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一、春(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 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A、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B、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4、景物本身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文中有这样的例子,你认为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5、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A、 描写质地的:B、 描写色泽的:C、 描写生长旺盛的:6、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请在原文中画出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抓住了春天里花的特点。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写花的_,其特点是_ 3“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通过_ ,使描述更加_ 。4文中写蜜蜂“闹”、蝴蝶“飞来飞去”是用来衬托。5文中写野花,主要写它的_和_。6说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呀的”是因为什么?( )A野花多,让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 B野花多,而且有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 C阳光照射下,明丽的花会反光,就使人产生像眼睛像星星的感觉 D野花的颜色明丽、丰富,再有阳光的照射7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一幅什么图景?答:1第三自然段在书写时漏掉一句话“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它应填的位置是( )A“白的像雪”的后面。材 B“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的后面。C“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前面。2为下列字注出文中的读音钻 藏 趟 佛 3第一自然段描述春天景象,先总写,后分写。A“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B“春山、春日”4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春草下述特征的词语( )这温顺柔和的草,讨人喜欢。 萌动的幼芽,破土而出。初生的春草带着娇柔的姿态。 那美丽的色泽,纯净而又新鲜5第二自然段如果加上一个小标题,应是 ,写出了小草的 、 、 和长势。6第二自然段的后两句,写人的活动和人的感觉,其作用是( )A让人感受到春草的柔软可爱。联单 B借风衬草,借人写草。C反衬春草勃发给人带来的欢乐,表现春草可爱。7第三自然段描绘了一幅争奇斗艳的画面,首句写花儿竞放,二句写 ,三句写 ,四句写花间之闹,五句写遍地野花的品种、神态。8这段共用了下列哪组的修辞方法?A比喻 拟人 借代 引用 B拟人 比喻 排比 夸张C比喻 夸张 排比 引用 D拟人 借代 比喻 夸张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1、 选出下列判断有错的一项A“盼望”写出盼春的心切 B“朗润”写出春山光泽C“涨”写出春水涣涣 D“红”写出太阳十分猛烈2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3选文第2段描述了春天景象,先总写什么?后写什么?_-4“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句中的“偷偷地”和“钻”用得好,为什么?_5“坐着,躺着,打两个滚-捉几迷藏”表明什么?_6第3段描绘的是一幅春草图,表现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由此你联想到哪些古诗?_7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浅草才能没马蹄C草色遥看近却无 D风吹草低见牛羊七从修辞角度,试着分析下面的广告语(1)我们的名声是吹出来的。(电扇广告)_(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给窗户装上下班吧。(眼睛广告)_(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6-9题(12分)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6.春雨有什么特点?(3分) 7.选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3分) 8.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两句描写春雨的古诗句:(2分) 9.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写一幅“雨中花”的图画。(4分) (三)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她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A、绊 B、伴 C、拌)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A、嘹 B、缭 C、燎)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笋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疏活疏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由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10、请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 11、解释段中加点的词。(1)、卖弄: (2)、宛转: 15、段用这诗句开头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从那个角度写出了风的特点?答: 12、在段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方格内,它们分别是( )( )(填序号)13、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a句: b句: 11“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分) 12以上语段中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任意选出一句,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然后说说所划的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13以上语段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如果以“百花争春”来概括第一段的内容,那么,以下三段内容可分别以“轻风 春”、“烟雨 春”、“人们 春”来概括,请你在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合适的动词。(3分) 轻风 春 烟雨 春 人们 春14以上语段最后三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分别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请你模仿这种句式,也写一句话,抓住特征赞美春天。(3分) 一、1、人们在草地上愉快地活动,间接地写出了春草的茂盛与可爱。2、C3、不好,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4、找出例子,结合例子分析。质地:嫩嫩的,软绵绵色泽:绿绿的旺盛: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二、济南的冬天(一)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1、文段围绕一个什么字来写什么景的秀美?2、文段按什么顺序,从哪些地方来描写景物?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4、“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5、“山尖”只是一个点,为什么能“给蓝天镶山一道银边”?6、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这段文字是如何扣住“温”和“晴”描写雪景的?1、这段文字写雪后的山给人们总的印象是( )A、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B、 好像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C、 好像日本看护妇D、 实在是太秀气了2、 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3、 本段在描绘雪后山景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在文中画出来。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请分析一下“秀气”一词的表达作用。(二)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训练题:1、画线句中用拟人的方法写济南小山的动词有_、_、_。2、“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一句中“也许”的作用是_。3、“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使用了什么人的语气?是谁对谁说的?4、“整”与“缺”是否矛盾?为什么?5、济南的山并不多高大,为什么却让人觉得有“依靠”?6、文中直接写出济南的地理特征的句子是(用原句回答):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本段第一层,作者是从上方俯瞰,为我们勾画了一幅阳光下济南冬天的全景图。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是从作者的角度直接抒发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C、“他们又并不着急”是因为冬天不会太长久,很快百花盛开的春天就会到来。C、“慈善”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仁慈谦和,这里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济南冬天给人的感爱。8、文中加“双划线”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7、括号处应填的一个标点是:_。8、文段第一句是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9、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着落: 慈善:10、文段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11、指出作者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12、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13、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14、“小摇篮”比喻_,作用是_,“小”照应了前面_一词。15、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说明了济南的什么样的地形特点?16、若用平实的语言概括加横线这句话,应是:(三)【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明,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17、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的水,乙文写的是的水。18、甲文中水的特点是,乙文中水的特点是。19、同出一位作家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乙文中的“”。20、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21、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有什么不好?3、济南的冬天的作者 ,原名 ,字 ,北京人。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窗体底部窗体顶部4、本文紧紧抓住“ ”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的冬天的景色。(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填空)窗体底部窗体顶部三、课内阅读题(20分)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5、将本段分层,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窗体底部窗体顶部6、对本文的结尾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分析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 A、结尾句的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就是冬天的济南啊! B、结尾句和标题照应。C、这样结尾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D、标题说“济南的冬天”,中心词是“冬天”;结尾说“冬天的济南”,中心词是“济南”,首尾矛盾。答案:5、C6、A B C知识点:理清作者思路;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解析:第五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语句结束。结尾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一、1、D2、妙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3、比喻、拟人4、“秀气”这里含义是玲珑秀美,既写出了济南雪后山景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1划线句子从结构上看是,在文中的作用是。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和。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8、文中加点字“此处”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请同时写出具体地名。(4分) 9、消息中的“背景”往往是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或环境的材料。请将文中反映渡江战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的句子写在下面。(4分) 10、这则消息写于22日22时,文章多处体现了新闻及时迅速,讲究时效的特点,试将文中有关语句摘录在下面。(4分) 11、有同学认为“如果把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更好,因为前者只说了这次军事行动,后者不仅说出了军事行动而且说出了结果。”对这个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的? (4分) 1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2不能。这样写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3冲破敌阵横渡长江4不是,因三路大军加起来正好一百万。5“不含”是不包括,体现本文语言确凿无误的特点;“均”是全的意思。突出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2 3 时5 6 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 3 时5 9 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这时,距零点只差几秒,全场一片肃穆。7 月1 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接着,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 9 9 7 年7 月1 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江泽民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18.“这时,距零点只差几秒,全场一片肃穆。”句中“肃穆”一词换成“静寂”好不好?为什么?(2分) 19.从护旗手出场到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升起,前后不过4分钟,却有三处表示时间的语句,说说这些语句的作用。(2分) 20.按照“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国政府除了于1997年7月1日成功地解决香港问题外,还于 年 月 日成功地解决了 问题。(2分)21.“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如果你也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现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3分) 22.你知道中国政府为了解决香港问题做过哪些努力吗?(2分) 18.不好。因为“静寂”只表示没有声音,而“肃穆”除了静,还有严肃而恭敬的意思,更能表现中国人民等待神圣时刻到来时的期盼的心情。19.表现这一过程永远注入中国人民心中,永远载入史册。20.1999年12月20日,澳门。 21.略 22.参考: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1984年12月19日发布中英联合声明等。月迹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8上文主要写了两件事,请各用一个完整的句子简要概括它们的主要内容。(4分)_9选段开始说“我们越发觉得奇了”,末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请分别写出“奇”和“满足”的具体含义。(4分) 10结合选段有关描写,说说“我”与“弟弟”、“妹妹”的年龄差距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5分) 11“大家都觉得满足了,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此时,如果“我”做了一个梦,我会梦见什么呢?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发挥合理想像,描述梦境的内容。(5分)_ 8我们河中寻月;我们沙滩议月。(4分,意思对即可。)9“奇”指“月亮并没走”;“满足”指只要我们拥有了月亮,也就拥有了整个天空,拥有了所追求的美。(4分,意思对即可。视内容、语言分4、3、2给分。)10寻月时,弟弟妹妹只能寻到水中的月亮,而我却能看到弟妹眼中的月亮并由此发现到处都有月亮;议月时,弟妹只能说出简单的直接感受,而“我”却能想得更加深远。(5分。每处2分,语言表达1分。意思大致答到即可。)11不设统一答案。(5分,能体现“寻月”“得月”后的喜悦满足,能表现童心的发现力、好奇心即可。可视内容和表述按5、4、3、2给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给加点的字注音。(l)菜畦()(2)桑葚() (3)斑蝥()(4)攒() 2这段文字细致、形象地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物。描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_;描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_;描写蝉、油岭、蟋蟀,突出它们的_;描写黄蜂、叫天子则突出它们的_。使读者感到百草园确实是色彩班斓,生机勃勃。3.百草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园,可是在作者笔下,通过对各种人体感觉的调动,它被写成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儿童乐园。根据文中描写的顺序,请将作者所调动的四种人体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依次排列起来:_,_,_,(4)_,(5)_ 4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答:5这段描写说明了百草园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地位?答: 1 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2 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写视觉的:写听觉的:写味觉的: 3 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4 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5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法再续写两个句子。7 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8 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深入探究下列问题1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2.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二)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m()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b()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ji()的“张飞鸟”,性子很zo(),养不过夜的。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1根据拼音写汉字,填在文中括专内。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两样:_相宜:_ 3文中加点的“久已”照应前面的哪个词语?答: 4.这段文字叙述的重点是() A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 E冬天可以在百草园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 C下雪后在百草园里拍雪人和塑雪罗汉无人鉴赏 D下雪后在百草园里捕鸟充满了乐趣5请用原文中的词语组成一句话,概括下雪后在百草园“只好来捕鸟”的原因。(不超过11个字) 原因是_。6捕鸟需要什么样的先决条件?用横线在原文上标出。7.本段的层次是() A./B C D 1.上文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2.第一段详写了冬天在百草园的活动捕鸟,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捕鸟的情况?写这些有什么作用?3.第一段的中心是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这是什么写法?4.第二段写“我”和闰土的父亲同样的捕鸟方法,收获却不同,仔细品味词句,说说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在三十年后还记得“得失的缘由”?三、(一)1(1)q(2)shn(3)mo(4)cun颜色形状声音动态3视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4有无限的趣味。5乐园。1.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2.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味觉:又酸又甜。 3.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4.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5.表现出“我”猎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 ”来说,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6.拟人。续写略。 7.写出两条即可。如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融情入景,景中有人。层次井然,条理分明。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1.言之有理即可。 2.言之有理即可。相同点如:都是儿童之乐,表现儿童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享受,对自由欢乐的追求不同点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只能暂借片刻逍遥(二)1觅秕颊躁2不同一样合适3一两天。4D5拍雪人塑雪罗汉不相宜6,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7D1.支 撒 系 牵 拉 2.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冬天的百草园依然乐趣无穷。3.以百草园的无味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4.捕鸟之事一直是“我”的记忆中的乐事,闰土父亲说“我”太“性急”而少得的话给“我”启迪:遇事要沉着镇定,所以难以忘怀(言之成理即可)。社戏(一)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市级名校2026届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疫情下劳动关系管理课件
- 番茄的课件模版
- 第十讲情绪情感和意志讲课文档
- 如何组织有效的团队会议
- 2025年新浴池摔伤赔偿协议书
- 技术课件比赛幼儿园
- 2025年新幼儿园受伤赔偿协议书
- 幼儿园思政课培训
- 技术课件-百度云
- 16949-PPAP培训资料课件
- 公司年度季度预算项目明细记录excel表模板
- (完整版)笔录模板
-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必备100篇
- 教练场地技术条件说明
- 电力电缆基础知识培训
-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及答案详解(第七版-上册)
- 2023年重庆市大渡口区八桥镇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JJF 1251-2010坐标定位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 GB/T 40831-2021资产管理财务与非财务职能在资产管理活动中的一致性指南
- GB/T 28046.1-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1部分:一般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