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艺术课件_第1页
麦积山石窟艺术课件_第2页
麦积山石窟艺术课件_第3页
麦积山石窟艺术课件_第4页
麦积山石窟艺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麦积山石窟艺术,指导老师娄宇,1,PPT学习交流,目录一、麦积山石窟面貌概况二、麦积山石窟雕塑艺术三、麦积山石窟壁画艺术四、麦积山石窟历史价值,2,PPT学习交流,一、麦积山石窟概况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火车站东南约35公里的秦岭山脉之中。麦积山的洞窟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历时一千六百余年,都有不断开凿和修缮。洞窟现有编号194个。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余平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著称于世,有“东方雕塑艺术馆”之譽。,3,PPT学习交流,“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众多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有小江南之称,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4,PPT学习交流,鸟瞰图,5,PPT学习交流,麦积烟雨图,6,PPT学习交流,春景,7,PPT学习交流,夏景,8,PPT学习交流,秋景,9,PPT学习交流,冬景,10,PPT学习交流,二、麦积山石窟雕塑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因历代地震的缘故,中部山崖崩塌陷落,遂将山崖自然分为东崖和西崖两个部分。西崖存窟龕140个,主要为西秦西魏的作品;东崖存54窟,北周宋以后的作品多集中于此。,11,PPT学习交流,西崖,12,PPT学习交流,西崖大佛,13,PPT学习交流,东崖,14,PPT学习交流,麦积山石窟雕塑特点1.惊心动魄。“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2.形神兼备。有高浮塑、圆塑、影塑和壁塑四类。技艺精湛、真人大小、形神兼备,古朴典雅。魏晋南北朝“秀骨清像”、隋唐“丰满丽雅”、宋元明清“程式世俗”。总之,其雕塑反映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15,PPT学习交流,麦积山石窟造像各时期特点,16,PPT学习交流,后秦第七八号窟佛像,17,PPT学习交流,北魏第一一五号窟佛像,18,PPT学习交流,西魏第四四号窟正壁主佛,19,PPT学习交流,西魏第一二七窟后龕主佛背光飞天,20,PPT学习交流,北周第一二号窟正壁左侧脇侍菩萨,21,PPT学习交流,北周第六二号窟正壁佛与菩萨,22,PPT学习交流,隋第三七号窟菩萨,23,PPT学习交流,唐第五号窟踏牛天王,24,PPT学习交流,宋第一六五号窟女供养人像,25,PPT学习交流,三、麦积山石窟壁画麦积山石窟壁画约1300多平方米。北魏洞窟壁画数量较多,其中第127窟形制不大而壁画特别丰富,为麦积山诸窟之冠。窟中右壁所画西方净土变,人物和建筑众多,构图严谨,气势宏伟。这是中国石窟中已知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净土变。这一时期的壁画中的人物服饰趋于世俗化,人物形体修长,面容削瘦清秀,画法古拙,色彩强烈,风格独特。北周洞窟数量也较多,出现了以绘为主、绘塑结合的新形式。,26,PPT学习交流,27,PPT学习交流,28,PPT学习交流,29,PPT学习交流,四、麦积山石窟艺术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麦积山石窟艺术极为重视。一九五二年西北局,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先后派专家组成考察团,对石窟进行了全面勘查。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瑰丽的艺术宝窟,对山体进行了为时8年维修加固工程。如今麦积山面貌焕然一新,它为研究我国民族雕塑、绘画、工艺、建筑、宗教等方面的艺术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0,PPT学习交流,麦积山谁家麦垛百寻高,飞栈凌空浮九霄。万洞千窟神鬼斧,寸童丈佛巧工雕。雉鸠觅偶穿林走,桃李醉人满树梢。莫道江南春色好,原来塞外也妖娆。栈(zhn)雉鸠(zhji):一种强健善走的鸟,嘴黑色,眼黄色,头顶灰色,颈和胸淡紫红色,腹白色,翅褐色有黑斑。,31,PPT学习交流,课后作业:1.麦积山石窟艺术的特征与其它三大石窟有什么不同?2.麦积山石窟各时代的特点是什么?,32,PPT学习交流,参考书目:1阎文儒.麦积山石窟M,陕西: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2麦积山文物保管所.麦积山石窟M,陕西: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3麦积山文物保管所.麦积山石窟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