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期末汇编之 2016诗歌鉴赏海淀期末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7题。拟秋怀诗清蒋士铨文字何以寿?身后无虚名。元气结纸上,留此真性情。读书确有得,落笔当孤行。数语立坚壁,寸铁排天兵。苟非不朽物,谁复输精诚?入隐出以显,卓荦为光明。庶几待来者,神采千年生。【注释】元气:指人的精神,精气。卓荦:卓越,突出。14下列各项与本诗所表达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曹丕典论论文)B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杜甫偶题)C夫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后可以传不朽。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臣仆。(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D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其二)15阅读下面赏析拟秋怀诗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分)这首诗虚词的运用能于虚处传神。“确”“当”“苟非谁复”“庶几”等词,曲尽其妙地表现出作者的口吻、神情,又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诗作的思想内涵。这段文字对拟秋怀诗中虚词表达效果的分析略显空泛,请任选一个虚词,对其“于虚处传神”的特点加以具体赏析。16拟秋怀诗中除“元气结纸上,留此真性情”这一观点外,还有哪一主张对你有所启发,请结合你的阅读或写作体验加以阐释。(6分)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分)在中国文学长河中,从古至今富有“真性情”的优秀诗文不胜枚举。它们或表达文人墨客的高雅情趣,如周敦颐的“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或表现迁客骚人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超脱豁达,如苏东坡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 ”(定风波);或抒写青年才俊的壮志豪情,如毛泽东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 ”(沁园春长沙)。14(3分)15(分)评分要点:结合诗句(分),解说虚词的意思(分),具体分析虚词“于虚传处神”的特点(虚词与作者的口吻神情的关系,虚词对诗作思想内涵的作用)(2分)。16(6分)评分要点:诗人主张(1分),所受启发(分),结合阅读或写作实际(分),具体阐释(2分)。17(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分,“谁怕”不赋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分)(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西城期末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619题。墨花(并叙) 苏轼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独有狂居士,求为墨牡丹。兼书平子赋,归向雪堂看。【注】扶疏:枝叶繁茂分披貌。 平子赋:张衡字平子,文选卷十五有张衡归田赋,李善注:“张衡仕不得志,欲归于田,因作此赋。” 雪堂:苏轼被贬黄州时居住躬耕之所。1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认为尹白画墨牡丹,一如万物的生成一样自然而然,不是什么难事。B三四两句描述画家运笔创作的效果,墨晕由花心散开,春色在笔端显露。C五至八句借创作莲花、杏花的有关经历,描摹墨牡丹的优美形貌和情态。D结尾两句表明诗人钟爱墨牡丹,将带着这一书画作品回到雪堂用心守护。17“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两句诗,体现了中国传统诗画创作对“神似”的看重。下面各首诗,没有明显体现“神似”主张的一项是(3分)A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C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咏芙蓉)D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墨花一诗中提到了“莲”,也有创作者借诗文赋予“莲”一种让人喜爱敬重的气质。像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 ”。(2分)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陶渊明曾经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其中的“心”与“形”,也涉及对“神”与“形”的关注。(2分)很多人在创作中都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同样是苏轼,他在同一时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了“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其中“ , ,卷起千堆雪”的刻画,就极好地渲染了古战场的气势和神韵。(2分)19“狂居士”是苏轼谪居黄州时的自称,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苏轼“求为墨牡丹”的举动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16(3分)C(“五至八句借创作莲花、杏花的有关经历”有误)17(3分)C(这首诗只是描写芙蓉的外形)(2分)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18(2分)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2分)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评分标准:每空1分。句中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19(6分)虽然以墨画花少见,但是眼前的墨牡丹依然在墨晕中显出春色殊为不易。苏轼被贬黄州而能躬耕不辍,人生际遇也像墨牡丹一样不寻常。墨牡丹能够引起苏轼情感上的共鸣,他对墨牡丹坚忍不拔品格的赞美意在表明自己在面对厄运时也要坚贞不屈的心志。 评分参考: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东城期末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6-19题。虎丘【1】题壁陈恭尹【2】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市中亦有吹篪客【3】,乞食吴门秋又深。注释:【1】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2】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3】吹篪(ch)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吹篪乞食。篪,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乐器。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B. 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古时山色”四字暗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C. 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江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D. 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红。17.古诗词中的数字有时并非实指。下列诗句中,与本诗颔联中加点数字的表达效果不同的一项是(3分)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B.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D. 十丈黄尘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吴伟业阻雪)18.请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战争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内涵。曹刿论战中,曹刿在“齐人败绩”,“公将驰之”时,实地考察“ , ”后,才下令追逐,最终大克齐师,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战略思想;而屈原在国殇中饱含深情地歌咏为国而死的将士们勇猛不可侵犯的诗句“ , ”,则传达出一种凛然阳刚之美。16.(3分)D 17.(3分)C 18.(4分)要点:(1)尾联用典,以伍子胥自比,写自己身负国难家仇,含蓄表达了反清复明的大志。(2分)(2)“秋又深”三字,使人想见瑟瑟秋风、森森寒气,诗人于时局艰难之时,又觉前途迷茫。(2分)(意思对即可)19.(4分)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朝阳期末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7分。1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17分)还山宅杨师道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注】。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注】槎:读ch,指小舟。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徙倚”意为徘徊流连,“玩年华”是指尽情享受美好春光。B第二联描写了暮春的衰败景象:荒草弥漫,空山寂静,落花飘零。C第三联写轻风吹拂垂藤扫过幽石,横卧的柳枝挡住了前行的小舟。D本诗第二、三联对仗尤为巧妙,既有上下句对仗,又有句内对仗。下列诗歌的体裁与本诗相同的两项是(4分)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无名氏迢迢牵牛星)B金汤既失险,玉石乃同焚。坠叶还相覆,落羽更为群。岂谓三秋节,重伤千里分。促离弦更转,幽咽水难闻。欲训相思处,山川间白云。(隋孔绍安别徐永元秀才)C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D夜寒生酒思,晓雪引诗情。热饮一两盏,冷吟三五声。铺花怜地冻,销玉畏天晴。好拂乌巾出,宜披鹤氅行。梁园应有兴,何不召邹生?(唐白居易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先以五韵戏之)E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夏日绝句)有人说,诗题“还山宅”中的“还”字是最能体现全诗主旨的“诗眼”,除了首联直接点明“还”字以外,全诗处处都是围绕“还”来写的。请选取诗中的任意两联(首联除外)简要分析。(4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诗的第二联写“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其中“芳草”“落花”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之句,范仲淹在苏幕遮(碧云天)中写“ , ”,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中也有“ , ”的描写。(3分)B(“衰败景象”与全诗意境不符)(4分)B、D(A、C古体诗,B、D律诗,E绝句)【评分参考】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4分)第二联写芳草茂盛,遮蔽了路径,但诗人依旧走入了山中,表明这是诗人曾经熟识的道路,隐含着“还”的意思。第三联写横卧的柳枝挡住了诗人前行的小舟,暗示因诗人太久没有还家,不知道柳枝生长茂盛,已经挡住了水路。第四联写诗人回到山宅,惊散了栖息在茅檐下的鸟儿,山宅因此安静下来,暗示诗人久未还家,山宅已被鸟儿占据。第五联写诗人回到山宅之后,所经泉路依旧,看到烟霞如昔,这些都是诗人熟悉的旧时风景,再次突出了“还”字。【评分参考】任选两联,每联2分。意思对即可。(6分)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桃花落 闲池阁【评分参考】每空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石景山期末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9题。 燕山九日作【1】【宋】范成大万里汉家使,双节【2】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3】济黄流。寥落桑榆【4】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卢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对重九,须烂醉,莫牵愁【5】。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6】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注释:【1】乾道六年(1170年),作者奉命出使金国。为改变接纳诏书礼仪和索取“陵寝”事与金国交涉,慷慨抗节,几近被杀。本词即写于出使期间。【2】双节:使节出行时的仪仗。【3】禹: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曾治理黄河,划定中国九州版图。【4】桑榆:指桑干河(永定河)和榆关(山海关)。【5】作者在当时所作绝句燕宾馆自注中说:“至是适以重阳,伴使把菊酌酒相劝。”【6】天书:南宋致金国的国书。15根据阅读经历判断,本词词牌是(2分)A永遇乐 B念奴娇 C水调歌头 D定风波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开篇即写出使金国的大背景,作者走遍当年的都城汴梁,胸中透露出不平的意绪。B“桑榆”“太行”“卢沟”三句点明行踪,也写出了孤身一人、客居他乡的感伤与落寞。C虽然两鬓斑白,作者还是借比拟手法希望菊花能为自己破颜一笑,开怀畅饮以度佳节。D本词以北国秋日风光入诗,情感慷慨激昂,悲壮又不失豪放,风格与苏轼、陆游相近。17题目中“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下列与重阳节没有关联的两项是(4分)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樽前。C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D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E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18上世纪30年代末,学者夏承焘因中日战起,“惧亡国之无日,援取宋人词之足鼓舞人心、砥砺节概者”编著了宋词系,其中即有范成大此词。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本词何以能够“鼓舞人心、砥砺节概”。(5分)19在横线处填写相关作品原句。(6分。限选其中6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季节的变化总能牵动诗人敏感的心灵,范成大于清秋时节一抒怀抱,更有无数诗人因“秋”生情。767年重阳,56岁的杜甫一首登高写尽秋悲,其中颔联“ , ”二句写出肃穆萧瑟、空旷辽阔的秋景,寄寓着深沉的生命感怀,成为千古写秋名句;元和十一年秋,白乐天写下琵琶行,开篇即以“ ”一句写出送客湓浦口所见清冷秋景,为下文抒写“天涯沦落”之悲奠定了基调,其后又以“ ”一句秋江月夜景色烘托出音乐的无尽魅力;北宋范文正公同样善摹秋意,“碧云天,黄叶地, , ”,思乡的愁绪借景透出,不着痕迹。当然,秋景也并非总是一片萧瑟。1925年,满怀革命豪情的的毛泽东途经长沙,伫立橘子洲头,眼中是一派“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的壮丽秋景,呈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境界。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此言不虚。15. (2分)C 16.(3分)B 17.(4分)A E18.(5分)评分要点:结合词作具体内容(2分),分析作者情怀(2分),说清作者情怀与“鼓舞人心、砥砺节概”的关系(1分)。答案示例:本词上阕“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两句,写出使时作者途经故都汴梁,于城中徘徊不已,凭吊故国;夜不成寐,内心呼唤着曾在此治水开疆、奠定华夏版图的大禹,汲取精神力量;(2分)暗含着抗击外侮、收复失地的爱国豪情(2分),与抗击日寇的历史背景契合,故能“鼓舞人心、砥砺节概”(1分)。其他可选要点:上阕“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写自己出使金国,虽身处险境,仍旧心系故国山河,决心不辱使命,表现了作者不畏强敌的慷慨、视死如归的豪迈、为国献身死而无憾的气概。上阕“无限太行紫翠”等句,写出途出所见群山连绵,气势雄伟,表现作者对祖山河的深情,爱国情怀浓厚。结合全词分析:上阕写清秋出使所见,叹故国山河寥落;下阕写重阳佳节抛开愁绪、赏花饮酒之时,仍心系使命。表现了词人身处险境仍坚定忠贞的报国决心。19.(6分)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枫叶荻花秋瑟瑟 唯见江心秋月白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万山红遍 百舸争流丰台期末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白朴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遥望石冢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发。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注:采用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原韵。金焦:金山,焦山。绀(gn)宇:寺庙。铁瓮:北固山前的一座古城。三国时孙权所筑。石冢:东晋高官王敦的参军郭璞之墓,在金山下。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落日”三句既展示出镇江山川的雄伟,又表现了它的历史沧桑感。B“遥望”三句是说石冢历经千年,遭遇无数次劫难,任人随意挖掘。C“桑梓”三句惊叹家国的沧桑变迁,心中涌起悲凉之情和无奈之叹。D“一声”两句倾吐满腔愁怨,以景结情,给读者留下很大想象空间。15在横线处按要求填空。(8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与这首词“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位置对应的词句是 , , 。本词中“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一句由王勃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一句化用而来。窦娥冤的作者与白朴同于属“元曲四大家”。窦娥冤中的主人公在幻想破灭后,将天地鬼神一起咒骂:“地也, !天也, !”这惊天动地的呼喊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愤怒声讨。16.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白朴的这首词,都从“江山”写起,分别描绘登临镇江北固山上的北固亭、多景楼所见景象,抒发感慨。试比较分析两词上片所抒发的感慨有何不同。(6分)14(3分)B(历经劫难,郭璞墓都没有被人发掘,至今完好无损)15(8分,每个横线处全对得1分)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关汉卿,你不分好歹何为地,你错勘贤愚枉做天。16(6分)【评分标准:分析每首词各3分(说出每首词的整体感慨1分,结合该词具体内容作简析2分);意思符合、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答案示例】辛词上片从江山写起,抒写江山依旧英雄难觅豪杰不再的感慨。辛词由“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巷陌”引出孙权、刘裕,他们百战创业、英武非凡,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而白词上片也从江山写起,抒发雄壮奇伟的江山依然如故、古今英雄豪杰在此也层出不穷的感慨。白词通过“南州风物”“潮水”“沙鸥”等意象展示江山的雄壮奇伟,抒写由衷的赞美和喜悦之情,同时又通过“落日”“金焦”“铁翁”等意象写出残垣断壁、森严肃穆的情景,显现出历史沧桑感。作者一反物是人非的窠臼,“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互为因果,不随岁月的变迁而消磨。昌平期末三、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21题。赠将【1】宋王质问讯山东窦长卿,苍苍云外且垂纶【2】。流水落花都莫问,等取,榆林【3】沙月静边尘。江面不如杯面阔,卷起,五湖烟浪【4】入清尊。醉倒投床君且睡,却怕,挑灯看剑忽伤神。注释:【1】已从官场归隐的王质听说好友窦将军意欲归隐,写此词相赠。【2】垂纶:指隐居或退隐。【3】榆林:在陕西北部,地临沙漠,北宋时防御西夏的边防重镇。【4】五湖烟浪:指范蠡载西施泛舟五湖的故事。16.本词的词牌名是(1分) A.如梦令 B. 定风波 C.菩萨蛮 D.浣溪沙1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读“苍苍云外且垂纶”一句,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在茫茫云天之外安静垂钓的闲人。B.“榆林沙月静边尘”中饱含作者对友人的希望:希望他能够在边防重镇建立战功。C.“江面”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费者和解协议书
- 怎么拖延签三方协议书
- 改门头协议书
- 马拉松协议书
- 弱电施工协议书
- 众筹合伙协议书
- 2025年广东汕头勘察设计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岩土专业基础)全真题库及答案
- ftp 文件传输协议书
- 研究生协议书班合同
- 三方协议书废止
- 部编语文三(上)全册生字笔顺动画为孩子收藏
- 工程伦理 课件第8、9章 工程、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化视野下的工程伦理
- 大学《教育社会学》试题
- 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
- 《细胞》PPT课件-完美版
- 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
- GB/T 3810.2-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 GA 38-2021银行安全防范要求
- 新版GMP教程第五章设备课件
- 企业融资计划书2022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