . 7 单位功效耗电量(2)3 . 8 单位功效用水量(2)3 . 9 耗电量限定值(2)4 概述(2)5 计量要求(2)5 . 1 能源效率标识标注(2)5 . 2 能效指标 ( 能源消耗量)(2)5 . 3 能效等级(3)6 检测条件(3)6 . 1 环境条件(3)6 . 2 测量设备及试验材料(3)6 . 3 测量不确定度(5)7 检测项目和方法(5)7 . 1 抽样原则和方法(5)7 . 2 样本检测(6)7 . 3 原始记录(6)7 . 4 数据处理(7)8 检测结果(7)8 . 1 能效指标 ( 能源消耗量)计量检测结果合格判据(7)8 . 2 检测结果评定准则(8)8 . 3 检测报告(8)附录A 碳黑油污染布的制备方法(1 0)附录B 洗涤剂(1 2)附录C 电动洗衣机洗涤性能测量方法(1 4)附录D 电动洗衣机脱水性能测量方法(2 1)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E 电动洗衣机漂洗性能测量方法(2 2)附录F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2 4)附录G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抽样单 ( 格式)(3 4)附录H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原始记录 ( 格式)(3 5)附录I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报告 ( 格式)(3 9)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引 言为了规范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电动洗衣机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工作,依据J J F1 2 6 1 . 12 0 1 7 用能产品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的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代替J J F1 2 6 1 . 82 0 1 4,与J J F1 2 6 1 . 82 0 1 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规范名称由 “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改为 “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 ; “5 . 1能源效率标识标注”增加 “ 能效信息码”和 “ 能效 领跑者信息”等要求; 原始记录格式和检测报告格式相应修改 ( 附录H、附录I) 。本规范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 J F1 2 6 1 . 82 0 1 3; J J F1 2 6 1 . 82 0 1 4。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家用电动洗衣机 ( 以下简称 “ 洗衣机”)的能源效率标识计量要求、计量检测程序、计量检测方法、计量检测结果评定准则和检测报告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额定洗涤容量大于1 . 0k g,且小于等于1 3 . 0k g的洗衣机,不包括搅拌式洗衣机和没有脱水功能的单桶洗衣机。洗衣干衣机只考核其洗涤功能。本规范适用于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监督检测,委托检测可参考本规范进行。生产和销售洗衣机的单位亦可参照本规范进行检测。接受检测的洗衣机应是生产者自检合格的产品,或者是销售者进口、销售的商品。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 J F1 2 6 1 . 12 0 1 7 用能产品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G B/T2 8 2 92 0 0 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 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 B/T4 2 8 82 0 0 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衣机G B1 2 0 2 1 . 42 0 1 3 电动洗衣机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术语和计量单位下列术语和计量单位适用于本规范。3 . 1 洗净比 r a t eo fw a s h i n ga b i l i t y被测洗衣机洗净率与参比洗衣机洗净率之比,量纲为1。3 . 2 洗衣机工作周期 w a s h i n gc y c l e按照被测洗衣机所具备的功能 ( 如洗净、漂洗、脱水、进水、排水等) ,完成一次常用 ( 标准)洗衣程序的全过程。3 . 3 洗衣机工作周期耗电量 e l e c t r i ce n e r g yc o n s u m p t i o n洗衣机在工作状态下,完成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各一个工作周期所消耗的平均电能量,包括对洗涤用水加热所消耗的电能量,计量单位为kWh。3 . 4 洗衣机工作周期用水量 w a t e r c o n s u m p t i o n洗衣机在工作状态下,完成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各一个工作周期所消耗的平均水量,计量单位为L。3 . 5 额定容量 r a t e dc a p a c i t y一次可处理干燥状态标准洗涤物的最大质量,计量单位为k g。1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3 . 6 半载容量 p a r t i a l c a p a c i t y额定容量的一半,计量单位为k g。3 . 7 单位功效耗电量 e n e r g yc o n s u m p t i o np e rk i l o g r a m洗衣机工作周期耗电量与额定容量之比,计量单位为kWh/k g。3 . 8 单位功效用水量 w a t e r c o n s u m p t i o np e rk i l o g r a m洗衣机工作周期用水量与额定容量之比,计量单位为L/k g。3 . 9 耗电量限定值 t h em a x i m u ma l l o w a b l ev a l u eo f e n e r g yc o n s u m p t i o n洗衣机在额定工作状态下,完成一个工作周期所允许的耗电量最大值,计量单位为kWh/k g。4 概述洗衣机是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产品。洗衣机是利用电能驱动,依靠机械作用洗涤衣物的器具。5 计量要求5 . 1 能源效率标识标注洗衣机的显著位置应粘贴能源效率标识,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的信息应包括生产者名称 ( 或简称) 、规格型号、能效等级、耗电量 (kWh/工作周期) 、用水量 (L/工作周期) 、洗净比、洗涤/脱水容量 (k g)和依据的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能效信息码和能效 “ 领跑者”信息等内容。注:能效 “ 领跑者”信息仅针对列入国家能效 “ 领跑者”目录的产品。5 . 2 能效指标 ( 能源消耗量)5 . 2 . 1 耗电量洗衣机耗电量应符合G B1 2 0 2 1 . 42 0 1 3的要求,工作周期耗电量实测值应不大于标注值的1 0 7%。单位功效耗电量实测值应不大于能效等级5级的规定值。5 . 2 . 2 用水量洗衣机用水量应符合G B1 2 0 2 1 . 42 0 1 3的要求,工作周期用水量实测值应不大于标注值的1 0 5%。单位功效用水量实测值应不大于能效等级5级的规定值。5 . 2 . 3 洗净比洗衣机洗净比应符合G B1 2 0 2 1 . 42 0 1 3的要求,洗净比实测值应不小于标注值减去0 . 0 3 5。洗净比实测值应不小于能效等级5级的规定值。同时额定容量下的洗净比三次测量平均值和半载容量下的洗净比三次测量平均值均应不小于0 . 7 0。5 . 2 . 4 脱水性能洗衣机脱水性能应符合G B1 2 0 2 1 . 42 0 1 3的要求,测量洗涤物的含水率在额定容量下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和半载容量下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均应不大于额定容量的1 1 5%。2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5 . 2 . 5 漂洗性能洗衣机漂洗性能应符合G B1 2 0 2 1 . 42 0 1 3的要求。洗涤物上残留漂洗液相对于试验用水碱度,在额定容量下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和半载容量下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均应不大于0 . 0 61 0-2m o l/L( 物质的量浓度) 。5 . 3 能效等级洗衣机使用的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的能效等级应符合G B1 2 0 2 1 . 42 0 1 3对能效等级的要求。洗衣机的能效等级指标见表1。表1 洗衣机能效等级洗衣机能效等级波轮式洗衣机、双桶洗衣机滚筒式洗衣机单位功效耗电量EekWh/k g单位功效用水量WeL/k g洗净比Ce单位功效耗电量EekWh/k g单位功效用水量WeL/k g洗净比Ce10 . 0 1 11 420 . 0 1 21 630 . 0 1 52 040 . 0 1 72 450 . 0 2 22 80 . 9 00 . 8 00 . 1 1 070 . 1 3 080 . 1 5 090 . 1 7 01 00 . 1 9 01 21 . 0 3 根据单位功效耗电量、单位功效用水量和洗净比实测值确定的能效等级应不低于标注的能效等级。6 检测条件6 . 1 环境条件6 . 1 . 1 试验环境温度为 (2 32),相对湿度为6 0%7 0%,应在无外界气流、无强烈阳光和其他热辐射作用的室内进行。6 . 1 . 2 试验电源为单相交流正弦波,电压和频率波动范围不得超过额定值的1%。6 . 1 . 3 洗衣机进水口水温:1 5、3 0和5 0三种水温,波动不得超过1。6 . 1 . 4 供水水压:全自动洗衣机进水口压力为 (0 . 2 40 . 0 2)MP a。6 . 1 . 5 水质:试验用水的硬度质量分数为4 . 01 0-56 . 01 0-5。6 . 2 测量设备及试验材料6 . 2 . 1 主要测量设备除本规范已具体规定的仪表外,其他仪表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0 . 5级。6 . 2 . 1 . 1 数字功率计 ( 具有有功功率积分功能)1)功率测量范围:0kW3kW;2)电能量测量最大允许误差:0 . 3%。6 . 2 . 1 . 2 温度测量仪表1)温度测量范围:06 5;3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2)最大允许误差:0 . 3;3)最小分辨力:0 . 1。6 . 2 . 1 . 3 时间间隔测量仪表最大允许误差:0 . 2%。6 . 2 . 1 . 4 称重装置a)标准洗涤物称重装置1)测量范围:0k g 3k g,3k g 2 0k g;2)最大允许误差:1g(0k g 3k g) ,5g(3k g 2 0k g) ;3)最小分辨力:0 . 5g(0k g 3k g) ,2g(3k g 2 0k g) 。b)洗涤剂称重装置1)最大允许误差:0 . 1g;2)最小分辨力:0 . 0 5g。c)化学药品称量装置1)最大允许误差:0 . 0 0 1g;2)最小分辨力:0 . 0 0 5g。6 . 2 . 1 . 5 反射率测量装置a)光电反射率计1)最大允许误差:0 . 0 3;2)最小分辨力:0 . 0 1。b)白度仪1)零点漂移:0 . 1;2)最大允许误差:0 . 0 3;3)最小分辨力:0 . 0 1。6 . 2 . 1 . 6 水量流量计1)流量范围:0L/h 18 0 0L/h;2)最大允许误差:0 . 5%;3)最小分辨力:0 . 1L。6 . 2 . 1 . 7 压力计1)测量范围:0MP a 2MP a;2)最大允许误差:0 . 5%;3)最小分辨力:1k P a。6 . 2 . 1 . 8 酸碱度测量仪表1)测量范围:01 4;2)p H最大允许误差:0 . 0 2;3)p H最小分辨力:0 . 0 1;4)滴定管容量最大允许误差:0 . 0 1m L;5)滴定管容量最小分辨力:0 . 0 0 1m L。6 . 2 . 2 辅助测量设备及试验材料4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6 . 2 . 2 . 1 污染布:使用碳黑油污染布,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要求。6 . 2 . 2 . 2 标准洗涤物:同污染布原布。6 . 2 . 2 . 3 洗涤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要求。6 . 2 . 2 . 4 搅拌式参比洗衣机1)洗涤容量:2 . 7 5k g;2)洗衣桶直径:(5 4 01)mm;3)最高水位水量:(5 01)L;4)搅拌器直径:(3 4 01)mm;5)搅拌器叶数:4;6)摆动角:(2 1 45);7)摆动速度:(5 11)次/m i n。6 . 2 . 2 . 5 滚筒式参比洗衣机1)洗涤容量:5 . 0k g;2)直径:(5 2 05)mm;3)容积 ( 净) :(6 23)L;4)提升叶板数:3;5)洗涤转速:(5 21)r/m i n;6)脱水转速:(5 0 02 0)r/m i n。6 . 2 . 3 各测量仪表均应具有有效的检定、校准证书。6 . 3 测量不确定度单位功效耗电量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1 . 0%(k=2) 。工作周期耗电量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1 . 2%(k=2) 。单位功效用水量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0 . 8%(k=2) 。工作周期用水量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1 . 0%(k=2) 。洗净比计量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0 . 0 3 0(k=2) 。脱水性能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5 . 0%(k=2) 。漂洗性能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1 4%(k=2) 。7 检测项目和方法7 . 1 抽样原则和方法洗衣机的计量检测样本应在生产者自检合格的产品或者是销售领域的商品中随机抽取。对检测批计量检测的,按G B/T2 8 2 92 0 0 2中一次抽样方案抽取样本。在生产企业成品仓库内或生产线末端抽样时,批量原则上应不少于5 0台。随机抽样的样本量4台,其中2台用于检测,另2台用作备样。对样本计量检测的,在生产企业成品仓库内或生产线末端抽样时,批量可少于5 0台。样本量为2台,其中1台用于检测,另1台用作备样。在销售领域抽样时,批量应不少于2台,抽样的样本量为2台,其中1台用于检5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测,另1台用作备样。抽样时应填写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抽样单( 抽样单格式见附录G) 。7 . 2 样本检测7 . 2 . 1 标识标注的检查根据5 . 1的要求对洗衣机使用的能源效率标识标注进行检查。7 . 2 . 2 能效指标 ( 能源消耗量)检测被测洗衣机应按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标准工作周期进行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测量,半载容量测量应和额定容量测量选用同样的程序,如果制造商另有说明,仅水位可以按照制造商说明进行调节。7 . 2 . 2 . 1 耗电量测量按照本规范附录C规定的方法,分别在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下进行测量,每个容量测量3次,取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下的耗电量的平均值,计算单位功效耗电量。如洗衣机带有加热装置,加热耗电量需进行修正,修正方法按照本规范附录C 电动洗衣机洗涤性能测量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7 . 2 . 2 . 2 用水量测量按照本规范附录C规定的方法,分别在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下进行测量,每个容量测量3次,取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下的用水量的平均值,计算单位功效用水量。7 . 2 . 2 . 3 洗净比测量洗净比测量与耗电量、用水量测量同时进行。按照本规范附录C规定的方法,分别在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下进行测量,每个容量测量3次,取额定容量下的洗净比和半载容量下的洗净比的平均值,计算洗净比。7 . 2 . 2 . 4 脱水性能的测量脱水性能测量与耗电量、用水量和洗净比测量同时进行。按照本规范附录D规定的方法,在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下进行测量,每个容量测量3次,分别以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下的含水率。7 . 2 . 2 . 5 漂洗性能的测量漂洗性能测量与耗电量、用水量、洗净比和脱水性能测量同时进行。按照本规范附录E规定的方法,在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下进行测量,每个容量测量3次,分别以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下的漂洗性能。7 . 2 . 3 能效等级的确定根据实测的单位功效耗电量、单位功效用水量和洗净比,按5 . 3的要求确定洗衣机的能效等级。注:应用实测的单位功效耗电量、单位功效用水量和洗净比确定能效等级时,单位功效耗电量、单位功效用水量和洗净比应考虑计量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7 . 3 原始记录计量检测的原始记录应包含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所需要的必要信息,记录中列出的项目应准确填写,观测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检测时予以记录。记录应包括检测人员和结果核验人员的签名。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H。6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7 . 4 数据处理按本规范规定的样本检测要求测量,按照如下要求进行数据修约:a)工作周期耗电量保留三位小数,计量单位为kWh;b)单位功效耗电量保留四位小数,计量单位为kWh;c)工作周期用水量保留到整数位,计量单位为L;d)单位功效用水量保留一位小数,计量单位为L;e)洗净比保留三位小数;f)脱水性能保留一位小数,用百分数表示;g)漂洗性能保留四位小数,计量单位为m o l/L。8 检测结果8 . 1 能效指标 ( 能源消耗量)计量检测结果合格判据8 . 1 . 1 合格判据原则洗衣机单位功效耗电量、单位功效用水量、洗净比、脱水性能和漂洗性能计量检测结果考虑不确定度影响,其合格评定采用宽限判据原则。采用宽限判据时,单位功效耗电量、单位功效用水量、洗净比、脱水性能和漂洗性能标注值/限定值有效位数按增加一位处理。8 . 1 . 2 合格判据8 . 1 . 2 . 1 耗电量合格判据工作周期耗电量计量检测结果的实测值位于下述区间的判定为合格:实测值标注值1 0 7%单位功效耗电量计量检测结果的实测值位于下述区间的判定为合格:实测值限定值+U(Ee)8 . 1 . 2 . 2 用水量合格判据工作周期用水量计量检测结果实测值位于下述区间的判定为合格:实测值标注值1 0 5%单位功效用水量计量检测结果的实测值位于下述区间的判定为合格:实测值限定值+U(We)8 . 1 . 2 . 3 洗净比合格判据洗净比标注值的合格评定考虑测量不确定度U(Ce) (k=2)的影响。洗净比实测值同时满足下述区间的判定为合格:实测值限定值-U(Ce) ,实测值标注值-0 . 0 3 5-U(Ce) ,额定容量3次测量平均值0 . 7 0-U(Ce) ,半载容量3次测量平均值0 . 7 0-U(Ce) 。8 . 1 . 2 . 4 脱水性能合格判据脱水性能计量检测结果的合格评定考虑测量不确定度U(H) (k=2)的影响,实测值位于下述区间的判定为合格:7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额定容量3次测量平均值1 1 5%+U(H) ,半载容量3次测量平均值1 1 5%+U(H) 。8 . 1 . 2 . 5 漂洗性能合格判据漂洗性能计量检测结果的合格评定考虑测量不确定度U(A)(k=2)的影响,实测值位于下述区间的判定为合格:额定容量3次测量平均值0 . 0 61 0-2m o l/L+U(A) ,半载容量3次测量平均值0 . 0 61 0-2m o l/L+U(A)8 . 2 检测结果评定准则8 . 2 . 1 能源效率标识标注评定准则能源效率标识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能源效率标识标注不合格。a)未在洗衣机的显著位置粘贴能源效率标识的;b)未按规定的标识样式和内容进行标注的;c)未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8 . 2 . 2 能效指标 ( 能源消耗量)评定准则8 . 2 . 2 . 1 耗电量评定准则耗电量实测值不符合8 . 1 . 2 . 1规定的,评定为耗电量不合格。8 . 2 . 2 . 2 用水量评定准则用水量实测值不符合8 . 1 . 2 . 2规定的,评定为用水量不合格。8 . 2 . 2 . 3 洗净比评定准则洗净比实测值不符合8 . 1 . 2 . 3规定的,评定为洗净比不合格。8 . 2 . 2 . 4 脱水性能评定准则脱水性能实测值不符合8 . 1 . 2 . 4规定的,评定为脱水性能不合格。8 . 2 . 2 . 5 漂洗性能评定准则漂洗性能实测值不符合8 . 1 . 2 . 5规定的,评定为漂洗性能不合格。8 . 2 . 3 能效等级评定准则能效等级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能效等级不合格。a)标注的能效等级不符合5 . 3对能效等级要求的;b)根据单位功效耗电量、单位功效用水量和洗净比实测值确定的能效等级低于标注的能效等级的。8 . 2 . 4 检测批评定准则根据G B/T2 8 2 92 0 0 2,取不合格质量水平R Q L=4 0,判别水平,选择一次抽样方案,确定合格判定数A c=0,不合格判定数R e=1。2个检测样本中若有1个不合格的,评定为检测批不合格。8 . 2 . 5 备用样本检测当样本检测不合格时,允许对备用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论按备用样本检测结果做出。8 . 3 检测报告应准确、客观和规范地报告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足够的信8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息,报告中的结论应按8 . 2检测结果评定准则的规定出具。检测报告应由检测执行人员、报告审核人员和报告批准人员签名 ( 检测报告格式见附录I) 。8 . 3 . 1 检测报告中的总体结论应根据检测结果并按下列情况给出:a)能源效率标识的标注,耗电量、用水量和洗净比的标注值,标注的能效等级,脱水性能和漂洗性能均为合格的,总体结论判定为合格;b)能源效率标识的标注,耗电量、用水量和洗净比的标注值,标注的能效等级,脱水性能和漂洗性能有不合格的,总体结论判为不合格,但应分别标出合格项和不合格项。8 . 3 . 2 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b)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c)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每页及总页的标识;d)受检单位、生产单位的名称和地址;e)被测样本的描述;f)被测样本的接收日期,进行检测的日期;g)样本的来源,如抽样、送样等;h)检测依据的技术规范;i)检测所用的测量仪器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j)检测结论 ( 检测批、样本) ;k)检测环境的描述;l)检测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检测执行人员、报告审核人员和报告批准人员的签名;n)检测结果仅对样本或检测批有效的声明;o)未经检测机构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报告的声明。9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A碳黑油污染布的制备方法A . 1 布料采用G B/T4 1 1中漂白中平布,其经纱支数为 (2 12) ;纬纱支数为 (2 12) ,经过脱浆预处理后裁成2 4 0mm2 5 0mm,仔细熨平,在1 0 5 1 1 0 的条件下干燥3h,保存在干燥器中待用。此时,原布反射率应为8 6%9 2%。A . 2 污染液配方a)牛脂硬化油 ( 工业用) 1 . 0g 1 . 2g熔点5 7以上;碘值3以下;皂化值1 9 01 9 8。b)液体石蜡 ( 化学纯) 3 . 5g 3 . 7gc)炭黑 ( 去污效果) 0 . 8g 1 . 5g颗粒的平均大小:29 5 01 0-9m颗粒的平均表面积:9 4m2/g;含碳量:9 6%。d)四氯化碳 ( 化学纯) 10 0 0gA . 3 污染液配制在小烧杯中称取牛脂硬化油和液体石蜡,加温溶化,再向其中加入炭黑,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 时间不少于1 0m i n) ,倒入烧瓶中。称取四氯化碳,将其中2/3放入烧瓶中,用其余1/3清洗小烧杯中的剩余物,将清洗液倒入同一烧瓶中,搅拌约3 0m i n,即成污染液。A . 4 污染方法将搪瓷盘侧斜放置在工作台上,倒入按A . 3配制的污染液,把按A . 1制作的干燥布料一边的两角分别用夹子夹往。手持夹子,让布料从污染液中拖过,然后挂起自然晾干。染布在常温下进行。亦可采用污染布机进行连续污染。A . 5 污染布的检查将污染布裁成1 2 0mm6 0mm,用肉眼初步检查污染是否均匀一致,剔除污染不均匀的污染布。污染布用光电反射率计 ( 或白度仪)测定反射率,各测量点反射率值应在2 0%3 0%范围内。A . 6 污染布的保存方法每批污染布应标明制作日期和原布反射率,污染布应保存在干燥器内,并存放在05阴凉干燥处。制成污染布1周后方可以使用,保质期为3个月。01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A . 7 制备污染布的注意事项A . 7 . 1 制作和测定污染布均应在室温2 02 5及相对湿度小于4 0%条件下进行,以保证污染布的质量。A . 7 . 2 污染液不能混有其他杂物,配制的污染液必须充分摇匀,并立即使用。11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B洗 涤 剂a)第一种洗涤剂成分比例见表B . 1。表B . 1成分比例喷雾干粉线型烷基苯磺酸钠 ( 烷链平均长度:C1 1 . 5)6 . 4%羟乙基化脂肪醇 (1 4 E O)2 . 3%纳肥皂 ( 链长C 1 21 6;1 3%2 6%;C 1 82 2;7 4%8 7%)2 . 8%三聚磷酸钠3 5 . 0%硅酸钠 (S i O2N a2O=3 . 31)6 . 0%硅酸镁1 . 5%羧甲基纤维素1 . 0%乙二胺四乙酸钠盐0 . 2%棉织物的光学漂白剂 ( 二吗啉二苯乙烯型)0 . 2%硫酸钠 ( 作为填料或添加剂)1 6 . 8%水7 . 8%四水合过硼酸钠2 0 . 0% 注:过硼酸盐单独提供。 b)第二种洗涤剂成分比例见表B . 2。表B . 2成分比例烷基苯磺酸钠1 4 . 4%硫酸钠5 5 . 8%硅酸钠9 . 6%三聚磷酸钠1 6 . 3%碳酸钠2 . 9%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1 . 0%21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c)第三种洗涤剂成分比例见表B . 3。表B . 3成分比例容差线性烷基苯磺酸钠8 . 8%0 . 5羟乙基化脂肪醇C1 2/1 4(7 E O)4 . 7%0 . 3钠肥皂 ( 牛脂皂)3 . 2%0 . 2浓缩泡沫抑制剂 ( 无机载体中硅含量1 2%)3 . 9%0 . 3硅酸铝钠 (8 0%活性物质)2 8 . 3%1 . 0碳酸钠1 1 . 6%1 . 0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钠盐 ( 颗粒)2 . 4%0 . 2硅酸钠 (S i O2N a2O=3 . 31)3 . 0%0 . 2羧甲基纤维素1 . 2%0 . 1磷酸酯 (D E QU E S T2 0 6 6,2 5%活性酸)2 . 8%0 . 2棉织物光学漂白剂 ( 对称二苯代乙烯型)0 . 2%0 . 0 2硫酸钠6 . 5%0 . 5蛋白酶 (S a v i n a s e8 . 0)0 . 4%0 . 0 4四水合过硼酸钠 ( 活性氧1 0 . 0 0%1 0 . 4 0%)2 0 . 0%四乙酰乙二胺 ( 活性成分9 0 . 0%9 4 . 0%)3 . 0%31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C电动洗衣机洗涤性能测量方法C . 1 测量准备C . 1 . 1 被测洗衣机检查及预处理检测前应对洗衣机进行检查,应包装完整,配件齐全,无明显的机械损伤、变形或破损。按说明书安装要求将被测机安装于测量台位上,选择标准洗涤程序,不放负载,运行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C . 1 . 2 新标准洗涤物的处理参照洗涤试验程序,预洗4h。C . 1 . 3 标准洗涤物的预处理标准洗涤物使用时间应在4h1 8 0h范围之内,试验负载应使用新、旧混合负载,负载配比如表C . 1。表C . 1 标准洗涤物配比表标准洗涤物使用时间/h质量比例46 01/36 11 2 01/31 2 11 8 01/3 根据洗衣机额定洗涤容量,依据表C . 2的要求,确定标准洗涤物配比方案,将干燥的标准洗涤物悬挂于室温为 (2 32)、相对湿度为6 0%7 0%的条件下,放置2 4h。悬挂时,标准洗涤物应垂直展开,且相互之间留有间隙,保证空气流通。表C . 2 标准洗涤物配比方案项目床单衬衫餐巾洗衣机的额定洗涤容量W/k g数量( 条)配污染布数数量( 件)配污染布数数量( 块)配污染布数配污染布总数1W1 . 51312551 01 . 5W41324331 04W52648111 55W72651 0221 87W93951 0222 19W1 13961 2332 41 1W1 341 261 2332 7 注:在表中规定数以外,用 “ 餐巾”和 “ 手帕”补足额定洗涤容量。所补 “ 餐巾”和 “ 手帕”的比例约为21。41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C . 1 . 4 标准洗涤物的称重试验负载应带污染布一起称重,取出预处理好的标准洗涤物,配置成所需要的相应重量的试验负载。标准洗涤物重量加上相应的污染布的重量与额定容量的最大偏差不超过5g,记录称重结果。C . 1 . 5 污染布的测量污染布的测定,需在洗涤前、后各进行一次。测量位置、方法、设备要完全一致,并在原始记录中记录测量结果及污染布批号、有效期限等信息。污染布按照垂直中轴线分成两个对称区域,每个区域的中心各测量一次,表、里各两个,共四个点,取四个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片污染布的反射率。测量时,衬底采用同批次污染布,且不得少于7层。如图C . 1所示。图C . 1 污染布测量位置示意 洗涤前污染布反射率在2 0%3 0%范围内方可使用。每次洗净试验后,将污染布拆下,不要用手揉搓,自然晾干后,用 (1 5 05)的电熨斗熨平,污染布放在两块织物之间,电熨斗不要直接接触污染布,熨平后不应起光泽。熨平时衬厚质平整毛呢。C . 1 . 6 污染布的钉缝和标准洗涤物规格将污染布按下列方法缝在标准洗涤物上:沿长方形短边中的一边钉缝数点,保证污染布在洗涤过程中不能与标准洗涤物分离。钉缝位置及标准洗涤物规格见图C . 2、图C . 3、图C . 4、图C . 5。图中尺寸最大偏差为6%。单位为毫米 (mm)图C . 2 床单51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单位为毫米 (mm)图C . 3 衬衣单位为毫米 (mm)图C . 4 餐巾单位为毫米 (mm)图C . 5 手帕C . 1 . 7 洗涤剂的使用如说明书中有明示,按照说明书要求选用;如果没有明示,波轮式洗衣机选用本规61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范附录B中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洗涤剂,滚筒式洗衣机使用本规范附录B中的第三种洗涤剂。滚筒式洗衣机加入洗涤剂的量为额定洗涤容量的1 . 0%,其他洗衣机按被测洗衣机额定洗涤用水量配成浓度为0 . 2%的洗涤液。对于说明书中未给出额定洗涤用水量的波轮式洗衣机,首先要确定洗涤用水量,按照测得的洗涤用水量配置洗涤剂;给出额定洗涤用水量的,按照标称值配制。波轮洗衣机的洗涤剂放置顺序是先放负载,再进水,进水过程中将洗涤剂溶解后加入洗涤桶中。滚筒式洗衣机先将料盒清洗干净后,再放入洗涤剂。C . 1 . 8 参比洗衣机波轮式和搅拌式洗衣机采用搅拌式参比洗衣机,滚筒式洗衣机采用滚筒式参比洗衣机。滚筒式参比洗衣机使用前或间隔8h使用时,需运行初始化程序。参比洗衣机与被测洗衣机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参比洗衣机洗净率在3 0%5 0%范围内有效。C . 2 测量方法被测洗衣机和参比洗衣机应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使用同一批次标准洗涤物、污染布进行测量。除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应在同一程序下进行测量。C . 2 . 1 洗净比测量方法分别在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下进行测量,每个容量下,参比洗衣机和被测洗衣机分别进行3次测量,取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下洗净比的算术平均值来计算被测洗衣机的洗净比。C . 2 . 1 . 1 试验用水有加热装置的洗衣机进水口水温为 (1 51)。无加热装置的滚筒式洗衣机进水口水温为 (5 01)。无加热装置的波轮式洗衣机进水口水温为 (3 01)。C . 2 . 1 . 2 标准洗涤物放置波轮式洗衣机在投入标准洗涤物时,将有污染布的一面向上,用一只手抓住洗涤物中心处,均匀投入洗涤桶中 ( 见图C . 6) ,在投入床单和衬衫时另一只手将负载捋顺后放入。图C . 6 标准负载抓起位置 标准洗涤物应按下列顺序和数量放置:1)床单 (1件) ;71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2)无污染布的餐巾 (5件) ;3)衬衫 (2件) ;4)无污染布的餐巾 (1 0件) ;5)依次投入3件有污染布的餐巾,每件之间投入无污染布的餐巾2件;6)如还有带污染布的床单衬衫餐巾,则继续按上述顺序放置;7)投入其他无污染布的餐巾和手帕;8)上述标准洗涤物投入时,将有污染布的一面向上,抓住洗涤物中心处,均匀投入洗涤桶中。滚筒式洗衣机按照G B/T4 2 8 82 0 0 8附录A . 8 . 4规定的方法放置。C . 2 . 1 . 3 参比洗衣机试验时间及程序a)搅拌式参比洗衣机:洗涤2 0 m i n,漂洗2次,每次5m i n,脱水3次,每次5m i n。b)滚筒式参比洗衣机试验程序为I E C6 0 4 5 6中6 0棉布洗涤程序。C . 2 . 1 . 4 被测洗衣机试验时间及程序相邻两次试验间隔时间不小于3h。a)无程序控制器洗衣机试验时间波轮式洗衣机:洗涤1 0m i n 以常用 ( 标准)洗涤为准 ,漂洗2次,每次5m i n,脱水3次,每次5m i n。注:额定洗涤容量大于额定脱水容量的双桶洗衣机,洗涤、漂洗后应分别进行2次脱水,每次脱水使用标准洗涤物的5 0%,每次运行5m i n。滚筒式洗衣机:洗涤3 0m i n( 参考值) ,漂洗2次,每次5m i n,脱水3次,每次5m i n。如使用制造商推荐的时间进行试验,应在检测报告中标明试验时间。b)带有程序控制器洗衣机试验程序按制造商推荐的常用 ( 标准)程序 ( 不包括浸泡程序)进行试验,并在检验报告中标明试验程序。C . 2 . 1 . 5 洗净率测量和洗净比计算被测洗衣机和参比洗衣机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试验,洗涤完成后,按照C . 1 . 5的方法测量污染布反射率,并根据C . 1 . 8进行判定数据有效性,根据公式 (C . 1) 、公式 (C . 2) 计算洗净率和洗净比。洗净率根据公式 (C . 1)计算。Dr=RW-RuR0-Ru1 0 0%(C . 1) 式中:Dr 被测机洗净率,%;RW 污染布洗净后反射率的平均值,%;Ru 污染布洗净前反射率的平均值,%;R0 原布反射率,%。81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洗净比根据公式 (C . 2)计算。C=DrDs(C . 2) 式中:C 洗净比;Dr 被测洗衣机洗净率,%;Ds 参比洗衣机洗净率,%。能效等级中洗净比Ce根据公式 (C . 3)计算。Ce=(Cf+Ch) /2(C . 3) 式中:Ce 洗净比;Cf 额定容量下的洗净比;Ch 半载容量下的洗净比。C . 2 . 2 耗电量计算洗净试验同时测量耗电量,耗电量按公式 (C . 4)计算:E=E1+E22(C . 4) 式中:E 工作周期耗电量,kWh;E1 在额定容量下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耗电量,kWh;E2 在半载容量下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耗电量,kWh。带加热装置的洗衣机用公式 (C . 5)进行修正:Ei=Et+Ec(C . 5) 式中:Ei 在额定容量或半载容量下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耗电量,kWh;Et 在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耗电量,kWh;Ec 在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耗电量修正值,kWh;Ec=Vc(tc-1 5) /8 6 0Vc 在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进行加热的水量,L;tc 洗衣机进水口水的实际温度,。能效等级中单位功效耗电量Ee根据公式 (C . 6)计算:Ee=Ie(E1+2E2) / (2m)(C . 6) 式中:Ee 单位功效耗电量,kWh/k g;Ie 能效补偿系数,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和双桶洗衣机取0 . 7 5,滚筒式洗衣机取0 . 8 5;E1 在额定容量下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耗电量,kWh;E2 在半载容量下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耗电量,kWh;91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m 额定洗涤容量,k g。C . 2 . 3 用水量计算洗净试验同时测量用水量,用水量按公式 (C . 7)计算:W=(W1+W2) /2(C . 7) 式中:W 工作周期用水量,L;W1 在额定容量下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用水量,L;W2 在半载容量下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用水量,L。能效等级中单位功效用水量We根据公式 (C . 8)计算:We=IW(W1+2W2) / (2m)(C . 8) 式中:We 单位功效用水量,L/k g;IW 水效补偿系数,取0 . 7;W1 在额定容量下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用水量,L;W2 在半载容量下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用水量,L;m 额定洗涤容量,k g。02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D电动洗衣机脱水性能测量方法全自动洗衣机、双桶洗衣机待洗净试验最后脱水运行完成后,称量标准洗涤物质量,含水率按公式 (D . 1)计算:H=m2-m1m1(D . 1) 式中:H 含水率;m1 洗涤前干燥状态标准洗涤物质量,k g;m2 脱水后标准洗涤物质量,k g。注:额定洗涤容量大于额定脱水容量的双桶洗衣机,应分两次脱水,每次脱水使用标准洗涤物的5 0%,待最后脱水运行结束后,称量2次脱水标准洗涤物的总质量。12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E电动洗衣机漂洗性能测量方法使用滴定法测量漂洗液中的碱度,漂洗试验和洗涤试验同时进行,使用自动滴定设备。滴定管及附件每次试验前必须清洗,每天第一次试验前,自动滴定仪应进行一次标定。重复滴定时,每次需用蒸馏水清洗电极。E . 1 试验内容E . 1 . 1 试验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洗涤物上残留漂洗液相对于试验用水的碱度。E . 1 . 2 取样E . 1 . 2 . 1 试验用水取样在被测洗衣机进行漂洗试验的同时,在同一试验用水中取水样5 0 0m L。E . 1 . 2 . 2 漂洗液取样在最后的脱水程序完成后,将负载放入高速脱水机中取水样5 0 0m L。E . 1 . 3 试剂的制备E . 1 . 3 . 1 0 . 1m o l/L盐酸溶液的制备吸取9m L浓盐酸,注入10 0 0m L容量瓶中,用无二氧化碳水稀释至标线,此时该溶液浓度为0 . 1m o l/L。E . 1 . 3 . 2 0 . 1m o l/L盐酸溶液的标定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无水碳酸钠,放入1 8 0烘箱中烘2h,并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的无水碳酸钠0 . 1g 0 . 1 5g;置于2 5 0m L锥形瓶中,加入无二氧化碳水1 0 0m L,配制成标准溶液,用0 . 1m o l/L盐酸滴定,滴定终止点p H值为4,记录用量,同时用无二氧化碳水作空白滴定。按公式 (E . 1)计算盐酸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HC l=W10 0 02(V1-V0)1 0 6 . 0(E . 1) 式中:MHC l 盐酸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 o l/L;W 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V1 滴定无水碳酸钠时0 . 1m o l/L盐酸的用量,m L;V0 滴定空白时0 . 1m o l/L盐酸的用量,m L;1 0 6 . 0 无水碳酸钠的摩尔质量,g/m o l。E . 1 . 4 滴定步骤E . 1 . 4 . 1 试验用水滴定E . 1 . 4 . 1 . 1 以0 . 1m o 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1 0 0m L试验用水,滴定终止点p H值为4,记下盐酸的用量Vn。E . 1 . 4 . 1 . 2 按E . 1 . 4 . 1 . 1规定的方法重复滴定3次,分别得到盐酸溶液用量V1、V2、V3,按公式 (E . 2)求其平均值VHC l:22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VHC l=V1+V2+V33(E . 2)E . 1 . 4 . 1 . 3 试验用水的碱度按公式 (E . 3)计算:Ms=MHC lVHC lVs(E . 3) 式中:VHC l 滴定用盐酸溶液用量,m L;Vs 被滴定试验用水量,m L;MHC l 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 o l/L;Ms 试验用水的碱度,m o l/L。E . 1 . 4 . 2 漂洗液滴定E . 1 . 4 . 2 . 1 以0 . 1m o 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1 0 0m L漂洗液,滴定终止点p H值为4,记下盐酸的用量un。E . 1 . 4 . 2 . 2 按E . 1 . 4 . 2 . 1规定的方法重复滴定3次,分别得到盐酸溶液用量u1、u2、u3;按公式 (E . 4)求其平均值uHC l:uHC l=u1+u2+u33(E . 4)E . 1 . 4 . 2 . 3 漂洗液的碱度按公式 (E . 5)计算:MP=MHC luHC luP(E . 5) 式中:MP 漂洗液的碱度,m o l/L;uHC l 滴定用盐酸溶液用量,m L;MHC l 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 o l/L;uP 被滴定漂洗液的体积,m L。E . 2 试验用水碱度计算洗涤物上残留漂洗液相对试验用水的碱度,按公式 (E . 6)计算可得:Ar=MP-Ms(E . 6) 式中:Ar 洗涤物上残留漂洗液相对试验用水的碱度,m o l/L;MP 洗涤物上残留漂洗液的碱度,m o l/L;Ms 试验用水的碱度,m o l/L。32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F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依据本规范的检测方法,对洗衣机洗净比、耗电量、用水量、脱水性能和漂洗性能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F . 1 洗净比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F . 1 . 1 测量模型洗净比计算公式 (F . 1) :Ce=C1+C22(F . 1) 式中:Ce 洗净比;C1 在额定容量下的洗净比;C2 在半载容量下的洗净比。洗净比定义公式 (F . 2) :C=DrDs(F . 2) 式中:C 洗净比;Dr 被测洗衣机洗净率,%;Ds 参比洗衣机洗净率,%。其中,洗净率计算公式 (F . 3) :Dr=RW-RuR0-Ru1 0 0%(F . 3) 式中:RW 污染布洗净后反射率的平均值,%;Ru 污染布洗净前反射率的平均值,%;R0 原布反射率,%。将公式 (F . 2)代入公式 (F . 1)得:Ce=Dr f+Dr h2Ds(F . 4) 式中:Dr f 被测洗衣机额定容量洗净率,%;Dr h 被测洗衣机半载容量洗净率,%。根据被测洗衣机洗净率的测量模型可知,其不确定度主要包括反射率测量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RW) 、u(Ru)和u(R0) ,以及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根据不确定度合成原理,得到合成不确定度的表达式:42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u2c(Dr)=uA(Dr) 2+cRWu(RW) 2+cRuu(Ru) 2+cR0u(R0) 2(F . 5) 其中cRW,cRu,cR0分别为各项灵敏系数:cRW=1R0-RucRu=RW-R0(R0-Ru)2cR0=Ru-RW(R0-Ru)2 同理可得参比洗衣机洗净率不确定度分量的表达式和各项灵敏系数。F . 1 . 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A类评定对某被测6 . 5k g波轮洗衣机进行1 0次独立地重复测量,额定容量下洗净率测量数据见表F . 1。表F . 1 被测洗衣机额定容量洗净率测量数据序号Dr f/%序号Dr f/%12 9 . 8 362 9 . 2 122 8 . 5 173 0 . 2 332 9 . 8 482 8 . 9 342 9 . 1 593 0 . 1 452 9 . 2 61 02 8 . 5平均值2 9 . 3 6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测量结果,可得被测洗衣机A类不确定度分量:uA(Dr f)=ni=1(Dr fi-Dr f)2n-1=0 . 0 0 63 式中:uA(Dr f) 洗净率A类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Dr fi 第i次独立测量得到的洗净率实测值,%;Dr f n次独立测量得到的洗净率的平均值,%;n 测量次数,本次试验为1 0。半载容量下洗净率测量数据见表F . 2。表F . 2 被测洗衣机半载容量洗净率测量数据序号Dr h/%序号Dr h/%14 0 . 8 163 9 . 8 323 9 . 473 8 . 9 133 9 . 6 883 9 . 3 643 9 . 7 994 0 . 3 953 9 . 4 41 03 9 . 5 1平均值3 9 . 7 152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测量结果,可得被测洗衣机A类不确定度分量:uA(Dr h)=ni=1(Dr hi-Dr h)2n-1=0 . 0 0 54 式中:uA(Dr h) 洗净率A类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Dr hi 第i次独立测量得到的洗净率实测值,%;Dr h n次独立测量得到的洗净率的平均值,%;n 测量次数,本次试验为1 0。对搅拌式参比洗衣机进行1 0次独立重复测量,洗净率测量数据见表F . 3。表F . 3 参比洗衣机洗净率测量数据序号Ds/%序号Ds/%13 7 . 8 363 7 . 6 123 8 . 2 973 8 . 0 433 8 . 0 283 8 . 1 743 7 . 9 893 8 . 3 153 7 . 2 21 03 7 . 5 9平均值3 7 . 9 1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测量结果,可得参比洗衣机A类不确定度分量:uA(Ds)=ni=1(Dsi-Ds)2n-1=0 . 0 0 35 式中:uA(Ds) 参比洗衣机洗净率A类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Dsi 参比洗衣机第i次独立测量得到的洗净率实测值,%;Ds 参比洗衣机n次独立测量得到的洗净率的平均值,%;n 测量次数,本次试验为1 0。F . 1 . 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B类评定对于污染布反射率的测定,在参比洗衣机和被测洗衣机的试验中,由于采用相同的测量设备和方法,光电反射率计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可近似相等,因此取相同数据。对反射率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出各分量的灵敏系数,进一步求得各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cRW=0 . 0 0 01 6 5,cRu=0 . 0 0 01 1 7,cR0=0 . 0 0 00 5。由光电反射率计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 . 0 3,可得各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cRWu(RW)=4 . 9 51 0-6,cRuu(Ru)=3 . 5 11 0-6,cR0u(R0)=1 . 51 0-6。F . 1 .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被测洗衣机洗净率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62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uc(Dr f)=uA(Dr f) 2+cRWu(RW) 2+cRuu(Ru) 2+cR0u(R0) 2=0 . 0 0 632+4 . 9 51 0- 62+3 . 5 11 0- 62+1 . 51 0- 62=0 . 0 0 63uc(Dr h)=uA(Dr h) 2+cRWu(RW) 2+cRuu(Ru) 2+cR0u(R0) 2=0 . 0 0 542+4 . 9 51 0- 62+3 . 5 11 0- 62+1 . 51 0- 62=0 . 0 0 54 参比洗衣机洗净率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Ds)=uA(Ds) 2+cRWu(RW) 2+cRuu(Ru) 2+cR0u(R0) 2=0 . 0 0 352+4 . 9 51 0- 62+3 . 5 11 0- 62+1 . 51 0- 62=0 . 0 0 35 因此可得洗净比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Ce)=cDr fuc(Dr f) 2+cDr huc(Dr h) 2+cDsuc(Ds) 2 =1 . 3 20 . 0 0 632+1 . 3 20 . 0 0 542+2 . 40 . 0 0 35=0 . 0 1 38 其中:cDr f=cDr h=12DscDs=-Dr h+Dr f2Ds2F . 1 . 5 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洗净比扩展不确定度为:U(Ce)=kuc(Ce)=0 . 0 2 76F . 2 耗电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F . 2 . 1 测量模型能效等级中耗电量Ee定义公式为:Ee=Ie(E1+2E2) / (2m)(F . 6) 式中:Ee 单位功效耗电量,kWh/k g;Ie 能效补偿系数,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和双桶洗衣机取0 . 7 5,滚筒式洗衣机取0 . 8 5;E1 在额定容量下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耗电量,kWh;E2 在半载容量下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耗电量,kWh;m 额定洗涤容量,k g。根据定义公式,需对耗电量E1和E2分别进行不确定度评定。F . 2 . 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A类评定对被测洗衣机进行1 0次独立重复测量,耗电量测量数据见表F . 4。72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F . 4 耗电量测量数据序号额定容量耗电量E1kWh半载容量耗电量E2kWh序号额定容量耗电量E1kWh半载容量耗电量E2kWh10 . 0 5 990 . 0 5 5760 . 0 5 960 . 0 5 5920 . 0 6 020 . 0 5 6170 . 0 6 010 . 0 5 6130 . 0 5 970 . 0 5 5280 . 0 5 950 . 0 5 6240 . 0 5 970 . 0 5 690 . 0 60 . 0 5 5750 . 0 6 020 . 0 5 541 00 . 0 6 050 . 0 5 63平均值0 . 0 5 99 40 . 0 5 58 6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测量结果,可得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耗电量A类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uA(E1)=ni=1(E1i-E1)2n-1=0 . 0 0 03 2kWhuA(E2)=ni=1(E2i-E2)2n-1=0 . 0 0 03 6kWhF . 2 . 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B类评定根据校准证书,数字功率计的误差为0 . 3%,按矩形分布估计。由表F . 4可知,本次试验被测洗衣机的平均耗电量分别为0 . 0 5 99 4kWh和0 . 0 5 58 6kWh,则最大误差分别为0 . 0 0 01 7 99kWh和0 . 0 0 01 6 8kWh,功率计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uB(E1)=0 . 0 0 01 7 993=0 . 0 0 01 0 4kWhuB(E2)=0 . 0 0 01 6 83=0 . 0 0 00 9 7kWhF . 2 .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洗涤周期耗电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uc(E1)=u2A(E1)+u2B(E1)=0 . 0 0 03 3 35kWhuc(E2)=u2A(E2)+u2B(E2)=0 . 0 0 03 6 95kWh 可得:uc(Ee)=(Ieu2c(E1)+4u2c(E2) ) /2m=0 . 0 0 00 4 67 7kWh/k g 取耗电量1 0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82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uc r e l=uc(Ee)Ee=0 . 4 7%F . 2 . 5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耗电量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 e l(Ee)=kuc r e l=0 . 9 4%F . 3 用水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F . 3 . 1 测量模型能效等级中用水量We定义公式为:We=IW(W1+2W2) / (2m)(F . 7) 式中:We 单位功效用水量,L/k g;IW 水效补偿系数,取0 . 7;W1 在额定容量下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用水量,L;W2 在半载容量下洗净性能试验全过程总的用水量,L;m 额定洗涤容量,k g。F . 3 . 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A类评定对被测洗衣机进行1 0次独立重复测量,用水量测量数据见表F . 5。表F . 5 用水量测量数据序号额定容量用水量W1L半载容量用水量W2L序号额定容量用水量W1L半载容量用水量W2L19 5 . 9 46 7 . 2 369 6 . 1 76 7 . 2 229 6 . 1 56 7 . 0 579 6 . 5 26 7 . 4 239 6 . 0 96 7 . 1 789 6 . 4 26 7 . 3 749 6 . 2 36 7 . 5 899 6 . 0 76 7 . 0 959 6 . 3 46 7 . 41 09 6 . 2 86 7 . 3 9平均值9 6 . 2 2 16 7 . 2 9 2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测量结果,可得用水量A类不确定度分量:uA(W1)=ni=1(W1i-W1)2n-1=0 . 1 7 4LuA(W2)=ni=1(W2i-W2)2n-1=0 . 1 6 7L92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F . 3 . 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B类评定已知流量计最大允许误差为0 . 5%,按矩形分布估计。水量取平均值,用水量B类不确定度分量为:uB(W1)=9 6 . 2 2 10 . 5%3=0 . 2 7 8LuB(W2)=6 7 . 2 9 20 . 5%3=0 . 1 9 4LF . 3 .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用水量合成不确定度为:uc(W1)=u2A(W1)+u2B(W1)=0 . 3 2 8Luc(W2)=u2A(W2)+u2B(W2)=0 . 2 5 6L 可得:uc(WW)=(IWu2c(W1)+4u2c(W2) ) /2m=0 . 0 3 27L/k g 取1 0次测量的平均用水量,则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 r e l(WW)=uc(WW)WW1 0 0% =0 . 2 6%F . 3 . 5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则用水量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 e l(WW)=kuc r e l(WW)=0 . 5 2%F . 4 脱水性能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F . 4 . 1 测量模型含水率H定义公式为:H=m2-m1m1(F . 8) 式中:H 含水率;m1 洗涤前干燥状态标准洗涤物质量,k g;m2 脱水后标准洗涤物质量,k g。根据不确定度合成原理,得到合成不确定度的表达式:uc(H)=cm1u(m1) 2+cm2u(m2) 2(F . 9) 其中各项灵敏系数分别为:cm1=-m2m21cm2=1m1F . 4 . 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A类评定对被测洗衣机进行1 0次独立重复测量,含水率测量数据见表F . 6。03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F . 6 含水率称重测量数据序号洗前洗涤物质量m1k g脱水后洗涤物质量m2k g序号洗前洗涤物质量m1k g脱水后洗涤物质量m2k g16 . 5 0 31 2 . 0 0 766 . 5 0 11 2 . 0 4 526 . 5 0 71 2 . 0 3 476 . 5 0 01 2 . 0 5 236 . 5 0 41 2 . 0 2 286 . 4 9 61 2 . 0 2 146 . 5 0 11 2 . 0 5 596 . 4 9 81 2 . 0 5 456 . 4 9 81 2 . 0 1 41 06 . 4 9 81 2 . 0 5 8平均值6 . 5 0 061 2 . 0 3 62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测量结果,可得干、湿负载质量A类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uA(m1)=ni=1(m1i-m1)2n-1=0 . 0 0 33 4k guA(m2)=ni=1(m2i-m2)2n-1=0 . 0 1 90 2k gF . 4 . 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B类评定已知负载称量用电子秤最大允许误差为0 . 0 5%,按矩形分布估计。称重B类不确定度分量为:uB(m1)=m10 . 0 5%3=0 . 0 0 18 7 7k guB(m2)=m20 . 0 5%3=0 . 0 0 34 7 5k gF . 4 .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根据不确定度合成公式,可得:u(m1)=u2A(m1)+u2B(m1)=0 . 0 0 38 3 1k gu(m2)=u2A(m2)+u2B(m2)=0 . 0 1 93 3 5k g 根据1 0次测量结果,可得灵敏系数cm1=0 . 2 8 5k g-1,cm2=0 . 1 5 4k g-1,则可求得含水率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H)=cm1u(m1) 2+cm2u(m2) 2=0 . 0 0 31 7 1 则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 r e l(H)=uc(H)H=0 . 3 7%13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F . 4 . 5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含水率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 e l(H)=kuc r e l(H)=0 . 7 4%F . 5 漂洗性能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F . 5 . 1 测量模型洗衣机漂洗性能的考核依据为漂洗液碱度相对试验用水碱度的差值不能大于标准要求的限定值。其中,试验用水的碱度按公式 (F . 1 0)计算:Ms=MHC lVHC lVs(F . 1 0) 式中:VHC l 滴定用盐酸溶液用量,m L;Vs 被滴定试验用水量,m L;MHC l 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 o l/L;Ms 试验用水的碱度,m o l/L。漂洗液的碱度按公式 (F . 1 1)计算:MP=MHC luHC lup(F . 1 1) 式中:MP 漂洗液的碱度,m o l/L;uHC l 滴定用盐酸溶液用量,m L;MHC l 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 o l/L;up 被滴定漂洗液的量,m L。Ar=MP-Ms=MHC luHC luP-VHC lVs (F . 1 2) 式中:Ar 洗涤物上残留漂洗液相对试验用水的碱度,m o l/L。根据不确定度合成原理,得到合成不确定度的表达式:u2c(A)=u2A(A)+cMH C lu(MHC l) 2+cuH C lu(uHC l) 2+cupu(up) 2+cVH C lu(VHC l) 2+cVsu(Vs) 2(F . 1 3) 其中各项灵敏系数分别为:cMH C l=uHC lup-VHC lVscuH C l=MHC lupcup=-MHC luHC lu2pcVH C l=-MHC lVscVs=MHC lVHC lV2s23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F . 5 . 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A类评定对被测洗衣机进行1 0次独立的重复测量,漂洗液相对试验用水碱度测量数据见表F . 7。表F . 7 残留漂洗液相对试验用水碱度测量数据序号漂洗液相对试验用水碱度A1 0-2m o l/L序号漂洗液相对试验用水碱度A1 0-2m o l/L10 . 0 5 7960 . 0 5 3920 . 0 5 8670 . 0 5 9530 . 0 5 8280 . 0 5 7340 . 0 5 5490 . 0 5 7950 . 0 5 571 00 . 0 5 42平均值0 . 0 5 68 6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测量结果,可得残留漂洗液相对试验用水碱度A类不确定度分量:uA(A)=ni=1(Ai-A-)2n-1=0 . 0 0 191 0- 2m o l/LF . 5 . 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B类评定取1 0次滴定盐酸用量的平均值,可得各项灵敏系数cMH C l=0 . 0 5 71 0-2,cuH C l=0 . 11 0-2,cup=-0 . 2 41 0-4,cVH C l=-0 . 11 0-2,cVs=0 . 1 8 31 0-4。根据经验,0 . 1m o l/L的盐酸浓度的不确定度为0 . 21 0-3m o l/L,滴定管最大误差为0 . 0 1m L,1 0 0L量杯误差为1m L,则cMH C lu(MHC l)=0 . 1 1 41 0-6m o l/L,cuH C lu(uHC l)=0 . 11 0-4m o l/L,cupu(up)=-0 . 2 41 0-4m o l/L,cVH C lu(VHC l)=-0 . 11 0-4m o l/L,cVsu(Vs)=0 . 1 8 31 0-4m o l/L。F . 5 .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漂洗液相对试验用水碱度合成不确定度为:uc(A)=u2A(A)+cMH C lu(MH C l) 2+cuH C lu(uH C l) 2+cupu(up) 2+cVH C lu(VH C l) 2+cVsu(Vs) 2 =(0 . 0 0 191 0- 2)2+(0 . 1 1 41 0- 6)2+2(0 . 11 0- 4)2+(-0 . 2 41 0- 4)2+(0 . 1 8 31 0- 4)2m o l/L=0 . 0 0 38 41 0- 2m o l/L 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 r e l(A)=uc(A)A=6 . 8%F . 5 . 5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漂洗液相对试验用水碱度扩展不确定度为:Ur e l(A)=kuc r e l(A)=1 3 . 6%33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G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抽样单 ( 格式)编号: 任务来源检测类别检测规范J J F1 2 6 1 . 82 0 1 7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受检单位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联系地址联系人邮 编电 话E - m a i l传 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生产单位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联系地址联系人邮 编电 话E - m a i l传 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样本信息样本名称生产日期批 量产品编号抽样日期商 标规格型号样本量封样状态抽样地点寄送样要求抽样单位单位名称联系人单位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传真/E - m a i l需要说明的事项:受检单位 ( 公章) :受检单位负责人 ( 签名) :年 月 日生产单位 ( 公章) :生产单位负责人 ( 签名) :年 月 日抽样单位/承检单位 ( 公章) :抽样人 ( 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1 .此抽样单一式四份,分别留存承检机构、收件单位、生产单位和任务下达部门。2 .检测类别分为:定期监督检测、不定期监督检测、复查监督检测、委托检测。43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H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原始记录 ( 格式)编号: 1 样本信息样本名称型号规格受检单位生产单位抽样地点抽样时间批 量样 本 量收样日期检测日期委托单位产品编号2 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不确定度测量范围设备编号证书编号3 检测依据检测依据J J F1 2 6 1 . 82 0 1 7 电动洗衣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4 试验条件基本条件环温/湿度/%进水水温/进水水压/k P a电压/V频率/H z污染布批次污染布生产商原布反射率全/半载污染布用量样机程序洗涤剂类型测量循环1样机序号进水硬度/1 0-6全载测量日期半载测量日期测量阶段额定半载洗涤剂用量/g床单/块衬衫/块餐巾/块小手帕/块53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 ( 续)测量循环2样机序号进水硬度/1 0-6全载测量日期半载测量日期测量阶段额定半载洗涤剂用量/g床单/块衬衫/块餐巾/块小手帕/块测量循环3样机序号进水硬度/1 0-6全载测量日期半载测量日期测量阶段额定半载洗涤剂用量/g床单/块衬衫/块餐巾/块小手帕/块5 检测结果检查项目检查要求检查结果能源效率标识标注洗衣机的显著位置应粘贴能源效率标识。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的信息应包括生产者名称 ( 或简称) 、规格型号、能效等级、耗电量 (kWh/工作周期) 、用水量 (L/工作周期) 、洗净比、洗涤/脱水容量 (k g)和依据的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能效信息码和能效 “ 领跑者”信息等内容能源效率标识的样式应符合洗衣机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的要求,计量单位的标注应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测量数据耗电量测量循环N o . 1N o . 2N o . 3平均值额定半载额定半载额定半载额定半载进水水温/修正耗电量/ (kWh)耗电量/ (kWh)工作周期耗电量/ (kWh)单位功效耗电量/ (kWh/k g)63J J F1 2 6 1 . 8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 ( 续)测量数据用水量测量循环用水量/L主洗进水量/L工作周期用水量/L单位功效用水量/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