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综合检测题.doc_第1页
必修二综合检测题.doc_第2页
必修二综合检测题.doc_第3页
必修二综合检测题.doc_第4页
必修二综合检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综合检测题一1宋人朱或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2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320世纪初,中国部分地区出现租地农场主和以集资组成公司的名义来经营的农牧垦殖企业19121919年,中国的农垦公司达100家,总额为1245万元。这反映了A农村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 B平均地权在农村得到普遍实施C农村封建自然经济基本瓦解 D外国资本主义加紧对农村掠夺4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5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摇摆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曼彻斯特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6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气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8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的区域集团,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相比主要不同点是A.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B.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C.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9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并把新房装潢成欧美风格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的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并经常观看胡蝶、阮玲玉等影星主演的国产影片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坐有轨电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京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10 “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在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之际,当代学者李慎明在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指出:苏联领导人自己从“否定党的领袖”到“否定党的历史、苏联的历史”开始,最终亡党亡国。最早迈出这一步的是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11.某高一年级开展研究性学习,重点围绕以下两本经济学著作: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来确定研究方向,他们最有可能确定的课题是A论关于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B论述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C论自由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D论殖民掠夺与资本积累的关系12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 B C D13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笫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141884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日本、印度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注:意思是商晶减价销售)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农业生产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商品经济高度发展C农业经济开始半殖民地化 D传统农业受到严重冲击15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l933年美国政府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消除了阶级矛盾 B调整了工农关系C制约了农业发展 D适应了当时的国情1620世纪20年代,列宁指出:“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列宁所说的“实行退却”主要体现为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17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纽约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A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C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D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18洛克菲勒家族在1964年持股比例为l35,现在则以不到40亿美元的资本控制了3000多亿美元的资产。资料显示,目前股份公司的资本控股比例约为5,被人称为“有效的控制”。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二战后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B二战后“人民资本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C二战后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趋势D二战后资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19“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政策中,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建立经互会 B推行杜鲁门主义 C建立北约 D实施马歇尔计划20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 (据l:海研究资料)年 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1l 0 O 0 01926 14600 0 0 0 34593764 172 922(注:l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值所得,1926年数字则为两天平均值所得。)造成当时上海交通工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工具种类的增加 B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民族工业的发展21、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22、唐朝时,洛阳和扬州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下列各项属于其主要原因的是A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大运河的开通 C取消了对城市的管理 D对交易场所不再加以限制 23、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经济发展新变化的是A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B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C出现以工商业为主的城市 D有些地区开始用纸币交易 24、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25、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其中影响1、2、3、4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变化的共同因素是A 26、2007年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 ”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再到破产的历程。若要改变陈寿亭“心酸”“无言”的命运,关键是 A引进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解决技术落后问题 B大量吸收外资、民间资本解决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低下问题 C成立营销团队,扩大运销范围,解决市场狭小问题 D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27、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二者的共同点是A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B决定变革生产关系 C思想上拨乱反正 D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28、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29、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 30、1924年l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能够印证新式交通工具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D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 31、(13分)近代以来,上海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2分)这一变化对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影响?(2分)材料二 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主要从事客运和漕运等运输业务。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进一步的 变化。请依据材料二加以说明。(2分)材料三 1955年12月以后,上海郊区农村基本实现农业合作社,城市手工业合作社迅速发展,私立医院、学校先后改为公立;许多工商业者纷纷申请合营,对此,上海工商联主席盛丕华挥毫写下一首诗:“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材料三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材料四 图一为上海市粮票(1955年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图二为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该公司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 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2分)(1)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