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如何给孩子捏积.doc_第1页
教您如何给孩子捏积.doc_第2页
教您如何给孩子捏积.doc_第3页
教您如何给孩子捏积.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您如何给孩子捏积当孩子厌食、不睡觉、咳嗽、腹泻时,家长们多半会选择带小孩去医院检查,紧接着宝宝就得不停地打针和吃药。整个过程下来,既费时又费钱,还得担心药物的副作用。给大家介绍一种护理宝宝的中医方法捏积。通过捏积,再配合按揉一些穴位,就可以不打针、不吃药治疗小孩的一些常见小病。一线病例捏积治疗小儿咳嗽今年4岁的小强(化名)已经咳嗽4天了,在早上和晚上咳嗽得更厉害,并且还流清鼻涕、有痰。看着小强这么难受,小强的父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是家长又不想让孩子吃药、打针,于是便试试中医的传统推拿手法捏积。3月23日上午,家长带着小强来到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尝试捏积。没想到,第一天做完后的效果很好。小强不但咳得少了,而且鼻涕也少了。医生告诉记者,她根据小强的症状,有针对性地按揉了一些穴位。除了使用捏积手法,还按揉了肺、胃、脾、肾等背部俞穴,同时还按揉了中脘、膻中、乳根、乳旁、天突等穴位。根据小孩不同的症状和严重程度,捏积次数因人而已。不过,大多数小孩在第一天捏积时,就能看到明显的疗效。捏积的同时,配合按揉不同的穴位,除了可以治疗小孩一些常见疾病外,经常捏积还能起到保健的功效。理论依据捏积推动气血运行按照中医理论,人体腹部为阴,背部为阳。而捏积的部位正好是小孩的脊背。人体的脊背有一条重要的经络,叫督脉,主管整个身体的阳气。捏积通过捏拿小儿的脊背,可以振奋小儿督脉的阳气,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调整全身的阴阳之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在脊背两旁,是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中,最广的一条经脉,它联系着人体其它的腑脏。而肺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穴位,都在膀胱经上。梁海燕医生解释:“所谓俞,也可以理解为输。比如,肺俞就是肺脏的转输的穴位,对于保养肺部和治疗肺脏的疾病发挥重要作用。其他腑脏的俞穴也是如此。捏积疏通全身气血大枢纽的同时,还可以把五脏六腑的气血都疏通一次。”捏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如疳积、厌食、腹痛、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睡眠障碍、小孩脾气急躁、爱哭闹等,都能通过捏积得以改善。捏积方法“捏三提一”捏积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强壮身体等作用。临床运用上,可根据不同病情,按揉相应的背部俞穴,可以加强疗效。捏积前先按摩一下背部,放松肌肉,然后从下往上捏六遍,再使用“捏三提一”的方法。“捏三提一”的具体做法是: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从下往上,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按揉俞穴缓解小孩肺、脾、肾虚“小孩的生理特性就是肺、脾、肾虚。因此在给小孩捏积的时候。应该重点多按揉背部相关的俞穴。”梁海燕介绍,背部俞穴主要有脾俞穴、胃俞穴、肾俞穴、肺俞穴等。主要几个俞穴具体位置和适应症状如下: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旁开1.5寸。以食指、中指指端或两拇指揉肺俞穴。主要针对咳嗽、气喘、盗汗、鼻塞等。心俞穴: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以食指、中指指端或两拇指揉心俞穴。对于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等很好的功效。肝俞穴: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以食指、中指指端或两拇指揉肝俞穴,每天50100次。主治神经衰弱、腰神经痛等。脾俞穴: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以食指、中指指端或两拇指揉脾俞穴,每天50100次,就能起到促脾胃、助运化、祛水湿等作用。按揉脾俞穴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疳积、四肢无力、水肿、黄疸等有很好疗效。胃俞穴: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以食指、中指指端或两拇指揉胃俞穴,每天50100次,按30秒1分钟。坚持按揉胃俞穴,胃痛、呕吐、腹胀、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就能缓解。肾俞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滋阴补阳,补益肾气的功效。主治肾虚腹泻、气喘、遗尿、阴虚便秘、腹痛、下肢萎软无力、慢性腰背痛等。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缔造健康身体我每天给孩子捏积按摩的经验 欣妈先说说我的套餐吧1、捏积2、揉腹3、全身按摩,重点是肺经、脾经和胃经4、揉下脚趾头1、捏积“捏积”就是“捏脊”,其手法最早见于晋代葛洪肘后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就是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用力往上提,从尾椎骨一直捏到颈椎骨。现在流行的大众养生书中仍是这种捏法,所不同的是,遇到高血压患者,会换一个方向,从上往下捏。这种捏脊,是有很大的养生疗病作用的。脊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从生理解剖看,脊柱中有脊髓,这是大脑的延伸,神经从脊髓分支出来,散布到全身各处,大脑通过脊髓和神经网络指挥全身的活动。从经络方面看,脊背正中间是督脉,督就是“都督”、“总督”的意思,督脉就是总督全身阳气的一条经脉。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最广的一条经脉,阳气最多,而且膀胱经跟肾经相表里,肾主水,膀胱于是总管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更重要的是,膀胱经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它联系着其他的腑脏。肺俞、厥阴俞(就是心包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都在膀胱经上,分布于督脉两侧。所谓“俞”,就是“输”,比如,肺俞就是肺脏的转输、输注之穴,对于保养肺部和治疗肺脏的疾病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他腑脏的“俞”穴也是如此。捏脊疏通全身气血的大枢纽,同时把五脏六腑的气机疏通一遍。为什么要把捏脊叫“捏积”呢?这里面的含义又要深一层。人体的气血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内感七情、外感六淫邪气,势必出现淤积、堵塞。哪里堵塞得最多呢?背部。我们捏一个健康小孩的脊背,会发现他脊背上的皮肉很松软,一提老高。而一个身体肥硕,明显有湿热壅滞或寒湿壅滞的成年人的脊背就不是那么容易提起来了。并不是因为他肌肉结实,是因为他体内的淤积造成了皮肉的粘连。我们捏积,就是要把这些粘连捏散,把淤积在背部的粘连组织捏开。脊背这个人体大枢纽的气血通了,自然百病不生,而我们身体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会消失。我“捏积”的方法,跟普通的“捏脊”也有些不同,我是用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如果手法到位且被捏着体内粘连比较重的话,往往到了往上提的时候,被捏者皮肉下面会有“啪”的一声响。关于捏积的方向,我的原则是:七岁以下的小孩,从下往上捏,七岁以上的所有人,一律从上往下捏。因为一过七岁,人体的气机升降就改变了。这里有一起学捏积的视频,介绍的很详细,我也是跟着这个学的,嘻嘻/v_show/id_co00XMjIxMzE1MDQ=.html 2、揉腹这个很简单,就是揉肚子,以肚脐为圆心画圆,这个很多老人很多妈妈都知道,我就不多说的,功效是帮助消化,健脾胃。但有个小小的窍门: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也就是顺时针促进排便,所以当宝宝便秘的时候顺时针揉,当宝宝拉肚子的时候就逆时针揉。当然了,如果宝宝排便很正常,那就顺时针3分钟,逆时针3分钟吧。其实我也没有严格的按照多长时间来揉,贵在坚持,每天都揉一会。我一般选择在睡觉之前揉,关灯之后,给宝宝揉揉肚子,帮助消化,促进睡3、全身按摩这个也是根据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给宝宝按一遍,不但促进体质,还可帮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不懂经络穴位,那就揉揉胳膊,揉揉腿,不过最好是懂一点点经络,这样可以找到重点。先弄清楚为什么会生病?其实很多的病是因为寒气引起的,体内进了寒气,身体就会抵抗,怎么抵抗呢,就用打喷嚏、流鼻涕的方法,把寒气排出来。其中肺经是身体内最最娇嫩的一条经络,也是寒气最容易侵袭的地方,所以感冒总是很容易伴随着咳嗽,咳嗽,是排肺内寒气的手段。所以感冒的时候,不是吃点药、打点点滴把症状消除,而是真正的把寒气排出来。症状和病是两回事。排寒气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气血的,当气血不够的时候,身体就不再抵抗了,就任由寒气长驱直入,驻留体内,堵塞经络,日积月累必然造成更大的疾病。所以很多人感冒了,去吃点特效药,症状没有了,但其实要不是麻痹了神经,使你感觉不到,要不气血降低,无法对抗寒气,症状也就消失了,但其实,病并没有好,反而是驻留在体内了,以后就要用更多的气血去排除,难度更大。 3、全身按摩这个也是根据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给宝宝按一遍,不但促进体质,还可帮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不懂经络穴位,那就揉揉胳膊,揉揉腿,不过最好是懂一点点经络,这样可以找到重点。先弄清楚为什么会生病?其实很多的病是因为寒气引起的,体内进了寒气,身体就会抵抗,怎么抵抗呢,就用打喷嚏、流鼻涕的方法,把寒气排出来。其中肺经是身体内最最娇嫩的一条经络,也是寒气最容易侵袭的地方,所以感冒总是很容易伴随着咳嗽,咳嗽,是排肺内寒气的手段。所以感冒的时候,不是吃点药、打点点滴把症状消除,而是真正的把寒气排出来。症状和病是两回事。排寒气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气血的,当气血不够的时候,身体就不再抵抗了,就任由寒气长驱直入,驻留体内,堵塞经络,日积月累必然造成更大的疾病。所以很多人感冒了,去吃点特效药,症状没有了,但其实要不是麻痹了神经,使你感觉不到,要不气血降低,无法对抗寒气,症状也就消失了,但其实,病并没有好,反而是驻留在体内了,以后就要用更多的气血去排除,难度更大。3、全身按摩这个也是根据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给宝宝按一遍,不但促进体质,还可帮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不懂经络穴位,那就揉揉胳膊,揉揉腿,不过最好是懂一点点经络,这样可以找到重点。先弄清楚为什么会生病?其实很多的病是因为寒气引起的,体内进了寒气,身体就会抵抗,怎么抵抗呢,就用打喷嚏、流鼻涕的方法,把寒气排出来。其中肺经是身体内最最娇嫩的一条经络,也是寒气最容易侵袭的地方,所以感冒总是很容易伴随着咳嗽,咳嗽,是排肺内寒气的手段。所以感冒的时候,不是吃点药、打点点滴把症状消除,而是真正的把寒气排出来。症状和病是两回事。排寒气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气血的,当气血不够的时候,身体就不再抵抗了,就任由寒气长驱直入,驻留体内,堵塞经络,日积月累必然造成更大的疾病。所以很多人感冒了,去吃点特效药,症状没有了,但其实要不是麻痹了神经,使你感觉不到,要不气血降低,无法对抗寒气,症状也就消失了,但其实,病并没有好,反而是驻留在体内了,以后就要用更多的气血去排除,难度更大。 其实经络也很好记,我们常说五脏六腑,脏和腑是不同的,人体中实心的为脏,空心的为腹。五脏:肺、心脏、肝、脾、肾。五腑:大肠、小肠、胆、胃、膀胱。这10个是有形的实体,还有心包和三焦也分别是脏和腑。他们不是单指一个器官。心包是心脏周围的组织,三焦就是胸腔了。所以其实是有六脏六腑。那么经络就有12条。6脏所对应的分布在身体的内侧,叫阴经,6腑所对应的分布在身体的外侧叫阳经。简单介绍一下肺经、胃经、脾经和膀胱经吧,这几个对于孩子来说比较重要些,可以经常给孩子按按。其实这些都是从人体经络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上面学的,感兴趣的可以找这些书来看。好些昨天电视上还放中里老师的讲座来着。肺经在胳膊内侧,大拇指侧。1、中府穴:脾肺之气汇集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咳喘。2、天府穴: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可治疗过敏性鼻炎。3、尺泽穴(肾的阳光雨露,金中的水穴)补肾的穴位,可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