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PPT课件_第1页
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PPT课件_第2页
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PPT课件_第3页
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PPT课件_第4页
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上海南汇中学陆继琼,神奇的趣味实验,将锌片、铜片分别插入番茄,请你将连在锌片、铜片上的两根导线放在舌尖,有何感觉?你的观点是什么?,Zn,麻麻的感觉,好象有电。,1780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解剖青蛙时发现,当解剖刀无意中触及放在潮湿的铁案上蛙腿外露的神经时,蛙腿猛烈抽搐了一下。他立即重复实验,又观察到同样现象。作为解剖学家,他想用动物体内的某种电来解释,但这种“动物电”的解释含糊不清。1791年他发表了论文关于电对肌肉运动的作用。,伽伐尼解剖青蛙实验,Zn,番茄电池为何能产生电流?,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五、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现象:Zn片上有气泡产生,而Cu片上没有。,现象:Cu片上有气泡产生。,(1)该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铜片上的气体是什么?如何产生的?,讨论,(3)H+得到的电子从何而来?(4)导线中会产生什么?如何用实验验证?,氢气。,H+得电子还原成氢原子,两两结合成H2。,锌比铜活泼,锌易失电子,故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H+在铜片上得到电子产生H2。,会产生电流,用电流计进行检测。,铜片不能与硫酸反应,为何表面有气泡产生?,实验三,注意电流计指针向哪种金属偏转?实验结束后,将铜片与锌片用滤纸擦干放入大烧杯。,五、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1.原电池的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测干电池时电流计指针向方向偏转。,2、测铜锌原电池时电流计指针向方向偏转。,结论:,Cu片为正极,Zn片为负极,正极,铜片,你能确定该装置的正极和负极吗?,闭路时Zn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H+从铜片上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放出。,2.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Zn2eZn2+,氧化反应,2H+2eH2,还原反应,总反应式:,Zn+2H+Zn2+H2,电子流向:,负极(Zn),正极(Cu),电流方向:,正极(Cu),负极(Zn),正极(Cu),正极(Cu):,负极(Zn):,伏打电池,伏打读到伽伐尼论文后,多次重复伽伐尼的实验。作为物理学家,他的注意点集中在那把金属解剖刀和潮湿的铁案上,他想这可能与电有关,并用验电器对各种金属进行实验。大量实验证明电并不是从青蛙中产生的,蛙腿只不过相当于一个非常灵敏的验电器。于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可以提供持续、恒定电流的实用铜-锌电池伏打电池诞生了。,燃料电池,原电池,蓄电池,化学电源(电池),实验探究一,G,稀硫酸,稀硫酸,G,形成条件一:,负极:较活泼的金属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实验探究二,G,形成条件二:,电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G,G,实验探究三,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思考,探究结论,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电极。,(2)电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并形成闭合回路。,3.原电池形成条件:,(3)负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为什么番茄可以产生电流?同时说明番茄汁有什么性质?,番茄汁具有酸性,是电解质溶液。,因为满足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2.为什么实验时锌片上也有气泡?,锌片不纯,内含杂质。粗锌本身在稀硫酸中形成了许多微小的原电池而产生气泡。,思考,取一Zn粒于试管中,滴加1ml稀硫酸,观察现象;再滴加1ml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实验三,现象:解释:,加了硫酸铜后,产生氢气的速度加快。,锌将铜置换出来,在硫酸中构成了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4.原电池反应的特征,(1)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上发生。,(2)反应速度加快。,(3)伴有电流产生,,因为金与铁(钢的主要成分)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唾液中含有电解质,故构成了原电池产生了微小电流,使得格林太太头痛,因此必须换掉其中一颗假牙。,处方,她的病因是什么?,你能为她开一个处方吗?,负极:正极:电解质溶液:,请将氧化还原反应:Fe+Cu2+Cu+Fe2+设计成一个原电池。,Fe,比Fe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CuSO4、CuCl2等,知识拓展,本课时重点学习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小结,(产生气体或质量增重),负极,发生氧化反应:,MneMn+,金属被腐蚀,(质量减轻),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发生还原反应:,电极被保护,e,I,较活泼的金属,2H+2eH2或Mn+neM,原电池,作业:1.导学P104/4.2(4)2.练习册P38/4.2(三),练习,下列装置是否构成原电池?若是,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