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学案改进版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设计杂交实验。I 自主学习(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是植物,而且是,所以它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的、易 的性状。2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是指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如。(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过程;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再让F1得F2。2特点:F1表现为;F2发生了,高茎矮茎=。(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 (后来改称为 )控制的。在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在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 ,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 。2F1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F1产生配子时,D和d随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两种配子D、d,比例为。3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子二代,子二代有 、 和 三种基因型,比例接近于;有 和 两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II 课内探究1、 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1.豌豆是 植物,且是 ,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思考1:请小结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思考2:母本去雄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为什么?2. 豌豆具有 。思考1:P3表中所列举的性状是否为豌豆的相对性状?思考2: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研究呢?你是如何思考的?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思考:1.请用图解表示出图1-4杂交实验过程(用文字和符号)。2. 如果上述实验过程表示的是正交,请用图解表示出反交的实验过程。3. 孟德尔的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一样吗?请描述出实验结果。4.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 遗传因子 性状(大写字母表示,如D) 遗传因子 性状(小写字母表示,如d)(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存在的。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dd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 ,分别进入 中。配子中只含有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思考1.请根据孟德尔的假说写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思考2.孟德尔假说能解释他的实验结果吗?思考3.什么是纯合子和杂合子?如何区分?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测交实验是指让 与 杂交。思考1;请根据孟德尔的假说预期测交实验的结果(用遗传图解表示)。思考2;实验的最终结果与上述预期是否相符?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思考3;请归纳孟德尔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过程。自交、杂交、测交、正反交的意义及应用是什么?含义应用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交配,如AAaa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 显隐性性状判断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交配,如AaAa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测交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如Aaaa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正交与反交相对而言,如正交:AA()aa( )反交:AA( )aa()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III 课后拓展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为纯种的原因是()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受粉C豌豆是闭花自花受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第二课时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若解释正确,则F1应产生 和两种配子,比例为 ;隐性纯合子产生一种配子。由此推出测交后代有 和两种基因型,比例为 ,有 和两种表现型,比例为。测交实验结果产生 和 两种豌豆,比例接近于 ,证明解释是正确的。2.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性,生物体在进行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进行到两个中,独立地随遗传给后代。3.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和的现象。4纯合子、杂合子 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合作探究质疑讲析1.测交能说明那些问题?2.分离定律的实质:3.分离定律的公式:亲本组合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AAAAAA全是显性AAAaAAAa11全是显性AAaaAa全是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是隐性4.如何鉴别纯合子与杂合子比较纯合子杂合子特点不含等位基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至少含一对等位基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实验鉴定测交纯合子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只有一种类型(表现型一致)杂合子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自交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花粉鉴定方法花粉的基因型只有一种花粉的基因型至少两种3.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1)杂交育种:显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方可作为推广种。隐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一旦出现即可作为种子推广使用。(2)医学实践:利用分离定律科学推断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为人类禁止近亲结婚和优生提供理论依据。反馈检测A基础训练1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AAaXHXH BAABbCAAXHXH DaaXHXh2.一匹雄性黑马与若干匹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 A.雄性黑马是杂合体 B.雄性黑马是纯合体 C.黑马是隐性性状 D.枣红马是显性性状B.提高训练2.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纯合体黑色雌蜂杂交,则子二代蜜蜂体色是( )A.全部是褐色 B.褐色黑色=31C.母蜂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D.母蜂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作业布置第三课时导学过程自主学习某校高三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年级为单位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情况,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亲代 类型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双亲全为双眼皮双亲只有一位双眼皮双亲全为单眼皮双眼皮1201200单眼皮74112子代全部是单眼皮请分析表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第一组婚配调查,可判断眼睑形状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单眼皮。(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各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第一组:AAAA、AAAa、AaAa 第二组:AAaa、Aaaa 第三组:aaaa合作探究1.如何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 2.如何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表现型?3.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如何分析?质疑讲析1判断显、隐性性状判断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性状的方法主要有下两种:根据显、隐性性状的概念来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一代只显现亲本的一个性状,则子一代所显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例题:下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根据哪个组合能判断出显性的花色类型?组合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紫花白花一紫花白花405411二紫花白花8070三紫花紫花1240413四紫花植株自交1245417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组合只有组一和组二,组一子一代有二种表现型,不符合上述条件;组二子一代只显现亲本的一个性状,因此由组二可判断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根据性状分离的现象来判断。两亲本表现同一性状,子一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的现象,则亲本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新出现的那个性状为隐性性状;如上例题中的“组三”就是这种情况。或某亲本自交,子一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的现象,则这一亲本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新出现的那个性状为隐性性状;如上例题中的组四。2. 推断亲、子代的基因型(正推法)亲本组合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AAAAAA全是显性AAAaAAAa11全是显性AAaaAa全是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是隐性 (逆推法)后代表现型亲本基因型组合亲本表现型全显AA_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全隐aaaa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显隐11Aaaa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显隐31AaAa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3.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Fn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反馈检测1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4 B1/2C3/4 D12.一株白粒玉米(aa)接受红粒玉米(AA)的花粉,所结的种(果)皮细胞、胚细胞、胚乳细胞、极核细胞的基因型依次是( )。A.Aa、AA、Aa、aa B. aa、Aa、Aaa、a C. aa 、Aa、AAa、a D. Aa、Aa、Aaa、a3.种皮光滑的豌豆与种皮皱缩的豌豆杂交,F1全为种皮光滑性状的,自交后,F2中种皮皱缩的有248株,则种皮光滑的株数约为( )。 A.248 B.992 C.495 D.7414.把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其后代高茎为102株、矮茎为99株,指出亲代的基因型是( )。A.TTtt B. TtTt C. Tttt D. tttt5牛的无角性状对有角性状为显性。有角母牛和无角公牛交配,生了一头有角小牛,则无角公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bb B.BB C.Bb D.Bb或bb第1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习目标】4. 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5. 对自由组合现象及测交实验分析图解。6. 说出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的含义,分析孟德尔成功的原因。I 自主学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F1 F2 比例 : : : 1、图解:2、现象:(1)F1全为 ,表明 和 是显性性状, 和 是隐性性状。(2)F2有4种表现型,其中亲本类型有 和 (占F2中的比例为 和 ),新类型有两种 和 (分别占 和 )。显示出不同相对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II 课内探究观察现象,提出问题2、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根据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F1F2可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吗? 2. 单独看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吗?3.F2中,新的性状组合(即重组类型)有哪些?所占的比列共计多少?4.将亲本(P)改为:纯种黄色皱粒纯种绿色圆粒。探究以下问题: (1)此时F1的性状为: (2)F2性状分离比: (3)F2中重组类型和所占比例与(2)的结果相同吗?5.根据实验现象,孟德尔当时提出了什么问题? 分析问题,作出假设2、 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解释(1)相对形状:粒形-圆粒和皱粒分别由一对遗传因子 和 控制;粒色-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另一对遗传因子 和 控制。(2)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和 ,分别 和 配子,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1。(3)F1的遗传因子组合为 ,性状表现类型为黄色圆粒。(4)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 ,不同对遗传因子 ,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 种: 。他们之间的比例为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种。(5)产生的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 种,性状表现类型 种,性状分离比为 思考1:请根据孟德尔的假设写出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图解。思考2:能否用分离定律来解释本实验F2中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性状表现类型及比例?小结:(1) 单独分析每对性状,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 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不同对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且分离与组合是互不干扰的(3) 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为2n=22=4种,比例为1111,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4) 结合方式:44=16种(5) 表现型:22=4种 (31)(31)=9331(6) 基因型:33=9种 (121)(121)=111122224(7) 由F1的表现型可得,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8) 由F2的表现型可得,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占(9+1)/16;与亲本表现型不同(新性状、重组型)的占(3+3)/16。前4个1表示棋盘中一条对角线上的四种纯合子,各占总数的1/16中间的4个2表示4种单杂合子,位于大三角形的两条腰上,对称排列,以及两个小三角的对称顶点上,各占总数的2/16最后一个4表示另一条对角线上的一种4个双杂合子测交(验证):F1隐性纯合子测定F1的基因组成验证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正确性分析:YyRryyrr(1YR1Yr1yR1yr)yr1YyRr1Yyrr1yyRr1yyrr演绎推理,设计实验(验证假设)3、 对孟德尔杂交实验解释的验证测交思考1:请写出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预期实验结果。思考2:从测交亲本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的角度分析,探讨为什么测交可以确定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思考3:若测交后代有两种性状,且数量之比为1:1,试分析F1的遗传因子组成。实验验证,得出结论4、 自由组合定律5、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地选择实验材料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问题实验假设验证结论6、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第1章 第2节 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教材拓展遗传题的解题【学习目标】7. 通过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拓展,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遗传相关问题的分析思维。8. 了解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II 课内探究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题型及解题策略1、如何计算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 (1)配子类型的问题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AaBbCc 2228种(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3)基因型类型的问题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先看每对基因的传递情况: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4)表现型类型的问题如AaBbCcAabbCc,其杂交后代可能有多少种表现型?先看每对基因杂交后代的表现型: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所以AaBbCcAabbCc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型。2、已知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求亲本基因型。 (1)隐性纯合突破法:(2)利用子代分离比例法: 后代性状分离比为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9331,则双亲一定是 。 后代性状分离比为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1111,则双亲一定是 。 如果子代中全部为显性性状,则两个亲本 。2、 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异常分离比遗传现象序号条件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1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1212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97133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341124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315根据显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AABB(AaBB、aaBb)aabb1216显性纯合致死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AaBbAabbaaBbaabb11113、 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可根据需要,把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选育优良品种。2提供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的理论依据:人们可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家系中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病后代发病的概率。杂交育种的实验设计思路1育种原理:通过基因的重新组合,把两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2适用范围:一般用于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系间。3优缺点:方法简单,但需要较长年限的选择才能获得所需类型的纯合子。4动植物杂交育种比较(以获得基因型AAbb的个体为例)针对训练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今有粒大油少和粒小油多的两纯合子杂交,试回答下列问题:(1)F2表现型有哪几种?其比例如何?(2)若获得F2种子544粒,按理论计算,双显性纯种有多少粒?双隐性纯种有多少粒?粒大油多的有多少粒?(3)怎样才能培育出粒大油多,又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并写出简要程序。2.医学实践: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可以根据自由组合来分析两种遗传病在后代中的遗传规律。子代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下表:序号类型计算公式1患甲病的概率为m则非甲病概率为1m2患乙病的概率为n则非乙病概率为1n3只患甲病的概率mmn4只患乙病的概率nmn5同患两种病的概率mn6只患一种病的概率mn2mn或m(1n)n(1m)7不患病概率(1m)(1n)8患病概率mnmn或1不患病率III 课后拓展1.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2.在下列基因型个体中,只能产生一种配子的是 ( )A.YyRrDd B.yyRrdd C.yyRRDd D.YYrrDD3.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4.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种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应约为A160株 B240株 C320株 D480株 5.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联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a)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据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6.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ddRR,B.ddRr, C.ddRR,和ddRr,D.DDrr,和DdRR,7.人类中男人的秃头(S)对非秃头(s)是显性,女人在S基因为纯合时才为秃头。褐眼(B)对蓝眼(b)为显性,现有秃头褐眼的男人和蓝眼非秃头的女人婚配,生下一个蓝眼秃头的女儿和一个非秃头褐眼的儿子。(1)这对夫妇的基因分别是 , 。(2)他们若生下一个非秃头褐眼的女儿基因型可能是 。(3)他们新生的儿子与父亲,女儿与母亲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几率分别是、 。(4)这个非秃头褐眼的儿子将来与一个蓝眼秃头的女子婚配,他们新生的子女可能的表现型分别是 、 。若生一个秃头褐眼的儿子的几率是 。若连续生三个都是非秃头蓝眼的女儿的几率是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1)【学习目标】9.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10. 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4.辨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图像。I 自主学习1.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即_ _ _ 2.减数分裂是进行_的生物,在产生_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_,而细胞分裂两次。结果是,_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_。3. 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 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 中形成的。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 。在曲细精管中,每个 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这说明精原细胞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的? 。性成熟时期, 经过连续两次的细胞分裂 、 ,再经过 就形成了精子。II 课内探究思考:请大家结合魏斯曼的预测分析减数分裂发生的范围、时期、结果和特点。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3.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4.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一、精子的形成过程1.形成部位:_2.精原细胞既可以通过 增加细胞数目,又可以通过 形成精细胞。间期:减I前期:思考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有什么特点(从形态、大小、来源的角度考虑)?思考2:下图细胞内1和2、1和5、1和4是同源染色体吗?为什么?21438675思考3:精原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吗?为什么?联会:四分体:减I中期:减I后期:1234思考:下图细胞内1和2、1和3、1和4是同源染色体吗?为什么?减I末期:小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1.染色体发生复制。2.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发生交叉互换。 3.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形成的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减II前期:减II中期:减II后期:减II末期:小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1.染色体不再复制。2.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3.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III 课后拓展1.同源染色体分析(1)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哪一种方式的细胞分裂,试说明理由?(2)这个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几条染色单体?(3)这个细胞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它们是哪几对?(4)这个细胞中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5)细胞中哪些是姐妹染色单体?哪些是非姐妹染色单体?(6)这个细胞在全部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2.写出以下各图分别属于什么分裂的什么时期: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2)【学习目标】1.比较精子的形成和卵细胞的形成。4.能描述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变化特点和染色体、DNA数目变化。I 自主学习1.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2.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 中形成的。卵巢位于腹腔内,内部有许多发育程度不同的 ,位于卵泡中央的一个细胞就是 。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卵原细胞 ,染色体 ,成为 。然后,初级卵母细胞经过 ,形成 。4.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 和 。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 和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极体分裂成 。这样,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就形成 和 。卵细胞和极体中都含有 的染色体。不久,三个极体 退化消失 。II 课内探究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形成部位:2.卵细胞形成过程归纳:思考1:为什么卵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最后只形成一个较大的卵细胞?思考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何异同?相同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产生部位原始生殖细胞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是否变形结果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染色体数目2n4n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三、核DNA数目的变化曲线:核DNA数目2n4n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四、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曲线:染色单体数目2n4n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5、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裂起始细胞体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细胞分裂次数一次二次染色体复制次数一次一次同源染色体行为无联会有联会,出现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部分片段子细胞数目2雄为4个,雌为1个卵细胞+3个极体类型体细胞有性生殖细胞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相同比亲代细胞减半相同点都有纺锤丝(或星射线)的出现,染色体复制一次III 课后拓展1.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c段(不含a、c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11D.此期的细胞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体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中期B、第一次分裂后期C、第二次分裂中期D、第二次分裂后期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3)【学习目标】辨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图像。 课内探究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判断:(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思考:请判断A、B、C的细胞分裂方式。判断步骤:(2) 三个中期图的判断:思考:请判断A、B、C的细胞分裂方式。判断步骤:(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思考:请判断A、B、C的细胞分裂方式。判断步骤:2.精子和卵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思考:请判断A、B、C、D的细胞分裂方式。判断方法:【方法规律小结】“三看”法识别细胞分裂图像【典例】如图是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一定是两个精细胞3.利用列表或坐标曲线,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有助于对这两大数量的规律性变化的认识。如下表: 方式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朐次级性母细胞性细胞染色体数目2n2n2n4n2n2n2nnnDNA含量2c4c4c4c4c2c2c4c2cc依据上表绘制如下四种坐标曲线图:A-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曲线 B-有丝分裂过程DNA变化曲线C-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曲线 D-减数分裂过程DNA变化曲线课后拓展1.判断下列细胞分裂图形的类型及时期2.写出下图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及染色单体的变化情况(以2n=4为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细胞图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条)DNA分子(个)第2章 第1节 受精作用【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受精过程。2.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I 自主学习1、概念: 和 相互识别、融合成为 的过程2、过程:(1)精子的 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2)卵细胞的 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3)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 会合在一起。3、结果:受精卵中的 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 来自 ,一半 来自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能够维持 的恒定,对于 ,都是十分重要的。II 课内探究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1.无交叉互换时产生配子的种类:(1)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A和a)的性原细胞,试分析:若为精原细胞,则形成精子的种类: 。aABb若为卵原细胞,则形成卵细胞的种类: 。(2)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性原细胞如图,试分析:若图为1个精原细胞,则能形成 种精子,若是多个相同的精原细胞,则能形成 种精子。若图为1个卵原细胞,则能形成 种卵细胞,若是多个相同的卵原细胞,则能形成 种卵细胞。(3)试分析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个数和种类。精(卵)原细胞配子个数配子种类1个精原细胞1个卵原细胞m个精原细胞m个卵原细胞2.发生交叉互换时产生配子的种类:(1)若精原细胞所含的2对同源染色体均发生交叉互换,则1个该精原细胞产生几种精子?(2)若卵原细胞中所含的2对同源染色体均发生交叉互换,则1个该卵原细胞产生几种卵细胞?【典例】如图表示染色体组成为AaCcDd的生物产生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组合,分析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B.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C.上述精细胞至少来自8个次级精母细胞D.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方法规律】配子来源的判断(1)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2)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3)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断可能来自同一个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2、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思考:1.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无论是细胞膜的融合还是核膜的融合,均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2.为什么只有一个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在结合时是否整个精子都进入卵细胞?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思考: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是否意味着父母双方各位后代提供一半的遗传物质?试分析原因。2.某人生下一对龙凤胎,试从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角度分析产生龙凤胎的原因是什么?III 课后拓展1.如果用a和a、b和b、c和c分别代表玉米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则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精原细胞 ( ) Aabc 、abc 、abc 、abc Babc、abc 、abc 、abc Cabc 、abc 、abc 、abc Dabc、abc 、abc 、abc2.有人做蝗虫的精巢切片,发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有不同,(假设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试写出:染色体数目为2n的细胞有_染色体数目为n的细胞有_.染色体数目为4n的细胞有 。3.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个AaBb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个AaBb的精原细胞可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个AaBb的卵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个AaBb的卵原细胞可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第2章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学习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I 课内探究一、萨顿的假说假说内容假说依据假说核心假说的具体表现:基因行为染色体行为存在状态平行数量平行来源平行行为平行假说的方法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思考:1.果蝇的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什么?它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吗?2.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相比,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有何特别之处?3. 摩尔根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他提出了什么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假设思考:1.雌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有何特点?2. 摩尔根提出的假说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健康管理2025年长期照护服务模式信息化建设报告
- 火灾安全知识培训课件app
- 巡防工作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年产600万升汽车玻璃清洗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农牧业机械装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奥尔夫体系课件
- 加氢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某医院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实验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岩石结构课件
- 2025版电子商务平台产品展示与销售服务合同
- 清洁与消毒培训
- DB11∕T 637-2024 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标准
- 2024年10月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真题及答案
- 《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点评制度》
- 图书分类与管理制度
- 探索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藏品保护与展示中的创新应用
- 康复治疗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 应急调度员电话压力疏导
- 农户建筑垃圾管理制度
- 2025年烟花爆竹安全作业特种操作证考试试卷备考建议
- 学校快递驿站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