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与传媒.doc_第1页
女性与传媒.doc_第2页
女性与传媒.doc_第3页
女性与传媒.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级(专业):2011级汉语言文学序号:31姓名:张晓梅学号:201101010014学科:女性与传媒上课时段:星期五(3,4节)任课教师:汪力娟 女大学生与媒介优势 在信息时代,媒介日益突显出其影响世界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性别与媒介的互动关系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媒介用其难以比拟的优势,成为改变世界的主力之一。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就女性与媒介而言,女性在媒介力量下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开阔了女性原本局限的世界。作为当代女大学生,更应该深入认识媒介,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和端正的态度来面对媒介和媒介中形形色色的信息,使之成为生活和未来的助力。一、从历史的角度看女性与媒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并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封建社会相比较,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改变,媒介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从旧媒体到新媒体演变,女性地位也随之一日胜过一日。 以我国为例,大概的说来,在清朝末期,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当时相对先进的科技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提倡男女平等、尊重女性和某些情况下的女士优先的先进观念和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当时正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女性获得了初步的重视和解放。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各种卖国求荣的屈辱条约的签订,我国沿海地区的各大城市如香港、澳门、上海等地和各大省经济、行政中心如北京、重庆、武汉等地逐步被迫开放门户。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当时中国人的陈旧观念,使之进一步开放便于侵略和成为宗教殖民地,西方列强开始创办报刊、翻译书籍,传播其观念。例如由葡文报刊蜜蜂华报 、英文报刊杂文篇等等。后来维新派也开始创办报刊,使更多的优秀观念得到传播。 许多平民女性和贵族女性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并开始有一定机会踏入社会。这时,女性解放更进一步。民国时期,当时各种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先进思想开始广泛流传在中华大地。中国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国民观点也得到了更大程度开放。女性地位相较清末更有提高,在许多领域中出现了颇具代表性的典范。例如影视明星胡蝶、阮玲玉,作家学者林徽因、张爱玲,除此之外还有革命志士秋瑾,宋庆龄等。女性开始在许多领域崭露头角,赢得世人的关注和认可。 在新中国成立后,女性的地位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女性获得了更多和男性均等的机会及待遇。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的创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通过都很好的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女性的关注和保护。更多的女性从封建枷锁中挣脱,走入社会, 成为多个领域的佼佼者。例如现在为人们所熟知的女性传媒大鳄邓文迪,著名主持人杨澜,跳水健将郭晶晶等等。 女性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地位,与传媒密不可分。在仅有旧媒体的时代,女性的价值和地位随着报刊、 书籍得到了初步认可和解放;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在媒介的传播、引导、重视下,女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权益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障。可以说,在女性的逐渐解放中,媒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媒介的优势 在现代社会,媒介具有人们难以想象的巨大功用。在科技的作用和影响下,媒介从一开始相对单一的广播、电视、报纸三大媒介逐步发展为手机、QQ、MSN、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媒介除了原本的优势外,价值现在的网络,可以说是如虎添翼。经过上网查阅大量资料,结合部分专业知识和自身经验,我认为,当代媒介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传播速度快捷,时间限制相对较少。以电视为例,现在观看电视节目或栏目,人们只需要打开电视,调到相应频道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坐在家中通过接收节目信号,收看到全国各省各地区的电视台的节目,直观、形象的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出现了现场直播的节目形式。使受众可以同时同步的了解传播者所想要传播的东西。当代媒介不同于口耳相传之类,电视、报刊、广播所收到的时间限制被网络所弥补。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为例,在电视上,它的播放时段和播放时长是通过各方面的协调而规定的,不能轻易改变。但在网络上,无论受众何时需要,只要上网搜索就可以得到相关的信息。 第二,传播范围广,其传播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无限的。当代媒介是使地球成为“地球村”的最大功臣。当代人类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的社会,人们通过各式各样的媒介得到庞大的信息资源。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小事通过一根根的电缆和无形的数据信号迅速散布到全世界并为人们所了解。信息的传播突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现在,我们通过媒介甚至可以收看英国的电视节目直播或者美国的英语广播。从其传播空间上来看,可以说是海量的。媒介中的信息是无限的,没有饱和的。你可以从媒介中得到各式大小不同、种类不同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媒介传播你所想传播的信息。 第三,传播方式多样,与受众的互动性强。在现代社会中,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各大小网站、微博等迅速传播。其传播方式不再局限于书面,逐渐扩展到声音、图片、视频等,使某一条信息更显立体和直观。随着人们通讯设备的发展,受众与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就某一信息进行互动和沟通,不再局限于单向传播。这一点在网络媒介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媒介是人类进步和互相了解的工具,是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媒介亦然。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好的社会现象。因为人们的物欲和私利,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媒介传播一些虚假信息或不健康、不利于社会和个人的信息,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的成长带来了不良影响。所以,在面对媒介,人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三、媒介与当代女大学生 在上文提到过,女性的解放和成长离不开媒介。在媒介的作用下,女性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女性价值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作为女性的组成部分,当代女大学生更应该认识媒介、了解媒介并利用媒介。通过媒介来帮助自己成长。(一)媒介对女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第一,媒介是当代女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受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大学中,只要一说到找资料、写论文,许多大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上网百度或谷歌,而不是和老师、同学讨论,这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确,在网络上,只要输入自己想要的话题,互联网就会分门别类的列出各种所需要的信息。由此可见,媒介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重要工具,女大学生也不例外。女大学生甚至可以通过媒介学习怎样穿衣打扮,怎样待人接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媒介是女大学生的另一位老师,能够为其提供所想要涉猎各方面的知识。 第二,媒介是当代女大学生培养各自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者。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群体,媒介对女大学生的世界观、社会观等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 、例如“森女”“乐活”“彩虹族”等新鲜、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流行,对于女大学生热爱环保、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有着极大影响。 第三,媒介提高了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现代媒体以自己独特的魅力为女性描绘了一副多元化,多视角的社会文化变迁图,客观的使她们介入了对各种文化价值的了解与批判。同时,开放的心理环境,能够让她们畅所欲言,充分展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一定程度上让她们形成独立的意识,增强自身的力量。 第四,媒介是当代女大学生树立个人形象,展现自我的主要平台。在现实生活中,一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有“天才少女”之称的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蒋方舟。作为一名 8 岁发表长篇小说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天才作家, 蒋方舟现在很多时候正是通过网络这一媒介来表达自己对人对事对物的种种看法, 为人们展示了当代女大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给人们以聪慧、机敏且乐观的印象。虽然现在在媒介中有这许多对女大学生的负面评价,但那终究只是一小部分。随着女大学生自主意识和形象意识的觉醒,相信以后将有更多的女大学生通过媒介赢得社会的肯定和认可。(二)媒介对女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第一,部分媒体内容片面强调女性的传统特质和角色。彭佩云同志说过:一些媒体仅仅把女性角色定位在家庭主妇和贤内助上,就会使一些人忽视女性的社会价值和作用,也会对性女在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方面进行误导。然而在现代媒体中,过度宣传女性的外在美貌,确忽略了内在的实质。女性仅是一种被观赏的对象。媒体中亮相的女性大都拥有白皙的肌肤、清澈的大眼、飘逸的长发和魔鬼般的身材,在这种美女神话下,各种塑造美女的商品充斥着荧屏,各类美容整形机构层出不穷。广告中几乎所有的美容减肥产品都是为女性准备的,似乎所有女性都需要减肥,都需要在脸上涂抹大量的化妆品。美丽的脸蛋,魔鬼的身材已成为时下女性的共同追求。其实这已经脱离了一个她们的真实追求。这对即将步入或还未步入社会的女大学生形成误导,忘了她们本身要追求的东西而去追求一些虚无的东西,导致她们本质发生变化,让她们失去自身的价值。 第二,低俗文化的出现。某些媒体为了发行量,收视率,上座率等,往往有意无意的歧视女性。媒体为了把女性当作卖点,不惜制作各种绯闻,在这种种绯闻中,他们肆意蹂躏着女性的自尊。当然,有些女艺人也很乐意自己成为大众的笑料,这无疑不造成社会低俗文化的发展。甚至有些人为了赚人眼球,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芙蓉姐姐无疑就是这一类代表。随着低俗文化的出现,各式各样的应运而生,其中也不乏那些以窃取他人秘密为乐的人,所以整个世界到处都充斥着不信任与猜忌。这些低俗文化的出现影响了女大学生同时是对女大学生是一种伤害,导致外界人看现在的女大学生也都和这些女性一样认为她们无自尊,不自爱,为达目的不惜出卖自己的人,而不是靠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这是对女大学生的歧视,从而打击了女大学生的自信心。 媒介是一把“双刃剑” ,对于女大学生而言,媒介既是生活的良师益友和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是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者。面对媒介,女大学生更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