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TO法专题讲座第一章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第一节 关贸总协定(GATT)产生的背景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体制1 贸易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 1920年代开始,主要国家采取近邻贫困化政策(beggar my neighbor policies),对进口产品实行数量限制。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Great Depression)更促使各国广泛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而这又以美国1930年通过的Smoot Hawley Act (对进口产品的高关税政策)为开端,该法对进口的外国产品征收进口产品价格的近60%的关税。这种近邻贫困化政策催生了德奥日军事独裁政权的产生,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经济原因之一。2 区域保护主义(block doctrine) 区域保护主义以1932年英联邦(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印度以及南非等)成立的特惠关税为起点,紧接着德国(南、东欧)、法国以及日本(大东亚共荣圈)都试图建立自己主导的地域保护圈。3 孤立主义(isolationism) 以美国为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制定中立法规。这也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体制1 IMF/WB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为了扭转战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区域保护主义以及孤立主义的危害,以标榜自由贸易、非歧视(无差别)以及多边主义贸易为特征的IMF/GATT体制正式诞生,这一原则一直延续到现在的WTO体制。美国是战后世界贸易体制的主导者,美国主导下的IMF/GATT体制不仅仅是对战前制度的反省,而且是以增大美国的国家利益为考量的。因为美国在二战前后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与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自由、非歧视以及多边贸易的原则更有利于美国产品流向世界,进而支配世界市场。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 Woods Conferences):1944年7月布雷顿林会议上美国主导成立了IMF(即国际货币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以及世界银行(即国际复兴发展银行:World Bank;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BRD),以维持战后的货币安定和经济复兴。2 ITO体制 1945年,联合国成立。在美国的提议下,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UN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在1946年采纳了设立ITO (国际贸易组织: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zation)的建议。为了设立ITO共进行了三次协商,1946年在纽约(New York),1947年在日内瓦(Geneva),最后一次在哈瓦那(Havana)进行。 哈瓦那会议于1947年12月1日召开,会议的正式名称是“联合国贸易及就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1)起草ITO宪章(ITO Charter);(2)准备削减关税的日程表;(3)准备制订包括一般贸易原则的多边条约,该条约名称就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 Trade)。 众多国家都在观望美国的动作,杜鲁门总统也将ITO Charter提交到了国会,但是1948年国会选举中共和党或正控制了国会,ITO宪章在美国国会否决后没有通过 ITO没有成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ITO的覆盖面太广,不仅包括国际贸易,还涵盖了就业政策、国际商品规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反竞争行为规制等等方面。涵盖诸多方面的ITO体制在当时要通过的可能性极低,事实上诸如企业反竞争行为规制问题直到2002年以后的WTO体制下才展开讨论,目前仍然没有达成一致协议。这就是说,在二战刚结束的国际环境下,设立ITO的条件尚不成熟,这是导致ITO流产的主要原因。成立ITO的构想胎死腹中。第二节 关贸总协定的产生 一 关贸总协定的产生1 产生时期 本来,作为美国战后控制世界的三大支柱(three pillar):ITO, World Bank, IMF,但是由于ITO的夭折,只剩下了两根。而本来作为ITO一部分的临时性机构的GATT却存在了将近半个世纪。1947年10月在日内瓦由19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即GATT: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成为二战后国际贸易体制的一般规则,并成为1995年诞生的WTO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2 先天缺陷 由于GATT是作为临时性组织设立的,决定了GATT一开始就具有“先天缺陷”(birth defects)。a) 由于缺乏一个章程,GATT不具有法人性,也没有程序上的规定和组织机构;b) 造成GATT只是临时性适用(provisional application)的事实;c) 默认了一些国家已经存在的和GATT不一致的祖父权利(grandfather right);d) 造成了GATT的权限、意识决定能力和法律地位的暧昧和混乱。3 基本原则 GATT体制下确立了国际贸易的自由、非歧视(无差别)以及多边主义(free trade, non-discrimination, multilateralism)的3条基本原则。其中非歧视原则又包括两条中心原则,其一是对缔约国的产品同等对待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其二是禁止歧视缔约国产品的国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 Atticle III)原则。但是这两项原则都有例外,例如在最惠国待遇原则下就有特惠关税、地区贸易协定、义务免除、反倾销措施以及允许采取对抗措施的例外规定。在自由贸易原则之下也存在提高关税交涉、保障措施等例外。二 主要内容 GATT在第1条规定最惠国待遇原则(Most Favoured National Treatment)和在第2条规定了关税减让表(Schedule of Concessions)之后,主要的规定内容如下。国民待遇原则(National Treatment)1 实体内容 (1) 国内税和国内法规的国民待遇(第3条) (2) 普遍取消数量限制(第11条),有关电影片的特殊规定(第4条) (3) 过境自由(第5条) (4) 反补贴税、反倾销税以及对抗措施(第6条和第16条) (5)海关估价(第7条) (6) 进出口税和手续(第8条) (7) 原产地标记(第9条) (8) 贸易法规的公布和实施(第10条) (9) 外汇安排(第15条) (10) 国营贸易企业(第17条) (11) 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援助(第18条) 2. 豁免内容:GATT中包含了大量的豁免规定 (1) 为了保障支付平衡实施的配额(第12条,13条,14条,17条) (2) 发展中国家例外(第18条和第四部分) (3) 对某些产品进口的紧急措施(第19条) (4) 对人类健康、安全、保护自然资源等的例外(第20条) (5) 国家安全的例外(第21条) (6) 关税联盟和自由贸易区的例外(第24条) (7) 缔约方的义务豁免(第25条) (8) 特定缔约方之间的不适用(第35条) 3. 争端解决规定:GATT中有两条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定 (1) 磋商规定(第22条) (2) 缔约方调查和解决争端的建议(第23条) 4.手续规定 (1) 减让表的修改手续(第28条) (2) 减让的停止和撤销(第27条) (3) 缔约方和缔约方的加入(第32、33条) (4) GATT的修改手续(第30条) (5)GATT的退出(第31条) (6) GATT的接受、生效和登记(第26条)三 GATT的变迁1 GATT各回合的谈判 GATT的主要成果表现在促进商品贸易的自由化以及解决贸易争端两个方面。在促进商品的自由化方面,GATT通过逐步削减关税以及规范非关税壁垒这两个渠道来实现。为了达到逐步削减关税以及规范非关税壁垒这一目的,GATT自成立到1995年设立WTO为止总共召开了八轮会谈。召开的具体时间以及成果等如下图。表2 GATT各回合谈判的具体名称、时间、参加国数及成果名称召开年度参加国数主要成果日内瓦回合(Geneva Round)194719降低关税安纳西回合(Annecy Round)194927降低关税多奎回合(Torquay Round)195033降低关税日内瓦回合(Geneva Round)195636降低关税狄龙回合(Dillon Round)1960-6143降低关税肯尼迪回合(Kennedy Round)1962-6774降低关税, 讨论反倾销协议东京回合(Tokyo Round)1973-197985降低关税,签署反倾销协定,非关税壁垒等各项规定乌拉圭回合(Uruguay Round)1986-1994128农产品关税大幅降低,达成知识产权协定,服务业市场开放等多项协定2 肯尼迪回合 肯尼迪回合谈判的起因是欧共体的建立使得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加,对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日益不满。同时,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对美国对外贸易造成威胁,因此双方都迫切希望修改GATT的原有规定。 肯尼迪回合谈判的构想首先由美国提出,主要是针对欧洲共同体的共同农业政策。该农业政策对美欧关系的突出影响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冻鸡贸易战 参见:王贵国世界贸易组织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肯尼迪回合谈判中,围绕削减关税一事,以英美、欧盟和法国为代表提出了不同的削减方案。经过旷日持久的磋商,各国于1963年5月展开的部长会议上决定采用一致降税的方法,即对所有的进口产品一律以同一比例降低关税。 虽然采纳了一致降税的方法,由于各国经济和关税体质不同,谈判各方不得不对一致降税原则规定了很多例外。农产品即被列入一致降税的例外。但是美国成功地迫使欧共体国家统一市场准入的可接受条件(acceptable conditions of access),即欧共体国家必须保证美国对欧共体国家的出口水平。但是,欧美间的这一妥协遭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以及南非等农产品出过国的反对,最终这些缔约方被列为具有“特殊经济和贸易结构”的国家,一致降税协议对这些国家将不具有约束力。 发展中国家也不愿意接受一致降税协议的约束。他们一方面可以“特殊经济和贸易结构”国家的规定,另一方面可以GATT第四部分的规定,得到特殊待遇。3 东京回合 东京回合谈判的背景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日益发展,特别是在传统的关税以外,众多国家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方式进行贸易保护。这使得各缔约方均认为有必要通过谈判制定一个包括非关税壁垒在内普遍适用的多边条约。 东京回合谈判于1972年3月开始,但是由于中东战争爆发并引起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直到1975年初,各缔约方才又回到谈判桌继续谈判。东京回合谈判的特点是:(1) 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作为缔约国一方日益受到重视。(2) 多边与双边谈判同时进行。特别是欧美针对削减关税的方式上出现重大不同,欧共体主张采用“简单的和能普遍接受的方式”“大幅度降低关税”,但不是取消关税,而美国主张应在10年内逐步取消大多数关税限制,在25年内完全取消关税制度。(3) 削减非关税壁垒是一大主题。非关税壁垒包括政府补贴,采购政策、反倾销以及对进口关税的海关估价。 东京回合谈判使得发达国家关税降低了将近50%,其中欧共体、加拿大和日本的平均关税降幅达到40%。同时,主要工业国在补贴、反倾销、进口许可证、产品标准、肉类、奶类、政府采购、关税估价以及民航等方面的非关税壁垒达成协议。但是,除了降低关税协议外,其它各项协议均不属于GATT的范围,而属于独立的条约,只对签约方有效。第三节 WTO的诞生 一 WTO体制的诞生和特点1 WTO体制产生的原因(1) 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及大变化 WTO的建立是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结果。召开乌拉圭回合谈判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8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运输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国际社会的相互依赖关系更加密切,国际贸易中商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大幅增加,服务贸易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 发展中国家的呼声日益强烈 发展中国家要求在新的国际贸易体制中要反映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体现其利益。而传统的GATT基本上是以发达国家主导制定,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中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利益。(3) GATT本身被一些国家滥用 GATT规定缔约国可以以保护农产品市场为由对进口年内国产品加以限制,但是其条件是必须对本国农产品的生产数量也加以相应限制,同时缔约国应该允许进口农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定市场。但是这两个限制性条款70年代后基本上被各国政府所忽视。另一个被滥用的条款是保障条款,本来采取保障措施只有在某项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造成重大损害时才可以发动,但是很多国家也忽视这一限制条件。(4) GATT本省的缺陷 除了上述GATT的先天缺陷外,GATT因为没有确立一套争端解决体制,实践中无法得到严格执行。特别是专家组(panel)代表,因为是由各缔约国政府派驻GATT工作的代表,其客观中立性受到其所代表的国家政策的影响。 2 WTO的成立 在1985年5月4日波恩七国首脑经济会议上,美国首次提出1986年举行新的全球性贸易谈判的建议。1986年开始,乌拉圭回合谈判正式开始。 1986年9月20日,埃斯特角城通过关于发布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部长宣言,正是宣布新的一轮谈判不再延续东京回合谈判由谈判方选择接受哪些协议的做法,改为一揽子承诺(single undertaking)方式。而且,美国已开始就将争端解决体制和关贸总协定制度的运作(functioning of the GATT system, FOGS)作为谈判的重点。 1988年12月加拿大蒙特利尔展开部长级会议,通过新的适用于1947年GATT的争端解决机制,将GATT体制下的“协商一致”方式改为“反向一致”方式,同时,该部长会议还达成了“贸易政策审议机制”(Trade Policy Review Mechanism),定期审查各缔约方的贸易政策。但是,围绕达成的协议如何与GATT挂钩的问题出现不同的主张,有的主张作为对GATT的修改,有的主张作为GATT总理事会的决议,还有的主张作为单独决议。美国的约翰.杰克逊(John Jackson)教授首提成立新的世界贸易组织,并得到加拿大政府的大力支持。 1990年布鲁塞尔部长会议,因欧共体在农产品贸易问题商的立场,谈判几乎告吹。 1992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国内反对声浪高涨,谈判暂停。 1993年9月,乌拉圭回合复谈。 1994年12月8日在马拉喀什召开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会议,将WTO生效日定在1995年1月日。 3WTO体制的特点 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果而创设的WTO(即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是当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多边贸易协定。和GATT相比,WTO体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改进。(1) 协定的一揽子接受(single undertaking) 即加入WTO的国家必须一揽子接受WTO设立协定以及他的三个附件。而GATT体制下虽然GATT整体对缔约国有约束力,但是东京回合协定只对一部分签署协定的国家有约束力。本来,WTO还有第四个多国间贸易协定的附件(包括民用航空器协议、政府采购协议等),但是这个附件不属于一揽子接受的范围。WTO协定的具体内容如下:表3 WTO协定的承诺、种类及对象承诺协定种类协定的对象一揽子接受协定WTO设立协定组织、程序规定(机构、地位、意识决定程序、改正、加入以寄脱退等)附属数1-3多边贸易协定附件1商品贸易有关的13个协定(附件1A)服务贸易总协定(附件1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附件1C)附件2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附件3贸易政策检讨制度任意接受规定多国间贸易协定政府采购协定民用航空器协议政府采购的原则、细则程序航空器及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削减规定(国际牛肉协议、国际乳制品协议)1997年失效(2) 协定范围的扩大: GATT只限于商品贸易领域,WTO将之扩大到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领域。(3) 协定效力的强化: GATT体制下,除了第1部(1-2条)和第3部(24-35条)的规定优先与缔约国国内法以外,第2部(3-23条)的实体规范一般都是国内法优先于GATT规则。这些被称为祖父条款(grandfather clause),因为在GATT设立之前,各国的国内法已经存在。WTO体制废除了GATT时代的祖父条款,这意味着WTO法优先于缔约国的国内法,唯一例外的是美国1920年制定的Jones Act, 该法以保障国家安全为由,规定在美国沿岸从事贸易的船舶必须使用美国船只(包括美国人所有、美国建造以及美国人驾驶等)。该法成为美国和其他国家发生争端的一个焦点。(4) 组织构造上具有国际法人资格: GATT时代,GATT本身不具有作为国际组织的法人资格。WTO拥有作为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人资格,因此,WTO可以和国家或者其他国际组织签订条约,也可以享受一些豁免特权。WTO最高权力机构是部长会议(Ministerial Conference),至少每两年要举行一次,部长会议可以就任何多边贸易协议所涉及的问题做出决定。总理事会(General Council)代表部长会议处理WTO的日常事务,贸易政策审议机构(Dispute Settlement Body)及争端解决机构(Trade Policy Review Body)和总理事会是一批人马,只不过根据不同的职权范围召开会议而已。三个机构都是由全体WTO成员组成,向部长会议报告。总理事会下设三个理事会,分别负责处理WTO各贸易领域协议或者协定的工作。理事会仍然由全体缔约国组成,并设有下属机构。WTO的组织体系如图1所示。图1.1 WTO的组织构造部长会议总理事会贸易政策审议机构争端解决机构上诉机构争端解决专家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货物贸易理事会诸边贸易协议民用航空器贸易委员会政府采购委员会委员会市场准入委员会农产品委员会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委员会技术性贸易壁垒委员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反倾销措施委员会海关估价委员会原产地规则委员会进口许可程序委员会与贸易有关投资措施委员会保障措施委员会委员会金融服务贸易委员具体承诺委员会会工作组专业服务工作组GATS规则工作组特别机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区域协定委员会国际收支平衡限制委员会预算、财务与管理委员会工作组国营贸易企业工作组装船前检验工作组纺织品监督机构工作组贸易与投资关系工作组贸易与竞争关系工作组政府透明度工作组加入WTO工作组(5) 争端解决程序的强化: GATT体制下,专家组针对一国的贸易措施是否与GATT一致做出判断,专家组报告必须经过缔约国全体一致同意情况下才具有效力。这种争端解决方式被称为“积极性一致”(positive consensus),也称为“协商一致”,因为争端当事国可以行使否决权,致使专家组报告经常因当事国的否决无法通过。 WTO体制成立后,改变了GATT体制的“协商一致”方式,改为实行“消极性一致”(negative consensus)或者“反向一致”的通过方式。即专家组报告如果没有遭到WTO争端解决机构全体一致否决就自行通过。对于专家组报告不服的败诉方可以提请上述机构审议,但是上诉机构的报告也采取“反向一致”的方式,如果不被全体一致否决就自行通过。专家组报告采纳后,如果败诉方不实施专家组报告的决议,胜诉方可在获得争端解决机构许可的情况下采取报复措施。二 WTO的职能、成员、加盟和退出1 职能(functions):WTO协定第三条规定了WTO具体职能(1) 便利WTO协定的实施、管理和运用并促使目标的实现,还应当为多边贸易协定提供实施、管理和运用的体制;(2) 为成员间进行多边贸易谈判提供场所(3) 管理争端解决体制(4) 管理贸易政策审议体制(5) 与IMF和World Bank进行合作。2 成员 WTO的成员可以是主权国家也可以是主权国家内具有外贸权的独立关税区。每一缔约方作为一个成员。成员分两类,一类是原始成员,即WTO于1995年1月1日生效时已经是GATT成员,欧盟作为主权联合体成为WTO的原始成员。另一类是加入成员,即需要通关谈判,一揽子接受WTO协议的各项义务后方可成为WTO成员。 中国、港澳台各作为一个成员,实际上中国就有四个席位。3 加盟 新成员加入时,首先要由希望加入的国家和地区提出正式申请,然后由WTO总理事会成立工作小组,评价申请方提出的关于其外贸制度和法律的详细报告。工作组认为申请方的外贸制度、外贸法律、与服务贸易相关的制度和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等都符合WTO的要求,便会向总理事会提出报告,建议接受申请方为新成员。 与工作组谈判的同时,申请方还必须与提出个别谈判成员进行双边谈判,当所有双边谈判和与WTO工作组的谈判完成后,工作组便会向总理事会提出一份报告供后者使用。WTO部长会议的2/3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加盟,但是事实上加盟的完成要通过所有成员国的一致同意。4 退出 WTO成员如果想退出时,只需要向总理事会提交一份通知即可,6个月后即自行退出。三 新回合谈判WTO成立后的六轮部长会议 WTO成立后又举行了6回部长会议,在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扩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在2001年多哈部长级会议上决定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WTO成立后举行的部长会议以及具体内容参见表4。表4 WTO部长会议顺序会议名称日期内容第1次新加坡(Singapore)1996.12.9-199612.131WTO成立最初两年的成果评价2WTO协定的实施问题3投资、竞争等新课题的讨论4信息技术产品(IT)关税削减宣言第2次日内瓦(Geneva)1998.5.18-19985.201GATT设立50周年纪念2电子商品贸易宣言第3次西雅图(Seattle)1999.11.30-1999.11.14开始新回合的谈判失败第4次多哈(Doha)2001.11.9-2001.11.141同意开始新回合的谈判2中国以及台湾地区加盟3欧共体及ACP诸国间 Cotonou Agreement 义务豁免第5次坎昆(Cancun)2003.9.10-2003.9.14对新加坡议题进行深入讨论,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农业以及非农产品市场参入问题分歧太大,会议无果而终第6次香港(Hongkong)2005.12.13-2005.12.181公布了部长宣言,在农产品贸易、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业和发展议题等方面取得实质成果2发达缔约国将在2013年全面取消所有形式农产品出口补贴,发达成员和部分发展中成员2008年起向最不发达国家所有产品提供免关税、免配额的市场准入;发达缔约国2006年取消棉花的出口补贴;并在大幅度降低农产品国内支持方面取得共识。2. 多哈回合谈判的进展 香港部长会议之后, 围绕农产品贸易、非农产品关税削减、服务贸易、发展问题和促进贸易合理化等五个方面继续开展谈判。但是中心问题是以美国、EU、印度、巴西、日本、澳大利亚(G6)为中心,围绕农产品关税削减、农业补贴、非农产品市场准入(NAMA)问题展开的谈判。谈判各方分歧较大,2006年7月一度导致谈判中断。各方的主要分歧点如下图。2007年1月,谈判再开。考虑到2008年使美国大选年,谈判各方认识到应该在2007年内达成协议,但是没有成功。2008年现在,谈判仍在继续。图1.2 香港部长会议后各方谈判争议图 问题 1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 WTO体制与GATT体制比较有了那些本质的变化?第二章 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原则第一节 最惠国待遇原则及例外 所谓最惠国待遇(MFN, Most -Favoured -Nation Treatment)原则,是指WTO某一缔约国对于从其他缔约国进口的同种商品,在关税以及进口程序等方面必须同等对待。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例外。一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历史1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萌芽期 最惠国待遇原则最早萌芽于16-17世纪的双边通商协定,1860年成为欧洲列强之间通商协定的共通原则。但是早期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一种附条件的待遇。以美国为例,美国与X国签订相互给与最惠国待遇的协定后,美国又与Y国签订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协定,这时,给予Y国的最惠国待遇并不能自动地给予X国。比如说,美国对于X国的进口茶叶征收20%的关税,而之后给与Y国的进口茶叶关税率是10%,美国并不负有给予X国进口茶叶10%关税的义务。但美国可以要求X国对从美国进口的牛肉的关税率从25%降低到15%作为交换条件。如果协商成立,则美国将给与Y国进口茶叶的关税率同等地给予X国。因此,早期的最惠国待遇原则是一种相对的原则。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最惠国待遇原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缔结的国际联盟规约以及1919年的和平条约都同样地包含了最惠国待遇原则,但是仍然局限于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范围内。最惠国待遇原则从有条件向无条件的转换是从美国实施1922年关税法之后。1922年关税法规定,美国一旦给予签署通商协定的相对国最惠国待遇,则美国以后给予第三国的更加有利的待遇将无条件并且自动的适用于原来签署的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国家。美国的这一规定后来被国际联盟所借鉴,并被引用在1936年的国际联盟模范规定之中。但是,美国创立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又被美国自己破坏。20年代后期席卷美国的经济危机促使美国政府制定了1930年的高关税法,该法为了保护国内产业,提高了进口关税。针对美国的这一贸易保护政策,当时的英联邦诸国采取了联邦内实行低关税,对联邦外国家实行通常关税的报复措施。同样的贸易保护措施后来为德国、法国及日本所效仿,这构成了30年代列强间的区域保护主义,并成为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原因之一。3 ITO宪章草案及GATT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试图在ITO宪章中导入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但是这一尝试并没有得到英联邦国家的赞同,这也是导致ITO最后流产的一个原因。在GATT设立过程中,重新导入了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GATT第1条),但仍然没有得到英联邦诸国的赞同。最终,GATT体制下,英联邦诸国间的特惠关税构成了GATT体制下最惠国待遇原则一个例外(GATT第1条2,附件A)。除此之外,GATT体制下最惠国待遇原则还存在很多例外情况。4 WTO 最惠国待遇原则以及对中例外WTO不仅继承了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还将之扩大到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领域。但是,WTO最惠国待遇原则在中国加入WTO后又有了一个对中例外,那就是WTO缔约国可以对中国采取有条件的差别措施。在中国加入WTO协定书中,规定了随着中国产品的进口激增,缔约国可以对中国产品采取差别性的保护措施,并且缔约国可以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实行差别性的反倾销措施。事实上,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国已经在其国内法实施中规定了对中例外的内容。二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内容1 GATT/WTO最惠国待遇原则GATT第1条规定了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原则,其内容是在以下列举的各项目中,GATT缔约国给予某一缔约国的利益、优惠、特权及豁免等,针对其他缔约国的同种商品也必须即时并且无条件地给予。(1) 进出口关税、费用以及费用的征收方法(2) 进出口的规章与程序(3) 对于进口直接或者间接征收的国内税及费用(4) 与进口产品在国内流通、贩卖、使用有关的法律规章 以上GATT所规定的最惠国待遇原则适用于所有WTO加盟国家,其重点是针对进口产品,所有缔约国都负有在征税或者进口程序上给予其它缔约国同等待遇的义务。2 GATT个别条款的最惠国待遇 除了第1条规定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外,GATT个别条款中也涉及到最惠国原则的规定。(1) 数量限制(quota)以及关税配额(tariff quota)的无差别适用 GATT/WTO原则上禁止缔约国除了征收关税或者其他费用之外的,通过设立或者维持配额、进口许可证或者其他措施以限制或者禁止其他缔约国的产品的进口或者对其出口(GATT第11条)。但是,该条的适用有很多例外,缔约国根据这些例外而实施数量限制时,必须对所有缔约国的产品无差别地实施数量限制,或者将一定的进口数量无差别地分配给所有的供给方(GATT第13条1-2)。 缔约国实施关税配额时也必须遵守无差别的原则。所谓关税配额,是指对于一定数量进口产品实行零关税或者低关税的一次关税率(in quota tariff),超过这一数量的进口产品实行高关税率的二次关税率(out of quota 或over quota tariff)。在实施关税配额制度时,适用于一次关税率的进口数量必须无差别地分配给所有的供给方。(2) 电影放映的无差别配额 GATT/WTO原则上允许缔约国放映国产电影片优先于进口片(GATT第4条a)。但是,在保证国产片享有“最低限度的一定配额时间”后,剩余的国内总上映时间必须无差别地分配给其他所有的缔约国所产电影片。(3) 原产地表示的无差别要件GATT/WTO规定某一缔约国在有关标记规定方面对其它缔约国领土产品所给的待遇,应不低于对第三国相同产品所给的待遇。也就是说,针对某一特定国的进口产品实行严格要求而对于其他国家产品的原产地表示实行比较宽松的要求的行为也能构成差别性待遇。(4) 关于国营贸易企业的无差别原则国营贸易企业包括由国家直接设立、经营的国有企业,以及由国家授予具有排他权限或者特权的私有企业。GATT/WTO第17条规定了国营贸易企业应该遵守无差别原则开展经营活动的义务。三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GATT/WTO最惠国待遇原则存在很多例外,如果从世界贸易额来看遵守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贸易额同在其例外下进行的贸易额旗鼓相当。但这并不意味着最惠国待遇原则不再重要,恰恰因为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存在,才有世界贸易额的扩大,也才有在其例外情况下开展的贸易额的增长。GATT/WTO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存在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等各个领域,以商品贸易领域的例外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种。1 祖父特惠关税和一般特惠关税一般情况下,关税率可以分为针对所有缔约国的通常关税(最惠国待遇关税率,既MFN关税率)和针对特定国家的特惠关税。特惠关税构成了最惠国待遇关税率的例外,它又可以区分为祖父特惠关税、一般特惠关税。在自由贸易协定基础上给与对方的特殊关税也是特惠关税的一种。(1) GATT成立以前就存在的祖父特惠关税如前所述,GATT成立以前就存在多个经济区域,在这些经济区域内部实行零关税或者低关税制度。GATT成立时仍然无法撼动这些经济区域,就在最惠国待遇原则下允许这些特惠关税的存在(GATT第1条2-4,附件A-G),这些特惠关税就被称之为“祖父特惠关税”。它包括英联邦特惠区域、法兰西联合特惠关税区、美国菲律宾特惠关税区等等。但是,GATT/WTO只允许这些既成特惠关税区的存在,不再允许设立新的特惠关税区域,并且不允许特惠关税区域对外实施进出口限制或者出口关税以及扩大特惠关税与最惠国待遇关税率之间的差额。(2) 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特惠关税(GSP: 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一般特惠关税是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特定产品实行零关税或者低关税,对于发达国家适用通常关税的制度。一般特惠关税是为了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在1971年正式导入。1979年东京回合谈判中正式承认了差别性的GSP制度。现在,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都采纳了一般特惠关税,并且可以对GSP受惠国的受惠条件、受惠对象产品做出单方面的决定。同时,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产业(特别是农业、渔业以及纺织产业),还可以单方面对适用一般特惠关税的商品设定一定的进口数额限度,当进口量超过这一数额时可以停止适用一般特惠关税。2 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以及自由贸易协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代表,这种差别制度在一定条件下被国际间认可,并构成了GATT/WTO最惠国待遇的例外。(1) 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是参加国在促进同盟内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对外设定共同的关税率的制度。关税同盟的参加国在削减同盟内部关税及数量限制的同时,必须缩小各自不同的对外关税率,最终使之形成共同的对外关税率。以欧共体为例,欧共体正在削减内部的贸易壁垒(关税以及数量限制),形成统一的欧盟市场,欧共体成员国对外实行共同的关税率。以汽车贸易为例,德国产汽车可以畅通无阻地销往欧盟的任一国家,但是美国或者日本产同样的汽车销往欧盟时却要交纳10%的关税率。关税同盟的另一特点是,同盟外国家一旦交纳了共同关税率以及国内税金,在同盟各国之间可以畅通无阻地流通,而无需再缴纳关税。(2) 自由贸易协定(FTA)自由贸易地区也存在对内与对外关税差别。一般而言,自由贸易地区内部实施零关税或者低关税的特惠关税,对自由贸易地区之外的第三国产品实行通常关税。以北美三国组成的NAFTA为例,原产于加拿大的汽车只要符合NAFTA原产地规定就可以免税进入美国市场,但是来自日本或者欧盟的汽车却要交纳2.5%的通常关税。3 义务豁免(waiver)GATT(第25条5)规定,即使缔约国违反了最惠国待遇或者其他的GATT义务,在满足了一定条件后可以例外地得到豁免。GATT规定,缔约国要享受义务豁免,必须经过全体缔约国的2/3的多数同意。WTO 成立后,规定部长会议的3/4的多数决定可以豁免缔约国的不履行义务的行为(WTO第9条3)。例如2001年召开的第4次多哈部长会议上,就对欧盟与非太加(ACP)诸国之间的科托努协定(Cotonou Agreement)给予WTO义务豁免。欧盟与ACP诸国间的科托努协定是欧盟对来自ACP诸国的产品给予的特惠关税制度,虽然这一制度构成了对ACP诸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别待遇,违反了GATT/WTO最惠国待遇原则,考虑到这一协定对后发展国家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多哈部长会议上做出了适用WTO义务豁免的决定。4 报复措施GATT/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之一是允许经过专家组讨论以及上诉机构程序后的胜诉方征得争端解决机构的同意后采取报复措施。该报复措施因为是针对特定国家采取的差别性待遇,原则上是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但是由于是按照WTO纷争解决程序进行的,被视为是GATT/WTO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5 反倾销税及对抗关税WTO缔约国可以对外国进口的廉价商品征收反倾销税,也可以对外国受到政府补贴的进口商品征收对抗关税。这些措施虽然都构成针对特定国家的差别性待遇,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但只要符合GATT/WTO的相关条件,可以视为正当行为。6 保障措施以及对抗措施GATT第19条规定,从外国进口的特定产品急速增加并可能对国内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威胁时,缔约国可以根据GATT第19条和WTO保障协定(Agreement of Safeguards)采取无差别的保障措施。对于因保障措施而受影响的出口国可以对保障措施的发起国采取有差别的对抗措施(Counter-measures)。案例:挪威纺织品进口限制案件 1980年,挪威对出口纺织品的6国实行紧急数量限制,但是没有给予香港配额,经香港请求设立专家组,专家组报告认定挪威违反了无差别原则。 保障措施包括设定紧急关税或者紧急数量限制,但是不管是那种形式,都不允许针对某一特定国实施,而必须对出口特定产品的所有国家无差别的实施。也就是说,GATT/WTO禁止针对特定国家的进口产品的选择性保障措施(selective safeguard measures)。由于保障措施而受影响的国家,对于发动保障措施的缔约国可以采取有选择的对抗措施,也可以对暂定保障措施采取无差别的对抗措施。7 对中特殊保障措施GATT/WTO虽然禁止针对特定国家进口产品的选择性保障措施,但在对待中国问题上树立了一个例外。根据中国WTO加盟议定书,缔约国对于中国产品可以比一般的保障措施的实施条件更加宽松,并且可以采取防止贸易转换措施。举例来说,韩国对于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采取差别性的保障措施后,导致大量中国产品流入日本市场,这时日本可以中国农产品的对韩贸易转换为对日贸易为由,对中国进口的同类农产品采取保障措施。8 关税谈判时的选择性对抗措施WTO缔约国针对个别产品的关税削减达成协议后,如果想提高关税率,可以和有利害关系的缔约国(产品出口国)重新谈判修改原定的关税率。如果谈判没能达成协议,受关税上升影响的一方可以对特定关税方实施选择性的对抗措施。例如,欧共体从最初六国扩大到15国时引起部分新加入国家的相关电子产品的关税上升,欧共体于是和日美等国进行提高关税的谈判,但是谈判没有能达成协议,日本针对欧共体实施了对抗措施。9 GATT一般例外条款GATT第20条规定缔约国出于一定的正当目的可以合法地采取贸易限制措施,这就是GATT/WTO的一般例外条款。根据该条规定,缔约国出于维护社会公德,保障人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进出口黄金或白银,保证关税等行政法令的实施,保护知识产权以及保护保存自然资源或文化财产等目的,可以实施必要的最小限度的商品贸易限制措施。在服务贸易协定中也存在同样的一般例外的规定(GATS第14条)。GATT/WTO的一般例外规定同时又要求缔约国在援用一般例外条款时必须对具备同样条件的相关的缔约国同等对待,也就是说,GATT/WTO禁止针对特定国家而援用一般例外条款。但是有一个例外,为了保障关税等行政法令的实施,可以对特定国家实行贸易规制。最典型的就是针对国际贸易中的偷税漏税(tax evasion)行为的规制措施,例如欧盟对进行偷税漏税行为的进口商征收通常关税之外,还征收一定的反倾销税。10 GATT的安全保障条款GATT第21条规定缔约国根据安全的需要可以采取贸易限制措施。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条:(1) 根据联合国宪章为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而采取的行动。例如根据联合国决议实施的对伊拉克的禁运措施(embargo)(2) 为保护国家基本安全利益实施的与核裂变以及军事技术有关材料的有关措施(3) 根据国家基本安全利益认为不能公布的资料的限制措施11 特定缔约国间GATT/WTO规则的不适用GATT(第35条)规定缔约国对新加盟的国家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不适用包括最惠国待遇在内的GATT规则。(1)缔约国不同意与新加盟国家适用GATT规则的;(2)缔约国与新加盟国家没有就相互间的关税展开交涉的。WTO基本上沿用了GATT第35条的规定(WTO设立协定13条)。第二节 国民待遇原则及例外一 国民待遇原则的历史国民待遇原则也起源于近代欧洲诸国的双边通商协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Paris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 1883) 以及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Bern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1886)等多边条约中也导入了国民待遇原则。GATT第3条具体规定了国民待遇的基本原则,WTO沿用了这一原则并将之扩大到服务以及知识产权领域。但是早期的国民待遇原则要求缔约国对于其他同盟国的权利人给予同本国权利人“同等的”待遇,而GATT/WTO体制下的国民待遇原则要求缔约国给予其他缔约国的权利人的待遇 “不低于”(no less favourable)本国权利人。思考 “同等的”与“不低于”有何区别?二 国民待遇原则的内容1 税和国际经济法的关系一国的税种大致可以分为直接税、间接税和关税。直接税是针对收入而征收的税种,又可以分为针对法人的法人税和针对个人的所得税。对法人税的征收要符合国际间的租税条约以及各国的价格转移等税制的要求。间接税和关税都是针对商品征收的税种。间接税又包括消费税、烟酒税、汽车重量税以及燃油税等。征收间接税要遵守国民待遇原则,即对进口产品征收间接税时要和国内产品同等对待。关税是专门针对进口产品征收的税种,征收关税是国家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手段。在GATT/WTO体制下要求征收关税必须对缔约国产品同等对待,并且要逐步削减关税率。图2 税和国际经济法税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航天六院内蒙古航天红峡化工有限公司招聘30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招聘编制外6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唐山滦南县专项选聘教师11名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A)试卷(无答案)
- 2025劳动合同续签申请书模板汇编
- 2025年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中考化学诊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2025年起重机械操作证考试冲刺试题试卷详解试卷详解试卷详解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国有企业竞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湖北荆州市江陵县大学生村干部助理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
- 07FJ02 防空地下室建筑构造
- 部编语文三(上)全册生字笔顺动画为孩子收藏
- 工程伦理 课件第8、9章 工程、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化视野下的工程伦理
- 大学《教育社会学》试题
- 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
- 《细胞》PPT课件-完美版
- 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
- GB/T 3810.2-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 GA 38-2021银行安全防范要求
- 新版GMP教程第五章设备课件
- 企业融资计划书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