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防工作培训资料.doc_第1页
精防工作培训资料.doc_第2页
精防工作培训资料.doc_第3页
精防工作培训资料.doc_第4页
精防工作培训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防工作培训资料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造成的心理功能失调,而出现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意志以及智力等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常要用医学的方法进行干预治疗的一类疾病。2.精神病:是精神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类型,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3.精神疾病的范畴比精神病的范畴大。二精神障碍的病因1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2心理社会因素:应激、人格特征、情绪状态、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种族、文化宗教、人际关系等。三如何判定精神异常1纵向比较:和以前比较2横向比较:和周围的人比较3当时情景:发病时的情景四.如何区分重性或轻性精神病1.处于早期常归于轻性,后期则归于重性。2.将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疾病归于重性,如精神分裂症等;将无精神病性症状的疾病归于轻性,如神经官能症等。五精神疾病常见症状(一)感知觉障碍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例:感到一般的声音特别刺耳,普通的气味异常刺鼻等,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感染中毒后脑衰弱状态等。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例:强烈的 疼痛刺激患者几乎感受不到,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严重时对外界刺激不产生任何感受,称为感觉缺失,见于癔症。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挤压、牵拉、游走、蚁爬感等,病人不能明确指出具体不适的部位,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脑外伤后精神障碍。2知觉障碍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例如视力不足,光线不足,声音模糊时可产生错觉,在伴有强烈的恐惧或期待情绪时可出现“草木皆兵”等错觉。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即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分为:幻听:是最常见的一种幻觉。病人可听到单调的或复杂的声响,如敲门声、音乐声、人语声,当幻听内容具有命令性质时,可使病人无条件服从,而产生拒食,杀人,伤人或其它各种破坏性行为,幻听见于多种精神病。言语性幻听对精神分裂症有诊断意义。幻视: 可见到单调的光和色彩,或生动人物和景象,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幻视内容较单调。谵妄病人的幻视内容丰富生动,具有恐怖性色彩,常引起病人的强烈情感。酒精中毒病人可出现小动物幻视。幻嗅幻味:两种幻觉常同时存在,感觉到的是令人不愉快的味道,常继发于被害妄想。可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等。幻触:可表现为触摸感、虫爬感、针刺感、触电感等,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症和某些药物(如可卡因)中毒。3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视物变形:看到外界某一具体事物形态、大小、比例、颜色及体积发生了改变。空间知觉障碍:感到周围事物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时间感知综合障碍:感到时间飞快或静止。非真实感:感到周围的人和物模糊不清。(二)思维障碍1思维联想障碍思维奔逸:联想加快,表现语流增快、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如:医生问:“看样子你很高兴啦!”!病人说:“我当然高兴啦!因为我的脑子特别好使。我为了表达对你们的感谢,我唱一首歌给你们听吧!三月里桃花开开不败,樱桃小口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苦。白衣战士爱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人。”这时进来另一位医生,马上停止唱歌,向那位医生说:“我一看你就是吉星高照,长命百岁、”。常见于躁狂症。思维迟缓:联想受到抑制而减慢,表现语流缓慢,病人感到“脑子变笨了”,“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常见于抑郁症。思维贫乏:联想减少、概念缺乏、词汇短缺。例如问:“老虎头上拍苍蝇是什么意思?”答:“消灭苍蝇,搞好卫生。”这是缺乏进一步的联想。常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或痴呆患者。思维破裂:联想断裂,思维内容缺乏内在联系。即语句之间,概念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例如:春天里刮春风,你早上种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一年四季,我们学校有新生,世界多美好,天气多凉爽。多见于精神分裂症。2思维逻辑障碍象征性思维:例如:以鸽子象征和平,以红色象征革命,以冬天不穿衣服来象征坚强,吞食骨头说可以使自己具有硬骨头精神。又如病人在病房的中间来回走动,称自己走“中间路线”。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语词新作:病人有时会自创一些文字或语言,只有他自己才懂,但却认为别人应该懂。例:%代表离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3.思维形式障碍病理性赘述:在回答一个问题或描述描述一件事情叙述叙述过分累赘,包含了很多不必要的和无关的细节,但最后尚能达到预定目标。见于癫痫和脑品质性精神障碍。思维中断:思维过程的突然中断。如病人体验到其思维是被某种外力夺走或抽走,又称思维阻塞,思维被夺或思维被抽取。见于精神分裂症。强制性思维:脑中不由自主地涌现一些不属于自己的思想,而且不受自己的主观意愿的控制而自发地进行或停止。如果同时涌现许多不同内容的思维,称为思维云集;如果病人体验到这些思维是他人用某种方法插入进入的,称为思维插入。见于精神分裂症。强迫思维(强迫观念):这是一类反复出现难以排除的思维或联想。病人清楚地知道没有必要这样反复去想,但就是难以摆脱和自控,并为此感到苦恼。非逻辑性思维:结论错误或相互矛盾,或者推理方式离奇,不可理解。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4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是一种病态的推理和判断,不符合事实,但病人却坚信不移,别人无法说服和用事实教育纠正。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妄想,病人觉得本人或亲属处处遭到迫害,经常有人监视跟踪他,认为食物或饮水中被放毒物,或用某种仪器放出射线、电波来陷害他。病人受妄想支配而拒食、逃跑、控告、自伤或采取自卫及伤人等行为。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和偏执性精神障碍。关系妄想:病人觉得周围的事都与他有关。例如他进入一个房间,室内的人突然停止谈话,就认为一定是议论他,即把与自己无关的事牵连到自己身上来。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夸大妄想:病人认为自己是非凡的人物,有特殊才能。例如:患躁狂症的战士称自己可以当军区司令兼地球球长等。多见于躁狂症。嫉妒妄想:病人捕风捉影地认为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实,常跟踪逼问他以求证实。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更多见于更年期女性患者。罪恶妄想:病人常自责自罪,认为自己犯下了不可宽恕的罪恶,应受严重的惩罚,认为自己不配吃,不配做人,因而常发生拒食及自杀行为,常见于抑郁症。钟情妄想:较常见于年轻女性,认为自己被著名的男影星、歌星、大人物所爱,坚信不移。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物理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感和影响妄想,认为自己的言行被电波或某种先进仪器或外界某种力量所控制。精神分裂特征性症状之一。(三)情感障碍1情感高涨:表现为表情喜悦,言语响亮,有与环境不相称的过分愉快,自我感觉良好,十分满意和幸福,常见于躁狂症。2情感低落:表现为表情忧愁,言语低沉,觉得自己的前途是灰色的,严重者终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不思饮食,有自杀意念或企图,多见于抑郁症。3情感淡漠:患者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逐渐减退,甚至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物也漠不关心,在对待家人、朋友的态度上,除缺乏关心和亲切感外,还持有反感和敌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4情感倒错:情感表现与内心体验或处境相反。例如:碰到不开心的事反而表现喜悦,多见于精神分裂症。5情感不稳:表现为情绪易波动,变化不定,时喜时悲。多见于双相障碍。(四)注意障碍1注意减退:或称注意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常见于神经症患者及儿童多动症。2注意增强:有妄想症状的病人对其妄想有关的事物十分注意,即使很小的细节也不放过且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五)记忆障碍1记忆减退2记忆增强(六)智力障碍1.智能低下:是由于遗传、感染、中毒、颅脑外伤或缺氧等有害因素引起的脑功能发育受阻。常见于精神发育迟滞(俗称大脑发育不全)2.痴呆:表现在记忆、理解、计算、学习工作能力及判断力等方面的脑功能减退。常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阿尓茨海默病。准确检查应通过智力测验(七)意志行为障碍1意志增强:病态或妄想的支配下,病人坚持某种行为。例如:有迫害妄想的病人周围控诉,有嫉妒妄想的病人坚持对配偶跟踪。2意志减退:表现处处被动,即使本人的基本日常生活比如吃饭、冲凉、换衣服等也要别人督促。常见于抑郁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八)自知力:指病人对自己的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神经官能症病人有自知力,会主动求医诉病情,但精神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失,因此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求医,甚至拒绝看病、住院、拒绝服药。 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以及自知力恢复的程度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好转程度的重要指标。精神疾病的治疗、药物及常见的不良反应一治疗(一)用药原则:有效、安全、快速、在经济能力之内。(二)全程治疗:1从治疗开始到患者回归社会的全过程,是一个长期治疗过程,应有计划进行。2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职业治疗、社会治疗、整体护理、社区康复等。3全程治疗包括三个阶段:急性治疗期:6-8周,消除症状,防止意外,保持功能,阻止疾病发展,防止慢性化。巩固治疗期:3-6个月,提高疗效,消除副反应,防止病情反复,确定长期治疗方案。维持治疗期:1-3年以上,防止复发,促进回归社会。二精神科药物可分为七类1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氯氮平、维思通2抗抑郁药抗强迫药:阿米替林、多虑平、氯米帕明3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阿普唑仑、安定、三唑仑4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碳酸锂、卡马西平5精神振奋药:利他林6脑代谢药:脑复新、脑复康7其他:抗锥体外系反应药:海俄辛、安坦;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三.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1急性肌张力障碍:多在服药早期出现,表现为某个部位个别肌群持续痉挛,以面、颈、唇和舌肌多见,可出现口、眼歪斜,构音及吞咽困难。处理:用抗胆碱能药物可缓解,肌注海俄辛。2静坐不能:患者自感心神不定,坐立不安,表现为来回走动或原地踏步。处理:使用心得安可缓解此症状。3类帕金森症:主要表现为肌肉震颤、唇、下颌和四肢抖动,有时出现肌强直。处理: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4迟发性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运动,如鼓腮,咀嚼,舞蹈样指划动作,头后仰,走路左右晃动或腰不能直起,抬头费力,走路时迈不开步等。处理:首先减药或停药,停用抗胆碱能药,使用抗组胺药(异丙嗪)和促大脑代谢药。5恶性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急骤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木僵缄默及多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大量出汗、心动过速、尿潴留等)处理:停用所有抗精神病药,补液等对症处理,必要时可使用多巴胺激动剂(如金刚烷胺、溴隐停)6癫痫:指药源性癫痫,以氯氮平和氯丙嗪为多见。处理:减药或换药,加用抗抽搐药,如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7粒细胞缺乏症:氯氮平最常致粒细胞缺乏症。处理:使用维生素B4,鲨肝醇8此外还会引起心电图改变,肝功能改变,体位性低血压,口干,便秘,视物模糊,皮肤过敏,嗜睡,内分泌紊乱等。精神病人的监护一 正确认识与对待精神病 精神病患者,一般老百姓称之为“疯子”或“神经病”,这种称呼不但是不正确的,而且还是对患者人格的不尊重。那么,什么是精神病呢?精神病是一组由不同原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性疾病。它突出地表现为精神活动的异常,即感觉、知觉、思维、情感、注意、记忆、行为、意识和智能方面的异常,如产生幻听时他们会听到正常人听不到的声音;产生幻视时他们会看到正常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们有时情绪不稳定,显得过分高兴、欢乐或抑郁、淡漠;有时则表现为胡言乱语、打人毁物等言行紊乱。由于精神病人一般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一些异常的言行,所以,使得人们对精神病人也就必然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害怕、厌恶情绪,加之以前科学不发达,对精神病的本质认识不清,赋予了很多非科学的迷信的解释,所以对精神病人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歧视态度,有的甚至还以打、骂、捆、绑一类的暴力行为对待病人,这样做不仅不能使病情得以好转,反而会使其更为严重。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对待和认识疾病,完全是有可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康复效果的。二 精神病社区监护的注意事项1. 尊重病人而不是歧视和讨厌病人 我们监护组的人员应尊重病人的人格,不歧视不讨厌病人,把他们当作需要别人关心的社会人,不能把他们看作是只要吃、喝、睡的生物人。其次应加强宣传,使大家能了解一些精神病学的基本知识,正确对待精神病人的各种表现,防止搞封建迷信,把病人的幻听、幻视说成是中了“邪”,被鬼“缠身”等等。另外病人家庭成员对病人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康复,尤其是病人的父母、爱人、子女、兄弟对病人的影响 最大,如果病人回到家庭后,得不到亲人的谅解和帮助,反而经常受到嘲笑或讽刺甚至歧视或敌视,那么病人就容易复发;相反,如果家属能理解和关心病人,其复发率明显较低。2. 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愉快的康复环境尊重病人的基础上,还要尽量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的休养环境,对夜间打麻将、唱卡拉OK、跳舞等较刺激的活动,则建议病人不要参加,有病人的家庭则应停止这类活动,不宜听迪斯科一类的狂欢曲,因为容易使人兴奋,使病人情绪波动,焦虑不安。应选择轻松、悠静的轻音乐,电视宜选择娱乐性、喜剧性的节目,如小品、相声、文艺演出或新闻等,切忌看那些情节过分紧张、恐怖的警匪片或武打片。3. 定期访视,注意观察病情复发的早期症状 不同的病人病情复发的早期症状各不相同,所以监护小组成员要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了解复发早期症状,对预防复发和意外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常见复发症状有: 突然无故出现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减少和经常做恶梦。 行为障碍:生活习惯改变,懒散,不讲卫生或特别爱清洁,反复洗澡、换洗衣服;长时间坐着不说话或话多、动作多、爱管闲事;有的则不停地抽烟,有的突然说自己的病已好了不肯服药。 情绪障碍:情绪不稳,情绪压抑或情绪高涨。本来性格温和的人突然变得易发脾气,本来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少语,或原来很文静的人变得兴奋话多,兴高采烈等。 自诉头痛、乏力、心慌、不想进食或食欲大增及月经改变。 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能有头有尾。 出现片断幻觉、妄想或被控制的体验,又表现多疑,疑人害己,认为周围多的人对他不好等。4. 与复发有关的因素 受精神刺激。 停药,不肯服药。 年龄:发病年龄越小越易复发。 家庭遗传史:有家庭史者复发率高。 病前性格:明显内向或外向、胆小、多疑、孤僻、情感脆弱者易复发。 季节:春季易复发,这与性激素改变有关。 原来病情有复发者易复发。 家庭对病人不关心易复发。三神病人服药的监护1.加强病人及家属对坚持服药重要性的认识维持服药治疗的目的在于治疗疾病,预防和减少疾病复发。复发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除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外,常与是否维持治疗有重要关系。2.督促按时服药药物的服法一定要按医生嘱咐,不能自己随意增减或不规则服药。突然停药可以出现戒断反应,而停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