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一---等值线的判读资料PPT课件_第1页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一---等值线的判读资料PPT课件_第2页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一---等值线的判读资料PPT课件_第3页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一---等值线的判读资料PPT课件_第4页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一---等值线的判读资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等值线的判读,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判读方法: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判读等值线排列的疏密、弯曲及走向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判断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推断出规律和结果,或分析成因。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一)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2)等高距全图一致(3)等高线一般不重叠,不相交;如果重叠或相交,只有在陡崖处出现。(4)等高线疏密状况反映坡度的陡缓,密则陡,疏则缓(5)山脊线或山谷线与等高线垂直相交,一、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与地形形态,1、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脊线一般为河流分水岭2、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谷线一般可以发育河流,为集水线3、鞍部:两相邻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部位,在局部等高线图中,表现为对称的两侧等高线数值同时递减,而另两侧数值为递增,4、盆地: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减小,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5、山地: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海拔高于500米,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6、丘陵: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海拔低于500米,大于200米,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7、平原:等高线稀疏较平直,海拔较低,等高线数值一般低于200米(即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小),8、高原:四周等高线较密集,而中部等高线稀疏,较平直,但海拔较高,等高线数值在500米以上(即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大)9、陡崖:两条或多条等高线叠加部分。即若相交等高线条数为n,等高距为d,则(n1)d陡崖高度(n1)d,(三)等高线地形图实践意义分析,1高度推算,相对高度计算。2崖顶,崖底,陡崖高度计算。3气温比较与计算: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气流背风坡下沉增温,一般1/100m,同等高线上,冬季时,中国北坡气温低于南坡。,4分水线(分水岭),集水线(小溪,小河),例1读下图,用虚线连成该地区的集水区域,并推测河流流向。,5地形与视线范围:凹坡有利于扩大视线,凸坡阻挡视线6公路路线选择普通公路一般沿等高线修筑:工程量小,造价低;利于山地植被保护,防滑坡。高速公路:尽量走直线(造价高,尽量缩短距离),遇山穿洞,遇水架桥。公路工程应尽量避开断层地质构造、溶洞、沼泽等,例题分析:学海导航p5例1(2009年浙江杭州),7水库库区与坝址选择库区:洼地或盆地地形区(集水区域)坝址:峡口地形(大坝工程量小)有关水库的几点思考:a水库建设的利弊分析:利:防洪、灌溉、发电、水产、航运、旅游,改造小气候,气候变化减小,湿度增大;弊:淹没农田,移民;诱发滑坡、地震。b工程思考:避开断层,溶洞。c库区周围环境保护:植树造林,防崩坍、滑坡(不宜开垦)。,d坝高、坝长与集水区域、库区最大蓄水水位的关系。,例2如图所示,如果库区最大蓄水水位为70米,那么:水库坝长应为_米,坝高应不低于_米。在图中绘出水库集水区域。(图中虚线),40,20,8坡面分析(坡面与气候条件及农业生产)按太阳光线分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按坡度分:陡坡:水土流失严重(宜水土保持林,不宜开梯田)缓坡:水土保持较好(宜开梯田)按风向分:迎风坡:降水多(夏季风迎风坡经济林,冬季风迎风坡需防寒,宜混交林)背风坡:降水少(耐旱作物),坡度比较:等高线越密,坡度越大,水土保持越不利,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山地、丘陵的农业生产类型:林牧业为主,缓坡修筑梯田(种植业)。,9谷地、盆地地形与气候谷地:利于气流伸入、爬升、滞留,故降水偏多,多云雾。我国山地南坡处谷地植被生长茂盛。(雨多,土肥),盆地:不易散热。a易出现逆温现象,气流不易交换,易形成粉尘污染,多雾。b积温比同纬度地区高(例:四川盆地):夏季气温偏高、冬季气温偏高(无霜期长),10地势高低判读等高线数字法示坡线断定法河流判断法:水往低处流、湖泊位于相对低洼处,11等高线的“反常”问题反常的高山岗(山丘)反常的低洼地,例题3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题。,(1)图中M、N两地地形分别为M:,N:。,山丘,洼地,例题3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题。,(2)分别站在P、M、N、甲处的四人,最可能相互可见的是()AM与PBM与NCN与甲DP与N,A,例题3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题。,(3)N处与甲处的高差为H,那么H值的可能范围为()A10H30B30H50C20H30D40H50,A,12.等高线与河流特征,(1)从水系特征看: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2)从水文特征看: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3)流域面积的大小与山高谷深的地表、流域支流的多少、流域的干湿状况有关。,例题4.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6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学海导航p3高考阅卷在线),(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过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1)建直角坐标系:设横轴比例尺(一般与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相同),设纵轴比例尺(一般比原图比例尺大)(2)选点,描点(等高线与剖面线交点)(3)连线(光滑曲线)应注意高度起伏转折点的高度处理。,等温线的判读及运用,1.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特点判断南北半球,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2、判断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影响因素),等温线与纬线基本一致纬度因素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因素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影响因素:受地形的影响,3、判断陆地、海洋的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4、判断月份(1月或7月),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5、判断寒、暖流,暖流经过的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的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6、等温线疏与密温差小与大,等温线的分布与温差大小的时空变化规律:,(1)冬季密、夏季疏:冬季各地温差较大,夏季较小(2)温带密、热带疏: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3)陆地密、海洋疏:陆地表面形态复杂,等温线密集且较曲折,海洋表面性质均一,等温线稀疏且较平直,7、等温线封闭全年冷中心:山地(越往中心数值越小)夏季热中心,冬季暖中心:盆地(越往中心数值越小),例题5下图是我国东南部地区一月、七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图示地区一月、七月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七月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夏季风。,(2)分析七月等温线图中A、B两地的气温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气温低于周围地区山脉或山地(地势较高或海拔较高),等压线图,一、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鞍部:两个高压脊与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2、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与风向,(1)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小,风力也小。,(2)判断风向:先判断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风向作图: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3、分析天气状况低压中心地区(气旋):气流以上升为主,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地区(反气旋):气流以下沉为主,多为干晴天气。,4、锋面气旋的判读,确定锋面位置:在低压系统(气旋),锋面多出现在低压槽,如图中HD、KD线。确定锋面附近风向:图中A、H、F为偏南风,K、C为偏北风。,判断冷暖气团:图中A、H、F在锋面南侧,来自低纬地区,气温较高,为暖气团,K、C在锋面北侧,来自高纬地区,气温较低,为冷气团。确定锋面性质及移动方向:HD为暖锋,KD为冷锋。锋面都随气流呈逆时钟方向移动。,天气状况:A地位于暖锋锋面的锋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无雨;C地处于冷锋锋面的后侧,在锋面控制之内,多阴雨。,例题6读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题。,(1)、此时,图中P地盛行()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C,例题6读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题。,(2)、关于此时P地盛行风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岸洋流的影响B、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C、城市人口集中产生的“热岛效应”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等降水量线,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2、判断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平行,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受海洋和盛行风影响,3、判断迎风坡与背风坡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4、判断内陆地形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多雨中心: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富少雨中心:距海远、地形闭塞5、判断洋流影响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6、判断大气环流三圈环流: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大陆东岸受信风带控制,若经过热带海洋面且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多。季风环流:夏季风控制,降水多;冬季风控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洋,并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例题7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例的数值关系是()ABCD不能确定,A,例题7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1)(2)题。,(2)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首都东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BCD,C,等盐度线,1、全球盐度分布规律: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红海最高,波罗的海最低。2、影响因素:(1)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不同纬度比较)降水量蒸发量,盐度低。(2)有无地表径流补给(同纬度比较)有地表径流盐度低。(3)有无寒暖流经过(同纬度大洋东西部比较)暖流盐度高,寒流盐度低。,3、根据盐度高低变化判断季节:(1)气候类型雨季分布河流汛期枯水期入海口盐度变化(2)气候类型气温高低海水结冰融冰盐度变化4、根据盐度判断船只深浅:盐度越高,海水浮力越大,则船只吃水越浅,5、根据盐度判断密度流:表层由盐度低流向盐度高,等潜水线,1、潜水面坡度潜水面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面要平缓得多。2、潜水的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