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全套笔记.doc_第1页
外国文学史全套笔记.doc_第2页
外国文学史全套笔记.doc_第3页
外国文学史全套笔记.doc_第4页
外国文学史全套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 古代文学概述1、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化和文学的发源地。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是西方文学的两个源头。古希腊文学主要包括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和罗马帝国,2、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3、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代表作家作品:第一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前12世纪前8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荷马史诗的诞生。赫西俄德的教谕诗工作与时日是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赫西俄德的叙事诗神谱是一部最早的比较系统地叙述了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第二时期,称为“古典时期”,即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时期。(前8前4)主要成就是抒情诗、散文、寓言、戏剧(悲剧、喜剧)和文艺理论等,其中戏剧的成就最大。1.独唱琴歌最著名的代表诗人是萨福和阿那克瑞翁。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阿那克瑞翁的诗风格优雅、单纯、轻松,被称为“阿那克瑞翁体”。2.品达以合唱抒情诗著称,代表作品胜利颂。17世纪古典主义的诗人把他的诗看作是“崇高颂歌”的典范。(弥尔顿、歌德等都曾模仿他的风格。)3.散文体动物寓言伊索寓言的诞生。(相传前6奴隶伊索所作)狼和小羊、农夫和蛇.4.著名的历史著作是“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希腊波斯战争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色诺芬的长征记5.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著有对话录40篇。(创立了“理念论”,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亚里士多德著有诗学。(为西方文艺理论中现实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时期,亦称“希腊化时期”,(前4前2)。文学衰落时期,主要体裁是新喜剧和田园诗。新喜剧最著名的作家是雅典的米南德,代表作品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4、古罗马文学的分期及主要代表作家作品。古代罗马文学(本身成就不高,但它作为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古罗马二大戏剧家是普劳图斯和泰伦斯。普劳图斯的代表作品有双生子(孪生兄弟)和一罐黄金。他的喜剧成了后来许多大作家取材的源泉,像莎士比亚、莫里哀、莱辛、普希金和果戈理都曾利用他的作品创造形象。泰伦斯的代表作婆母。2、前27年开始的屋大维的奥古斯都时期 3、公元1世纪到5世纪走向衰落。宗教文学活跃。5、奥古斯都时期三大诗人及代表作。奥古斯都时期三大诗人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A维吉尔是罗马最伟大的诗人,是罗马“文人史诗”的代表作家。他的重要作品有牧歌、农事诗和代表作史诗埃涅阿斯记。埃涅阿斯记是第一部“文人史诗”。按故事内容分做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模仿奥德修纪,后半部分模仿伊利昂纪。埃涅阿斯记充满了悲天悯人的忧郁情调,史诗中的主人公除了勇猛、坚韧的性格以外,更具备了敬神、爱国、为了民族的利益压抑克制个人感情的优秀品质。作者在埃涅阿斯记身上寄托了一个民族英雄、理想君主的美好愿望。B贺拉斯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艺。C奥维德的代表作品是变形记。6、埃涅阿斯记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早期基督教文学1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它是基督教的正典。基督教也以希伯来犹太教的圣经为经典,称为旧约全书。后把旧约和新约合称为圣经(又称新旧约全书),对西方社会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被称为欧洲文学的另一个源头。2新约分:“福音书”、“式徒行传”、“书信”、“启示录”4类。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4卷。)7、古希腊文学的特征和价值 古希腊文学的特征:(价值:上面恩格斯说的话)(1)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3)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第二节古希腊神话1奥林波斯神系是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他们住在希腊最高的奥林波斯山上,称为奥林波斯神系。其中天神宙斯是众神之主,统治天地万物。天后赫拉掌管婚姻,波赛冬是海神,哈得斯是冥神,得墨忒耳是农神,赫斯提亚是灶神,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瑞斯是战神,赫尔墨斯是神使,赫准斯托斯是火与铁匠之神,雅典娜是智慧女神,阿弗洛狄忒是爱神,阿耳忒弥斯是月神。另外,还有酒神狄扼尼索斯、命运女神“三个摩伊拉”和文艺女神“九个缪斯”等。2英雄传说:(神与人之说)是古希腊人在幻想追忆远古社会生活和部落中杰出人物时创造出来的。英雄实是部落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化身,因受人们的崇拜而被神化。英雄传说以不同的英雄为中心形成了许多系统,讲述了英雄们为民除害立功的事迹。主要有:赫剌克勒斯建立十二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3、几个主神的名字。天神宙斯、爱与美之神阿弗洛狄忒(罗马人称维纳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文艺与科技女神缪斯、月神阿耳忒弥斯。4理解:希腊神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希腊神话的价值和影响。(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是后世创作的源泉。)希腊神话的地位和影响无可比拟,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希腊神话不仅对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腊的一切文艺作品,大多以神话为题材;罗马神话则完全继承了希腊的神话故事,只是把希腊神换成了拉丁名字;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特别是绘画,其题材的来源之一就是希腊神话; 世纪古典主义悲剧,也有一部分取材希腊神话;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作家,常常把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作为歌咏的对象;20 世纪西方现代派作家,受希腊神话影响,以希腊神话为题材而创作的作品也不乏其例。希腊神话对欧洲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更是源远流长。欧洲文学中的热爱现实生活,积极追求自然和人性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等思想,以及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它们的源头。现在,希腊神话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和故事传说,已植根于欧洲人民的日常生活的语汇中,并渐渐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语言。因此,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三)掌握:希腊神话的特征:在思想内容上,希腊神话反映的是希腊社会的世俗生活和希腊人的意志和愿望。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神人同形同性。他们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还具备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世俗化色彩极浓。希腊神话还体现出浓郁的人本色彩,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化生活,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就是对人的肯定与赞扬。在艺术手法上,既有浪漫夸张,又有现实描写,表现古希腊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力。第三节荷马史诗(民间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诵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前者描写部落战争(特洛伊战争),后者写战后漂泊。荷马史诗一直是口头传诵,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们整理成书,公元前3至2世纪审校定本,便是流传至今的荷马史诗。1、伊利昂记写的是战争,突出“阿咯琉斯的愤怒”。2、奥德修记写主人公在战争后的漂泊、还乡和复仇,突出海上冒险行为。3、主要人物的名字希腊主将阿咯琉斯,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修斯,希腊统帅阿伽门农、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4、荷马史诗的基本思想:肯定人在与自然及神抗争的过程中,人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人的决定性因素。在颂扬英雄、肯定人的力量的同时,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方面面的情况,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新的家庭生活和伦理道德风尚以及一夫一妻制。5荷马史诗的艺术技巧:史诗结构紧凑,安排巧妙,截取枝干,反映全体。伊利昂纪截取了10年战争的最后51天;奥德修纪截取了10年漂泊的最后40天。荷马史诗塑造了丰富多彩而又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史诗中的每个英雄都是许多充满生气的性格特征的总和:希腊主将阿咯琉斯是男性美的典范,他集年轻、貌美、勇敢、钟情、意气、暴躁、凶狠、善良、诚挚于一身,他的性格是立体的、多元的。其他人物如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修斯、希腊统帅阿伽门农、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史诗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往往借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来比喻人,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诗中多处使用重复手法,词的重复,句子的重复乃至段落重复,一唱三叹,从而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荷马史诗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杰作。第四节古希腊戏剧(悲喜剧)古希腊戏剧的起源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活动中的“酒神颂歌”。希腊喜剧起源于祭祀活动最后的狂欢游行。古希腊戏剧代表作家和作品三大悲剧家:“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舞台上的哲学家”欧里庇得斯。1埃斯库罗斯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形成时期,参加过希波战争。代表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取材于神话。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是反抗暴君的具有民主精神的英雄形象,为了人类的幸福他宁愿忍受一切苦难。马克思赞誉他是“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马克思说,希腊众神在普罗米修斯中“悲剧似的接受了一次致命伤”。(普罗米修斯是由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三部悲剧组成的三联剧,后两部没有流传下来。)2索福克勒斯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的全盛时期,代表作品俄底浦斯王取材于神话。俄底浦斯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表现了人和命运的抗争。俄底浦斯王结构复杂,布局严密巧妙,一环扣一环。运用了动机与效果相反的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俄底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典范;莱辛称赞它是最完美的悲剧。3欧里庇得斯与索福克勒斯一样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的全盛时期,欧里庇得斯对希腊悲剧发展的主要贡献是写实手法和心理刻画,是“问题剧”的创始者,主要作品特洛亚妇女和美狄亚。美狄亚最早为妇女鸣不平,故事取材于神话。(表现事在人为)4“喜剧之父”是阿里斯多芬。古希腊喜剧是政治讽刺剧。代表作品反战喜剧阿卡奈人、鸟。鸟是最早写乌托邦思想的作品,是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散见教材)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基本特征 (散见教材)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中世纪文学概述1中世纪文学的主要艺术特征:象征、寓意、梦幻、宗教色彩、神秘色彩、民间文学色彩以及开创性,是中世纪文学的突出特征。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城市文学。(后三者也叫:世俗文学)2识记: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的代表作品。1)教会文学:宣扬禁欲主义、来世思想。教会把一切世俗文化纳入神学的范畴,为宗教服务;把哲学当做“神学的婢女”,把科学看作“宗教的仆人”,诗歌的作用是写圣歌,音乐用来唱赞美诗等。2)骑士文学分为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为基本内容。大多反映了骑士与贵妇人之间的“典雅的爱情”。所谓“典雅的爱情”其中心主题是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骑士精神”忠君、护教、行侠。骑士抒情诗也称为“普罗旺斯抒情诗”。最常见的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形式有牧歌、破晓歌、夜歌、怨歌以及感兴诗和十字军歌等,其中以破晓歌最为有名,具有反禁欲主义和反封建等级制度的特色。骑士叙事诗又称为骑士传奇。骑士叙事诗分为三个系统:古代系统:根据古希腊罗马故事改写而成,主要作品有亚历山大传奇、特洛伊传奇和埃涅阿斯传奇等。不列颠系统:主要写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12名圆桌骑士的故事,主要作品特里斯丹和伊瑟。拜占庭系统:根据拜占庭的历史和传说故事写成,主要作品法国的奥卡森和尼柯莱特。3)英雄史诗,爱国主义是英雄史诗的基本主题,著名的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4)城市文学,是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代表作品有法国的讽刺故事诗列那狐的故事。3罗兰之歌:是后期英雄史诗中最杰出的作品。爱国主义是这部史诗的基本主题,爱国思想在罗兰形象上得到了集体体现。艺术上,情节单纯集中,结构紧凑,主题特出;人物性格鲜明生动;保留了民间创造粗狂自然的风格,并成功的运用了重叠和对比等创作手法。4列那狐的故事:讽刺故事诗列那狐的故事是法国中世纪城市文学的重要成就。它通过对动物生活的描绘,形象的表现了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关系,寓言式的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列那狐是市民的象征,在他身上体现出市民阶级的双重性:一方面他与象征豪门权贵的狮、狼、熊、驴等大动物斗争,表现了市民阶级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另一方面,它又欺凌和残害象征贫苦下层人们的麻雀、乌鸦、鸡、兔等小动物,表现了市民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矛盾冲突。诗作运用喜剧手法,通过动物的形象来讽喻现实,歌颂了市民阶级的机智。讽刺和嘲弄了贵族、僧侣等统治阶级,格调幽默诙谐。第二节但丁但丁最早的作品是诗歌集新生,赞美少女贝亚特丽齐,把她看作是纯洁和爱的化身。放逐期间写了飨(xiang)宴、论俗语、帝制论和神曲。飨宴中作者将知识当作精神食粮介绍给读者,教导人们如何去认识人生。论俗语是一部关于意大利语言、文体和诗律的著作。帝制论阐述了作者的政治观点,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一)识记:神曲包括地狱、炼狱和天堂3部。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中世纪神学体系的框架,展示了人类经过迷惘和错误,在信仰(贝雅特丽齐)和理性(维吉尔)的指引下,经过苦难和考验走向光明与至善的历程。(二)理解: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1)神曲中表现了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的明显烙印:惩恶扬善的说教,如:好人上天堂,恶人下地狱等;中世纪的题材,如:地狱、净界、天堂的构成,都源于基督教;神曲中引用的许多术语、典故等,常常出自经院哲学和中世纪的历史;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如:象征、寓意、梦幻故事等手法的运用。(2)神曲又是属于新时代的:神曲是但丁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出路的寓言性总结。贯穿在整部长诗中的主题思想是: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怎样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境界;神曲在宗教性的构思中反映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的现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神曲也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首创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作文学作品,继但丁之后,文艺复兴时代各国作家纷纷吸取民间语言进行创作,奠定了欧洲各国民族文学的基础。在艺术上,神曲也表现出过渡时期作品的特征。(三)掌握:但丁的神学世界观与人文主义世界观的矛盾在作品中的反映。但丁是处在新旧交替时代的诗人,他的世界观的矛盾反映在:(1)在对待知识和理性方面地狱、净界、天堂的构成,都源于基督教,神曲具有浓厚的宗教幻想色彩。按照基督教的说法:当人类感到迷惘和困惑时,只有在代表上帝意志的教会的指引下,才能如愿以偿。但是,但丁却将通往天堂之路的向导授予古罗马异教徒维吉尔,在但丁看来,只有知识和理性才能引导人类走出迷惘和困境,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2)在对待爱情方面一方面对禁欲主义有所否定(同情保罗和弗兰齐斯嘉的恋情),但另一方面又按照教会的道德标准将他们作为淫罪犯放在地狱里受罚。(3)在爱国主义方面一方面赞扬法利那塔的英雄气概和爱国行为,但又把他作为异教徒打入地狱。(4)在对待教皇方面书中在普尼腓斯八世当政时就宣布他一定要入地狱,但又对他在阿那受到的污辱表示愤慨。这些都说明,但丁还没有完全脱离宗教的桎梏。神曲的艺术特色:(1)梦幻与写实的交融。虽以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诗人的灵魂在理性和爱的指导下幻游三界达到至善境界的经历,有浓厚的宗教幻想色彩,但作品也同时反应了当时尖锐复杂的党派斗争,反映了教皇和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2)工整与协调的结构。神曲分为3部,“地狱”、“炼狱”和“天堂”,每部33歌,加上“序曲”共100部。(3)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森林、狮、豹、狼被称为神曲的四大象征;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贝亚特丽齐是爱和信仰的化身;地狱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理想境界;炼狱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作品的结构:3部、33篇、3韵句,意味着神学上的“三位一体”。(4)运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1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这是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形成过程中的产物,首先出现在意大利。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和现世思想,来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以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这一运动猛烈地冲击了教会神权统治,在意识形态和文化科学领域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对欧洲和世界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其思想的基本内容是:a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b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以现世幸福反对来世思想;c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d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3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潮。它的基本特征有:首先,在思想内容上,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封建反教会,揭露封建贵族和教士的恶德败行,嘲讽教会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抨击封建割据,歌颂国家民族统一,表现人文主义理想。其次,在创作方法上,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提倡“模仿自然”,摒弃中古梦幻、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生动活泼的写实精神。第三,在文学发展上,形成民族文学,各民族采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强调反映民族生活,使文学富有民族特色。4人文主义文学的四个主要国家:意大利是文艺复兴文学的发源地。西班牙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和戏剧。法国人文主义文学有两种倾向。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文学的高峰。5意大利文学(人文主义文学诞生地)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抒情诗歌集。意大利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薄伽丘,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思想反对教会,反对禁欲主义。十日谈运用框形结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采用佛罗伦萨方言写成,奠定了欧洲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创作了基础。6西班牙文学(在诗歌、戏剧、小说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7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以流浪汉等下层人物为主人公,多采用自传体的形式写成。作品通过主人的不幸流浪谋生的经历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无名氏的小癞子是这种小说的代表作。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在刻划人物、反映现实和结构艺术上,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维伽是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称为“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代表作羊泉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的顶峰。8法国文学法国文学的两种倾向:一种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倾向,一种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倾向。蒙田是法国16世纪后期的散文家,他的随感录是法国第一部近代散文集。拉伯雷的长篇小说巨人传属法国早期讽刺小说,塑造了巨人国王卡冈都亚及其子庞大固埃两个巨人形象。巨人传巨人主题,就是作品中神瓶上写的启示:“请你们畅饮,畅饮知识、畅饮爱情、畅饮真理。”寄托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9“七星诗社”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它由7位诗人组成,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对法国诗歌进行革新。诗人龙沙是七星诗社的中心人物,他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主要成就是爱情诗。代表作品给爱兰娜的十四行诗。诗社成员杜倍雷写的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10英国文学(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高峰。戏剧、诗歌、小说全面繁荣。)乔叟是“英国诗歌之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采用的是“框形故事”结构形式。托马斯莫尔(14781535)的乌托邦是一部空想社会主义小说。斯宾塞的仙后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非戏剧文学的高峰。11“大学才子”派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戏剧作家。他们出身于中产阶级,受过大学教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倾向。他们的戏剧创作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且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颇有创新,促进了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和演出奠定了基础。主要人物马洛、李利、基德、格林。代表人物是马洛。马洛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代表作品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西班牙悲剧是基德的作品。本琼生是莎士比亚以后重要的戏剧作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喜剧。12十日谈的思想内容:某城7个年轻女子和3个男青年,为了逃避瘟疫,来到乡间别墅,用轮流讲故事来消磨时光,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全书贯穿着反对腐败的罗马教廷,反对禁欲主义,宣扬现世幸福,以及要求祖国统一的人文主义思想。十日谈的艺术特色:框形结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第一次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广泛地反映了14世纪意大利的社会现实。运用讽刺、幽默与对比等手法,故事情节生动,细节描写真实。在现实主义形象的画廊中较早地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采用了佛罗伦萨方言写成,精练生动,俏皮通俗,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13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思想内容上,反封建反教会,揭露封建贵族和教士的恶德败行,嘲讽教会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抨击封建割据,歌颂国家民族统一,表现人文主义理想。创作方法上,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提倡“模仿自然”,摒弃中古梦幻、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生动活泼的写实精神。文学发展上,形成民族文学,各民族采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强调反映民族生活,使文学富有民族特色。第二节塞万提斯早期作品:历史剧奴曼西亚取材于西班牙人民反抗罗马侵略者的斗争史实,歌颂了顽强不屈、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晚年作品: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是除堂吉诃德之外最重要的作品。1堂吉诃德形象: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是一个既有喜剧因素又有悲剧因素的人文主义者形象。一方面,堂吉诃德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喜剧人物。他深受骑士小说的影响,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处处歪曲现实,行为荒诞。他把风车当巨人、客店当城堡、苦役犯当受害的骑士,把羊群当军队他的理想与现实脱节、主观与客观分裂,被看成是“主观主义”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堂吉诃德又是一个严肃的悲剧人物。他立志铲除人间不平。为追求正义理想而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不怕牺牲,具有意志坚定、无私、无畏的高贵的品德,表现了难能可贵的献身精神和斗争精神。清醒时,他还是一位智者。热情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行侠改造社会和对正义理想的追求,又都以失败的悲剧结局告终。堂吉诃德性格中的矛盾,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2堂吉诃德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首先,它创造了一种新型小说,既模仿骑士传奇的题材和体裁,利用骑士小说的训诫性宣传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又吸取了流浪汉小说环境描写的长处,使主人公的游侠接触到下层社会生活。它摒弃了骑士小说的梦幻成分,一改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的悲观消极形象,发展了英雄史诗里为了理想而献身的斗争精神。它既注意继承前人的创作经验,又不因循守旧,对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综合革新,把欧洲长篇小说推到了近代小说的边缘。其次,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堂吉诃德和桑丘两个世界文学中不朽的艺术典型。这两个形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堂吉诃德从入迷到清醒,桑丘从头脑简单到复杂。这些人物性格的发展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对后世文学影响较大。第三,在表现手法上,小说巧妙地运用了讽刺艺术,采用了对比、幽默、嘲讽、夸张等手法。作品把平凡的生活细节和富有奇特幻异的想象、滑稽夸张的闹剧场面和朴实无华的现实生活、英雄和丑角、智者和疯子、悲剧和喜剧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幽默讽刺风格。第四,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小说的语言形式多样,有时庄重,有时诙谐,有时含蓄,有时明快,一扫骑士小说惯用的华而不实的绮丽文风。它采用了西班牙人民通用的口语,特别是出自桑丘口中的那些民谚俚语,体现了西班牙的民族风格。3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丘潘沙的“游侠史”与流浪汉小说形式:第三节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了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是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早期的二首长诗是维纳斯与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4首十四行诗表现为友谊爱情和美的主题。1莎士比亚的历史剧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政治理想: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主张民族统一,拥护贤明君主,谴责封建暴君。2“福斯塔夫式的背景”是恩格斯1895年5月18日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其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喜剧形象。福斯塔夫是一个封建制度崩溃时期的破落骑士的典型。作品通过对他的描写,再现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塑造人物和展开戏剧冲突提供了广阔、生动、丰富的社会背景。这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成就。3莎士比亚喜剧的基本主题:歌颂爱情和友谊,赞扬机智勇敢,提倡仁爱无私精神,表达了人文主义的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和男女平等的生活理想。4莎士比亚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历史剧、喜剧时期。这时期的创作基调是明朗乐观的。(形成人文主义世界观)1)喜剧:10部戏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维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高利贷者夏洛克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吝啬鬼形象。歌颂了人文主义思想友谊、爱情、仁慈对仇恨、贪婪、狠毒的胜利。(人物: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罗伦佐、杰西卡)2)历史剧:9部历史剧。(约翰王和两个四部曲)亨利四世上、下篇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表现了贤明君主的思想。作品通过太子福斯塔夫生活于其中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3)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早起创作中一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写于莎翁喜剧丰盛时期,所以悲喜混合的特色比较突出。是一部乐观主义的悲剧。是莎士比亚戏剧在世界各国中最受欢迎的一部。第二时期,全盛时期、悲剧时期。创作以悲剧为主。“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揭露资本主义金钱作用的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奥赛罗是一出理想破灭的悲剧。其中奥赛罗、苔丝德蒙娜是人文主义者形象;伊阿古是阴谋家、野心家形象。李尔王写的不仅是一般子女忘恩负义的故事,而且深刻反映封建社会关系崩溃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李尔的立场转变,显示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胜利,寄托了作者对在位君主的希望。麦克白是根据苏格兰史编写的。主题是表现野心、贪欲的邪恶性,如果不加克制,它会使一个好人变成恶人,小则自我毁灭,大则害国害民。是四大悲剧中气氛最阴暗可怖的一出悲剧。雅典的泰门中的最有名的独白:“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鄙变成高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引起马克思极大的兴趣,他曾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引用来解释货币的本质和作用。第三时期,晚期,传奇剧时期。传奇剧代表作暴风雨被认为是莎士比亚“诗的遗嘱”。历史剧亨利八世5哈姆雷特形象:哈姆雷特是一个理想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的性格是鲜明的、丰富的,也是发展的。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是忧郁和延宕(参下题)。A具有人文主义新思想、新观念。认为“人是了不起的杰作”,歌颂人、肯定人的价值。B忠于爱情与友情。(救奥菲莉娅、对部下对他的称呼)C强调智慧与理性。(安排“戏中戏”来证实自己的怀疑,并不轻信鬼魂的话)6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是忧郁和延宕。忧郁并不是哈姆雷特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矛盾,于理想破灭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在忧郁的同时,哈姆雷特变得更加清醒,更加深沉了,他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是一个很大的牢狱,而丹麦只是其中最坏的一间。他的任务不光是报父仇,而是要按照人文主义理想来重整乾坤。哈姆雷特的延宕也不是生性优柔寡断,而是在重整乾坤的伟大目标前,他时时想要行动,却又不知如何行动造成的。7哈姆雷特悲剧的客观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哈姆雷特悲剧的主观原因:是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哈姆雷特悲剧的意义:肯定了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历史进步性,表明了人文主义者历史使命的终结。恩格斯说悲剧就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哈姆雷特的悲剧已不仅仅是一出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8哈姆雷特的艺术成就:莎士比亚化。“莎士比亚化”这是马克思提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它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广阔的社会背景。(福斯塔夫式的背景)(人物的性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情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打破古希腊单一的线索,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不是千人一面,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语言丰富多彩,富有个性化、形象化特征。(哈清醒是典雅的语言,装疯时晦涩难懂的语言)9莎士比亚的三大贡献:(哈姆雷特的思想价值)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和斗争,描绘了历史发展的进程。直接参与了反封建斗争,揭露了刚出世的资产阶级的贪婪无度和金钱主义本质。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一定程度上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不受局限的巨人。10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A继承:(一)思想价值古希腊戏剧表现为人本主义,悲剧强调了命运在于人本身,人应该追求现实和享受,譬如俄底浦斯王;喜剧则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譬如鸟。莎士比亚的创作强调人文主义色彩,重视人、肯定人。莎翁完全继承了古希腊的人本主义的现实价值观。(二)取材古希腊戏剧取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莎士比亚戏剧同样取材于古代传说和历史故事,很少取材于当代现实生活。(三)戏剧结构莎士比亚戏剧继承了古希腊戏剧结构曲折,一波多折的特点。B超越(一)戏剧表现形式方面莎士比亚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喜剧中有悲剧色彩,譬如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中有喜剧的因素,譬如哈姆雷特中的“戏中戏”。(18世纪正剧正是受到了莎士比亚的影响而产生的。)(二)情节表达方面莎士比亚首创了多条线索同时发展的情节,主线和副线相互映衬,使戏剧结构更加复杂,增强了戏剧的可看性。(三)人物塑造方面从古希腊戏剧人物的类型化,发展到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典型化。莎翁注重剧中人物和环境的结合,人物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人物性格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四)语言莎翁戏剧强调个性化语言,这是塑造典型化人物所必须的。第四章17世纪文学第一节17世纪文学概述(一)英国:1.屈莱顿,在理论著作论剧体诗中阐述了古典主义的文学见解,主张文学形式的完美,强调理性的规律,尤其是悲剧中的“三一律”并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学,由此被称为是英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一。2班扬,王政复辟时期带有民主倾向的清教徒作家,代表作是梦境寓言小说天路历程。3弥尔顿是17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诗人。弥尔顿取材于圣经旧约的三部杰作: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悲剧力士参孙。表现了资产阶级清教徒的革命理想。长诗失乐园的思想内容:失乐园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杰出诗人弥尔顿的代表作。长诗取材于旧约创世记,全诗共12卷,主要叙述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在魔鬼撒旦的诱惑下,违背了上帝的戒规,偷吃了智慧之树上的果子,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故事。长诗中,弥尔顿塑造了一个坚强不屈、反抗权威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形象撒旦。作为清教徒,诗人违背了自己的宗教观念,把上帝写成一个专横的暴君,而把反叛上帝的天使撒旦的形象放在中心,刻画得有声有色。透过撒旦的性格,诗人暗示出了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这首长诗规模宏伟,格调高昂,表现了资产阶级清教徒的革命理想,被认为是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一。(前有古罗马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二)法国1高乃依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代表作熙德是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性的作。为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奠定了基础。但因未遵循“三一律”规则而在当时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公开批评。熙德所表达的思想:当个人感情与封建家族义务发生冲突时,个人感情服从于封建义务;当封建家族义务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封建义务让位于国家利益。2拉辛的安德洛玛刻是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完全符合“三一律。)安德洛玛刻是传说中特洛伊将军赫克托耳的寡妻。3布瓦洛的诗的艺术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古典主义的美学观点和创作原则,提倡以古希腊罗马文艺为正宗,强调“理性“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准则,提出理性、真、自然三位一体的主张,被人们称作法国古典主义的文艺法典。布瓦洛由此而获得古典主义立法者的称号。古希腊的理性是以人为本;古典主义的理性是服从王权统治所需要的道德规范。4拉封丹(16211695)的寓言诗。(狮子:国王,狼:资产阶级,羊:下层人民)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使英法两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对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反拨。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崇尚理性,克制情欲;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三一律)。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的作家、理论家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和个性差异,他们的创作也各有侧重。法国古典主义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戏剧最突出,出现了以高乃依和拉辛为代表的悲剧作家,以莫里哀为代表的喜剧作家,以及文艺理论家布瓦洛和寓言诗人拉封丹等。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加以规范化,形成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艺术规范,“三一律”就是其中主要的规则之一。所谓“三一律”,是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内完成。巴洛克文学巴洛克特指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过分雕琢和华丽的建筑。随着航海业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中国的瓷器、刺绣传入欧洲,西方人惊叹中国的雕金镂玉和珠光宝气,认为这太“巴洛克”!于是,在西方建筑、音乐、文学等领域,巴洛克风格盛行一时。巴洛克艺术从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又传到英、法,成为欧洲的一种重要艺术风格。巴洛克文学是巴洛克艺术在文学上的表现。巴洛克文学在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其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马里诺、西班牙的贡哥拉、英国的约翰多恩等。第二节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的艺名。1、莫里哀创作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奠基时期),早期的风俗喜剧,主要是滑稽剧和情节喜剧。(冒失鬼情敌)(2)第二阶段(开创时期)。主要是社会风俗剧。进巴黎后的第一个作品是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妇人)学堂是莫里哀性格喜剧和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开端,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形成,同时又开了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之先河。(3)第三阶段(全盛时期)。主要是讽刺喜剧。揭露宗教骗子的伪君子;(代表莫里哀一生最高的成就)鞭挞贵族恶行败德的堂璜;讽刺贵族勾心斗角、虚伪做作的恨世者;嘲笑资产阶级贪婪、吝啬和虚荣的吝啬鬼;(4)第四阶段,主要是轻松幽默的滑稽剧和芭蕾舞剧。晚期的情节喜剧史嘉本的诡计是莫里哀最富人民性的剧本之一。2、守财奴阿巴公的形象:前有莎士比亚的夏洛克;后有巴尔扎克的葛朗台。阿巴公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的剧作吝啬鬼的主人公。阿巴公是个高利贷者,为了金钱,他要儿子娶个又老又丑的有钱寡妇,要女儿嫁给富有的、年过半百的老头他爱财胜过一切,金钱是他的命根子,他把搜刮来的钱埋在地下,在生活上吝啬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金钱的贪欲泯灭了他的良心,父子之情、天伦之乐全部淹没在金钱至上的冷酷之中。作品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本性。莫里哀用讽刺夸张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阿巴公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阿巴公成了“守财奴”、“吝啬鬼”的代名词。3、伪君子的主题:伪君子是一部五幕诗体讽刺喜剧,代表了莫里哀一生创作的最高成就。伪君子通过对心如蛇蝎的答尔丢夫伪装虔诚的揭露与鞭挞,矛头直指教会,突出地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与危害性,引起了人民群众对宗教教义和宗教上层人物的怀疑,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对宗教伪善的欺骗性与危害性的揭露与鞭挞,就是伪君子的主题。4、答尔丢夫形象:答尔丢夫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的代表作伪君子的主人公。他是17世纪法国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是没落贵族,职业的宗教骗子,典型特征是“伪善”。伪善的表现形式:表里不一。上帝是他的工具,虚伪是他的手腕。伪善的用心在于满足他贪财好色的私欲。贪食贪睡贪财贪色是他的本性。伪善的危害性在于使人家破人亡。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在于:这个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答尔丢夫成了“伪善者”的同义语,他跨越国界,飞渡时空,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5、伪君子的艺术特点:伪君子在艺术上渗透了古典主义“三一律”原则,情节单纯集中,自始自终都是为了表现答尔丢夫的虚伪与欺骗;时间在24小时之内;地点在奥尔贡家的客厅。情节全安排在同一地点而不显勉强,艺术上构思精巧。全剧结构严整紧凑,喜剧冲突集中,中心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基本性格鲜明。答尔丢夫虽然到第三幕才出场,但通过前两场的铺垫,达到了烘云托月的良好效果。歌德说此剧的开场是“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喜剧还有机地综合了多种戏剧因素,如:民间闹剧因素、风俗喜剧因素、悲剧因素等。剧中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6、为什么说古典主义文学是对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反拨:继承:在思想上,肯定爱情自由、反封建教会的主题在古典主义作品中随处可见;在创作方法上,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在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与文艺复兴戏剧也是一脉相承的。反拨:在思想上,人文主义文学对个性解放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否定一切秩序的倾向;在创作方法上,人文主义作家们各行其是的创作,使得语言不规范,艺术形式杂乱。于是,古典主义的崇尚理性以及艺术上的规范化便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了,戏剧形式上主要表现为恪守“三一律”。第五章18世纪文学第一节18世纪文学概述1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产生的具有全欧洲性质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实质上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所谓启蒙,就是要启迪蒙昧,开发蒙昧,给予知识和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把启蒙教化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方法,这样一个思想、社会思潮的形成,就叫启蒙运动。启蒙,原文是“照亮”的意思。一句话: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封建专制和特权;用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来反宗教迷信。启蒙文学四大作家:孟德斯鸠(法)、伏尔泰(法)、狄德罗(法)、卢梭(法)。2启蒙运动文学特征:(18世纪文学的特征)1)古典主义仍占有重要地位,但启蒙文学成就最高;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打下了基础。2)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启蒙、古典同属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思潮,但古典主义拥护国王,启蒙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3)启蒙文学自觉地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这在文学的人民性方面前进了一大步。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如正剧、哲理小说等。3.正剧由法国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创立。这种戏剧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其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它采用散文的形式,描写现实社会斗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代表作:狄德罗的私生子、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18世纪奠定戏剧(正剧)理论的三位作家是:狄德罗(法)、博马舍(法)、莱辛(德)。4.哲理小说是18世纪德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以人物活动为主线,但不注意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哲理小说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哲理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伏尔泰的老实人、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卢梭的爱弥儿。哲理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不足点:为了观念,忘了人物,人物成了时代精神单纯的传声筒。(一)英国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主要作家: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1 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奠基人。被称为“现实主义小说之父”和“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代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