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和饲料学思考题总结1.doc_第1页
动物营养和饲料学思考题总结1.doc_第2页
动物营养和饲料学思考题总结1.doc_第3页
动物营养和饲料学思考题总结1.doc_第4页
动物营养和饲料学思考题总结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营养和饲料学思考题总结 绪论:1.动物营养:是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大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的总称。2.未来饲料发展的方向是什么?(1)生物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向营养学渗透,动物生产效率及动物生产可预测性进一步提高。(2)生物高科技术将逐步应用于饲料资源开发及提高动物对饲料的生物利用率,研究开发安全、无污染、高效的饲料资源及饲料添加剂新品种。(3)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尤其是开展营养与基因表达。营养与代谢调控以及物质代谢变化规律研究。(4)随着人们对城村环境的认识和畜产品质量的要求,生态或环保营养学业将有明显发展。(5)通过营养手段不断改善畜产品的风格和营养保健价值。(一)1.饲料:动物为了生存、生长、繁殖后代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营养物质(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粗蛋白质(CP):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动物组织活动五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他包括了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NPN)两部分。NPN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氮等。粗脂肪(EE):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粗纤维(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无氮浸出物(NFE):主要由易备动物利用的淀粉、多糖、双糖、单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粗灰分(ASH):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炉中将所有有机质全部氧化后的剩余残渣。主要为矿物质氧化物或盐类等无机物质,有时还含有少量泥沙,故称粗灰分。2.动物体与饲料营养成分有什么区别?1)动植物体均由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六种营养物质组成。2)动植物水分含量高,植物变异大于动物。3)植物体干物质中主要为淡水化合物,动物体主演是蛋白质4)植物体的碳水化合物种包括无氮浸出物(淀粉)和粗纤维5)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氮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有力的氨基酸,无其他氮化物,动物蛋白质含量高,变异小,品质也优于植物。6)植物除含有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树脂、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不含树脂、蜡质。3.猪鸡等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1)单胃杂食类动物的消化特点主要以酶的消化为主,微生物消化较弱。(2)牛羊的消化是以前胃(瘤胃、网胃、瓣胃)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内进行。皱胃和小肠中进行化学性消化。在盲肠和大肠进行的第二次微生物消化,可显著提高消化率,这也是反刍动物能大量利用粗饲料的营养学基础。(3)禽类类似于非反刍动物猪的消化。但禽类没有牙齿,靠喙采食、撕碎大块饲料。口腔内没有乳糖酶。食物通过口腔进入食管膨大嗉囊中贮存并将饲料润湿和软化,在进入腺胃。腺胃消化作用不强。(二)1.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作用?1)机体和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2)机体更新的必需养分3)是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4)提供能量、转化为糖和脂肪2了解蛋白质的特性1)酸碱两性2)缓冲和维持渗透压3)变性3.必须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有饲料供给的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与动物需要相比,医疗(粮)中含量最不足的EAA。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到政治蛋白质利用率下降。4了解蛋白质和过量对动物有什么危害?不足:1)消化机能紊乱2)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受阻3)易患贫血症及其他疾病4)影响繁殖5)上产性能下降过量:1)造成浪费2)引起肝肾的病患3)还会加剧热应激5.了解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特点?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终止于小肠6.提高单胃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的方法?1)配合日粮时饲料应多样化2)补饲氨基酸添加剂3)日粮中蛋白质与能量有适当比例4)控制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平5)掌握好饲粮中蛋白质的水平6)豆类饲料的湿热处理7)保证与蛋白质带些有关的VA、D、Bl、Cu、Co等的供应7.了解反刍动物消化粗蛋白质的特点?摄入蛋白质的70%(40%-80%)被瘤胃微生物消化,其余部分(30%)进入真胃和小肠消化。8.提高CP在反刍动物消化道中的利用率的方法?(三)1(CH2O)N的分类?1)化学分类a单糖:丙糖丁糖戊糖己糖b低聚糖或寡糖(2-10个糖单位):二糖三糖四糖五糖六糖c。多聚糖(10个糖单位以上):同质多糖(淀粉、纤维素、木聚糖等)和杂多糖(半纤维素、果胶、粘多糖等)d其他化合物:几丁质、木质素、硫酸软骨素等2.Van Soest CF的分析方案 中性洗涤剂酸性洗涤剂成分可溶部分(细胞内容物)NDS可溶性糖,淀粉,果胶原,可溶蛋白,NPN,脂类,有机酸等不溶解部分(NDF)可溶部分(ADS)半纤维素不容部分(ADF)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3. (CH2O)N 的营养生理作用?1)供能和贮能直接氧化功能转化为糖原短期存在形式转化为脂肪 长期贮备能源2)构成体组织:五糖,构成核酸;粘多糖,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糖蛋白,细胞膜的组成成分3)作为前体物质:为反刍动物瘤胃利用NPN合成菌体蛋白或重组合成菌体蛋白和动物体内合成NEAA提供碳架。4)形成产品:奶、肉、蛋4.比较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对(CH2O)N 消化、吸收、代谢的异同?单胃动物:1)消化 起始于口腔 尤其是淀粉消化道前端主要是营养性碳水化合物消化的场所,后端主要是微生物消化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场所胃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很有限,主要是胃后期消化做准备十二指肠是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的重要部位,吸收以直接吸收为主,代谢以葡萄糖代谢为主,挥发性脂肪酸代谢为辅2)吸收 主要部位在小肠,在胰淀粉酶作用下产生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淀粉酶只能水解a-1,4糖苷键,因此,支链淀粉水解终产物除了麦芽糖外还有支链寡聚糖,最后被水解,释放麦芽糖和葡萄糖。水解产生的单糖,经主动转运吸收入细胞,快慢顺序为半乳糖大于葡萄糖大于果糖大于木糖未消化吸收的,进入后肠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幼龄动物乳糖酶活性高,断奶后下降,蔗糖酶在幼龄很低,麦芽糖酶断奶后上升。3)代谢 葡萄糖是主要能量来源,是其他生物合成过程的起始物质,血液葡萄糖维持在狭小范围内反刍动物:1)消化 与单胃动物不同表现在:消化方式,消化部位和消化产物。a.饲料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丙酮酸-VFA ,单糖很少b 瘤胃是消化的重要场所,消化量占总碳水化合物进食量的50-55%2)消化过程:降解有两个阶段复合碳水化合物在细胞外水解为寡聚糖,主要是双糖和单糖双糖与单糖对瘤胃微生物不稳定被其吸收后迅速的被细胞内酶降解为VFA,首先将单糖转化为丙酮酸,以后的代谢途径可有差异,同时产生甲烷和热量。3)VFA的吸收 75%由瘤胃壁吸收,20%由皱胃瓣胃吸收,5%由小肠吸收,吸收速度丁酸丙酸乙酸3)代谢:反刍动物所需葡萄糖主要是体内合成,部位在肝脏,前体物是丙酸。5.部分寡糖的特殊营养生理作用 1)可作为有益健康的基质改变肠道菌群,建立健康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寡糖还有消除消化道内病原菌,激活机体免疫力系统等作用,日粮中添加寡糖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成活率,增重及饲粮转化率 2)寡糖作为一种稳定,安全,环保性能良好的抗生素替代物在畜牧业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的前景(四) 1.简述脂类的营养生理功能?1)脂类的供能贮能作用脂类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高能营养物质含能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2.25倍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备形式2)脂类在体内物质合成中的作用3)脂类在动物营养生理中的其他作用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脂类的防护作用是代谢水的重要来源磷脂的乳化特性胆固醇的生理作用脂类也是动物体必须氨基酸的来源。2.简述EFA的概念、种类及其功能概念: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须脂肪酸种类:1)-6系 2)-3系列功能:生物学作用1)参与磷脂合成,并以磷脂形式作为细胞生物膜的组成成分。2)是类二十烷合成的前体物。3)与胆固醇代谢密切相关4)可以转化为一系列长链的多不饱和脂肪酸3.简述反刍动物、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的特点?单胃动物:1)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空肠2)参与脂类消化的酶主要是胰脂肪酶、长脂肪酶和胆汁3)消化产物是甘油一酯、FA、胆酸、胆固醇等,组成水溶性的易吸收的乳糜微粒4)主要吸收部位是回肠,并以异化扩散方式吸收。5)胃内为酸性环境,对脂肪的消化不利在胃内起初步的乳化作用。反出动物:1)瘤胃是主要消化部位在瘤胃中脂类物质得到明显改组,瘤胃对脂类的消化有以下特点:a.大部分不饱和 脂肪酸氢化变成饱和脂肪酸,使必须脂肪酸含量减少b.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支链脂肪酸c.中性FA、磷脂、甘油变成VFA.d.微生物合成的奇数碳和支链FA数量增加2)脂类物质通过网、瓣胃时几乎不发生变化,进入皱胃后消化吸收与单胃动物相似3)瘤胃壁只吸收VFA和短链FA。4.如何在动物饲粮中添加油脂?1)家禽日粮中添加油脂的应用:一般蛋鸡添加5%-1%,肉鸡1%-3%a混合油脂效果优于单一植物油,动物油生产中应用较麻烦,冬季是固态,常增添加热设备。b.添加油脂后日粮有效能高于其加合值,产生增能效应c.添加油脂后可增加蛋重和蛋黄重,但添加过高时鸡蛋胆固醇含量所含上升d.高温季节加紧采食量下降,添加油脂可维持蛋重,降低体增热,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e.鸡蛋、鸡肉中FA组成受日粮影响较大与日粮FA模式相似(生产强化蛋)保健蛋。f.一般加紧营养需要中不列出EE的需要,而仅列出亚油酸需要,代表EE的需要量对蛋鸡1%的亚油酸可能不足。2)猪日粮添加油脂的应用a.5-20千克猪添加油脂后会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而采食量会下降,(一般不宜添加);20-100千克猪添加油脂后改善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同时背膘提高(肥育后期应降低动动物油脂)。b.适中的温度下,用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DWG和饲料利用率提高,高温时期添加油脂才能获得最大增产效果。C.妊娠后期泌乳期母猪添加油脂,泌乳量、乳中脂肪含量增加,仔猪增重和成活率提高,哺乳期母体失重减少,缩短断奶配种间隔d.猪对脂肪的消化率取决于FA链的长短和游离FA的多少及UFA与SFA的比例。e.不同来源油脂对猪的增重和饲料的转化率影响不大,过多会影响肉质,形成软脂酮体(提倡使用混合油脂)3)反刍动物添加油脂的应用a.添加对象:瘦弱牛,泌乳期每天减重一千克以上的牛,乳汁率较低的牛,产奶量急剧下降的牛,泌乳曲线异常的牛b.油脂对瘤胃养分的影响 c.使添加油脂收益增高,副作用减少的原则:提高粗饲料采食量;提高钙美的含量;饲喂SFA和保护油脂(降低溶解度,降低副影响);多次饲喂维持最适的能氮比(五)1.动物所需能量的作用及来源?来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作用:动物所需的能量是饲料中能产生能量的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后的一种特性,是动物的第一需要,没有能量就没有动物的任何功能活动,甚至于维持。2.图示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粪能尿能总能动物总产热热增耗甲烷能消化能维持净能代谢能净能生产净能3.总能(GE):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产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和能量的总和。消化能(DE)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代谢能(ME):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AME:表现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气能TME:真代谢能=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AMEn:AMEn=AME-RN*34.39TMEn :TMEn=TME-RN*34.39净能(NE):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消耗(HI)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包括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热增耗(HI):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的短时间内,机体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量。体增热=采食动物产热量-绝食动物产热量4简述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原理: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因素1)动物种类、性别及年龄 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各种动物有其不同的消化生理特点、生化代谢机制及内分泌特点2)生产目的 能量利用率大的高低顺序为维持 产奶生长、肥育妊娠和产毛3)饲养水平在适宜的饲养水平范围内,随着饲喂水平的提高,饲料有效能量用于维持部分相对减少,用于生产的净效率增加。但在适宜的饲养水平以上,随采食量的增加,由于消化率下降,饲料DE和ME值均减少。4)日粮的全价性和饲料成分 a 利用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设计日粮,可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抗营养因子和毒素。b 适当添加抑制甲烷产生的物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瘤胃素。C 饲料中的营养促进剂影响动物对饲料有效能的利用5)环境温度 夏季对动物有害,应当避免,如减少动物活动饲养低敏感动物,冬季对动物有益,但不应当以体热来维持体温。控制环境温度、适度限制动物活动、提高动物健康水平、控制体重、养分分配剂。措施:自己想(参照以上内容)(六)一、水分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1、构成体组织2、参与养分代谢:理想溶剂、化学反应介质。3、调节体温。4、润滑作用。5、动物产品的组成部分。二、为什么动物缺水危害比缺乏饲料危害大?动物可失去全部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的一半、体重的一半动物都能生存。只饮水可存活三个月,不饮水但摄取其他养分只能存活七天。三、动物如何调节其体内的水分平衡?水的来源:饮水、饲料水 、代谢水等。水的去路:1、粪尿的排泄2、肺脏和皮肤的蒸发3、动物产品的排出等。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不断进行交换,保持体液的动态平衡。四、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动物种类、生产性能、气温、饲料或日粮组成第七章 矿物质与动物营养一、必须矿质元素:二、微量元素:三、常量矿物元素:四、钙、磷、钾等常见元素的营养生理功能?主要有三大营养功能:1、构成体组织2、少部分Ca、P、Mg及大部分钠钾氯以电解质形式存在于体液和软组织中,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膜通透性N肌肉兴奋性等。3、某些微量元素参与酶和一些活性物质的构成。五、常见常量和微量矿质元素的典型缺乏症及其机理?(机理课件上没有。(+))大量元素磷钾缺乏:骨骼病变,幼龄动物为佝偻病,成年动物为骨软病或骨质疏松。磷缺乏时出现异食癖;钙磷缺乏时血检查可见血清钙磷水平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镁缺乏:反刍动物需镁高于单胃动物,放牧时易出现缺乏症,叫“牧草痉挛”,表现为生长受阻、过度兴奋、肌肉抽搐、呼吸弱心跳快、死亡。钠缺乏:缺NaCl出现异食癖捉羽,长期缺乏出项心肌病变。微量元素铁:缺乏表现出缺血,食欲不振、虚弱、皮毛粗糙等。锌:典型症状是出现皮肤不完全角质化症。铜:贫血、骨骼异常、繁殖能力下降等。六、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营养作用:钙 构成骨骼与牙齿,维持N-肌肉兴奋性,维持膜的完整性,调节激素分泌。磷 构成骨骼与牙齿,参与核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维持膜的完整性,参与蛋白质代谢。影响因素:1、钙磷比例2、植酸 谷物及副产品中钙磷占总磷,主要以植酸钙形式存在。3、草酸4、脂肪多或消化不良形成皂钙,但少量脂肪促进钙是的吸收。5、Vd促进钙的吸收6、肠道Ph 胃酸缺乏降低钙磷的吸收。7、饲料种类 动物性营养利用率高。七、日粮电解质平衡对生产有何意义?1、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 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氨基酸代谢沉积效率。2、影响动物健康 造成子猪腹泻、鸡的抗应激能力下降,奶牛患产后瘫痪等。3、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八)1、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包括哪些? 脂溶性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B族):C 、B1、B2、B6、泛酸、烟酸、胆碱、B12、叶酸、生物素2、VA、VD、VE、VK 有哪些主要功能?缺乏后有哪些缺乏症?VA功能:维持正常视觉;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繁殖;骨的生长发育;免疫力;促进激素如肾上腺皮质酮、性激素分泌。缺乏症:对弱光的敏感度降低:夜盲症;上皮组织细胞生长和分化受阻出现角质化;VD功能:(1)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提高血液钙磷水平,促进骨的钙化;(2)影响动物的免疫功能,缺乏时可是动物的免疫力下降(3)促进肠道中的Be、Co、铁、镁、Sr、锌等的吸收缺乏症:佝偻病:生长动物;骨软症骨质疏松症:成年动物;产蛋禽-产蛋量和孵化率,使蛋壳薄而脆VE功能:生物抗氧化作用;免疫;繁殖;缺乏症:肌肉营养不良-白肌病 骨骼肌变性,后躯运动障碍严重时不能站立;血管和神经系统病变繁殖障碍VK功能:在肝脏中促进凝血酶原和凝血活素合成;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保证机体凝血功能正常缺乏症:凝血时间延长、体内出血死亡3、如何给动物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Va-动物产品;胡萝卜素-植物性饲料;青绿饲料-含量较多,幼嫩的比老的多 VD 1)动物性饲料:VD3-肝和禽蛋 2)植物性饲料:VD2 3) 阳光照射动物产生 VE 1)含量较高的饲料:青饲料和优质干草、谷类 2)植物油:小麦胚油、豆油、花生油、棉籽油 VK 青绿饲料:VK含量丰富; 动物性饲料:富含VK2;家畜粪便:富含VK;籽实,饼粕根块茎饲料含量较少4、水溶性维生素有哪些相同的功用? 作为辅酶5、水溶性维生素有哪些缺乏症?如何补充?了解第九章1、简述消化实验、代谢试验的设计、试验步骤2、比较全收粪法、指示剂法进行消化试验时各自的优缺点? 全收粪法优点:实验操作方便、测定较准确 缺点:排泄物污染严重;采食量、排粪量难以准确记录;粪中养分含量受环境影响大;工作量大 指示剂法 优点:在于减少收集全部粪便带来的麻烦,省时省力,尤其是在收集全部粪便较困难时 缺点:指示剂回收率对消化率影响较大,并且很难找到回收率理想的指示物质;分析困难,较难获得重复性较高的测定数据;工作量大。(十)1.常用的能量饲料包括哪些?包括谷食类、糠麸类、块根块茎类、动植物油脂类、乳精粉类等。2.主要能量饲料的营养特性? 谷食类饲料 1)玉米 可利用能量高:淀粉含量高,玉米油含量高亚油酸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偏低,且品质欠佳,赖氨酸,蛋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低矿物质:钙含量少 磷主要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维生素E较多 黄玉米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 维生素D和K几乎没有 含硫胺素较多 核黄素和烟酸的含量较少且烟酸是以结合型存在黄玉米中含有叶黄素 2)高粱 蛋白质:高于玉米但品质差。缺乏赖氨酸与色氨酸,蛋白质消化率低于玉米脂肪低于玉米,其中亚油酸约为1.13%碳水化合物与玉米相当,但有效能低于玉米矿物质与玉米相当含单宁,是水溶性多酚化合物,以称鞣酸或单宁酸 3)大麦 蛋白质平均12%高于玉米,品质优于玉米,除蛋氨酸与亮氨酸外,赖氨酸二倍于玉米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含量高二倍于玉米 NFE达70% 代谢能为玉米的89% 净能为82% 含有非淀粉多糖10% 影响消化率 脂肪2%只有玉米一半钙少磷多富含B族维生素(B2除外)尼克酸是玉米的三倍葡聚糖含量高过多引起动物食糜粘性增加,影响消化率 4)小麦 有效能值略低于玉米比大麦和燕麦高脂肪低是玉米的一半粗蛋白品质优于玉米钙少磷多NSP含量6%不能被消化酶消化 影响消化率 5)稻谷与糙米 粗纤维9%能量低仅为玉米的67-85%粗蛋白品质差钙少磷多以植酸磷为主 糠麸类饲料1) 米糠与脱脂米糠 米糠粗蛋白质比麸皮低但高于玉米 赖氨酸含量高达0.55%粗脂肪达15%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富含维生素E VB1 VB2米糠中含胰蛋白质酶抑制因子 脂肪酶活性高长期储存易引起脂肪变质 非淀粉多糖含量多2) 小麦麸 粗蛋白15%品质好CF10.5%能量值低不饱和脂肪多易变质生虫维生素E B1 B2含量丰富但A D含量少质地松散容积大可调节养分浓度改善饲料的物理性状 块茎块根类及其他 无氮浸出物高易消化能量值高CF低CP ASH含量少 油脂类及其其他饲料 高热能来源是配制高能量饲料的首选原料提供必须脂肪酸促进色素于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热增耗少产生额外热能效应(十三)1 常用的蛋白质饲料包括哪些?植物性、动物性、单细胞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氮饲料2 主要的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性?(十四)1. 饲料添加剂有哪些种类?1) 营养性添加剂: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22) 非营养性添加剂:抗生素、酶制剂、药物、抗氧化剂、防霉剂、着色剂、香味剂、黏结剂等。2. 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中有何作用?完善饲粮的全价性,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和防治动物疾病;减少饲料贮藏期间营养物质的损失以及改进产品品质。(十六)饲料毒物:指较小剂量就能引起动物功能性或器官性损害的化学物质。饲料抗营养因子:存在于饲料中能够破坏营养成分或阻碍营养成分消化、吸收和利用额物质。(十七)1. 营养需要:指动物在适宜的环境下,正常、健康成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它是一个群体平均值,补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饲料标准:是根据大量饲料实验结果和动物生长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做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2. 饲料标准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1) 能量指标体系:消化能、代谢能、净能2)蛋白质指标体系:粗蛋白质、可消化粗蛋白质3)氨基酸指标体系:列出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但对不同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有所不同。4)其他指标体系:采食量、必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十八)1. 维持:是动物生存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成年动物或非生产体重保持不变、体内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维持需要:维持状态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基础代谢:指健康正常的动物在室温环境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随意活动:广义指动物生存过程中所进行一切有意识的活动。这里指在绝食代谢基础上,动物为了维持生存所必须进行的活动。内源尿氮:动物在维持生存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体蛋白分解经尿中排出的氮。采食无氮日粮后,从尿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氮代谢粪氮:采食无氮日粮后,从粪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氮2. 如何表示动物维持状态时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维持能量需要的测定方法根据基础代谢计算 维持能量需要=基础代谢+随意活动消耗=基础代谢*(120%-150%) 随意活动消耗是按基础代谢的20-50%计算根据能量平衡试验或饲养试验确定 特点:不分基础代谢或活动增加量回归法:能量需要=维持+生产 Y=a+bx Y=动物摄入能量 a=维持能量需要 b=单位产品能 x=产品量维持蛋白的需要测定方法按基础氮代谢估计 维持淡需要=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