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1页
草莓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2页
草莓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3页
草莓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4页
草莓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莓栽培管理技术,四川和美绿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SichuanHemeiGreenland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Co,.Ltd,二0一五年九月,1,.,目录,2,.,一、简介,1.1.1草莓:蔷薇科,草莓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红莓、杨莓、地莓等,原产于南美洲。,3,.,1.1.2草莓在世界各地皆有种植,其中以欧洲总产量最多,1.1.3我国草莓种植面积150万余亩,年产量约15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皆位居世界第一,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北、安徽、辽宁、山东等地,,4,.,目前我国推广种植的品种以引进为主,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红颜、日本章姬、美国甜查理、日本丰香等,1.2主要品种,5,.,1.3食用价值,草莓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及矿物质钙、镁、磷、钾、铁等。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草莓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癌肿的生长。每百克草莓含维生素C50-10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10倍以上。,6,.,美国将草莓列为美容食品,研究证明其对女性皮肤、头发具有一定保健作用,且食用后减肥效果明显,德国称之为“神奇之果”,长期食用能延年益寿,对幼儿脑发育具有促进作用。,7,.,1.4草莓加工品,用途广泛:草莓不仅可直接采摘鲜食,同时也能制作草莓酱、草莓干、草莓酒等,8,.,1.5生物学特性,1.5.1根:草莓为须根系,无主根,由初生根、侧根、根毛组成,草莓根系分布浅,一般分布在30cm以上土层,10cm左右根系分布最广。草莓根系易受土壤土质、温度、湿度等影响。,9,.,1.5.2茎:草莓茎分根状茎、新茎和匍匐茎三种,根状茎和新茎为短缩茎,匍匐茎为草莓营养繁殖器官,坐果后期发生较多。,10,.,1.5.3叶:草莓为三出复叶。春秋长出叶片较小;夏季叶片较大,为标准叶,约8天长出一片。生长期以留5-6片叶为宜。,11,.,1.5.4花:草莓目前推广栽培品种一般为同时具备雌雄两性花,5花瓣、萼片。草莓花序为二歧聚伞花序,一级花与一级果对应,花大果大,二级以下渐小。,12,.,1.5.5果实:草莓果实为肥大花托形成的肉质浆果,有圆锥形、球形、楔形等多种果形,在同一花序上一级果最大,以此类推,13,.,1.6栽培应用,我国各地草莓品种选择及栽培措施差异较大。四川为例,以品种多样的冬草莓设施栽培为主。,14,.,1.7.1我国缺乏国产高抗,高产,高质新品种.1.7.2草莓栽种老区,白粉、灰霉等病害泛滥。1.7.3全国各地缺少有效的草莓加工设备和技术。,1.7存在问题,15,.,二、生育期栽培管理,16,.,草莓自移栽定植到采摘收获,整个生产周期对光、温、水、气、土壤等环境条件要求严格。环境条件的控制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草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2.1环境要求,17,.,草莓喜疏松肥沃、透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可用草炭、珍珠岩、粗砂按5:3:2配成草莓专业栽培土;或在大田中加入腐熟堆肥、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亦可。,2.1.1适宜土壤,18,.,草莓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喜温暖,耐寒能力较强。,生长适宜温度8-23;植物在低于5或高于25时生长受到影响;-7时植株受到冻害,30以上光合作用受到抑制;10植株被冻死。,2.1.2适宜温度,19,.,花芽分化以10-23最为适宜。,根系温度在2以上开始活动,10时新根生长,15-20为根系活动最适宜温度,20,.,1、草莓属喜光植物,同时较耐阴,植株对光照敏感。,花芽分化期以10-12h日照最佳,开花结果及匍匐茎抽生期以12-15h日照为宜。,2.1.3适宜光照,21,.,1、草莓性喜潮湿环境,怕干旱,惧涝。,草莓开花及果实膨大期以田间持水量70-80%为宜,花芽分化期及浆果成熟期以60%田间持水量最佳。,2.1.4水分要求,22,.,1、草莓栽培管理中空气湿度的控制至关重要,控制不当将导致白粉、灰霉等病害大范围发生,同时对花芽分化造成负面影响。,2.1.5湿度管理,23,.,移栽定植初期及花芽分化期空气湿度当控制在50%-70%,空气湿度的控制可采用闭棚和通风互换达到调节的作用。,24,.,2.2栽培实践详解,草莓的栽培实践当从品种选择、土壤处理、移栽定植、生长管理、采摘收获等方面系统进行,严格操作,25,.,四川为例,草莓品种选择考虑抗性、产量、风味等综合因素,推荐以日本引进的红颜、章姬、丰香等。,2.2.1品种选择,26,.,27,.,7月上旬进行封膜高温杀菌,定植前五天敞开大棚通风换气。底肥:每亩翻耕施入“安琪福邦酵母源烟茎生物有机肥”100-120kg,静止5日后使用“富瑞德复合肥14-16-15”25kg,配合50kg过磷酸钙翻耕25-35翻耕入土。,2.2.2土壤处理,28,.,29,.,底肥施入成功后,草莓起陇栽培,陇高30-35cm,陇宽40-50cm,陇距10-15cm,每两陇设置人行道50-60cm。株距18-23cm。最后搭设滴灌设施。,30,.,草莓采用高陇栽培,株距18-23cm,亩栽强壮种苗数8000-10000株。,2.2.3移栽定植,定植时种苗弓背向外,及时浇上定根水,十月上旬顶花序出现,覆盖黑色地膜。,31,.,草莓种植深度以深不埋根、浅不露心为原则,32,.,经常摘除枯老病叶:植株基部已经软下变黄和带有病虫害的叶片要及时摘除,带到棚外集中销毁,留叶5-6片。,开花结果及果实采收后匍匐茎大量抽生,需及时掐出,减少营养消耗。,2.2.4生长管理,33,.,疏花疏果:在草莓开花结果期间,对花枝上病花病果及多余花朵、果子摘掉销毁。,疏花疏果原则:四级花絮留果2-3颗,枝头注意有花有果。病花病果、畸形果优先摘除。,34,.,移栽后7-10天每亩使用益土施100g,克菌丹1000g兑水冲施一次。防治黄萎病,2.2.5水肥控制,35,.,移栽15天后利用滴管设施冲施“美维夫大量元素水溶肥12-6-40”1.25kg/亩。追肥浇水一体。植株开花挂果后每批果采收完毕按1.25kg/亩冲施+花多壮30g/亩叶面喷施。,36,.,后期按植株的缺素表现及时进行中微量元素肥的页面追施,中微量元素中以硼、钙等的缺失较为常见。各种元素缺少时草莓叶片会出现明显病症。,37,.,草莓本属自花授粉作物,一定比例的果实畸形率属正常现象,但人工放养蜜蜂可增加授粉成功率,减少畸形果,2.2.6放养蜜蜂,38,.,三、病虫害管理,草莓目前大规模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灰霉病、蚜虫、红蜘蛛等,以上病虫害在实际生产中发生后治疗难度较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最为合理。,39,.,40,.,栽培实践证明草莓白粉、灰霉、红蜘蛛等病虫害破坏性较大,传播力强,若防控不及时或防控措施不得到将导致大幅度减产。,41,.,草莓主要常见的顽固性病害以真菌性为主,有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缺钙、硼、镁等中微量元素的生理性病害较易控制。,3.1病害,42,.,3.1.1发生原因:品种抗性较差、种苗未脱毒;栽培土消毒不彻底;,栽植密度过大,温湿度控制不当;病老叶未及时清除或人为传播。,43,.,3.1.2预防:权衡抗性与品质;选用健壮脱毒种苗;施用底肥,以生物有机肥为最;按推荐密度栽植,常通风换气;及时清除病老叶,生产操作细心严谨。,44,.,3.1.3例行防治:,定植后每隔7-10天施用一次翠贝+凯泽+炭疽清,不同剂型按包装推荐用量喷雾防治白粉、灰霉和炭疽病;,45,.,草莓白粉病发生面积最广,受害程度最大,蔓延速度快,控制不易。属高等真菌性病害,病害损失少则10-30%,多可50-80%,3.1.3白粉病:,白粉病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高于35停滞生长,在大于70%空气湿度环境下易发生。,46,.,防:白粉病的防治当以预防为主,未发病时期按5-7天一个周期,使用50%翠贝(嘧菌酯)1500倍液例行喷雾防治。,防治措施,47,.,熏蒸:草莓白粉病发生范围较广时可采用“乙嘧酚磺酸酯”烟剂200g封棚熏蒸,10d后再用同样方法熏蒸一次,防治率可达90%以上。,治:白粉病发生时使用10%苯醚甲环唑20-40g或25%三唑酮(粉锈灵)1000倍液页面喷施,效果较好。,48,.,3.1.4灰霉病:,草莓灰霉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害植株花序变红褐色,已成形的果子出现局部腐烂丧失商品价值。,49,.,防:草莓生长期5-7天为一周期,使用10%丁子香酚500倍液或哈茨3亿cfu/g木霉菌5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凯泽)页面喷施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措施,50,.,治:草莓灰霉病大规模发生时使用10%丁子香酚300倍液+3亿cfu/g哈茨木霉菌400倍液叶被页面均匀喷施,5天为一周期,喷雾两次,防治效果明显。,51,.,草莓常见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粉虱等。草莓虫害蔓延迅速,一旦发生防治不易。,3.2虫害,52,.,草莓栽培土壤处于长时间缺水状态;植株栽植密度过大,徒长;发生病毒性病害。,3.2.1发生原因:,53,.,草莓生长期15-20天例行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均匀喷雾,,3.2.3例行防治,用药避过花期,花期喷药会导致畸形果大量增加。阿维菌素对草莓红蜘蛛、蚜虫、粉虱都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54,.,草莓遭受病毒性病害后当第一时间做好病虫害预防,同时冲施0.3%磷酸二氢钾。放养有蜜蜂的棚室当对蜜蜂做妥善处理,防止蜜蜂被一并杀灭。,55,.,3.2.4草莓虫害特效药推荐:,红蜘蛛:24%螺螨酯、43%联苯肼酯、阿维炔螨特,56,.,蚜虫:70%吡虫啉、25%噻虫嗪,57,.,草莓繁殖方式多样,以无性繁殖为主。其中匍匐茎繁殖和组培繁殖较为普遍,播种繁殖虽具可行性但考虑生产实践意义而应用较少。,四、繁殖技术,58,.,4.1匍匐茎繁殖:草莓匍匐茎在花果期抽生较少,果实成熟后大量繁殖。可利用人工控制促进或抑制其发生,以达到生产与繁殖的角色转换。,59,.,高温长日照和喷施50ppm的赤霉素能促进匍匐茎抽生,帮助繁殖。及时掐除抽生匍匐茎和喷施4%矮壮素(多效唑)能抑制匍匐茎抽生,使植株减少营养消耗促进开花结果。,60,.,4.2组培繁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快速获得大量脱毒高产草莓苗,脱毒苗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