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基础网络设备建设工程结构设计.doc_第1页
某医院基础网络设备建设工程结构设计.doc_第2页
某医院基础网络设备建设工程结构设计.doc_第3页
某医院基础网络设备建设工程结构设计.doc_第4页
某医院基础网络设备建设工程结构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医院基础网络设备建设工程结构设计第1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某医院基础网络设备建设工程2、建设单位:深圳市某医院3、单位地址:深圳市某区新安四路86号(现址)4、建设地点:某医院新院(某区前进路西乡段、平峦山山腰)5、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深圳深X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6、建筑情况:某医院新院位于西乡街道平峦山山腰,用地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新院规划有门诊综合楼、医技楼、住院楼等7栋主要建筑,设置病床200张,设计年门诊量34.4万人次。1.2项目建设目标突出“以病人为中心”,建立一套以科学管理基础,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满足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直报和某区慢性病防治三级网络联防联报要求,以提高病人服务和医疗质量为中心,以慢性病综合防治为主导,支持防治院医疗事务处理,医疗质量的监督与控制;具有国内先进、市区领先水平,适合某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实际情况的防治院信息系统。有效开发和利用防治院信息资源,为政府、医疗主管部门、社会人大众提供信息服务,实现区域卫生服务信息化。1.3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是对某医院各种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以确保信息系统及其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创造一个理想的办公、医疗、研究等环境。主要包括:2、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1)计算机网络 内网建设 外网建设 程控交换2)服务器、存储备份和工作站 HIS、PACS服务器 4台 数据库、防病毒、网管、WEB及其他应用服务器 10台 磁盘阵列 2套 备份容灾 1套 工作站 290台3)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 1套 服务器操作系统 12套 软件系统中间件 2套 防病毒软件 1套3、有线电视系统4、视频监控系统5、一卡通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 消费系统 离线巡更系统 停车场系统6、机房工程7、会议系统 肺科门诊及医技楼4楼和门诊综合楼7楼小会议室 视频显示系统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门诊综合楼8楼大会议室 扩声系统 会议系统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会议录播系统 集中控制系统 音视频处理系统 视频显示系统8、医疗软件应用系统 防治院应用保障系统 防治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IS) 临床信息系统(CIS) 检验管理信息系统(LIS)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居民健康和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 防治院门户网站建设9、信息发布、查询、排队叫号和呼叫对讲系统 大屏显示系统 触摸屏查询系统 医疗排队系统 医疗呼叫对讲系统1.4主要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1、总体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47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GB/T50328-20012、软件开发标准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1995软件维护指南GB/T14079-93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第三部分GB/T19001-ISO9001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第三部分GB/T19000.3-19973、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7北美最新综合布线标准 TIA / EIA 568-B2 北美建筑通讯线路管道标准 TIA / EIA 569北美住宅和小型商用通讯布线标准 TIA / EIA 570北美商用建筑通讯基础结构管理规范 TIA / EIA 606 北美商用建筑通讯接地要求 TIA / EIA 607美国国家电力章程 NFPA 70最新国际综合布线标准 ISOIEC 11801欧洲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EN 50173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 EMC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邮电部部颁行业标准) YD/T926.1-20004、信息网络系统: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 IEEE 802.3ae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 IEEE 802.5美国国家标准: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 ANSI FDDI5、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有线电视和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 6510-86)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2 工业企业共用无线电系统设计规范GBJ120-88 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通用技术条件GB11442-89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 GB/T 10239-2003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抗扰度限 GB/T 9383-19996、会议系统: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G GYJ125厅堂扩声特性的测量方法GB/T 4959-95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 GB/T15381-94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测试电容传声器技术条件GB3661 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GB3785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CYJ 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5644-95 会议系统的电及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7、公共安全系统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2006)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通过式金属探测门通用技术规范(GB 15210-2003)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规范(GB 12664-2003)手持式金属探测器技术条件(GB 12899-2003)微剂量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 15208.1-2005)微剂量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2部分:测试体(GB 15208.2-2006)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94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DB33/T 5022004)汽车库设计规范(GBJ67-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6-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97)8、机房工程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1993)电子计算机机房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计算机用活动地板技术要求(GB6650-1986)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1988)防静电工程技术规范(DGJ08-83-2000/JU10011-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电子避雷器通用规范SJ/T 11147-9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守则GB 7450-87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DL/T 575-1999) 电气装置安装工作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其它深圳深X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某医院新院信息化(一期)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设需求新院平面图某市市区域卫生规划(2006年2010年)某市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印发广东省防治院基本现代化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粤卫200358号)综合防治院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版)某市市防治院建设标准指引(2007年)某区区域卫生发展规划(20062010)某区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某区公共卫生体系总体规划方案2010年某市市慢性病防治工作要点某市市卫生统计年鉴(2009、2008、2007)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防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2002年10月(简称规划)防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卫办发2002116号)某市市卫生局某市市卫生信息网全面解决方案规划1.5建筑信息化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尤其是就医的环境和条件的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选择医疗条件好、水平高、环境舒适的医院就医,已成为病人的迫切需要。新型医院的建设正在蓬勃兴起,医院的建设也越来越注重建筑的整体功能和为患者、医护人员的服务功能,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其中信息化系统则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和提高为病人服务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确保为病人服务的质量,已经成为迫切的需要,应用医院信息化系统已成为医院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5.1信息化医院的概念简单的说信息化医院就是将信息化的理念运用到医院的建筑中,即在医院中采用医院信息化系统。通过对医院结构的优化(包括建筑使用的结构、人流与物流的结构、系统设置的结构等),系统的合理设置,高质量的服务与高效的管理的有机结合,创造出安全、舒适、温馨的良好环境,节省人力、降低能耗的运营方式,为病人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工作环境。1.5.2现代化医院及信息化系统的体现现代化医院不同于一般商用、办公用建筑和住宅小区,其建筑本身有着严格而多样的空间秩序和功能要求,内部的机电及医疗设备众多,人流、物流、信息流复杂,卫生条件要求高,是一种十分强调理性思维的建筑类型。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现代医院的功能结构和组成要素也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1)医院建筑具有严格的空间秩序和功能要求现代医学已经从近代的实验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演变,医学专业分科细,多学科综合性强,医疗技术设备更加先进和数字化,治疗模式更强调综合治疗。不仅从生物学角度,还要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对患者进行综合施治,还应在建筑、环境、设备等多方面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人性化的整体医学环境。这使得医院建筑从整体构思各功能科室布局等方面必须具更严格的空间秩序组织和更能适应现代医学理念的建筑功能要求。2)人流、污洁物流、信息流的多样、交错、复杂性病人、医务人员、行政人员、陪护人员、探视人员及其他人员组成了医院内的多样、复杂、交错的人流,医院每天存在着大量的洁净和污染物品的流动,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和提高工作的效率,医院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人流、物流等的走向和流线组织,以尽可能的将传染与非传染分开、洁净和非洁净分开、医院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分开。医院中的医疗信息、科技信息、病员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物资信息等汇成了复杂而密集的信息流,新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信息流,信息流的改变同时影响着人流、物流的改变。医院信息化系统能够提供技术手段来合理的组织人流、物流,保障信息流的畅通。在设计中则需要充分了解医院的业务流程和各区域、各科室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要求,应用通道管理系统或部分采用可视对讲系统加以有效的区分;合理的设置信息点和测控点的数量和位置,采用开放的、模块化结构化布线系统,以提供医务人员高效、便利的工作环境。当然,对于医院这样一个人员多而杂乱的场所,考虑到其安全是十分必要的,采用视频监控技术结合人员防范使医院的安全得到有效保证。同时设置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可防止火灾的发生和避免人身的伤亡事故。3)不同部门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不同各科门诊、各科病房和功能检验科室对机电、医疗、办公设备布置和环境都有不同的要求,这是因为不同的疾病需要治疗的方式不同,不同类型病人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也不同,人性化的设计就是需要考虑不同科室的特点和体察不同类型病人的切身感受。4)环境对病人心理有较大的影响来医院的患者在生理上有疾病,其对环境比普通人更加敏感,在心理上也有微妙的变化。医院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病人对环境的感觉、经验和评价,并且病人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老年患者、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需求也不同于中青年患者,对安全感、舒适性、私密性、识别性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5)机电、医疗设备众多且分散现代化的医院根据功能需要,安装了诸多先进的机电设备和医疗设备,这些设备分布在医院的各层区域,服务于不同的科室,这些设备的长期稳定、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是医院正常工作的保障。1.5.3现代化医院的突出特征通上所述,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医院建筑,正经历着经济体制、医学模式和技术革命的三大变革。我国目前医院建设重点正逐步转向工作效率、环境品质的优化与提高,追求与整体医学模式相适应的医学环境将成为建设的热点。其突出特征表现如下: 医院管理信息化 医疗设备数字化 智能化建筑技术1.5.4某医院新院的定位某医院新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医院。本次工程从方案到设计是借鉴了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按照国内一流水平实施的。人流、物流组织合理,功能分区清楚、明确,交通便捷顺畅。特别是采用医院信息化的设计思路,设置完备的安全防范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及网络技术监控所有的机电设备,保证了其正常运转。达到了环境的舒适、温馨,服务的快速、便利,管理的条理有序。1.5.5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前景是广阔的。未来医院的理念和服务将相应改变。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网络化应用会给看病就医带来无限宽阔的前景。远程医疗、远程会诊;网上挂号及预约;家庭远程护理等先进的手段将会迅速开展起来。在医院内,各种基于网络通讯的监护仪器会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检测和治疗设备供医生使用,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和信息中心囊括了古今中外医疗、科研、常见病及特殊病案的医治措施;所有病人的档案(包括文本及图像信息);各种药品的名称、用途、疗效、服用等的信息;医疗保健常识及紧急救护措施等信息。IC卡的应用也逐步在医院的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IC卡可实现病人的自动识别、挂号、预约、收费、消费、打电话及停车等功能;在医院的员工还可实现考勤及通道(门禁)准入等功能。今后IC卡将与银行直接联网,实现提款、消费及划帐等业务。1.6系统设计1.6.1系统总体框架数字化防治院的建设主要包括数字化的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数据中心、应用体系和安全体系等几大部分。应用体系又分为经济管理平台、临床诊疗平台、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应用平台、患者服务平台及对外应用接口等五部分,通过防治院的数据中心和集成平台进行统一的全面集成,利用消息机制和HL7标准实现应用平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并通过防治院门户网站进行系统整合,为防治院的内部(各部门和员工)和外部(患者,供应商,管理机构,其他防治院等)提供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工作与沟通的信息平台。图11总体框架图1.6.2应用系统架构整个应用系统由医疗业务平台(CIS)、防治院资源管理平台(HIS)、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应用平台及对外应用接口等四部分组成。通过面向病人的医疗业务流程再造,提升各业务环节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防治院内部的运营效率,通过综合管理和统计分析应用平台为管理者提供更多的支持,通过绩效管理更好地激励防治院员工,创造一个高效,优质,创新的内部环境,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从而提高防治院的服务容量和经济效益。示图如下:图12应用软件架构图1.6.3网络布局规划图13网络布局规划图1.6.4技术路线整体架构应完全是基于三层结构模型进行设计,采用C/S/S和B/S相结合的架构;使用的是TOMCAT中间件,采用spring和hibernate相关开源技术。图14技术路线以上各系统设计有以下特点:1一体化的系统设计数字化防治院的HIS、PACS、LIS数据库支持Oracle、Cache主要数据库,可运行在Linux或UNIX平台上并支持将来防治院系统运行于开源环境之中,用户管理、系统操作日志及常用标准编码表全部交由数字化防治院统一管理,从技术层面上真正一体化,做到HIS、PACS、LIS无缝连接。2严谨的操作日志和管理日志登记数字化防治院每一个子系统在做重要的操作时,都会记录操作日志,记下操作发生时间、操作人、牵涉的病区科室、病人,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备注信息等,以备日后查询。这样在数据库层之上添加系统的业务日志,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增加了防治院操作人员的责任感。3严格周全的权限分配数字化防治院应具有完善的操作员权限级别控制架构。系统级的权限由信息科人员通过系统管理模块来设定。各个子系统自己特有的权限由子系统的管理员分配划分。系统每做一个重要操作,都会校验当前操作员是否拥有做该操作的权限,才决定是否允许该操作继续进行。把系统的权限细化,满足防治院各部门的不同需求。数字化防治院的所有程序模块,在做一些重要的操作时,都会记下操作时间、操作人、操作情况简述等日志信息(比如修改医嘱资料等、修改病人资料等),供日后查询。在此界面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全院、在任意时间段的日志信息的查询。4、硬件平台网络系统要冗余备份。服务器要采用双机容错技术或集群技术。数据应采用磁带或DVD刻录技术进行备份,同时形成双份,分别在不同地点存放。平时采用增量备份,隔一段时间采用一次完全备份。1.6.5设计原则1)可靠性我们所选择系统都是安全可靠的产品,系统不仅能够长期正常稳定运行,而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1、使用已证明具有高度可靠性的元件2、减少会中断运行的单点故障;3、提供“故障操作”能力4、在处理系统部件可靠性时,考虑到系统达到高水平的可用性。并可在工程的试运行期和质保期内测试其可用性。2)实用性:系统应具备完成工程中所要求功能的能力和水准。系统应符合本工程实际需要的国内有关规范的要求,并且容易实现,操作方便。3)先进性系统应满足可靠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尽量先进的系统,特别是符合某医院新院信息化系统发展且应用成熟的系统,为发展创造条件。能方便地升级和更新,以适应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更新。4)开放性:系统遵循开放原则,系统应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诸方面的接口与工具,使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扩张性和可移植性。5)经济性系统满足性价比在各子系统和条件下达到最优,其经济性包括:1、系统本身价格(包括系统、技术服务和培训)2、系统运行后效益预算的可能收益。3、对系统实施现场的特殊要求所需的费用4、对系统集成所需的有关软件和硬件等开发费用。1.6.6设备选型1.6.6.1 设备选型原则1)符合本工程的使用、管理及环境要求。2)系统是先进的,具有系统扩充和软件升级的能力,并能方便地和其他相关系统兼容。3)系统和设备是成熟、可靠的。4)设备制造工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国和国际的相关标准。第2章 综合布线系统2.1用户需求综合布线系统是某医院基础网络设备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某医院新院建筑物内部各系统之间、内部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基础。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目标为: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院区综合布线系统,为各种应用,包括数据、图像、控制等应用系统提供接入方式、配线和各楼层间互连方案,方案设计即要满足院区当前的使用需要,又要考虑将来发展的需要,使系统达到配置灵活、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易于扩充的目的。根据应用需求,本方案采用六类数据、语音及光纤解决方案综合布线系统,对院区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统一布线。最终为院区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先进的通讯基础平台。2.2设计思路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之间的一个模块化、标准化的信息传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进行连接。根据本次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及我公司多年来的丰富经验,我们将按照系统集成的思想和方法、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构建一个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冗余性、可靠性、使用灵活,扩充方便、管理简单、维护方便的高标准布线系统。建成后将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快捷、高度安全、投资合理的信息传输平台。本次布线工程将严格按照布线系统的六个子系统来进行设计,具体分为:(1)工作区(Work Area)子系统(2)水平布线(Horizontal Cabling)子系统(3)管理(Telecommunications Closet)子系统(3)垂直干线(Riser Cabling)子系统(4)设备室(Equipment Room)子系统(5)建筑群(Campus Backbone)子系统2.3设计原则1. 实用性:完全满足所支持的数据、多媒体等系统的传输速率和传输标准的要求。系统可为数据及高清晰度图像信息提供高速及带宽的传输能力,并完全满足千兆以太网以及扩展到万兆以及网的需求。2.开放式结构:本系统方案完全符合EIA/TIA-568A、EIA/TIA-569A、ISO11801、EN50173、CECS72.97、CECS89.97等国际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及相关的其它标准规范。能支持综合信息(话音、数据、多媒体)传输和连接,实现多种设备配线的兼容。本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所有的数据处理(计算机)的供应商的产品,支持各种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和低速的数据通讯,可以传输所有标准的模拟和数字的话音信号,具有传输ISDN的功能,可以传输模拟图像、数字图像以及会议电视等的多媒体信号。3.可扩展性:能在设备布局和需要发生变化时实施灵活的线路管理。大楼内所有信息化系统服务的各种拓扑结构的管理网络计算机、数据终端设备、传真绘图等图形图像设备以及话音设备等插入标准插座内,当这些设备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作一些简单的跳线,而不需敷设和安装新的电缆和插座。能够保证系统很容易的扩充和升降而不必更动整体配线系统。由于每个子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单元组,对每个分支单元系统的改动都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改变接点连接使用网络拓扑结构方便在星型、总线型、环型等之间进行转换。4.维护方便:本系统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能够简单、方便进行线路故障的分析、检测和故障隔离,当故障发生时,可迅速找到故障点并加以排除。5.适应性强:本布线系统工程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既满足院区当前的使用需要,又考虑了将来发展的需要,使系统达到配置灵活、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易于扩充的目的。2.4需求分析2.4.1总体需求某医院新院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内网布线系统、外网布线系统、语音布线系统。某医院新院综合布线总共有信息点1435个,其中内网数据点593(含无线点46个、信息发布点4个)个,外网数据点299个,语音点为543,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1个。2.4.2功能需求本设计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应当能满足下述通信需要: 电话; 计算机网络; 具备实现各网络集成的条件; 具备实现视频传输的条件; 其他符合布线标准的信号、数据传输;2.4.3性能需求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语音点和数据点使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即统一使用6类4对非屏蔽双绞电缆,以实现语音、数据相互备份的需要; 对于网络主干,数据通信介质全部使用光纤,语音通信主干使用大对数电缆;光缆和大对数电缆均留有余量; 支持目前水平100M、主干1000M、10000M的网络应用,及未来扩展的需要。2.4.4信息点需求详细信息点统计见附件一:某医院基础网络设备建设工程各信息点统计表。2.4.5配线间的划分及设置需求某医院新院总配线间(MDF)设置在门诊综合楼8层网络中心机房,由市政引来的外部光缆和电缆经过地沟直埋引入建筑物接入间后,经过防雷保护处理之后,进入网络中心机房(MDF)。分配线间分配见下表:楼名楼层配线间二级配线间肺科门诊及医技楼1F1F配线间住院楼1区1F1F配线间2F2F二级配线间3F3F二级配线间住院楼2区1F1F配线间2F2F二级配线间3F3F二级配线间4F4F二级配线间5F5F二级配线间门诊综合楼4F4F配线间8F中心机房(MDF)生活楼1F1F配线间2.5综合布线系统设计2.5.1系统结构设计为保证某医院新院信息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的布线系统充分表现在以下几点:1.符合最新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适应现在和将来的技术发展。2.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保证系统能很容易的扩充和升级。系统中任何一个信息点都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设备和其它信息设备。对任一个分支单元的改动都不会影响系统的其它单元。3.综合布线系统支持10BASE-T,16Mbps,100BASE-T,ATM155Mbps, ATM622Mbps和1000Mbps数据网络的应用和所有话音通讯系统(模拟、数字、多功能和ISDN语音系统)的应用。支持图像信号、控制信号的传输。综合布线系统是计算机网络和电话网络的物理实现。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布线系统,能连接电脑数据、电话语音和视频信号,并借助相配的接续装置与通信设备及其他各类管理信息相联系;同时具有对外界联络通信的能力,而且可以按实际需求随意更换网络的连接方式,真正达到了设施不同,而传输介质相同,且完全相容的目的。设计概要如下: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按照六类非屏蔽系统和光纤系统结合设计。 连线标准建议采用TIA 568-A。 整个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 主设备间(设备间子系统)设在门诊综合楼8层网络中心机房,由市政引来的外部光缆和电缆经过地沟直埋引入建筑物接入间后,经过防雷保护处理之后,进入位于门诊综合楼8层网络中心机房(MDF)。从中心机房总配线架到各个配线间配线架采用6芯多模光缆;从楼层配线架到每个信息点主要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语音主干采用大对数电缆;语音水平布线均采用六类UTP线缆。 各配线间配置标准19”通信机柜,网络主交换设备安装于机柜中,配线系统也安装于机柜中。 采用符合六类标准的结构化、模块化部件的24口机架式配线架组成的总配线架(MDF)和各楼层、各区域的分配线架(IDF)。 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的RJ 45插座组成各功能房/区的单/双口信息插座。 采用符合六类布线标准的6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UTP)作为水平子系统的布线连接到各功能房/区的信息点。 整个布线系统的材料和设备等均封闭在镀锌线管、铁质线槽和机柜内,保证布线系统是在单独、自设的环境下运行,为整个系统做防雷、防静电、接地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工程完工时向厂商申请并获得20年原厂质量及系统保证。其中包括产品保证、链路/通道保证和应用保证三部分内容。 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产品需通过信息产业部或ETL或UL等国际第三方实验室的基于TIA/EIA-568B.2-1或ISO11801(2002)六类标准的认证测试。2.5.2系统结构图详见综合布线系统各大楼的系统结构图。2.5.3工作区子系统某医院新院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组成,包括各个不同功能的工作区域构成。在相应办公区域的墙面或地面上安装信息插座,通过插座既可以引出电话、也可以连接数据终端及其他采编设备、弱电设备等。信息出口(IO)采用双口墙面型面板和6类模块。在工作区内的每个信息插座都是标准的8芯、RJ45模块化6类插座,支持近100M以上的带宽。不同型号的电脑和终端以及电话等通过RJ45跳线和RJ11跳线可方便地连接到通讯插座上。为方便识别和管理,宜采用不同颜色或标记的信息模块来区分语音和数据点。2.5.4水平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是指为连接工作区信息出口与管理区子系统而水平敷设的线缆。水平子系统采用6类非屏蔽4对(UTP)线缆,完全支持将来千兆以太网的应用。每个信息点能够灵活应用,可随时转换接插电话、微机或数据终端,并可随着用户的进一步应用需求,通过相应适配器或转换设备,满足门禁系统、视频监控(CCTV),以及多媒体会议电视等系统的传输应用。2.5.5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是用来连接设备间和管理区子系统之间的线缆,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主干。本方案的垂直子系统指连接中心机房至楼层配线间的主干光纤和大对数电缆。主干光缆采用6芯多模室内光缆,可提供高品质数据传输通道。大对数电缆采用3类大对数铜缆。2.5.6管理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设在各楼层配线间。管理间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楼层配线间的设计如下:1) 楼层配线间是各管理子系统的安装场所,配线间所有网络系统配线架统一安装在19”标准机柜中,以达到保护、防尘的作用;2) 楼层配线间用于将工作区的水平线缆与自主配线间引出的垂直线缆相连接,或形成网络链路; 3) 楼层配线间用于安装模块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及计算机网络通讯等设备。2.5.7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由主配线机柜中的电缆、连接模块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中心机房中的公共设备与各管理间子系统的设备互连,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本工程的主配线间设在门诊综合楼8层网络中心机房,语音和数据合用配线机柜,所有语音主干和数据主干全部连到该配线机柜的相应模块配线架上。主配线机柜采用19英寸42U规格机柜,除安装配线设备外,还可放置网络设备;机柜材料选用金属喷塑,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端接位置。此种安装模式具有整齐美观、可靠性高、防尘、保密性好、安装规范的特点。2.5.8建筑群子系统该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的电缆延伸到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是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一部分,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它由大对数电缆、光缆和入楼处线缆上的过流、过压电气保护设备等相关硬件组成,常用介质是光缆。本系统中,建筑群主干光缆采用6芯多模光缆,可提供高品质数据传输通道。大对数电缆采用3类大对数铜缆。2.6主要产品参数2.6.1 6类非屏蔽线缆 线缆结构:中心为带状隔离带结构,外径小,管道填充率高,节省管槽;线缆柔软易弯曲,要求的弯曲半径小,减少废料产生,节省材料,且安装简易快捷; 线规:23 AWG,铜芯线径0.510.55mm; 线缆结构:中心为带状隔离带结构; 工作温度范围:-20 至 60度; 外皮:低烟无卤,满足UL的IEC60332-3; 颜色:白色; 通过4连接和6连接的长信道和短信道的UL认证 2.6.2 模块化配线架 高度:24 口:3.53 in (8.9 cm) 48 口:5.29 in (13.34 cm) 宽度:19 in (48.26 cm) 深度:8.13 in (20.5 cm) 防火等级:UL-rated 94V-0 工作温度:14F 到140F (-10 到60 ) 储存温度:-40F 到158F (-40 到70 ) 湿度:95%(non-condensing) 插拔次数:大于750 次2.6.3信息模块 尺寸:高X 宽X 厚:0.8inX0.8inX1.2in(2.0cmX2.0cmX3.1cm) 材料:抗高压, 阻燃塑料 防火等级:UL-rated 94V-0 工作温度:14F 到140F (-10 到60 ) 储存温度:-40F 到158F (-40 到70 ) 湿度:95%(non-condensing) 接触材料及电镀层:Copper alloy, 100 micro-inch (2.54microns) bright solder over 100 micro-inch (2.54 microns) nickel underplate.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s accept solid orstranded wire 线缆直径:0.016 in to 0.025 in(0.40 mm to 0.64 mm) (26 to 22 AWG) 绝缘尺寸:0.030 in to 0.046 in (0.76 mm to 1.17 mm) 绝缘类型:All plastic insulates, including: Polyethylene,Polypropylene, PTFE, Polyurethane, Nylon and FEP 插拔次数:大于750 次u 主要电气参数: 最小绝缘阻抗:500 Megaohms 额定电流:1.5A (20 ) TIA/EIA 标准:6 类 最小直流稳定电压:1000VAC RMS(60Hz 接点到接点),1500VAC RMS(60Hz 表面传导) UL and cUL认证2.6.4数据跳线 触点材料:磷青铜 触点镀层:Gold 50 micro-inch (1.27 microns) Nickel 100 micro-inch (2.54 microns) 插拔次数: 大于750 次 工作温度:14F 到140F (-10 到60 ) 电气性能: TIA/EIA 标准:6 类 UL and cUL:CM2.6.5 6芯多模光缆 光纤应含有至少6芯纤芯。 所有光纤在发至施工现场前应经过测试,测试结果应附在光纤卷轴上。 光纤线缆在现场敷设之前应经过测试,测试结果应与出厂测试相对比。被损坏的光纤应报告给厂家,在接受核查或需要更换前不应被安装。2.6.6室内三类大对数线缆 线规:24AWG,铜芯线径0.51mm 类别:EIATIA-568B 三类 最大直流阻抗:9.38欧姆 工作温度范围:-20 至 60度 外皮:UL认证NEC的CMR级别 外皮颜色:灰色2.6.7室外三类大对数线缆 线规:24AWG,铜芯线径0.51mm 类别:EIATIA-568B 三类 最大直流阻抗:9.38欧姆 工作温度范围:-20 至 60度 结构:充油防潮型,铠装可直埋 外皮颜色:黑色2.6.8光纤配线架 配线架端口:12、24、48口 安装方式:19英寸机柜式安装 光纤耦合器:LC 连接衰耗:多模0.1dB;单模0.2dB 标签:自带明显数据或语音标签 安装要求:机架式 工作温度范围:10至60度第3章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3.1用户需求3.1.1用户需求某医院新院新建大楼包括肺科门诊及医技楼、住院楼、门诊综合楼,生活楼。医院信息系统硬件环境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内网、外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应用承载服务器及存储备份管理系统、语音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在门诊综合楼的8层。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某医院新院信息化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某医院新院信息化系统的基础设施之一。计算机网络系统(内网)采用三层结构进行设计,中心机房配备2台核心交换机,在住院楼的1区、2区和肺科门诊及医技楼1层各配备1台汇聚层交换机,其它大楼分别通过光纤直接连接到到中心机房。计算机网络系统(外网)采用二层结构进行设计,中心机房分别通过光纤直接连接到楼层配线间。计算机网络系统必须建设成为高速、稳定、开放、安全等性能优越的信息网络系统,骨干网络采用10000兆光纤以太网,三层交换,VLAN虚拟局域网,IP路由等先进网络技术;必须严格按六类标准布线,千兆到桌面,通过全面,系统的IP地址规划及VLAN等技术,实现用户端到骨干网的快速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系统分为外网、内网。外网、内网之间做物理隔离。医院网络采用双星形组网架构。外网信息点百兆到桌面,内网信息点千兆/百兆到桌面。3.1.2网络层次架构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理念,分为核心交换区、楼层接入区、服务器区、安全和网络管理区、无线接入区等。计算机网络系统分为外网、内网。外网、内网间做物理隔离。3.1.3网络可靠性满足医院7*24小时业务不间断运行;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设备冗余、链路冗余、路由冗余来来满足可靠性的要求,使网络具有故障自愈的能力。3.1.4网络转发性能网络建成后,要达到万兆主干,外网百兆到桌面、内网千兆/百兆到桌面。3.1.5网络安全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最大程度保证主机安全、网络安全。从局部安全、全局安全到智能安全,主动发现、及时防御、迅速解决安全问题,并采用各种技术有效防止网络病毒的传播,将安全理念渗透到整个计算机网络中。3.1.6应用承载服务器及存储备份管理存储设备主要是满足应用系统的数据库和医学图片对海量数据空间的需求。整个数字医院解决方案中包含的数据库系统为Oracle,数据库都要求SAN存储作为介质。PACS系统除了数据库之外还需要SAN存储作为图片存放介质。存储是PACS的核心之一。存储不但是大容量的,更要保证存储的安全性。长期储存的图像一般使用无损压缩,储存容量可提高约3-4 倍。现在PACS 大多采用 DICOM支持的标准压缩算法,如 JPEG、JPEG 2000、JPEG-LS 和 Deflate 等系统。存贮不但是大容量的,更要保证存贮的安全性。3.1.7无线网络无线网络采用瘦AP+无线控制器的集中式部署方式。无线控制器之间应能提供负载均衡和故障自动切换能力。无线网络应能为用户提供802.11a/b/g/n无线接入,支持全网范围内的无缝漫游,具有全面的安全、服务质量支持能力,自动射频管理,用户负载均衡。为了方便在无线网络上部署多种业务,并实现各业务的逻辑隔离,无线接入点应支持多SSID技术。3.1.8语音通信系统语音通信系统按500个模拟用户量配置电话程控交换机一台,4条 E1中继,1套PC话务台,2部数字话机,双CPU,提供计费接口。3.1.9网络扩展能力网络设计构架具有可扩展性,为日后业务的发展及扩展和打下良好基础。业务的发展及扩展对网络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网络应用系统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也会随之变化。面对不断变化的情况和需求,网络应当能够作出快速和有效的反应。因此,网络必须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应支持核心业务系统的不断扩展,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变化。同时,网络结构应当能够变化,具有灵活的伸缩能力,网络设备可以扩充和升级。3.1.10网络资源监管需求建立一套统一有效的网管系统,能够直观全面地对网络资源进行监控,通过图形化的网管软件,实现设备配置、设备监控、链路监控,软件升级等工作,提升管理效果。协助管理员找到故障的起源,并且对网络的性能变化和故障发生提前进行预测。3.2网络系统总体架构设计3.2.1网络拓扑图见网络系统拓扑图3.2.2网络架构阐述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理念,分为核心交换区、楼栋汇聚区、楼层接入区、服务器区、安全&网络管理区、无线接入区等。(1)核心交换机区核心交换区主要负责全院的高可用、高性能数据线速转发,必须保证7*24小时的高性能、高可靠运行。内网中心机房部署2台核心交换机,2台核心交换机通过高性能虚拟化多业务板卡互联,虚拟成一台核心交换机,业务收敛时间达到200ms,形成高性能、高可靠核心交换机区。外网中心机房部署1台核心交换机。(2)楼栋汇聚区楼栋汇聚区主要负责楼栋内信息点的汇聚,是路由域与交换域的分界层。内网在住院楼的1区、2区和肺科门诊及医技楼1楼设置3个汇聚节点,汇聚节点通过双千兆链路与核心交换机互联。外网无汇聚节点。(3)楼层接入区接入交换机部署在各个配线间,以实现信息点的安全接入。院区各区域内的接入层交换机通过光纤链路与核心交换机互联。(4)服务器区部署在网络中心,主要实现服务器的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承载。(5)安全策略和网络管理区部署在网络中心,主要承担网络管理系统的部署、安全策略下发及开发测试等功能。部署无线控制器及网管软件无线插件,负责无线网络的管理、漫游、认证、数据转发。(6)无线接入区对肺科门诊及医技楼、住院楼、门诊综合楼实现802.11n高性能无线覆盖,为移动医疗业务提供高性能、高安全的无线接入。按照某医院对网络主机系统的需求,我们在综合考虑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及实际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建设的特殊要求,针对以上方面进行了设计,分别简述如下:1、针对PACS、HIS服务器的高性能、高扩展及高安全性要求,要求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级服务器作为PACS、HIS服务器。可以通过双网线连接到核心网络交换机,实现网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