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哲学解析.doc_第1页
消费的哲学解析.doc_第2页
消费的哲学解析.doc_第3页
消费的哲学解析.doc_第4页
消费的哲学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费的哲学解析 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消费的哲学解析姓名:于霄鸣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师:戈士国2011-05摘 要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消费,只要有人类存在的一天,消费就是人类永恒的实践活动。消费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可忽略的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们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由此可见,消费在马克思的理论系统中所占有的地位。消费一开始是作为一个经济学的问题进入人类研究视阈的,昀初关于消费的定义是经济学的定义,即消费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地消耗和使用,但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不仅仅指为满足特定需要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消费这个不仅被看成终点而且被看成昀后目的结束行为,除了它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起点并重新引起整个过程之外,本来不属于经济学的范围。” 所以,消费还有另一种含义。由此可见,消费除了在经济学上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些有关消费的本质性问题还需要从哲学角度进行研究。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基础和前提,而它本身又是以人的需要作为原因和根据,离开人的需要,物质生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需要则是由消费再生产出来的。因此,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没有消费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人类历史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消费的哲学意义不仅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是我们批判吸收相关理论成果,消解消费主义话语霸权,并在现实社会中更好地解决消费问题的理论前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通过对消费的哲学解析,倡导、树立科学消费观,进行科学消费,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序言部分说明了本文的选题意义,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本文第一部分是对“消费”的一般阐述。首先,是对消费含义的分析,从消费含义的演变发展及其经济学含义和哲学含义的不同为切入点,提炼出消费的哲学含义。其次,是对消费的本质和目的进行分析并指出消费的本质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再次,从消费与需要、自然之间的关系来对其进行哲学解析。昀后从消费对人类社会关系以及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 191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 92页。I类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来阐明消费的哲学意义。 第二部分是对各种消费理论观点进行概述。首先,对马克思的消费理论进行了阐述,从消费与生产、再生产之间的关系,以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和拜物教等方面来分析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其次,对西方经典哲学家的消费理论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是对当今社会出现的消费问题进行分析,从西方消费主义的基本内涵及产生和发展进行论述,然后分析了消费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和产生的危害。 第四部分是对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消费进行了分析。首先,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思想来源进行了阐述,继而提出了科学消费观。昀后,论述了树立科学消费观的途径,倡导人们树立科学消费观。关键词:消费,消费主义,科学消费观 II Abstract Consumption is one of the eternal themes in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world.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consumption, the day of human existence as long as consumption is the human practice of eternal. Consumption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is an indispensable factor,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and can not be ignored. Marx once said: From the day of the human appear in the Earth stage, consumption every day, whether they start production before and during production are the same . This shows that Marxs theory of consumption in the occupied status of the system. Consumption began as an economic issue as the research into the human visual threshold, initially defined on the consump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economics, that consumption is the consumption of material goods and services and use of, but consumption is not just an economic act, not only refers to the use value of goods which to meet the specific needs. As Marx said: consumption which is not only seen as the end and seen as the end of the last acts of the purpose, in addition to its role at the starting point in turn and re-ignite the whole process, the original does not belong to the scope of economics . Therefore, there is another meaning of consumption. In addition to this consumer research in economics, there are still many issues need further study, the nature of some of the consumption issues also need to study from a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The first history of human activity is to meet its own needs for production activities, material production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of human history, and it itself is based on the needs of people as the reasons and under, leave the peoples needs, the existence of material production to lose meaning and value, and the need is out of the consumer reproduction, so there is no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to no purpose, no consumption would not have the presence of human society and human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is context, the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consumption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ut also our theoretical results related to critical absorption, digestion and hegemony of consumerism, and in the real world to better address consumer issues in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In this paper, at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rough analysis the consumptions philosophy meaning, advocacy、establish a scientific view of consumption, for scientific consumption, digestion hegemony of consumerism, and promote the huma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IIIPreamble to illu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research areas involved in research status and issues to be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research methods and basic ideasThe first part is the consumer usually described. First, the meaning of consumption analysis, staring from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sumption meaning and the different of consumptions philosophy meaning and economics meaning to extract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consumption. Secondly, through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consumptions analysi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nature of consumption is to meet peoples needs. Again, from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of consumption, the needs and the natural to explain the consumptions Philosophy meaning. Finally, from elaborate the role of consumption in promoting human social relations and human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o illustrate the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consumptionThe second part is an overview of a variety of consumer theory point of view. Firstly, the consumption theory of Marx expounded, from the consumption、production、reproductions relationship and the theory of Marxs Estranged Labor、 Fetishism to Elaborate Marxs Theory of Consumption. Secondly, analysis the classical western philosophers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The third part is to analysis the issues of consumption that emerge in todays society, from the basic content of Western consumerism and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discuss, then analyzes the impact of consumerism on China and the resulting harmThe fourth part is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ption analyzed. First of all, the meaning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source of ideas are described, then put forward the scientific view of consumption. Finally, discusses way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view of consumption, advocate people to set scientific consumption view Key words: Consumption, Consumerism, Scientific consumption viewIV 引 言 引 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活动,马克思曾说过:“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基础和前提,而它本身又是以人的需要作为原因和根据,离开人的需要,物质生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需要则是由消费再生产出来的,因此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没有消费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消费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力。消费作为人类永恒的不可或缺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必要手段,只要人类存在就不能没有消费活动。由此可见,消费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可忽略的作用。 消费一开始是作为一个经济学的问题进入人类的研究视阈的,但消费不只是一个经济学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许多有关消费的问题还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消费除了在经济学上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些有关消费的本质性的问题还需要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消费的哲学研究主要是分析消费主体怎样科学合理地使消费客体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消费的哲学分析是在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深入分析。本文是在对消费进行本体论、认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消费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联系,探析消费主体在消费环境中如何进行科学消费以及消费在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昀后提出合理的消费要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消费主义开始在各国泛滥,并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消费进行哲学分析的原因之一。消费主义推崇的炫耀性消费、盲目性消费等这些不合理的消费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主义价值观对我国的传统消费的价值观也是一种冲击,并造成了恶劣的后果。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消费的哲学研究,批判吸收相关理论成果,是在现实社会中更好地解决消费问题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 7879页。1消费的哲学解析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我国消费理论的研究状况 如今,我国的消费理论研究在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以及历史学等各学科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消费进行了分析研究。虽然消费在哲学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而且我国关于消费哲学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系统,但目前对消费进行哲学的研究和分析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在不断的探究中不断揭示消费的哲学本质。 首先,在消费内涵和基本内容方面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消费的实质就是人的主体性实现的过程,如胡金凤、胡宝元的关于消费的哲学考察,将消费问题放入人学理论中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消费问题的研究找到根源找到基础。也有学者认为消费就是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过程。还有学者从消耗、耗费等否定性概念入手来研究,认为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对物质资料的消耗、使用和耗费,如在卢嘉瑞的文章“消费”内涵的商榷一文中,提出消费不仅是消费对象的消耗,而应是满足人生活需要而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和支配。 其次,在消费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现实意义方面的研究。一些学者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情况下,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合理的消费观,建立合理的、健康的社会主义消费结构,如在论文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中,作者刘素娟在文章中就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适度合理的消费观,以及其现实意义。有些学者从消费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三方面来阐述消费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韩震在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一文中,就深入分析了消费的实质、功能及其意义,认为消费反映了不同按时期的社会结构,消费结构是否合理要以是否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来衡量。 再次,在消费异化和消费主义方面的研究。有些学者分析探讨消费异化和消费主义问题时,将其与现实实际相联系,深入分析了消费主义带来的环境生态问题,倡导生态消费、绿色消费等,如袁茵的消费观的生态哲学反思昀终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些学者则将消费异化和消费主义对社会和人类发展造成的影响相联系来分析,探讨了消费主义对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制约和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还有些学者从消费主义文化态度来分析,阐述了消费异化对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影响,以及消费主义的文化态度对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提出要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还有学者从劳动异化和消2 引 言 费异化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深入分析了劳动的异化和消费的异化使人们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和评判能力,成为一味追求虚假需要的单面人。 昀后,在消费是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的体现等方面的研究。有些学者认为,消费是人的本质的体现。把消费同人和社会的问题联系起来。这些学者认为生产劳动的过程是人本质的一种体现,由此消费的过程也就是人本质展现的过程,消费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只有达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才能昀终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中解放出来,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就将消费上升到了一个哲学的高度。还有学者认为,消费不仅在人类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也是对消费的价值体现,消费的异化使消费远离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目标,因而提出要合理消费,要以促进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去消费,在陈绍山的文章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中,他论述了合理的消费就是要有利于人的发展,要以是否能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标准,要引导人们进行合理正确的消费,建立和谐、健康、积极的消费观。 (二)西方消费理论的研究状况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消费异化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消费异化理论进行研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阿多诺、弗洛姆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本?阿格尔等。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异化现象从多元视角进行了批判和分析,并指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不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手段,而是人们逃离现实痛苦和不幸的“避难所”,是资产阶级为了更好地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他们同时还指出了消费异化给工人阶级带来的巨大危害,以及消费异化对人类个性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制约。 另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还从文化的角度对消费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物”化的社会,客体是主宰者,对大众文化采取的是一种否定的态度,认为人们的快乐是对商品的挥霍,其中代表者有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阿多诺等。 法国著名学者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等也对消费理论进行了研究,在消费社会中,鲍德里亚说:“消费是个神话。也就是说它是当代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是我3消费的哲学解析 们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 他认为商品的“符号价值”代替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指出在消费社会里就是符号统治人,社会为符号所控制。因此,当代的西方社会理论学者对这一“符号价值”进行了新的探索,形成了符号消费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生活的人们是完全受物质欲望所支配的单向度的人,是地位提高了的消费品的奴隶。马尔库塞将资本主义所宣扬的商品消费的“需要”称为“虚假的需要”,以此区分马克思所指的人类真实的“需要”。在马尔库塞看来,虚假需要的产生是由于人类需要的产生和满足完全取决于外界力量的支配。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消费问题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进行更好、更进一步的研究消费问题提供了经验,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也为我国研究消费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探讨消费的哲学问题,通过对我国的现实状况的分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并把马克思主义消费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消费价值观相结合,提出科学消费观,消解消费主义话语霸权,倡导人们进行科学消费,以促进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并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探明消费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本文试图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消费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从经济学范畴中的消费和哲学范畴中的消费的不同入手,阐述了消费作为物质生产的基础构成是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基本手段,通过对消费与需要及人类社会关系等各种关系的分析,得出消费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类维系生命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由消费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和西方著名哲学家的消费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主义的价值观逐渐取代人们传统的消费观。由此,为了消解消费主义,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提出科学消费观,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消费观进行合理、科学的消费。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227228页。4 消费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消费的基本内容 一、消费的含义及其本质 “消费”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昀早使用“消费” (consumption一词是在十四世纪的英语中,一开始定义为“消耗、消磨、浪费、用尽”等。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消费的解释是:“对货品和服务的昀终消耗” ;牛津英语词典对“消费”的解释是: “destroy by or like fire or formerly disease(被火摧毁或像火一样烧掉,或者被疾病所消耗)”。此时的消费含义一般为贬义,到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后,这种贬义色彩才逐渐地消退,成了与生产相对应的概念,不再是单纯的消耗、耗费,而是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对于消费的研究昀初是在经济领域进行的,因为消费首先是与生产、分配、交换三环节相互联系的,是其中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表现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消费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活动。在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包括两个方面,即生产消费和个人生活消费,生产消费一般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对机器和原材料等物质资料的消耗;个人生活消费即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而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消费一般为个人生活消费。但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一些有关消费的本质性的问题还需要从哲学角度进行研究。 从哲学的意义上来理解消费,消费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结果,它是在实践基础上消费客体满足消费主体需要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实现了主体的客观化过程和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也就是人的主体性客观化和劳动者创造物的人化过程。生产是主体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对客体进行改造的过程,消费是客体对象主体化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是同时进行并相互促进、相互改造、相互发展着的过程。人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自然界的改造的同时又在不断的认识世界,并同时也使自然界不断人化,在这个过程中人改造并发展自然界也得到了自身的发展。人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只有不断认识世界并发现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得到发展,因为适合发展规律的改造才可以发展,才可以进步。由此可见,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5消费的哲学解析 消费的本质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需要是消费的根源,需要引起消费,没有需要消费就无从谈起。消费简单说来就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用生产创造的物品或是自身的劳动来满足其生命活动的需要过程,消费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昀终能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消费,为了生存必须消费。马克思认为,消费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重要手段之一。消费的存在依赖于需要的产生,需要也只有通过人类的消费才能得到满足,有什么样的需要就有什么样的消费,需要是消费的前提条件,也是消费的目的;反过来当消费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从而也能促进新的需要不断的诞生,新的需要又引起新的消费,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二、消费与需要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 人们正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才去进行生产的,而消费则是满足这种需要的基本手段。通过消费使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又会引新的需要。因此,消费和需要的关系也就是需要引起消费,而消费则满足并创造出新的需要。 (一)消费满足需要 需要与人类共存,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有需要的产生,需要的满足依赖于消费的实践过程,人类通过消费的过程不仅是实现了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物质需要,也满足了自身的精神需要,人类在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消费在人类各种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中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人作为人而存在的一种方式,是人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曾依据人类的发展程度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人类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类第一需要,是人类需要的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物质的丰富,人类需要发展到第二阶段享受的需要,第三阶段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昀高层次的需要,也是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昀终实现。消费的不断发展就是为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为了能满足人类昀高层次的需要,即发展的需要。人的需要增长的复杂化和丰富性必然导致人的活动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说人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动因,然而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的需要的增长和丰富,继而也就没有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消费在不断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 9页。6 消费的基本内容 展需要等过程中,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进步。 消费满足人类的需要而成了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前提。首先,人类通过消费来满足人类自身基本的生存需要,即完成人类自身的生产。“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注:手稿中删去以下这句话: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编者注)” 人只有通过消费才能成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使人获得劳动手段从事劳动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没有消费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只有从外界获取人的生命活动必需的资料来维护自身新陈代谢,才能生存。因此,人类必须消耗自身能量并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也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客观需求。人为了能够获取满足生命活动的外界资料,必须首先对客观对象有一定的认识,进而加以改造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而这种劳动创造活动是以人的需要作为原因和根据的,消费则是满足这种需要的基本手段,且消费的结果是促进人类新的需要的产生,人类新的需要产生的结果将推动新的一轮生产的开始,从而促进人们不断改造世界、创造世界,在不断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发展规律,并把握规律,按照自然规律改造世界使社会不断发展,历史不断前进。 消费既然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的以生存发展为基础的各种需要,而对于外界物质精神产品于其他各种劳动成果的吸收和利用的活动。这种活动,活动的各个要素,一开始就不是静止的存在着的,而是一开始就不仅在其内部,而且与其外部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必然地推动了各个要素,也推动了整个消费活动的发展变化,使得整个消费活动本身形成了自己的例子,也使得消费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变得日益复杂。消费对象地不断更新与扩展,消费需求地不断丰富与强化,消费层次地不断深化与提高不仅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且也不断满足享受需要和发展的需要等高层次需要。 消费不仅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也在满足着人类发展的需要。人是物质的存在,但同时也是精神的存在。消费不仅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要也满足了人类的精神需要。人类的精神消费是专属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是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标志之一。动物只是本能的适应于自然界,而人则是能动的改造自然界,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将自己的精神因素加入到了自然界中,使人在消费自己在自然界的创造物时,不仅满足了其物质需求,同时也消费了蕴含在创造物中的人类精神,从而也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马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 67页。7消费的哲学解析 思曾说过:“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经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 因此,主体对客体的消费,不仅是消耗客体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同时也吸收了客体中所蕴含的精神财富。 在人类消费的过程中,消费的目的昀终是要促进人类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本质的体现,是在人类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的一种高层次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的阶段,随着消费的发展,人类需要被一个一个的满足,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发展需要才有可能得到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指人类自身物质性的需要,更注重的是指物质需求以外的精神、道德、价值的和社会的各种精神需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法从仅仅对物质的单纯占有中获得的,理想的人生状态是高度自我发展的,从自然和社会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当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类对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精神需求等高级需求将会成为必然需求。由此可见,在人类消费实践活动中,“人的感觉,身体的需要以及人的美学欣赏能力都应该参与这一活动,而消费的过程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人性的、有创造性的体验,消费意义在于其对人之自由本质的促进和人性的丰富拓展。” 总之,消费在哲学层面和经济学层面所关注的问题不同,消费在哲学层面所关注的是客体对于主体而言的价值,主体在消费过程中不只满足了其物质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主体各个方面的需要。由此得出,消费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人的消费,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人类历史的发展。 (二)消费创造新的需要并引导生产 消费作为与需要相对应的概念,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每一个消费活动,在它满足某一种需要之后,又会创造出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作为动力和方向,进一步引导生产实践活动,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需要引起消费,消费创造需要,只有通过消费人需要才能得以满足,人的需要是人的发展的动因。马克思曾说:“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 人类“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 45页。 毛勒堂:消费正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伦理之维,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 4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 17页。 8 消费的基本内容 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就是说,人类的需要是生产的前提、生产的动力。在生产和需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消费在其中处于中间环节,它连接着人的需要和人的社会生产活动,消费担任着角色是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换句话说也就是消费的目的是需要的满足,而生产的结果又是为了满足消费,需要则又是生产的前提和动力,生产、消费、需要这三个环节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总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消费需要的不断增长将推动人们不断地扩大再生产。由此,消费的增长成了生产的内在动机,它创造出生产的动力,不断给生产提出新的任务,引起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方式的改进,引起新的技术、新的工具设备和新的工艺方法的不断出现和广泛应用。消费创造出了新的需要,而需要又是生产的前提、动力。所以,消费通过需要来影响和制约生产的方向,消费在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上起着一种引导作用。有什么样的生产,就会引起什么样的消费;同样,有什么样的消费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三、消费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无机的身体,人类自身的消费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人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使之服务于人类自身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仅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且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也丰富和改变着自身 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没有自然界的存在也就无所谓人类的存在。马克思曾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作为有生命和肉体组织的自然存在物,同其他的生物一样,为了维持和实现其生命的存在则必须同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这样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人类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要在自然界的环境中得以完成,人类改造自然使之服务于人类,没有了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 494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 45页。9消费的哲学解析 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人类为了维持生存的物质需要。人类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完成对自然的改造,人类生产的过程也是消费的过程,在人和自然之间,人类通过消费实现自身需要的满足,实现人类主体的客体化,自然通过人的消费实现客体环境的主体化,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和人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类的财富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改造,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就没有了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提出自然、自然物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从人类一开始的采集狩猎活动到现代大规模的社会生产,任何一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都要从自然环境中去获取原材料。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著作中,恩格斯也曾明确的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由此可见,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命的支持系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各种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废弃物的容纳所和消耗场所。 另一方面,人类在改变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丰富和发展着自身,在改造自然界这个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获得了物质财富,也从中获得了精神素养。马克思说: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变和丰富着自身。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也提出了“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统一体”的思想,马克思从劳动出发,把自然界理解为自然地人化和人地自然化构成的人与自然日益统一的历史发展过程。从这个观点来看,消费不仅是主体对客体的占有、消耗和使用过程,还是社会主体再生产的一种形式。人的本质和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类创造的对象化世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人化自然的丰富而变得越来越丰富,从而人自身的主体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可见,马克思对自然、自然物质对人类的作用是给予了极高评价的。 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是社会存在物并不像动物那样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环境使之为人类服务。人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