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3.1 暨南大学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201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 一、简答题(共一、简答题(共 6 6 题,每题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1 1、列举影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因素,并解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挤出效应。、列举影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因素,并解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挤出效应。 【参考答案】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 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 一,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 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 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二,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k 越大, 挤出效应也越大。 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h 越大,挤出效应越小。 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敏感,挤出效应越大。 2 2、画图简要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和条件。、画图简要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和条件。 【参考答案】 : 短期内, 完全竞争厂商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 MR=SMC 的利润最大化的 均衡条件的。 首先,在价格依次为 P1、P2、P3、P4 和 P5 时,厂商根据 MR=SMC 的原则依次选择 最优产量为 Q1、Q2、Q3、Q4 和 Q5,均衡点分别为 E1、E2、E3、E4 和 E5。 其实,厂商通过比较最优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收益 AR 与短期平均成本 SAC 来确定自 己的最大利润是正是负还是零。在 Q1 产量水平上,ARSAC,因此利润大于 0;而在 Q2 产量 水平上,AR=SAC,因此利润等于 0;而在 Q3 产量水平上,ARAVC,厂商继续生产; 在 Q4 产量水平上由于 AR=AVC, 厂商生产和不生产都一样; 但在 Q5 产量水平上由于 ARAVC, 厂商必须停产。 综上所述,可得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 MR=SMC=AR=P。而且,在短期均衡 时,厂商利润可正可负或者等于零。 3 3、简述、简述 2009200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的主要理论贡献。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的主要理论贡献。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2009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在新制度经济学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威 廉姆森。威廉姆森的主要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首次提出了“治理结构”和“资产专用性”两个新制度经济学概念,继而构建了 一个分析所有组织的统一框架“分立的结构选择分析法” ; 第二、细化了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概念,使交易费用成为一种可以进行科学分析的 有力工具,并继而构建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分支; 第三、促进了经济学与法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诸学科的整合发展。 4 4、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原则有何联系?、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原则有何联系?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 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 即要求使用要素的 “边 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二,在一般情况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收益产品” (要素的边际产品 MP 和产品的边际收益 MR 的乘积,记为 MRP) ,边际成本是“边际要素成本” (MFC) 。因此,一 般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即 MRP=MFC。 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 价格的乘积,记为 VMP) ,而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 。 四, 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一致的, 是利润最大化原则在要素市场上 的具体体现。并且,利润最大化给的产量原则可以转化为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原则。 5 5、 即使经济是完全竞争的, 当存在公共物品时, 为什么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即使经济是完全竞争的, 当存在公共物品时, 为什么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在经济学上公共物品通常指的是像国防这样一类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 有竟用性的物品。公共物品不能像私人物品那样达到帕累托最优。 这是因为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不像私人物品那样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叠加, 而是 它们的垂直相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竟用性特点。由于这个特点, 每个消费者消费的都是同个商品总量, 而另一方面, 对这个总消费量所支付的全部价格却是 所有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总和。 于是理论上, 公共物品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处达到均衡 的最优数量,但是由于消费者在享用公共物品时都想“搭便车” ,所以加总得到的需求曲线 比实际的要低, 这样市场本身提供的公共物品数量通常将低于最优数量, 因此公共物品不能 达到帕累托最优。 6 6、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而减、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而减 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应当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应当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 LMr IS 以国民收入正好回到潜在的国民收入为限。见左图。 二、计算题(共二、计算题(共 2 2 题,第题,第 7 7 小题小题 1616 分,第分,第 8 8 小题小题 1414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7、假设一个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 P=10-3Q,成本函数为 TC=Q 2+2Q。 (1)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 如果政府试图对该垄断厂商采取限价措施迫使其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 平,则限价应为多少? (3)如果政府对该垄断厂商征收一笔固定的调节税,以便取得该厂商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那么这笔固定税的总额应是多少? (4)以上两种方法对消费者会产生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 (1) 已知 P=10-3Q,则 MR=10-6Q,又知成本函数 TC= Q 2+2Q MC=(TC)=2Q+2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MC=MR,即 2Q+2=10-6Q,得 Q =1 ,把 Q=1 代入 P=10-3Q 中得 P=10-31=7 利润 =TR-TC=PQ-(Q2+2Q)=71-(12+21)=4 (2) 政府采取限价措施使垄断者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 完全竞争条件下 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 P=MC,即 10-3Q=2Q+2, Q=1.6 把 Q=1.6 代入 P=10-3Q 中 得:P=10-31.6=5.2。此时的利润 =TR-TC=PQ-(Q2+2Q)=5.21.6-(1.62+21.6) =-2.56。这说明在政府限价时,厂商亏损了。 (3)如果政府对垄断厂商的每单位产品征收 1 单位产品税,这种单位产品税是随着产量变 化而变化的一项可变成本, 它会导致垄断厂商的 AC 曲线和 MC 曲线向上移动, 使原有 的均衡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增加单位产品税如同增加 MC,故征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条 件为 MC+1=MR,即(2Q+2)+1=10-6Q Q= 8 7 =0.875 把 Q= 8 7 代入 P=10-3Q 中,得 P=7.375 征收单位产品税后的利润 =TR-TC=PQ- (Q2+2Q) =7.3750.875- (0.8752+20.875) =3.9375 征收单位产品税之前,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为 1 单位,制定的价格为 7 单位,利润为 4 单位。征收单位产品税后,均衡点位置发生了变化。垄断厂商新的均衡产量为 0.875 单位, 制定价格为 7.375 单位,利润 为 3.9375 单位。 8 8、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消费函数、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消费函数 C=1400+0C=1400+0、8Y8Yd d,投资函数,投资函数 I=200I=200- -50r50r,税收,税收 T=0T=0、25Y25Y,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购买支出 G=200G=200,名义货币供给,名义货币供给 M=900M=900,价格水平,价格水平 P=1P=1,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函数 L=0L=0、 4Y4Y- -100r100r。求:。求: (1 1)总需求函数;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总需求函数;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 (2 2)当总供给函数为)当总供给函数为 Y=3350+400PY=3350+400P 时,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时,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3 3)假设该经济的充分就业收入为)假设该经济的充分就业收入为 38003800,如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如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现充分就业,政府 购买支出应增加多少?此时利率将变动到多少?购买支出应增加多少?此时利率将变动到多少?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 Yd=Y-T=0.75Y,利用 Y=C+I+G,推出 Y=1400+0.6Y+200-50r+200 推出 Y=4500-125r(1 式) 根据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推出:900/1=0.4Y-100r(2 式) 联合 1 式和 2 式就可以解除 Y=3750 r=6 900/p=0.4Y-100r, 此式联合 1 式,得出 Y=3000+750/p (3 式) 联合 3 式和总供给函数就可以求出均衡的国民收入 Y=3400 p=-1(舍去)和 p=15/8 假设 G 增加为G,ZF 支出乘数 Kg=1/(1-MPC)=5 要达到充分就业,Y 就需要增加 3800-3400=400,难么Y=Kg*G=5*80,即G=80,所有 ZF 支出需要增加 80, 此时 r=58/15 三、论述题(共三、论述题(共 2 2 题,第题,第 9 9 小题小题 1616 分,第分,第 1010 小题小题 2424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9 9、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分别举例说明。、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分别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 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相反, 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 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这是因为, 此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 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 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 入是增加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是减少的。以下图所示,需求曲线 上的 a 和 b 两点之间是富有弹性的(直线平缓意味着两点间弹性系数大) ,两点之间的价格 变动率引起一个较大的需求量的变量率。具体来说,当价格为 P1、需求量为 Q1 时,销售收 入相当于矩形 OP1aQ1 的面积;当价格为 P2、需求量为 Q2 时,销售收入相当于矩形 OP2bQ2 的面积。显然前者面积小于后者面积。这就是说,若厂商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则降价的结果 会使销售收入增加;若厂商从 b 点运动到 a 点,则提价的结果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二,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 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动。以下图所示,需求 曲线上的 a 和 b 两点之间是缺乏弹性的(直线陡峭意味着两点间弹性系数小) ,两点之间的 价格变动率引起一个较小的需求量的变量率。具体来说,当价格为 P1、需求量为 Q1 时,销 售收入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 当价格为P2、 需求量为Q2时, 销售收入相当于矩形OP2bQ2 的面积。显然前者面积大于后者面积。这就是说,若厂商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则降价的结果 会使销售收入减少;若厂商从 b 点运动到 a 点,则提价的结果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画图) 1010、请根据、请根据 ISIS- -LMLM 模型推导出总需求曲线(模型推导出总需求曲线(ADAD) ,并解释总需求曲线的形状及其为什么) ,并解释总需求曲线的形状及其为什么 呈现这种形状。呈现这种形状。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来源于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 理论; 二,在 IS-LM 模型中,假设价格水平是可变的,据此就可以推导出总需求曲线。如 图所示,图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 IS-LM 图,下部分为价格水平与需求总量之间关系 的曲线,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 P 的数值为 P1 时,此时的 LM 曲线 LM(P1)与 IS 曲线相交于 E1 点, 该点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 y1 和 r1。 将 P1 和 y1 标在图中下半部分便得到总 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D1。 现在假设 P 由 P1 下降到 P2。由于 P 下降 LM 曲线移动到 LM(P2)的位置,它与 IS 曲线的交点为 E1 点,该点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 y2 和 r2。将 P2 和 y2 标在图中下 半部分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D2。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 P 的变化,LM 曲线和 IS 曲线可以有很多交点,每一个交点 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 y 和 P 的组合。 于是这些组合就构成了图中下半部分的一些, 将这些点 连在一起就构成了总需求曲线。 三,从以上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表明,价格水平越高, 需求总量越低,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高。 四、案例分析题(共四、案例分析题(共 1 1 题,题,2020 分)分) 1111、利率与汇率的变动会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下表是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与汇率的变动会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下表是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存款 利率与贷款利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利率与贷款利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日 期 1 年期存 款利率 (%) 1 年期贷 款利率 (%) 日期 1 美元兑人民 币 (元) 2002.02 .21 1.98 5.31 2002.2. 21 8.2766 2004.10 .29 2.25 5.58 2005.2. 21 8.2765 2006.04 .28 2.25 5.85 2005.7. 20 8.2765 2006.08 .19 2.52 6.12 2005.7. 21 8.1100 2007.03 .18 2.79 6.39 2006.7. 21 7.9897 2007.05 .19 3.06 6.57 2007.2. 21 7.7408 2007.07 .21 3.33 6.84 2007.7. 20 7.5712 2007.08 .22 3.60 7.02 2008.2. 21 7.1503 2007.09 .15 3.87 7.29 2008.7. 21 6.8271 2007.12 .21 4.14 7.47 2009.7. 21 6.8311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请分析利率与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请分析利率与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通常,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围绕物价、经济增长、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多个目标来制定的,需要缜密的统筹和权衡。当经济平稳发展、通胀水平较低时,在投资和 消费增长带动下, 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目标能得到实现, 需要争取的是国际收支的基本平 衡;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增长受到严峻挑战时,防止经济衰退和通缩则成为最紧迫的 任务。 国内环境国内环境国内环境国内环境: : : : 2008 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集中爆 发,货币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进行了调整,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对促进经济企稳回升 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迅速扭转了通缩的形势。2010 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步入上升通道, 总体态势良好,但外部环境不稳,增长势头尚不牢固,所以平衡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随着 2010 年下半年经济复苏态势进一步巩固, 物价 较快上涨逐渐成为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 面对持续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 货币政策从适 度宽松转为稳健,按照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要求,积极采取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增强汇率灵活性以及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等多项措施, 收紧物价 上涨的货币条件。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同比增长9.7%, 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在9.5%-10% 之间,环比增长 2.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5%,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 高,前 2 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34.3%。 从国际环境看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去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连续上涨,今年一季度,国际 市场能源、原材料、金属矿价格累计分别比去年末上涨了 18.8%、13.6%和 5.2%,4 月上旬 布伦特和西德克萨斯原油期货价格每桶分别突破 120 美元和 110 美元。 受全球需求恢复、 流 动性充裕以及地缘政治和重大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还可能继续上涨。 全球 通胀压力不断加大,一方面,新兴经济体通胀率继续高企。3 月份,巴西、俄罗斯、韩国和 越南消费物价同比涨幅分别达到 6.3%、9.5%、4.7%和 13.9%,印度 2 月份涨幅达 8.8%。另 一方面,发达经济体通胀呈抬头之势。3 月份美国消费价格同比上升 2.7%,是 2009 年 12 月以来的最高涨幅;欧元区消费价格上涨 2.6%,创 2008 年 10 月以来新高,连续第四个月 呈上升态势,超过欧央行 2%的警戒线。 还有世界各地银行不断调整经济体货币条件,以美 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和英格兰银行保持基准利率不变最为明显。 外加现在世界各地自然灾 害平凡,比如日本基本也是因为地震而放宽了很多货币政策。 以下是央行在近几年的存款 和贷款利率数据: 2010 年 10 月 19 日 上调存贷款利率 0.25 个百分点 2008 年 12 月 22 日 下调一年期存贷款 0.27 个百分点 2008 年 11 月 26 日 下调存贷款利率 1.08 个百分点 2008 年 10 月 9 日 下调一年期贷款利率 0.27 个百分点 2008 年 9 月 16 日 下调一年期贷 款利率 0.27 个百分点 2007 年 12 月 21 日 上调一年期存款利率 0.27 个百分点 在 2010 年 10 月 19 日上调贷款利率,是因为在 2010 中,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健康的,但是相比之下, 主要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因为上调贷款利率后,贷款成本增加,投资风险也增加,在一定 程度上减少贷款人数,减少投资,抑制经济发展过热。 在 2008 年 12 月 22 日下调存款利 率,是因为当时国际上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中国市场,所以货币政策也从紧缩变为宽松, 下调贷款利率后,贷款成本减少,投资风险减少,增加了贷款人数和贷款资金,鼓励投资者 投资,刺激投资。 所以,通过银行对利率的调整可以优化整个市场结构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1.从外国的角度来分析,人民币升值不应该是解决全球通货紧缩的良方第一,近年来,我国 经济虽然增长十分迅猛,但 GDP 仅占全球的 3.5%。 我国对外贸易额和对部分国家的贸易顺差 虽然有所扩大,但仍然只占全球贸易额的 5%而已,我国人口众多,有极为丰富的劳动力市场,外 资企业进入我国的主要原因,并非由于人民币币值被严重低估,而是由于我国众多人口所带来 的丰富的劳动力市场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我国政府给予外国企业良好的政策扶持。第二, 中美贸易顺差扩大的根源在于美国自身产业结构调整、 对外直接投资扩大、 其国内个人消费 支出的增长和全球化竞争等,只要上述因素得不到解决,即使人民币大幅升值,对于缓解中美 逆差也只能是无济于事,相反会直接减少美国诸多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利润,进而致使这些跨 国企业的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这显然也不利于美国本土企业的发展。2.从我国的角度分析,人 民币汇率升值可能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宏观方面分析:第一,会导致外债规模进一步 扩大。因为人民币升值之后,外国资本会因为预期人民币继续升值而大量进入我国资本市场, 并相应地增大我国的外债规模。第二,会抑制我国商品出口,扩大进口。人民币升值后,一方面 我国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另一方面,以外币表示的我国商品的价格会上涨,在两方面因素 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必然会出现上扬,从而削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由 于本国商品价格上升,国内也会增加对外国进口商品的消费,减少对本国商品的消费,这将对 国内这种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的市场造成极大伤害。第三,会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人民币大幅升值后,大量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 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逐利行为,很容易造成国内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造 成不利影响。此外,人民币升值会加大我国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触发一部分银行储 蓄兑成外汇后外逃,进而触发人民币汇率危机,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四,会影响央行货币 政策调节的作用。由于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为使人民币汇率可以保持基本稳定,央行不得不 在外汇市场上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以购买外汇,而在市场中投放过多的基础货币显然与央行不 断提高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款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相左,从而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 调节作用。第五,会增加就业压力。人民币升值将会抑制出口,同时又增加进口。而目前中国 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和外资企业,人们对进口商品需求的增加和对本国产品消费 的下降会严重影响本土企业原有的经营,最终导致就业形势的恶化 4.4 暨南大学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11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名称:理论经济学各专业、应用经济学各专业 考试科目名称:803 西方经济学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简答题(共 6 题,每题 10 分,共 60 分) 1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何不同? 2简要说明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一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 3简述 201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藤森的主要理论贡献。 4价格变动的两重效应分别是什么?以正常商品为例,作图说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5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 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要涨价,收入会增加。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 6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计算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7 一垄断企业能以常数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生产, AC=MC=5, 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为 Q=53-P。 试求: (1)该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如果市场产量由两家厂商提供,即 Q=Q1+Q2,两家厂商有相同的生产成本,且这两家 厂商按古诺模型进行决策,求这两家厂商的反应函数。 (3)计算古诺均衡时,两厂商的产量、利润及市场均衡价格。 8假设某国宏观经济关系如下:消费 C=90+0.9Yd,税收 T= 1 3 Y,投资 I=200-1000R,政府购 买支出 G=710,货币需求为 L=Y-10000R,货币供给为 m=M/P=500,物价 P=1。 (1)求 IS、LM 曲线; (2)求均衡收入和利率; (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 YF=2400,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分别采用增加政府支出及增 加货币供给量的办法,各需要多少数额? 考试科目: 西方经济学 共 2 页,第 1 页 三、论述题(共 2 题,第 9 小题 22 分,第 10 小题 18 分,共 40 分) 9画图并说明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中,TP 曲线、MP 曲线和 AP 曲线的变化 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短期内生产的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短期生产中厂商的理性选择 在生产的第二阶段上? 10运用名义工资粘性模型推导短期常规总供给曲线。 四、案例分析题(共 1 题,20 分) 11下表是我国 2010 年 1 月10 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化情况。在 2010 年, “蒜你狠” 、 “豆你玩” 、 “糖高宗”和“苹什么”等词汇在网络上流行。 中国 2010 年 1 月10 月的 CPI 变化情况 月份 CPI(%) 2010.10 4.40 2010.9 3.60 2010.8 3.50 2010.7 3.30 2010.6 2.90 2010.5 3.10 2010.4 2.80 2010.3 2.40 2010.2 2.70 2010.1 4.40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 2010 年中国多种商品涨价的主要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 共 2 页,第 2 页 4.4.1 暨南大学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201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 一、简答题(一、简答题(60 分)分) 1、 说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说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 【参考答案】 : 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揭示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和解释持续经济 增长的可能。 尽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说明经济的持续增长导入了外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口 增长率,但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并没有能够从理论上说明持续经济增长的问题。 生增长理论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发展起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 突破在于放松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设并把相关的变量内生化。 在引进技术创新、专业化分工和人力资本之后,内生增长理论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创新 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 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索洛模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改变资本产出比率为常数的假定,发展了哈罗德 多马模型,但索洛仍然没将技术进步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模型,这是一个重大缺陷, 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现实中一个明显的事实。 2、 说明一国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说明一国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效果有两个方面。假设政府计划通 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产出,一方面政府发行债券会导致本国利率上升,外国资金 流向国内,资本项目改善;另一方面,在长期,政府支出的增加会提高总需求,进而 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假定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水平) ,由于进口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出口是外生变量,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进口增加,经常项目恶化。总之,扩张性货 币政策的效果是上述两个方面的综合效果,下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到,这取决于 BP 曲 线的斜率。 图 16-3-2 与图 16-3-3 中,BP 曲线的斜率是不同的,图 16-3-2 中 BP 曲线更陡一些, 说明此时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较低, 而后者对利率变动敏感性较高。 我们假定 两图中的初始均衡点 E 都是非充分就业的。 图 16-3-2 中,政府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 IS 曲线向右移动到 IS的位置,新的内部均衡 点为 F 点,新的产出水平为 Y1,新的利率水平为 i1,但 F 点处于 BP 曲线的右下方,存在 国际收支逆差。为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当局不得不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LM 曲线向左上 方移动到 LM,均衡利率进一步上升到 i2,但产出水平下降到 Y2 的水平。 图 16-3-3 中,为增加国民产出水平,政府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 IS 曲线向右移动到 IS 的位置,新的内部均衡点为 F 点,新的产出水平为 Y1,新的利率水平为 i1,但此时 F 点处 于 BP 曲线的上方,处于国际收支顺差地位。为改变国际收支顺差,当局不得不实行扩张性 Y i BP IS L M E Y 0 LM E Y 1 IS F L M Y 2 O 图 16-3-3 资本流动性较高时的财政政策的效果 Y i B P IS L M E Y 0 LM Y 1 IS F Y 2 E O 图 16-3-2 资本流动性较低时的财政政策效果 的货币政策,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到 LM,均衡利率进下降到 i2,但产出水平进一步增长 到 Y2 的水平。 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的变化比较敏感,扩张性的货 币政策对增加收入,提高就业有较好的效果;反之,则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受到一定的限 制。 3、201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藤森的主要经济理论和贡献;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藤森的主要经济理论和贡献;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三位学者的贡献在于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就业市场被广泛应用。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德斯开始研究搜寻模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莫滕森教授 发表于 1977 年的论文失业保险与工作搜寻决策(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Job Search Decisions)考察了失业救济对失业率的影响。他的结论认为,失业救济的效果比预期设想的 更加模糊。 因为工人在得知如果失业就会得到失业保险的情形下, 当前没有领到失业保险救 济的工人会更可能选择低薪、高风险的工作。 三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解决了来自搜寻工作职位和职位候选人之间的难题: 失业工人 要想找到合适的新工作需要花费时间。 因为人不是趋同一致的个体, 同样, 工作职位也不是。 4、请说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两重效应是什么?画图说明商品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和、请说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两重效应是什么?画图说明商品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和 收入效应;收入效应;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被分 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其中,由商品的价 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称为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 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 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在产品价格下降时, 可以用补偿预算线来区别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 入效应如下图所示。 5、 有人说气候不好, 农民收入减少, 对农民不利; 有人说气候不好, 农产品价格上升,、 有人说气候不好, 农民收入减少, 对农民不利; 有人说气候不好, 农产品价格上升, 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农民有利;请说明上面两种议论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农民有利;请说明上面两种议论;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谷贱伤农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 的收入反而减少了。其实,这种表面看起来难以理解的现象,是可以用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 来加以解释的, 即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 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呈同方向的变化。 造成“谷贱伤农”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往往小于 1,即当农产品的 价格发生变化时, 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 而农产品的丰收使得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 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下降, 下降幅度超过农产品的均 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导致农民总收入的减少,产生“谷贱伤农”经济现象。 6、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 态; 二,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因此,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计算题(二、计算题(30 分)分) 1、 (、 (1)垄断厂商,)垄断厂商,AC=MC=5(常数) ,需求函数(常数) ,需求函数 Q=53-P。求利润最大化下的均衡价格、。求利润最大化下的均衡价格、 数量和利润;数量和利润; (2)假设该产量由两个寡头厂商(古诺模型)所生产,)假设该产量由两个寡头厂商(古诺模型)所生产,Q=Q1+Q2,具有相同的边际成,具有相同的边际成 本函数,求各自的反应函数;本函数,求各自的反应函数; (3)求古诺模型均衡时的均衡价格、产量和利润;求古诺模型均衡时的均衡价格、产量和利润; (1)MRMC 知 532Q5 Q24 P53Q29 (2)PMC 知 53Q5 Q48 P53485 2、 (、 (1)三部门下,)三部门下,C=*+Yd,I=*,T=1/3Y,G=710,求,求 IS、LM曲线;曲线; (2)求均衡利率和收入;)求均衡利率和收入; (3)求采用财政政策达到)求采用财政政策达到*效果时间,需要增加政府购买支出或减税数量;效果时间,需要增加政府购买支出或减税数量; 论述题(第一小题论述题(第一小题 22 分;第二小题分;第二小题 10 分)分) 1、 (、 (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的 MP、AP、TP、AC曲线三者间的关系(画图) ;曲线三者间的关系(画图) ; (2)TP分为哪三阶段,划分依据是什么?分为哪三阶段,划分依据是什么? (3)说明为何要选择在第二阶段生产;)说明为何要选择在第二阶段生产;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 (1) (1)生产三阶段是在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只 有劳动投入可变的条件下, 以劳动投入多少来划分的生产不同阶段。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 总产量曲线、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 第一阶段, 平均产量递增阶段, 即平均产量从 0 增加到平均产量最高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AP、 MP曲线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 0 到 3 L 的区间。第二阶段,平均产量的递减阶段,边际产 量仍然大于 0,所以总的产量仍然是递增的,直到总的产量达到最高点。这一阶段是从AP、 MP两曲线的交点到MP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 3 L 到 4 L 的区间。第三阶段,边 际产量为负,总的产量也是递减的,这一阶段是MP曲线和横轴的交点以后的阶段,即劳动 投入量 4 L 以后的区间。如图 413 所示。 (2)首先,厂商肯定不会在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因为这个阶段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生 产不会带来任何的好处。其次,厂商也不会在第一阶段进行生产,因为平均产量在增加,投 入的这种生产要素还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 厂商没有获得预期的好处, 继续扩大可变投入的 使用量从而使产量扩大是有利可图的, 至少使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时为止。 因此厂商可以在 第二阶段进行生产,因为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下降,但是总产量还在不断增加,收入也增 加,只是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直到停止增加时为止。 图 413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 (2) 第一阶段: 劳动量从零增加到 Lc 这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 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总产量是增加的。 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 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 第二阶段:劳动量从 Lc 增加到 Ld。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平均产量达到最高 点;终点处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由于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一阶段,也 不会在第三阶段进行,所以,生产只能在第二阶段进行。 第三阶段:劳动量增加到 Ld 之后 的区间。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 产量降为负值,总产量下降。这时,即使劳动要素是免费的,理性的生产者也会通过减少劳 动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以脱离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的第三阶段,退回到第二阶段。 (3) 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一阶段经营, 因为在这个阶段, 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 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 这表示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总会使得可变 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增加; 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三阶段经营, 因为在这阶段可变要素的增 加反而使总产量减少, 边际产量为负。 同样, 厂商也不会在资本的第一、 三阶段经营, 因此, 厂商的理性决策就在第二阶段, 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 只有在这阶段才会存 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2、用名义工资粘性推导出常规供给曲线;、用名义工资粘性推导出常规供给曲线;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现代主流经济学在货币工资粘性及工人具有“货币幻觉”的假定下推导 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推导过程如下。 1、假设货币工资不变,仍然为原有的 W1 的数值,而价格水平却由 P1 提高到 P2。因 此,实际工资下降到 W1/P2。此时,由于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因此劳 动的需求曲线由 Nd(W1/P1)向右移到 Nd(W1/P2) ,而劳动的供给曲线因货币幻觉不发生 移动,因此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由 N1 增加到 N2。根据宏观生产函数的性质,经济产出 量由 Y1 增加到 Y2。 2、假设货币工资不变,仍然为原有的 W1 数值,而价格水平却由 P1 下降到 P2。因此, 实际工资上升到 W1/P2。此时,由于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因此劳动的 需求曲线由 Nd(W1/P1)向左移动到 Nd(W1/P2) ,而劳动的供给曲线因货币幻觉不发生移 动,因此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由 N1 下降到 N2。根据宏观生产函数的性质,经济产出量 由 Y1 下降到 Y2。 综上所述,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三、案例分析(案例分析(20 分)分) (1)分析价格上涨原因;)分析价格上涨原因; (2)我国应对这些物价上涨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试析;)我国应对这些物价上涨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试析; 从全局来看,目前我国产生通 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需求和成本两方面。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通货膨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凯恩斯学派提出的。 需求拉动的主要原因是现阶段我国货币供给增长过快。 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的原因主要是外 汇流入过多。因为国家对外汇管理比较严格,所以外汇现在在资本项下受到管制,外汇在境 内是不能直接流通的, 因此大量的外汇流入国内, 就会迫使央行发行更多的人民币进行货币 兑换。其次,存在央行的外汇由于也同样受到资本管制,其惟一的投资途径也就是购买国外 的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由于数量巨大,投资途径和工具有限,所以又会用大量的外汇资产购 买美国国债等。从 2000 年 1 月到 2010 年 9 月我国的外汇占款与储备货币(也就是基础货币) 之比急剧上升。2001 年我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为 43%左右,2006 年初这一比例超 过 100%,此后这一比例继续上升,最高时达到 129%,目前维持在 120%左右。 此外,虽然说我国近年来一直处在产能过剩的状态,但从深层次看,我国目前有效需求严重 不足。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 税收进口。因为本国的进口表示国外厂商的供给。总需求就是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支出, 因为支出代表对一定产品的购买。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本国出口。 凯恩斯认为, 在现实经济中,总需求往往小于总供给。凯恩斯将这种现象称为“有效需求不足” 。简单来 说, 老百姓的基本消费得到了满足, 可是边际消费倾向却很低, 因此随着老百姓收入的增加, 他们不会大量增加自己的消费,而是将货币存入银行。储蓄增加的结果,造成对资产的大量 需求,从而迫使资产价格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的基本出发点是把通胀看成是营利者、投机者、套利者和普通工人、 农民、 企业主为了提高各自利益而使各项成本增加所引起的加价。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产生 的主要原因在于各项成本的上涨, 这些成本增加的根源在于商品市场与劳动市场的不完全竞 争。引起通货膨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各种生产成本的提高。 首先,工资成本上升。2010 年以来,各地频频出现“民工荒”的现象,特别是像广州等一 些沿海城市,这一现象更为严峻。相应地,在 2010 年,我国政府出台了最低工资标准的相 关规定。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工资,对于员工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大部分人的 收入来源主要还是工资,提高工资,就意味着增加了人民的收入,消费水平也就相应地得到 了改善和提高。但是,对于企业和企业主来说,提高工资水平就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 了,给企业生产带来了新的问题。 其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急剧上升,国内的 供给已经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进口不断扩大,对外依存度高,导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企 业生产成本也随之上升。 第三,伴随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正遭受严重的威胁。随着国际社会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观 念,我国政府也在加紧节能减排的步伐,对企业的生产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在保证生产的 同时还要顾及对环境的影响,这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第四,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因而对环境保 护、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活的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满足这些要求也要求增 加投入,这就客观上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针对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现象,应该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补充协议: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费用调整范本
- 专利权质押担保合同设计要点与执行细则
- 矿山合作协议与承包权投资合作及风险控制协议
- 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事业编制合同范本
- 班组本质安全培训教程课件
- 油气行业安全培训
- 光纤光栅传感课件
- 开叉车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文化旅游资金申请2025年政策环境与市场分析报告
- 建设银行2025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医德医风培训课件内容
- 挖孔桩孔内气体检测
- 2023年宪法学习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古诗活动沙龙活动方案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3共3册知识点背诵提纲汇编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案 第1课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概论一
- CJ/T 120-2016给水涂塑复合钢管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高清版)DG∕TJ 08-202-2020 钻孔灌注桩施工标准
- 肌肉注射技术试题及答案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三版)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