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导学案设计.doc_第4页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导学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中国古代史第一章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学案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铁制农具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由公田到私田的变化;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改革,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的措施、结果和影响。b5E2RGbCAP2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规律和历史结论(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开端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大变革时期。社会转型的本质是所有制的变革,而决定这一变革的,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p1EanqFDPw(2)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生产工具改进。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实质是用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将封建土地所有制法定下来。通过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逐步确立起来。DXDiTa9E3d(4)商鞅变法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法家思想在秦国占统治地位;但其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秦朝产生了消极影响。RTCrpUDGiT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之间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观察问题的能力。5PCzVD7HxA(2)通过对商鞅变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分析、比较能力。(3)知识结构教学,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普遍,商鞅变法。重点分析封建土地所有制瓦解的原因、后果。难点:由公田到私田的实质,商鞅变法。【预习学案】1社会经济(1)农业铁农具的使用,西周出现,春秋出现,战国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标志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jLBHrnAILg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水利的兴修。中原用灌溉,春秋时楚修,战国时秦修、。xHAQX74J0X拓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运用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不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LDAYtRyKfE(2)手工业:冶铸业:技术,早欧洲2000多年。青铜铸造业,出现和新发展。Zzz6ZB2Ltk纺织业:长沙楚墓战国麻布残片,纤维细密。煮盐业:山西,山东,四川。酿酒业:用造酒。专著:,当时世界独一无二。漆工艺:战国时采用技术。手工业工艺专著: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记述国官营手工业的情况。dvzfvkwMI1(3)商业和城市:商业:各地土特产品齐汇中原市场。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城市:春秋战国繁华的商业中心,有齐国、赵国、楚国等。rqyn14ZNXI拓展: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经济发展呈现出飞跃性特点:生产力由青铜器向铁器的飞跃;经济形态由奴隶制经济向封建经济的飞跃。经济全方位发展,因此这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经济繁荣时期。EmxvxOtOco2社会改革(一)春秋时期1.改革: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和鲁国的“”。2.意义(实质):都是促使土地所有制由向转变。拓展:公田至私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拓展:“相地而衰征”及“初税亩”的实质是什么?逐步承认土地私有。(二)战国时期1.背景(1)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制已大部分被所代替。(2)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的特权,发展,建立阶级统治。SixE2yXPq52.主要变法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其中重要的有在魏国的变法,在楚国的变法和在秦国的变法。6ewMyirQFL3.意义:新的封建制度开始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4.商鞅在秦国变法(1)主要内容:公元前年,任用商鞅开始了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为:第一,“令民为什伍”,实行;第二,奖励耕织;第三,奖励;第四,“燔诗书而明法令”。几年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有:统一;废,行制;废除,以法律形式确立制度。kavU42VRUs(2)评价:这些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州的世袭特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制度,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也有消极影响。y6v3ALoS89(3)影响:变法经过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拓展:1。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理解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确立的过程。2。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因素:争霸兼并战争,形成局部统一。华夏族与周边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变法促进了旧制度的崩溃及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秦进一步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法家理论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为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各国经济发展,经济联系加强。长期战争,人民深受其苦,渴望统一。M2ub6vSTnP【要点透析】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表现三大发展趋势和表现:(1)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表现: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私田逐渐取代了井田,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生产关系;政治上各国的改革变法,包括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的商鞅变法,逐步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思想上奴隶社会礼制崩溃,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各种封建治国思想,特别是法家更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需要。;(2)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表现: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增强;政治上争霸和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准备条件;制度各国变法逐步形成统一的制度准备;理论上法家思想提倡中央集权,为统一提供理论依据;民族上,华夏族和周边民族融和为推动统一;长期战乱,人心渴望统一。;(3)民族冲突走向融合。表现:周边匈奴、东胡、戎、越等和华夏族通过战争,交流等逐渐趋于融合。0YujCfmUCw2商鞅变法(1)背景:经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已大多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矛盾深刻,纷纷要求改革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政治:诸侯争霸、兼并,富国强兵的需要;理论:法家理论初步形成,要求改革变法加强集权;直接: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的策略.eUts8ZQVRd(2)目的:富国强兵,争霸天下.(3)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4)内容: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政治上废特权,行军功受爵,废分封,行县制;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社会上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全方位地废除了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确立了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sQsAEJkW5T(5)评价: 积极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使秦国强盛起来,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消极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有不良影响.GMsIasNXkA(6)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国国情,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执行坚决,这也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启示是:改革和变法是不会一帆风顺的,但代表进步势力的新事物最终总会战胜旧事物。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TIrRGchYzg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7EqZcWLZNX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lzq7IGf02E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打破了列国旧的分野,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zvpgeqJ1hk4春秋诸侯国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及原因(1)不同之处:目的: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是为了建立霸业;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制、建立和巩固地主所级专政,进而实现统一。NrpoJac3v1内容: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都注意重用人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整顿军队;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废除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持权。奖励农耕和军功;实行县制。建立集权政治,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权力。1nowfTG4KI特点: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都没有用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改革维护的都是奴隶主专政的旧制度:战国时的变法废除了旧的奴隶制;确立了新兴地主的统治地位。fjnFLDa5Zo(2)根本原因: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之所以如此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春秋时期特别是大国争霸的前期,奴隶制经济基础还比较巩固。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伴随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产生,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正是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强大之后的必然要求。封建制度的确立,也是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tfnNhnE6e55.战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和特征及进一步得到发展的社会原因表现:(1)商品种类繁多,不仅有铁制品、丝麻织品、漆器,而且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HbmVN777sL(2)商业城市兴起,一些诸侯国的都城临淄、邯郸、大梁、郢都有买卖场所。(3)商人活跃,不少大商入获利丰厚,富比王侯。特征:(1)商品种类繁多:但主要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和统治者的奢侈消费品。(2)商品流通地域更广,超出一个诸侯国的范围,并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广大市场。(3)商业中心一般为政治中心,是政治中心的附庸;(4)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占有土地成为新兴地主。原因:(1)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建立,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商业作为封建经济的一部分和心要补充;也必定得到发展。V7l4jRB8Hs(2)“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了为农业服务的手工业、商业发展。这是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83lcPA59W96.如何看待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变法是在春秋后期开始的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夺权斗争初步胜利基础上进行的。变法是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变法使封建制度在各国确立起来,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变法中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的新局面。7战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和特征及进一步得到发展的社会原因表现: 商品种类繁多。不仅有铁制品、丝麻织品、漆器,而且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mZkklkzaaP商业城市兴起。一些诸侯国的都城临淄、邯郸、大梁、郢都有买卖场所。商人活跃,不少大商入获利丰厚,富比王侯。特征: 商品种类繁多:但主要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和统治者的奢侈消费品。商品流通地域更广,超出一个诸侯国的范围,并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广大市场。商业中心一般为政治中心,是政治中心的附庸。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占有土地成为新兴地主。原因: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建立,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商业作为封建经济的一部分和心要补充;也必定得到发展。AVktR43bpw“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了为农业服务的手工业、商业发展。这是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ORjBnOwcEd【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孟子公孙丑中提出“有贱丈夫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罔:同“网”)市利。人皆以为贱。”“垄断”一词反映的是2MiJTy0dTTA.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B.春秋时期农产品丰富C.先秦的邮驿传递制度D.战国时期工商业通过“独占”获取高额利润2.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B.作为诸侯国的都城C.人口增多D.成为文化中心3下列图片反映的信息对哪种税制的出现产生重大影响()A.井田制B.初税亩C.编户齐民D.租庸调制gIiSpiue7A4春秋时期,齐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的新税制,其主要作用是()A.促使耕地转向私有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减轻农民负担D.确立封建制度uEh0U1Yfmh5(09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二次月考)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IAg9qLsgBXA.变法深入人心B法治代替人治WwghWvVhPEC变法违背民意D变法最终失败asfpsfpi4k6(09北京市101中学高三统练二)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下列观点体现这一历史特征的是ooeyYZTjj1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公室将卑,大夫皆富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天不变,道亦不变A.B.BkeGuInkxIC.D.PgdO0sRlMo7(09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一次月考)余秋雨先生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请你判断一下,余先生笔下的“它”指的是3cdXwckm15A.郑国渠B.都江堰h8c52WOngMC.灵渠D.大运河v4bdyGious8(09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摸底考试)下列农具的出现标志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划时代进步的是A.石斧B.骨制耒耜C.铁犁D.曲辕犁J0bm4qMpJ99(09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9月月考)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传统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XVauA9grYPA.B.C.D.bR9C6TJscw10(09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一次月考)孔子有两个学生的字号带有“牛”字,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他们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是pN9LBDdtrd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B牛耕的出现DJ8T7nHuGT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D铁器的产生QF81D7bvUA7、阅读下列三段评价商鞅的材料: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