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战,读书笔记.doc_第1页
我的抗战,读书笔记.doc_第2页
我的抗战,读书笔记.doc_第3页
我的抗战,读书笔记.doc_第4页
我的抗战,读书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抗战,读书笔记 我的抗战读后感 xx年,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一年,xx年9月3日,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响应集团团委的要求,事业部团委组织广大团员骨干学习了我的抗战一书,这是全民记忆的唤醒,是良知救赎的工程。在当下中国,这更是想湮没、向怯懦冷漠发起的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读我的抗战有感 阵地前沿,郝梦龄对军官作战前动员,他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长官?此谓我死国活,国活我死。1937年10月16日,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郝梦龄将军在忻口会战中牺牲,成为七七事变以来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每次读到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地肆意地屠杀我们的同胞们时,我的心也拧搅在一起。谈到历史这东西,我曾以为便是将过去的故事讲述给人们,其实,现在才越来越明白,历史的真谛便是让我们透过历史不断思考。我的抗战在讲述血泪历史的同时,透着的是毅力、坚韧、品格和智慧。它再现了真实的历史,展示了战争中丰富的人性,诠释了抗战精神。书中叙述的这段历史让我触目惊心,但更多的感动。我们军人在装备落后、食不果腹、缺医少药等种种的恶劣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作斗争,战争造成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日军伤亡130余万人。那是怎样的一场厮杀,至今我都无法想象,也不敢去想象。我只知道我们的军人用他们的血与肉守卫着每一寸国土,我只知道当一个日本兵被击毙的时候,我们有5个、10个甚至更多的年轻生命倒下。 通过抗日战争,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中日悬殊的军事力量,日军各式精良的武器装备,是我军用八年时间才取得抗战胜利的关键。而今,我们的民族工业日益壮大,作为工程机械领军企业的徐工集团,承载着国际化、世界级的理想与追求,正向着全球工程机械的巅峰奋力攀登。面对国家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作为青年一代必将把握此次良好的机遇,助推民族工程机械珠峰登顶! (重庆公司团总支吴红艳) 致那些永垂不朽的英雄 抗战胜利70周年后,那血腥、残酷、热血沸腾的战争岁月渐渐离我们远去,似乎唤起现代人对抗战的记忆已经多数电视上那些抗战电视剧,奇葩的剧情、回避血腥的场面、混乱逻辑让人们早已忘记了战争的残酷,忘记了今日和平的代价,幸好崔永元拍摄了我的抗战,并将他著作成书,让现代人了解一个真实的抗战。 崔永元是一个非常喜欢历史的人,从小就喜欢,高考历史可以考96分,又是一个非常讨厌圆滑的人,这注定了我的抗战的真实,也注定了会被我这样的人所喜欢。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乔治奥威尔的这句话道出了历史在统治者手中的作用。我们未必是不尊重历史的,但尊重的原因往往出于利用。所以历史这一宏大的概念似乎是与我们无关的。其实现在的每一天每一刻转眼就是历史,我们每个人的记忆和经历其实都是历史,或许渺小,至少也是潮流中的一滴水,一样是可以反射阳光的。尊重历史没有那么大,其实就是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存在的意义,哪怕它多么微不足道。 我的抗战带来的震撼无疑的巨大的,因为历史,因为真实,因为那些凋零的老兵,因为那每个人留存的碎片。 读我的抗战有感 以前对崔永元的认识一直只停留在电视节目主持上,但是最近读了他的我的抗战一书,在那些对当事人的曾经的往事的追忆中,那30-40年代尘封的历史,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变得和我们的心更相通,相关的历史也不断清晰起来。 二十世纪那场关乎中华民族存亡的抗战,其惨烈之状至今让人不寒而栗:血雨腥风、白骨累累,国人几乎是站在尸堆上插起了不屈的旗帜;而英勇之举更是让人肃然起敬: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终将日寇铁骑驱赶出我中华民族血肉铸就的钢铁长城。 我的抗战,由300多位亲历者真情讲述,就像三棱镜,从不同侧面投射出各色光芒:故事中有从将军到士兵的搏击,从医务工作者到年轻战俘的不屈,甚至于从共产党抗日武装艰苦卓绝到国民党一批积极抗日力量不懈抗争,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血、火、泪、罪恶的年代,其折射出的精神力量足以穿越时空,振撼人心。 以前只知道抗战胜利得不容易,没想到这狼放进来容易,赶出去却是用主人和周边的一切力量,充满了血泪的挣扎。用人命来对抗强力的武器,3发子弹就上战场。可怜可悲可敬的中国勇士,那几年在东北的抗联与敌英勇周旋的战士,没有武器仅凭大刀,没有粮食,吃着山中树皮、抽取自己的棉絮和着白雪吞咽下去的战士,怎能不叫人泪下。 张自忠将军凭借“总司令带你们上火线,打小日本去”的质朴和果决,在枣阳失守的当夜,率师强渡,收复失地,毙敌百余。在面对外界各种看法,甚至将其误解为“汉奸”的情况下,将军在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历史关口毅然决然地率 部一直坚持抗战?张将军不幸于1940年在襄河一次战斗中献身,就连外国记者也为之起敬,感言:要有十个张自忠,你们中国寸土不会丢。 同样为民族大义捐躯的,有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有数以万计、数以十万计、数以百万计的革命志士。据不完全统计,仅东北抗日联军牺牲的军长级以上将领就达177位,其中包括杨靖宇、赵尚志、陈荣久、王亚臣等抗日名将,该部牺牲的师级以上将军达101位。 从书中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坚毅,日本士兵的狡诈,以及无辜百姓的悲伤。历史不会诉说,而它却是一面客观的镜子,以史为鉴!透过它,我们能看到过去;透过它,我们能感知自己当下的影子;透过它,我们甚至可以尝试摸索着通往明天。正如一位先人所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和抗战的日子相比,现代大都市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的思想变得麻木,就这样,我们行色匆匆,我们整日抱怨。可是在抗战的时代,一口饭、一张床,安稳的一天都是奢求。我们是应该静下心来学习一下那个时代的精华,反思一下我们现在的生活。 今天的和平与机遇来之不易。同时,今天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一样无法回避。如果说当年的浴血奋战需要民族脊梁,那么,今天在南海,在冲绳列岛,在西藏外围,我们周边的环境充斥着试探、挑衅,民族脊梁更加显得重要,在党的领导下,更需要一种合力,一种向心力,来应对我国内外的各种挑战,为中华崛起添砖加瓦。而当下,作为中华民族普通的个体,也要在学会感恩的同时,在本职的岗位上去思考,去实践,默默秉持中华百折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脊梁。 我的抗战读后感 我的抗战是一本真实还原抗日战争的一本书,整部书都以真人讲述的方式完成,讲述者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全景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曲悲歌。这部书不仅是对抗日战争的记录,更是让人们了解战争,即使在百年之后,也能让后人牢记这一血与火的丰碑。 书中最让我难忘的要数那艰难的四十七天,故事详细叙述了正面战场上衡阳保卫战的全过程。当时是1944年6月,国民党军队第十军17000人驻守衡阳,但他们面对的是整整5万全副武装的日军精锐主力。方先觉将军率领的第十军斗志昂扬,人人都抱着与衡阳共存亡的决心,死战到底。方先觉将军经验丰富,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士官们也都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但尽管如此,撑了48天之后,虽然已经超期完成了阻击日军的任务,终是寡不敌众,外城被破。眼见援军无望,弹尽粮绝,战士们各自为战,在城中处处阻击敌人,伤员为了不当俘虏,纷纷集体自杀或者与日军同归于尽。日军战史都有如下记载:方先觉为“骁勇善战”之虎将,第十军“寸土必争,其孤城奋战之精神,实令人敬仰”。战斗中的兄弟情,战友情无不让人潸然泪下。这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我们为有这样的先辈而自豪,更要向他们学习,弘扬这种民族精神。 衡阳保卫战悲怆而令人振奋,然而最让我震撼的是描写中国远征军入缅甸抗日的故事。十万中国远征军,最后回国的只有不到4万人,1万人战死,而四万多人全部死于归国的恶劣旅途中。中国远征军虽然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是由于大环境败局已定,回国的主要通路被日军截断,在没有野外生存培训和必须设备的支持下,10万远征军化整为零,以不同路线回国。其中一大部分人进入了意味着死亡的野人山。面对土著居民、野人和土匪,再加上连续阴雨、沼泽、蚂蝗等等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于很多人来说,死真的是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