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心理学_第1页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心理学_第2页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心理学_第3页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心理学_第4页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心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心理学心理学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心理学”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心理学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的事实、机制、规律和本性的科学。 心理学一词的英文psychology来源于希腊 文“psyche”与“logos”两词,前者意指“灵魂”,后者意 指“研究”;两者结合,成为古希腊时期哲学心理学的 第一个定义:心理学是研究灵魂的学问。 16世纪文艺复兴后随着近代哲学心理学兴起,这个定 义被改为“心理学是对人心理(mind)的研究”,但仍属于 思辨的探讨。 19世纪80年代冯特创建的现代科学心理学,把心理学 定义为研究意识的科学,力图用客观观察测量与控制 实验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 科学。 然而,冯特的意识心理学传入美国后不久便受到以华 生为首的行为主义的抨击,因为意识不能用纯自然科 学的方法直接观察与测量,于是用外显行为来代替无 法直接观察的内在意识;“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 学”便成了20世纪中期科学心理学的定义。 20世纪60年代,只重外显行为而忽视内在心理活动的 心理学思想受到认知论的批判。 随着认知论的兴起,心理学定义又改为“研究行为与心 理的科学”。 此一内外兼顾的定义虽为不少心理学家所接受,但行 为毕竟不同于心理。 心理学家研究行为的目的是探究心理现象的本性、规 律、机制和事实。 研究方法有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三类。 描述研究的目的是对心理与行为进行翔实的描述,包 含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两种具体方法。 观察法或称自然观察法,即观察研究者在自然状态(如 在教室、工厂、证券市场等不同场所)下的行为,但无 法观察内在心理活动。 个案研究指以某一个体或团体(如某班组或某社区)为研 究对象的方法。 相关研究即了解问题中有关事件间相关程度的方法, 包含调查法和测验法。 调查法是以所关心的事项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 受调查者自由表现出态度或意见的方法,可分为问卷 调查和访问调查;其最大优点是能同时调查很多人, 缺点是难以找到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测验法是采用心理测验(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态度 测验等)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可用于对团体中个别差 异的研究、团体的某一心理特征(如智力)的追踪研究及 团体的两种心理特征(如智力和性格)的相关研究。 实验研究是为了检验某个假设,在实验前拟订实验程 序,在实验中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因变 量以探讨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现代科学心理学常采用实验法,力求使心理学原理建 立在严格控制和可重复的基础上。 但由于心理实验无法控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中介 变量,无法观察和控制被试内部的心理变化,因而有 其局限性。 心理学的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但也都有一定 的局限性。 现代心理学常采用几种方法研究某个心理学问题,以 便取长补短。 心理学有一源远流长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 心理学的起源可溯自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 学。 柏拉图曾断言心理健康取决于身体与心灵;亚里士多 德写过西方最早的心理学着作灵魂论,并提出联 想的三定律接近律、相似律和对比律。 19世纪前,心理学隶属于哲学,称“哲学心理学”。 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和生理 学的发展,如德国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根据电流传导 原理精确测量出神经传导的速度,费希纳用刺激引起 神经传导原理探讨刺激变化引起感觉经验变化的关 系,促成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 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现代科学心理学的 诞生,心理学正式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的科 学。 之后,由于学者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 研究领域的理解不同,出现不同心理学学派:构造主 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 学。 由冯特创建、后由其弟子铁钦纳集大成的第一个心理 学学派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验内 省法来分析意识经验,认为意识经验由感觉、意象与 感情构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杜威创建的机能主义,主张心 理学应研究心理适应环境的机能,反对只探讨心理的 结构。 弗洛伊德创建的精神分析则从潜意识的性本能的中心 观念出发,建构该学派的心理治疗方法及解释人性的 系统理论。 华生创建的行为主义宣称心理学要成为科学,就必须 只限于研究可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研究刺激反应 的关系,把“意识”、“经验”等心理学术语排除在研究 之外。 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创建的格式塔心理学既反对构 造主义的意识分析,也反对行为主义用刺激反应来 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心理机能绝非只是被动地接受刺 激而产生孤立的感觉反应,而是主动地将多种不同感 觉加以组织处理而产生具有统合意义的知觉意识经 验。 20世纪2030年代,心理学学派林立。 20世纪4050年代后,各学派逐渐解体。 中国古代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丰富,战国时期荀子 曰:“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人有气有生 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但科学心理学从西方传入。 清代末年创办的新式学校中首先开设心理学课程。 1907年王国维重译霍夫丁的英文版心理学概念, 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1918年陈大齐出 版心理学大纲,1920年中华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 会的前身)成立,1929年中央研究院设立心理研究所(中 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前身)。 此时,西方各心理学学派,如构造主义、机能主义、 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等传入。 中国也开始自己的心理学研究,但教学和研究主要受 西方特别是美国心理学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心理学的发展受苏联心理学 的影响大,且遭受因所谓的“生物学化”的错误批 判,“文革”期间被当作“伪科学”取消,直到20世纪70 年代才恢复其科学地位,重新受到重视。 改革开放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1996年中国心理学会获得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 会举办权,1999年心理学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18个 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心 理学确定为一级学科。 中国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日益多元 化,心理学的应用价值日益受到各行各业重视。 当代心理学是一个有多种研究取向的学科,主要有六 种研究取向:(1)生物学研究取向。 从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心理 和行为的原因,把心理和行为理解为神经细胞内部及 其间所发生的化学和电活动的结果,把复杂的心理现 象甚至社会现象简化为较小较具体的单元,用生化过 程加以研究。 (2)行为论研究取向。 在基本研究思路上仍遵循早期行为主义传统,把行为 作为心理学的研究主题,设计严密的实验控制实验情 境,观察刺激反应之间关系的变化;同时也不排斥 在刺激反应之间存有内在心理历程的解释。 (3)心理动力学研究取向。 以本能、动机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虽仍因袭早期精 神分析强调的潜意识动机的驱使作用,但在解释人性 和精神疾病病因时增加了社会文化动因。 (4)人本论研究取向。 强调人既不是像行为主义者提出的受环境因素操纵, 也不是如精神分析家认为的由本能力量驱使,人是天 性善良且具有选择能力、有能动性的动物;心理学应 帮助人按其自由做出正确选择,发展自我潜力,达到 自我实现的境界。 (5)认知论研究取向。 关注入的思维和所有认知过程注意、知觉、意 识、学习、记忆、推理等心理过程。 心理学应先研究和了解人如何认识世界,始能了解人 的行为。 (6)文化论研究取向。 关注文化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性、行为的原因 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 当代心理学的特点是一方面每个心理学研究主题都可 运用上述研究取向加以探讨,于是在一个研究主题中 就产生若干小的理论模型;另一方面对一个心理学研 究主题的探讨出现各研究取向互相吸收、补充,共同 攻关的趋势。 当代心理学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大致可分为 基础与应用两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