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核报告模板玻璃升降器_第1页
校核报告模板玻璃升降器_第2页
校核报告模板玻璃升降器_第3页
校核报告模板玻璃升降器_第4页
校核报告模板玻璃升降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车型 编制 满足标 准 国 标 欧 标 、 美 标 文 件 编 号 分析报告 _ 零件名称 _ 校核 者 _ 版本号 _ 日期 审核 系统名 称 升 降 器 日 期 批准 项 目 属 性 FMEA零件编号、周边配合零件清单 1 、法规校核。 目标值 无 校核过程及分析说明 无 结论 目前玻璃升降器还不属于法规件暂不考虑法规校核。 2 、人机工程分析。 目标值 / 经验值 无 校核过程及分析说明 对于手动升降器主要考虑摇手把的位置操作是否方便是否存在与人体部位干涉。一般以 2 指操 作 WI NDOW CRANK ASSY 应尽量布置在人方便操作的范围内参见 I NSI DE HANDLE 的布置区域同 时为方便操作手指区域间隙应大于40 背手区域间隙应大于50 座和门板的间隙应大于55 。 电动升降器则不需要考虑只考虑升降开关位置是否符合人的操作习惯防止误操作。 结论 3 、整体布置 / 尺寸的校核。 目标值 / 经验值 校核过程及分析说明 绳轮式升降导轨一般用 4 个螺栓与门内板固定 , 如A11 、 B11 驱动部分一般用 2 3 个螺栓固定 , 如 A11 用 2 个 B11 用 3 个。 齿板式升降导轨一般用 2 个螺栓 / 螺母与门内板固定 , 如 S11 、 T11 驱动部分一般用 4 个螺栓 / 螺母 固定。如 S11 、 T11 螺栓 / 螺母一般是 M6 孔径一般为 7 8mm 。 1 、分析导轨弧度 玻璃升降器的导轨弧度与车窗玻璃及前后导向槽的弧度应该一致。 图 1 首先将相关件装配把前 / 后玻璃导向槽、车窗玻璃、门框导轨、玻璃升降器导轨的外形轮廓线抽 取出来例如图 2 图 2 对升降系统进行分析车窗玻璃、升降器导轨及前后玻璃导向槽的几个型线应该都是平行的整个 系统在玻璃升降过程中理论上不应出现车窗玻璃脱离前后导向槽或者是车窗玻璃前倾、后倾导致 与导向槽的间隙过小的现象。 系统布置时玻璃升降器导轨、车窗玻璃、前导向槽的弧度衔接和一致性都要良好这样从理论上 就排除了设计时的缺陷见图 3 。 图 3 前玻璃导向槽的弧度与升降器的弧度的要一致玻璃 Z 向的弧度应与前后玻璃导向槽的弧度保持一致 否则易出现当玻璃在导向槽上下运动时玻璃偏向导向槽的一面导轨玻璃对呢槽的作用力变大在同 一呢槽表面磨擦系数一样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升降阻力变大从而影响玻璃在导轨中顺利地升降。 见图 4 。 图4 图 5 2 、考虑玻璃在呢槽中的间隙见图 5 具体尺寸要求见运动校核第 7 条要求 车窗玻璃的厚度一般都为 3. 2mm 呢槽安装在导轨中玻璃在沿着玻璃导轨导向的运动过程中它 与呢槽的间隙应是均匀并有一定的活动量一般在 3mm 如果导轨的截面减小1- 2mm, 整个环境体现出 来就是在横向方向上呢槽对玻璃的压力F2 增大引起升降的阻力增大。导轨的截面的尺寸必须严格控制 一致性否则容易出现阻力大小不一的区域玻璃升降器在升降过程中出现抖动。一般情况玻璃在呢槽 中的升降阻力要控制在40 70N 。呢槽表面摩擦系数的是影响系统升降的重要一环。 3 、考虑门内外板间距见图 6 车门内外板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只能有 2mm 的误差。在内外挡水条的截面一致 的情况下如果下图中 A 的生产尺寸大于设计尺寸将减弱内外挡水条对玻璃的压力 F 影响升降系 统。但是如果尺寸 A 太大将导轨外挡水对车门的密封性不好。具体尺寸见运动校核第 8 条。 图 6 4 考虑玻璃升降器导轨的位置保持力矩平衡。 结论 4 、运动校核 目标值 / 经验值 校核过程及分析说明带图示、静止状态 / 极限状态 / 过程 概述 玻璃升降器总成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其它件应无干涉。 主要分析运动部件与防撞杆、门锁机构、扬声器、限位器之间是否存在干涉 1 、检查玻璃托架或齿臂在下降过程中与防撞杆之间 Y 向间隙一般要10mm 2 、检查玻璃托架在下降过程中与扬声器之间 Y 向间隙一般要10mm 3 、检查玻璃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与锁机构干涉 4 、检查门在关闭状态下玻璃下降时是否存在与限位器干涉 5 、对于绳轮式升降器还要考虑拉索有没有卡扣固定。 与防撞杆之间 Y 向间隙为 48mm符合 10mm的要求 检查运动件玻璃在托架上的位置是否正确下图中就是玻璃脱离托架的例子因此需要重新调校。 车门玻璃 车门玻璃上导轨 玻璃升降器导轨 与防撞杆之间 Y 向间隙为 64mm符合10mm的要求 运动校核详细步骤 A、以绳轮式升降器为例 一运动模型的建立 1 确定零部件状态零部件状态确定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运动模型的建立 1 固定零部件门钣金、升降器的导轨及固定在升降器导轨上的件、玻璃大面、玻璃边 界运动的理论轨迹线。 2 运动零部件玻璃、升降器上的固定玻璃支架。 2 建立运动关系 1 进入CATIA的digital mockup中的DMU kinematics 2 建立约束 3 在线上的约束中增加驱动力 4 模型模拟运动 二运动校核的内容 1 玻璃弧度与玻璃导轨弧度的一致性利用建立的运动模型玻璃沿一边运动另 一边扫描过的轨迹与导轨相比较该轨迹与导轨相差不超过2.5mm此处把螺旋运动没有考虑该误差 累积到另一边的轨迹上了 2 玻璃弧度与玻璃升降器导轨弧度的一致性利用建立的运动模型玻璃沿一边运动在 运动零部件的玻璃升降器导轨上支持滑块动运的部分选取一点在运动模型运动的过程中该点所扫描过 的轨迹与玻璃升降器导轨相比较该轨迹与导轨相差不超过2.5mm此处把螺旋运动没有考虑该误差 累积到该轨迹上了 3 前后两导轨之间的平行度抽取两导轨如有安装导轨还包括安装导轨任一相同特征 处曲线测量两条或三条曲线之间的距离如果测量值一致则说明导轨之间是平行的 测量值应该一致 4 玻璃与导轨平行度抽取导轨和玻璃上边界线测量抽取曲线之间的距离如果测量值 一致则说明玻璃与导轨之间是平行的 5 导轨和玻璃升降器导轨之间平行度玻璃的升降是通过一滑块在绳轮式升降器导轨上滑 动来实现的因此为了使玻璃沿玻璃升降轨迹线运动则导轨和玻璃升降器导轨之间是平行的验证方 法抽取导轨和玻璃升降器上边界线测量抽取曲线之间的距离如果测量值一致则说明导轨与玻璃 升降器导轨之间是平行的。 6 玻璃焊接导轨与安装导轨的连接方式在连接方式上要考虑玻璃在该升降的过程中即不 能脱槽又不能卡死 7 玻璃呢槽与玻璃之间的配合关系 8 玻璃与内、外挡水条之间配合关系 要控制玻璃与呢槽的间隙X向一般控制 在 2 3mm过大玻璃在呢槽中晃动量较大 影响升降太小玻璃在呢槽中被挤紧造成 升降阻力大。 B、以叉臂式升降器为例 一运动模型的建立同A的描述 二运动校核的内容 (1) 检查玻璃升降器总成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其它件有无干涉 2 副举升臂与主举升臂等长检查 164.5mm 164.7mm 164.7mm 164.9mm 与防撞杆之间 Y 向间隙为48mm 符合10mm的要求 主要检查主副升降臂是否等长。材 料选择刚度均需CAE进行分析。 3 副举升臂焊接面图中白色面与其它各基准面的平行度检查 4 在Y向 , 检查玻璃运动过程中与玻璃导槽有无卡死现象间隙是否均匀 焊接面与其他相关的基 准面应该平行 间隙值大小根据车门结构不同而存在差 异具体可行性可采用CAE进行分析 呢槽的变形及受力状况。 5 在X向 , 检查玻璃运动过程中与玻璃导槽有无卡死现象间隙是否均匀 6 检查玻璃升降器电机与门内板的间隙 23mm 7 升降器总成位置校核 升降器X向校合保证升降器在上升下降过程中玻璃重心始终保持在两叉臂支点中间 升降器Y向校合测定玻璃Y向位移最大位移 3mm 升降器 Z 向校合升降器中性位是升降器零位移的位置取向上向下的位移基本相同来确定升 降器 Z 向定位此时升降器可以取得较高工作效率 结论若存在问题需提出整改建议。明确提出何处需设计验证 5 、间隙、台阶、公差分析 目标值 / 经验值 校核过程及分析说明 导轨接头部分不能出现幅度较大的台阶否则对玻璃升降带来不良影响。 结论若存在问题需提出整改建议。明确提出何处需设计验证 6 、制造工艺可行性要求供应商确认 工艺方法 校核过程及分析说明带图示 结论若存在问题需提出整改建议。明确提出何处需设计验证 7 、装配工艺可行性要求装配工艺人员确认 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